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

市州频道: 成都 绵阳 眉山 泸州 南充 广元 雅安 达州 广安 宜宾 遂宁 乐山 内江 自贡 巴中 资阳 德阳 攀枝花 甘孜 阿坝 凉山
三七在四川 发展还是观望?
来源:四川三农新闻网 时间:2017-12-08

    名贵中药材三七的传统产地一直在云南,其高投入、高回报的特点,历来为各资本方追捧。近年,随着三七在四川的成功种植,进而点燃了四川本地发展的“星星之火”——
   四川农村日报记者 周金泉 文/图
    名贵中药材三七在四川种植成功了!这一消息在业界迅速发酵。一些公司和业主在我省大英、蓬溪、阆中、绵竹等地纷纷种植,同时,一些贫困村也参与进来,个别地方政府也正将三七作为一个新兴产业发展。
    种植三七的投资大、见效期较长,风险高,未来是否能迎来预期的回报,如何防控风险?适值三七点种时节,12月5日-7日记者进行了调查。

3.jpg

邓德山(左一)指导务工农户进行三七种植管理

    试种成功 公司跟进
    最近,在大英县玉峰镇双古磨村,邓德山以技术入股的方式与侄儿邓万春一道新建了100余亩的三七种植基地。
    邓德山曾在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攻读博士,专修中药材资源,2002年接触三七种植,在云南的药企负责过技术。正因看到三七的前景,2012年他返回家乡大英创业,把三七成功种植在了四川的土地上。
    “业界公认的三七传统产区在云南文山。之前四川也有人种过三七,但都失败了。”邓德山说,2012年秋,他试种了两亩,“遇到很多意想不到的虫害、病害、风灾、旱灾,这边的病虫害发生规律和种类与云南完全不同,必须重新摸索。”
    2013年,邓德山种了5亩,2014年又种了17亩。从2015年开始,邓德山种植的三七相继投产。“亩产能达到云南的正常产量——三七干货可达150公斤。把三七送到云南省药检所、成都中医药大学以及四川三七用量最大的企业都检测过几次,药效也能达到。”邓德山说。
    邓德山种出的三七在遂宁当地全部零售一空,售价比今年云南产地价格每公斤200多元都还高得多。三七一身都是宝,其根、茎、叶、花均可利用,产值和利润也比较惊人。据大英县农业局在基地的调查数据显示:三年总产值80000-100000元,三年亩投入三万左右,亩纯收入5.5-7万元。
    邓德山在四川成功种植三七的消息不胫而走,已有公司和业主与其寻求合作,邓德山专门成立了几十人的技术团队,派出技术员到大英、蓬溪、阆中、绵竹进行指导。据初步统计,这些地区目前种植已达700亩左右。

3.jpg

资料图片:三七

    以销定产 防控风险
    近年来,三七行情最好时,统货可达五六百元1公斤,而今年统货仅为200多元1公斤,甚至不够成本,市场波动不小。随着三七在我省的种植成功,势必还将有跟进者,种植三七前途如何?
    据中药材天地网有关专家分析,三七在未来3年整体处于阶段性产大于销态势,但随着大健康时代的来临,民众日常保健成为三七需求增长的主要源泉,以及人口老龄化加剧,极大地推高了心脑血管保健用药的需求,预测三七的年需求量将保持8%以上平均速度递增。除食用和保健需求外,全国还有上千家药企以三七为原料。
    “邓德山种出的三七,符合药典要求。”成都中医药大学医学技术学院副院长国锦琳说,“三七种植技术比较成熟,适合四川种植,关键要适度规模,以销定产。三七投入较大,在短期内也不可能发展太快。一般农户难以承受三七的高投入,更多的应是企业化的投入、经营。” 

省农业厅经作处副调研员杨春桥说,“国内对三七的需求量确实比较大。但四川毕竟不是主产区,在发展中一定要慎重,行政不要干预。种出来一定要卖得出去,最好定点定向收购。农户可与有实力的大公司合作,公司向地方上交一定的保证金,以确保农户利益。”
    培训先行 保障收益
    目前,除一些公司自行介入外,我省的大英、阆中等地对发展三七都比较慎重。
    据大英县农办主任李小龙介绍,大英将以老百姓自愿发展为主,分步实施几千亩的三七种植,现正着力于技术人才队伍建设。李小龙认为,一般要通过一个生产周期的实践培训,基本才能掌握三七种植技术。今年8月大英县举行了三七产业培训动员会,9月底为全县各乡镇的种植户代表举办了首期三七培训班。
    在阆中市清泉乡,一家龙头企业种了400亩的三七,同时4个贫困村与企业共建了一个100亩的 “飞地联建扶贫奔康产业园”种三七。清泉乡东阳村村支书寇永新说:“三七我们刚刚种了一年,长势好哦。分的红,80%分给贫困户,20%作为村集体的收入。”据清泉乡乡长宋泽和介绍,为规避风险,一是由4个村的扶贫产业风控领导小组和乡扶贫产业风控领导小组对公司及产业园进行风险评估,二是与公司达成协议,将4个村投入的产业扶持基金和建设资金,采取“分年度按固定比例分红,期满后返还本金”以及“净收益分红”的模式。
    在未产生净收益分红之前,考虑到园区产业周期较长,为充分保障贫困村收益,建设资金每年按投资额议定的固定比例先行分红。另外,园区经营以公司为主,贫困村不承担经营风险,产业扶持基金以现有园区作抵押,延伸风险可追诉到园区原始股东。

展开评论(0) 分享链接:
推荐资讯
X
您确定要退出登录?

独家运营:四川成农网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号:蜀ICP备18034246号-1

copyright 2017,sc3n.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