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

市州频道: 成都 绵阳 眉山 泸州 南充 广元 雅安 达州 广安 宜宾 遂宁 乐山 内江 自贡 巴中 资阳 德阳 攀枝花 甘孜 阿坝 凉山
农业农村部启动保护种业知识产权专项整治行动——为种业原始创新保驾护航
来源:农民日报 时间:2021-07-20

(记者 祖祎祎)种子是保障粮食安全的“两个要害”之一。种业振兴,事关我国粮食生产大计。

  要培育一颗好种子,离不开种业的原始创新。激发原始创新活力,实现种业振兴,保护知识产权是关键一环、基础前提,也是突出难题。打好种业翻身仗,知识产权保护是基础性工作,也是业界普遍关注的重点。

  为标本兼治打击违法行为、激励保护种业原始创新,近日,农业农村部在京召开视频会议,部署开展为期半年的保护种业知识产权专项整治行动。

  此次行动聚焦七大重点任务,瞄准同质化、仿种子以及套牌侵权等种业当前发展面临的关键问题和难点,从法律法规、执法监管、审定制度、标准体系等方面多措并举,加快推进法规制定、标准修订、品种清理、案件查处等举措落实落地,标本兼治打击违法行为,力争从根子上解决老问题、啃下硬骨头。这一系列紧锣密鼓的安排部署,彰显了对于打好种业翻身仗、加强种业知识产权保护的决心。

image.png

农业农村部开展保护种业知识产权专项整治行动,保障粮食安全。 资料图

  推进种业全链条知识产权保护——提升原始创新水平夯实种业振兴根基

  多出好品种,才能多打优质粮。加强种业知识产权保护,从行业角度来看,是对育种创新的激励和保护,是种业振兴的必经之路,但从更高层面来讲,更是对农民权益和我国粮食安全的有力维护。因此,夯实粮食安全的种业根基必须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近年来,在推进现代种业发展过程中,我国坚持把保护种业知识产权摆在重要位置。1997年我国颁布实施《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2015年修订的《种子法》增设了新品种保护专章,建立并不断完善新品种保护测试和标准体系,新品种保护制度日益健全,有力推动了育种创新推广。

  目前我国水稻、玉米、小麦等主导品种中,70%以上都是保护品种,推广面积居前十位的品种中近80%也是保护品种,“郑单958”“济麦22”等一大批自主选育、综合性状良好的新品种更新换代,为粮食节本增产增效发挥了重要作用。

  有多重要?举个例子,在河北,全省累计推广小麦节水品种3400多万亩,通过节水品种和配套节水技术的全覆盖,平均算下来可以少浇一水,每亩可省水50方,粮食产量还提高了,靠的就是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好品种。

  可以说,没有严格的品种保护,就没有良种创新的好成果,也就没有粮食连年增产丰收的好局面。在耕地、水等资源日益趋紧的前提下,要稳步提升粮食产能,最有效的办法,就是从种业自主创新中挖潜力、要增量。

  对于典型的高新技术产业来讲,种业的生命力在于原始创新,必须有健全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保驾护航。因此,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必须紧紧抓住知识产权保护这个关键,推动种业这个要害取得突破。

  “此次专项整治行动的目的在于,既要解决一批当前急迫的突出问题,又要推动破解体制机制障碍,聚焦重点问题,做到标本兼治。”农业农村部种业管理司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开展的保护种业知识产权专项整治行动,将持续推进资源保护、品种攻关、企业培育、基地建设等全链条知识产权保护,为推动种业振兴提供基础支撑。

  治“标”不松劲 开展全链条“体检”——严打侵权违法查办一批大案要案

  要彻底震慑不法分子、杜绝侵权乱象,关键在于一个“严”字。此次行动中,对于种子生产全链条全方位的全面筛查、严查严办是一项重头戏。

  近年来,随着授权品种数量的急速上升,种业侵权事件也明显增多,业界对假冒套牌、仿冒仿制等乱象反映强烈。据统计,从2016年到2020年,全国法院审结涉植物新品种纠纷案件从66件增加到252件,其中侵权纠纷案件占比超过80%。

  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利益驱使下,不法分子存在侥幸心理;另一方面原因在于,体制机制不够健全,保护手段不足,特别是种子侵权取证难、执法难,违法成本低等问题还比较突出。这些侵权违法行为,不光影响权利人的利益,严重打击了育种创新者的积极性,更会伤害到粮食安全和农民切身利益。

  “整治行动的当务之急是开展全面摸排检查,找准问题所在。”农业农村部种业管理司相关负责人指出,此次行动将会开展一场种业市场净化的全面“体检”,针对重点品种、重点环节和关键时节,对种子基地、企业和市场开展全面彻底的检查,对违法行为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决不手软。

  据介绍,此次“体检”将严把基地、企业、市场“三道关”,重点检查制种基地生产备案、委托合同、品种权属来源等内容,严厉打击非法生产转基因种子、盗取亲本、抢购套购等违法行为。对发现问题及投诉举报较多的企业,列入重点监管对象,加大检查抽查频次,有效规范企业生产经营行为。同时,在秋冬种等用种高峰期,加密种子市场检查频次,确保生产用种安全。

  “有些地方正在探索利用卫星遥感等技术,对国家玉米制种基地违法制种行为进行监测,我们将在进一步总结检验后,陆续在全国推开。”农业农村部种业管理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卫星遥感技术与种业监管的结合,将大幅提升监管效能,确保不留空白,不留死角。

  “除了加强监管,另一方面,还要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社会舆论关注、侵权假冒多发的重点领域和区域,查办一批大案要案,对违法侵权行为重拳出击、整治到底。”农业农村部种业管理司相关负责人表示,跨区域作案查处难、种业监管执法力量不足一直是种业执法的难点和痛点。针对这一问题,将完善相关部门联查联办机制,实现跨区域联动、多部门协作,推动行政执法和司法保护紧密衔接,实现执法办案力度再升级。

  惩治侵权违法,离不开司法审判的“利剑”。近日,最高法出台《关于审理侵害植物新品种权纠纷案件具体应用法律问题的若干规定(二)》(以下简称“新司法解释”),明确可以在现有法律法规框架内,顶格处理侵权案件,切实加大了种业侵权案件的惩治力度,也为品种权人维权护权、营造健康有序市场环境提供了司法保障。

  此外,为畅通举报投诉渠道,农业农村部在设立受理社会举报电话基础上,完善种业案件投诉举报平台,构建二维码、电话、信件、电子邮件等掌上、网上多元化举报通道,并于视频会当天全部上线开通,让投诉举报更便捷、更高效。

  在此次行动开展之际,为引导种子企业申请知识产权、积极维权,中国种子协会在会上发表公开倡议,表明了行业对于自觉维护种业知识产权合法权益、不断加大种业研发投入、增强种业创新能力的决心。

  治“本”解顽疾 实现常态化保护——品种入市“提门槛”探索建立实质性派生品种制度

  如果说,打击违法行为、整治市场乱象是治“标”,那么建立完善打基础立长远的体制机制才是治“本”。

  要加大种业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切实解决侵权套牌、假冒伪劣种子乱象,还是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要想实现种业知识产权常态化保护,制度保障是基础。

  据介绍,解决同质化和仿种子两大重点问题是专项整治行动的重点,此次行动的重点任务之一就在于,严格品种管理,提高入市门槛,为整治种业侵权乱象上,下好先手棋。

  “在严查严打基础上,针对各方反映最为强烈的同质化、仿种子关键问题,此次行动将进一步健全完善品种管理制度,推动监管关口前移。”农业农村部种业管理司相关负责人表示,一方面,将针对品种同质化问题,聚焦分子检测位点差异、产量和抗性等重要指标,提高品种审定标准,大幅提高审定门槛。另一方面,针对非主要农作物仿种子问题,开展已登记品种清理。同时,还将对绿色通道、联合体试验和引种备案等开展“回头看”,发现弄虚作假的坚决取消资格。

  视频会上,发布了《国家级玉米、稻品种审定标准(2021年修订)》征求意见稿,并公布了包含269个向日葵品种在内的《撤销登记品种目录》,这是首次专门发布撤销品种登记公告。这两大举措,标志着严格品种管理、保护种业知识产权迈出了重要一步。

  另一方面,近些年,主要农作物品种数量急剧增加,随着分子育种技术的应用,近似品种数量也逐渐增多,其中,修饰改良、模仿育种现象逐渐显现,严重阻碍了种业原始创新水平的提升。

  建立实质性派生品种制度是加强种业知识产权保护的核心,也是此次《种子法》修改的重点。

  “建立实质性派生品种制度,是遏制种业创新低水平重复的重要手段。”农业农村部种业管理司相关负责人表示,为延长保护链条,扩大保护范围,加大侵权赔偿力度,今年,《种子法》重点围绕实质性派生品种制度的建立启动了新一轮修改。后续,《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也将启动修订。此次行动将从制度、法律法规等层面,为实现种业振兴打好基础,定好框架,有序推进种业创新,牢牢把住粮食安全主动权。

展开评论(0) 分享链接:
推荐资讯
X
您确定要退出登录?

独家运营:四川成农网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号:蜀ICP备18034246号-1

copyright 2017,sc3n.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