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

市州频道: 成都 绵阳 眉山 泸州 南充 广元 雅安 达州 广安 宜宾 遂宁 乐山 内江 自贡 巴中 资阳 德阳 攀枝花 甘孜 阿坝 凉山
讲好川稻故事 首款 IP 形象“川小稻”诞生
来源:四川在线 时间:2021-07-16

四川农村日报讯 记者 杨都
  “这形象,太可爱了吧。”“这创意不摆了。”“应该是粳米,哈哈!”“长得像熊猫的粳米,一看就是四川的!”“这个LOGO真好看!”“没想到还可以用这种方式宣传三农,小编用心了。”……这些议论,对象是一只头戴稻穗发带、身穿“川”字稻壳、脚踩川农报滑板的小萌物——川小稻。
  “川小稻”是谁?是作为三农领域专业党报的《四川农村日报》推出的首款IP形象。
  四川是我国粮食主产区,水稻生产面积居我省主粮之首。如何讲好川粮故事?媒体该如何作为?
  7 月 13 日,《四川农村日报》推出了“稻可道,非常稻—关注粮食安全 记录川稻贡献”主题策划报道。同时推出的,还有一只头戴稻穗发带、身穿“川”字稻壳的小萌物——川小稻。
  “川小稻”这个小萌物如何诞生的?让我们走进川农报创作团队,请这个萌宝的设计者张远庆来讲述设计制作“川小稻”的故事。
  为了能让受众快速对《稻可道,非常稻》主题报道和系列活动建立品牌形象,为了创新宣传四川三农人形象、帮助四川水稻“出圈”,同时也为了在宣传推广上凸显年轻化、时尚化特征,创作团队进行了一场场“头脑风暴”。最终,决定在一系列策划创意中,增加推出自己的创意IP形象“萌宠”——川小稻。
  “它的名字叫‘川小稻’,是结合四川水稻特色而命名的。”创作团队成员介绍,提及三农,总让人觉得很土,离自己很遥远,“但其实我们每天吃的蔬菜、水果、米饭,都在让我们与三农亲密接触,我们应该尝试用更多新的方式,拉近三农与每个人的距离。”
  张远庆介绍:“‘川小稻’像一颗大米,又似一只熊猫。”张远庆解释,提到四川,大家第一时间想到的便是“国宝”大熊猫,于是她将大熊猫和水稻进行了元素结合。
  在配色方面,整体颜色上采取了米的淡黄色、外壳的金黄色和大熊猫的黑色,同时将包裹米外壳的纹路设计成一个川字,以便更好代表四川形象。“为了突出水稻元素,我还在‘川小稻’的头顶加入了稻穗作为装饰。”张远庆说。
  添加滑板元素,既能更好地融入《四川农村日报》元素,也增加了首款IP形象的潮流性,凸显了川农报积极参与宣传和推动四川三农发展的内核。
  “在制作IP形象表情包时也遇到了一些烦恼。如将收割水稻的场景制作成表情包,团队就在想应该选择哪种风格才更容易被大众接受,内容上如何表现得更有创意等等,大家都提出了很多有趣的意见,脑洞大开。”张远庆介绍说。
  “设计还将继续,团队会将‘川小稻’制作成完整的一套表情包。”张远庆表示,接下来还考虑做一些绘本的故事为大家讲解水稻的生长、种植技术等,希望通过“川小稻”让大家对四川水稻有更多了解。

展开评论(0) 分享链接:
推荐资讯
X
您确定要退出登录?

独家运营:四川成农网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号:蜀ICP备18034246号-1

copyright 2017,sc3n.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