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

市州频道: 成都 绵阳 眉山 泸州 南充 广元 雅安 达州 广安 宜宾 遂宁 乐山 内江 自贡 巴中 资阳 德阳 攀枝花 甘孜 阿坝 凉山
游客挖冬笋 村民赚了钱
来源:四川三农新闻网 时间:2018-01-03

    四川农村日报 刘信琼 特约通讯员 周超文 文/图
    “哇,挖到了,挖到了…….”1月 1日,在泸州市纳溪区白节镇回虎村的万亩竹海深处,20多个大人小孩专门从泸州城里赶来体验采挖冬笋,他们手拿锄头,在楠竹林中兴奋地或寻或挖,个个脸上都露出了开心的笑容。眼下正是楠竹冬笋上市的时节,随着城里人前来旅游体验挖笋,村里的资深笋农个个都忙得团团转。
    挖的笋子 游客全买走
    “客人以前来竹海旅游只是赏景,逛竹林,临走时买些鲜笋、笋干。这两年,越来越多游客在游玩中不仅要求吃笋宴,还提出自己动手挖笋,我们只是负责指导他们如何发现藏于泥土中的冬笋及采挖方法,挖的笋子游客全部买走,价格还高于市场价。”回虎村村主任李俭强介绍,与其他季节不同,楠竹冬笋因天气寒冷都破不了土就烂在泥土里,而市场售价却高达20元/公斤。
    地处纳溪区10万亩楠竹林海核心区的回虎村,近几年由于青壮年劳力大多外出务工,留守家中的老人们由于受体力和时间等的影响,相当一部分村民只能眼睁睁让楠竹冬笋烂在泥土里。

3.jpg

游客在挖冬笋

    创新项目 城里人青睐
    从2016年入冬开始,回虎村在推进脱贫攻坚中,将挖冬笋作为一个扶贫产业来实施。针对留守老人和缺劳户家庭实际,村党支部就依托 “互联网+”,推出了挖笋、烹笋、品笋等以笋为主题的农事体验活动,家家都准备了数10把锄头。
    冬笋长在地底下,没有受到任何污染,是地道的绿色食品。该活动一经推出,很快就赢得了城里人的青睐。
    李俭强告诉笔者,村里的留守老人个个都已采挖冬笋几十年,在体验采挖活动中,他们只负责指导游人找笋、挖笋。他说,挖冬笋是一项技术活,不是随随便便就能挖到的,得看竹子的大小和竹鞭的年龄,一般竹子长到两年以上,地下才可能有冬笋。如何判断一根竹子和竹鞭下面是否有冬笋,这完全靠个人经验,有经验的人一挖一个准,没经验的人就可能白费功夫了。挖的时候,也要小心谨慎,锄头不能随意挥动,要轻轻刨掉表层泥土,如果看到冬笋的尖顶了,就要沿着它的外围挖,不然就可能将冬笋挖断甚至挖烂。
    “真没有想到,村党支部推出的一个体验采挖冬笋活动,竟然让我们这些70多岁的老人每天在楠竹林里只是指指点点就有上百元的净收入。”说起体验采挖冬笋给自己带来的增收,回虎村72岁的李兴成老人就高兴不已。
    津津乐道 游客都满意
    在挖笋现场笔者看到,游客们纷纷撸起袖口,握着锄头,由留守老人手把手教学完成挖笋。“我们已经连续两个周末来这里挖笋了。在竹海林中体验挖笋,除了尽享清新的空气、聆听婉转的鸟鸣,还学干地道农活,现找现挖冬笋。”正带着孩子就地挖笋的市民陈秀燕,谈起前来体验挖笋就津津乐道。而更让家长们欣慰的是,孩子们也学到了挖笋知识。“找笋要先用脚试趟,如果脚心被顶着了,就说明泥土里有竹笋了……”一个叫李小燕的小朋友聆听了老人们的讲解后,立马心领神会,说起挖笋来头头是道,俨然变身为“小笋农”。
    一样高兴的还有村里开办农家乐的村民。往年冬季就进入淡季的一个个农家乐,随着冬季体验采挖冬笋活动的推出和升温,村里的5家农家乐,少则一天两三桌,多的有五六桌,实现营业收入达六七百至上千元。
    回虎村民尝到了体验采挖冬笋的甜头后,如今村民都加强了楠竹的管护,预计每亩可采挖冬笋20公斤—25公斤,按目前市场价,可实现冬笋亩收入达400元—500元。

展开评论(0) 分享链接:
推荐资讯
X
您确定要退出登录?

独家运营:四川成农网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号:蜀ICP备18034246号-1

copyright 2017,sc3n.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