○抓紧开展全省地质灾害隐患大排查行动,在全省排查核实地灾隐患点17344个,新发现425处,并逐点落实防范措施
○开展每日会商调度,针对性指导预警区落实各项防范应对措施○对今年来的防灾经验教训进行总结梳理,形成《汛期地质灾害防范应对十条措施》,把好用管用、接地气的防灾措施落细落实到防灾工作最小单元,着力提升基层防范应对能力
四川农村日报讯 记者 张立峰
8月9日,记者从省自然资源厅获悉,省地质灾害指挥部办公室8日再次发布地质灾害气象风险橙色预警,预警范围涉及我省3市(州)8县(市、区)。同时,7市(州)36县(市、区)进入地灾黄色预警范围。预警相较前几日程度相当,但分布范围有所变化。
随着8月强降雨来临,我省哪些区域容易发生地质灾害?相关部门又做了哪些准备?记者采访了省地质灾害指挥部办公室相关负责人。
趋势预测
较同期偏多,这些地方需要关注
“进入8月,将有4次较明显的降雨天气过程(7—9日、11—13 日、16—18 日、20—22日)。”省地质灾害指挥部办公室相关负责人表示,结合省气象台预测,今年8月,全省 平 均 降 水 量 为 202.5—211.5毫米,总体较常年同期略偏多,预计我省8月地质灾害发生数量较常年同期也将偏多。
在此情况下,阿坝、甘孜、凉山、成都、德阳、绵阳、广元、雅安、眉山、乐山、宜宾等11个市(州)需要高度关注。巴中、达州、广安、南充、攀枝花等 5 个市为重点关注区域。内江、资阳、自贡、遂宁、泸州等5个市则需持续关注地灾预警相关情况。
目前,8月首轮强降雨已至。根据预测,8月8日—8月11日,达州、攀枝花、凉山3市(州)大部,泸州、宜宾、南充、巴中、广安等5市(州)部分地区发生地质灾害的风险较高。其中,南充、达州、凉山部分地区发生地质灾害风险高。
多措并举
排查核实地灾隐患点17344个
在7月底8月初晴热无雨的有利时机下,我省相关部门抓紧开展全省地质灾害隐患大排查行动,已发动189支队伍、1425名专业技术人员及近7000名村组干部,在全省排查核实地灾隐患点17344个,新发现425处,并逐点落实防范措施。同时,省自然资源厅坚持与省气象局、水利厅、应急厅开展每日会商调度,针对性指导预警区落实各项防范应对措施。
不仅如此,我省相关部门还开展防灾避险培训演练,部署专业技术人员驻守一线,支撑基层开展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在排查的同时,我省还对今年以来的防灾经验教训进行总结梳理,形成《汛期地质灾害防范应对十条措施》,把好用管用、接地气的防灾措施落细落实到防灾工作最小单元,着力提升基层防范应对能力。
“近期,我们要重点关注‘ 暴 晴(一 段 晴 热 高 温 天气)+强降雨’诱发的地灾风险防范;新增地灾隐患的管控;在建工程、景区等重点部位地灾防范等问题。”该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下一步,省地灾指办将立足极端天气防大汛抢大险救大灾情况,持续抓好地灾隐患大排查,并对排查出的隐患点逐一落实防灾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