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农村日报
如今乡村精致慢生活的理念,在省内已有实践。去年11月16日,中江县辑庆镇青云村为了搞好乡村旅游,吸引城里人,全村投资开了一家农民咖啡厅。仅一个月的时间,咖啡厅就收回了一半成本。
青云村村支部书记周鹏程告诉记者,依托县政府和项目资金,青云村这几年的基础设施得到了大大改善。“村子是变美了,可就是没有人来消费。”周鹏程慢慢发现,村口过往的车辆不是去西眉湖、芍药谷,就是去黄继光纪念馆的。青云村夹在市区和景点的中间,成了路途中不经停的“小站”。
经过走访和学习,青云村村“两委”决定把青云村打造成周末城郊田园慢生活去处,将优美的田园风光和咖啡、书籍捆绑在一起销售。如今不到两个月时间,青云咖啡厅已经在中江县城小有名气,众多游客慕名而来,都想尝尝这农村咖啡是什么味道。
资料图片
青云村农民咖啡厅的案例给了省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张泽梅一个很好的启示。在全省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研讨会上,张泽梅始终认为,乡村旅游最核心的是对人的投资。
“像青云村掏钱培训村民的例子,就很值得宣传和推广。青云村没有人懂咖啡,更没有人懂小资,但全村人都有一颗谦虚学习的心。青云村书记带人学习现代咖啡厅设计风格、咖啡经营理念、咖啡烹煮技艺,这样学习和求变的态度,才是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张泽梅感慨道,“旅游脱贫,不仅仅是硬件的打造,而要改造软件。地方政府与其大肆打造环境,不如将钱拿来投资村民,培养他们的旅游经营意识。”
值得一提的是,进入2018年,我省旅游扶贫也将着力提升软实力建设。记者近日从省旅游发展委员会获悉,今年我省将着力开展乡村旅游规划师、工程师、技术员“两师一员”试点,推动贫困县探索出一套规范可行的“两师一员”选聘、培训、管理、使用等制度办法。同时,也将着力探索“乡村旅游职业经理人”制度,培养造就一支“懂旅游、爱农村、会经营”的新型旅游职业农民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