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

市州频道: 成都 绵阳 眉山 泸州 南充 广元 雅安 达州 广安 宜宾 遂宁 乐山 内江 自贡 巴中 资阳 德阳 攀枝花 甘孜 阿坝 凉山
全程实录 全景讲述10+3产业发展年度故事——川竹
来源:四川三农新闻网 时间:2021-01-06

四川农村日报讯 周金泉 刘 佳 杜铠兵

一业一城

布局全产业链 青神竹产业驶入新蓝海

  清扫庭院、准备茶具,2020年12月31日,青神县“竹里巷子”一“网红打卡点”的主人左娟和她的小伙伴忙碌了一整日,准备迎接元旦小长假期间的游人。从最美竹林风景线打造,到竹产品创新开发,再到艺术传承,青神跳出一隅谋全局,以全产业链的视角和园区化的定位,拥抱竹产业发展新蓝海。

“竹林+”风景乡村旅游新模板

  “竹里巷子”位于青神县青竹街道兰沟村三组。距离“竹里巷子”数百米,便是竹里海棠公园,坐拥千亩竹林花海。“游客来了既可以在巷子里逛,也能去公园里转转。”去年6月,青神“上班族”左娟与几个好友下乡创业,在“竹里巷子”主道旁租下一个占地180平方米的农房,通过精心打造,用以供游客休憩饮茶和售卖当地特色农产品。“我们还打算适时在抖音上直播,展示当地特有的乡村韵味和竹林美学。”

  近年来,青神县全域推进竹林风景线建设,打造了“竹里海棠”“竹里桃花”“竹里芙蓉”等一批多样化、多色谱的竹林景点,形成了环城竹林风景;同时,青神以岷江、思蒙河为骨架,打造了沿江竹林风景,并在岷东大道、眉青快速通道等宜林宜绿地段栽竹30公里,形成了沿路竹林风景。

  而放眼全县,通过持续实施低产林改造和全域闲置宜林地竹覆盖“年栽万亩竹”计划,青神竹子种植面积已达20万亩,当地农民通过“公司+基地+农户”模式,可获每亩千元奖补扶持。

image.png

资料图片

立足竹产业以创新谋市场

  在四川环龙新材料有限公司的一个车间内,数十名工人忙碌着。“我们这里主要对产品进行后期包装,共有4个车间、30多条生产线。”该公司行政部经理胡勇说。

  去年年初,该公司与美国最大的连锁药店西维士达成合作协议,其生产的斑布本色纸品可在全美9700家门店上架;6月,公司紧急投入2000万元,上马了两条厨房用纸全自动生产线,疫情之下仍扩大产能,只因斑布纸在美国供不应求……

  斑布,源自青神的本色竹浆纸品牌,而今,占据着全国本色纸市场20%的市场份额。

  一个曾经濒临倒闭的传统纸厂如何蝶变重生?在胡勇看来,公司对制浆和竹纤维的精细化应用是一个方面。“打破传统工艺,通过生物质精炼技术,减少硫化物等助剂添加,并提高纤维获得率,让我们生产的竹浆纸既环保又极具韧性。”

  而今,青神已成功创建全省首个国家林业产业示范园区。作为“园中园”的斑布产业园也在加紧建设中。“目前,我们已完成总工程量的50%多,预计园区建成后,将提供就业岗位4000个,实现50亿至100亿元年销售收入。”胡勇说。

传承竹编技艺将艺术与生活交融

  作为全国唯一的“中国竹编艺术之乡”,竹编于青神,是一个文化大IP。

  2020年12月31日,青神县云华竹旅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岚向记者展示了其公司最新制作的一个作品——一幅远看极像人物照片、走近细看才知是竹丝编就的竹编画。“这是我们受有关部门委托,制作的一幅非洲某国首脑的肖像,将用于外交礼赠。”陈岚说,这幅竹编肖像画用了两斤竹丝。两斤竹丝成本不足2元,但通过民间工艺制就,其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难以预估。“所以,将艺术和竹编融合,是我们传承青神竹编的一个方向。”

  而今在该公司经营的“中国竹艺城”内,收藏了3000余件竹编艺术品,囊括了竹编画、瓷胎竹编等各类竹编制品。一个名为“东坡筷乐”的分餐夹,夹身形似竹叶,夹架形似北宋官帽,这个创意产品不仅在去年竹博会上斩获金奖,还在短短两个月内卖出了3万多个,销售额突破30万元。

image.png

精美的竹编玫瑰。 记者 刘佳 摄

一业一景

蜀南竹海成了一片产业之海

  2018年4月,宜宾市竹产业振兴发展动员大会召开,吹响举全市之力发展竹产业的嘹亮号角。

  2019年,宜宾市竹林面积达353.61万亩,实现竹产业综合产值218.89亿元,居全省第一。

  2020年1月,宜宾竹林产业研究院、宜宾竹学院授牌仪式举行。11月底,长宁入选首批四川省竹产业高质量发展县。

  在宜宾,接天翠竹汹涌如浪,汇聚成闻名天下的蜀南竹海。近年来,这浩瀚的翠竹以乘风破浪之势,绘就出一条竹美、林活、民富的美丽竹林风景线。

汇林成海 借竹远航

  “仅蜀南竹海风景名胜区方圆120公里内,便汇集了400余种竹种。”2020年12月29日,宜宾市“两海”生态旅游文化示范区文旅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蜀南竹海以优美的竹生态和悠久的竹文化,被誉为自然与人文交融的原始绿竹公园,是空气负氧离子含量极高的天然氧吧。

  结合独特的地理优势和资源特点,宜宾精准提出打造“中华竹都·最美竹海”的目标。此后,宜宾市先后出台《加快发展竹产业的意见》《竹产业发展规划》《竹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大力实施美丽乡村植竹造林等“五大行动”。

  2020年,竹海镇被评为首批省级“竹林小镇”,而蜀南竹海竹林大道也获评为首批省级“翠竹长廊”。

竹海淘金 致富百姓

  “虽然疫情有一定的影响,加上目前是蜀南竹海的旅游淡季,但我的民宿依然能达到65%的入住率。”长宁县竹海镇民宿经营者杨鑫说。去年9月,杨鑫的民宿被评为省级“竹林人家”。

  为全力打造享誉世界的文化旅游品牌,引领带动全域旅游,充分利用蜀南竹海、兴文石海的旅游资源,2019年8月,宜宾市“两海”生态旅游文化示范区(以下简称示范区)正式成立。示范区经济合作服务中心马礼群说:“目前我们正在积极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同步推进创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这一片竹的海洋,将为当地带来更大的效益。”

  随着蜀南竹海基础设施提档升级和配套服务的不断完善,越来越多的游客走进竹海,在享受大自然的同时,当地特色的竹文化、竹产品也受到青睐。

  在竹海的旅游商店里,竹荪、竹笋、竹酒、竹饮料等特色食品琳琅满目,竹根雕、竹簧、竹编、笋壳工艺等文创产品独具匠心……“尤其是我们的全竹宴,得到了不少游客的称赞。”蜀南竹海博物馆讲解员付欣雨介绍,特色的竹文化、竹产品正在被更多游客了解和喜爱,成为当地老百姓增收致富的重要来源。

image.png

游客参观蜀南竹海。 受访者供图

一业一人

他让传统竹编“华丽转身”

  一根根薄如蝉翼、纤细如发的竹丝在匠人手中上下舞动,为洁白如玉的瓷胎织上精致的“外衣”,竹的素雅与瓷的白净融为一体。在位于邛崃市平乐镇的黄星的工作室内,几位匠人正在编织邛崃传统手工艺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磁胎竹编。

  磁胎竹编,现已成为高端市场的宠儿。黄星的产品受到国际知名奢侈品牌的青睐,售价高达数万元一套。传统的竹编手工艺,在他手中实现了“华丽转身”。

  重新定位传统竹编枯木逢春

    “我的爷爷和父亲毕生都在从事瓷胎竹编,这项工艺现在也流传到我们这一代。”2020年12月17日,黄星告诉记者,他大学毕业后本在成都从事软件行业工作,后来由于父亲身体欠佳,他回乡接下这门手艺,“这么好的东西,我不想让它在我们这一代人手里失传。”

  黄星刚接手时,不少竹编厂难以为继,匠人们也纷纷放弃竹编外出打工。他所面对的是瓷胎竹编如何将高昂的制作成本转化为附加值、找准自身定位的新课题。

  黄星开始探索提高产品质量和竹编工艺,瞄准高端市场。他多次外出考察,定制优质瓷器,并且亲自操刀改良设计,打造更加符合现代人需求的产品。至2010年,黄星的产品已受到国际知名奢侈品牌爱马仕青睐,并与其达成合作,不断研发新产品。黄星说:“爱马仕要求很严,反之也促使我们不断提升工艺水准,这些产品在市场上售价达到三万元一套。”

  现在,我省的《川竹(花卉)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作推进方案》,将邛崃市定位为“龙门山竹产业带”的一环,就是要培育特色的高端竹产业,破解竹产业发展“大资源、小产业、低效益”的难题。这正与黄星的实践不谋而合。

  擦亮品牌合力实现价值跃升

   “与爱马仕的合作,让我看到了品牌的价值。”黄星说,此前邛崃瓷胎竹编多为客户提供代加工,收取加工费,经济效益并不好。如今,大家都在谋划自己的品牌故事。

  在黄星的工作室里,记者看到几名顾客正在挑选心仪的产品作为礼品。顾客选定之后,黄星拿出印有“金丝扣瓷”字样的定制礼盒为其进行包装,顾客纷纷表示这样的礼品“很有格调”。黄星介绍,这便是他自己主推的品牌,他将为此设计更多的产品,逐渐走向品牌发展之路。“品牌路径将为瓷胎竹编走向高端市场提供巨大的动力。”邛崃市文化馆馆长毛裕介绍,随着近年来邛崃竹产业和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旅游哺育竹编产业、竹编丰富旅游内涵的品牌互动逐渐加强。邛崃将进一步建设竹文化,以展览馆、竹博园、竹景观打造等多种方式合力擦亮这张“竹名片”。

image.png

黄星展示竹编产品。 记者 杜铠兵 摄

一业一谈

直面挑战 做大竹文章

受访嘉宾:陈红权(四川省林业和草原局产业处处长)

  四川作为全国第一竹资源大省,如何加快构建生态环境优美、产业集约高效、文旅融合发展的现代竹产业体系?日前,记者专访了四川省林草局产业处处长陈红权。

  记者:2020年,我省竹产业发展取得了哪些新进展?

  陈红权:现代竹产业基地得到了扩展,全省竹林总面积达到1812万亩,通过抚育施肥、集约管理等措施,新增现代竹产业基地60余万亩,总量突破950万亩。产品加工转化率提升,目前,全省有竹材、竹笋初加工点、加工企业2700余家,预计全年加工竹笋50万吨,生产竹片等800余万吨、竹浆及纸制品225万吨,竹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68%。竹林风景线建设升级,全省共启动建设翠竹长廊(竹林大道)45条、设计里程770余公里,景观效果和可游性得到提升,启动建设竹林小镇26个、竹林人家80个。竹区基础设施得到改善,竹区道路、蓄水池、游步道等建设加快,森林防火、病虫防治、网络通讯、供水供电、安全防护、生态厕所等设施均得到加强。科技研发转化取得突破,我省编制的《四川省竹产业技术攻关路线图》,提出了优良竹种选育、绿色竹工业制品、竹食品精深加工、竹产业装备等全产业链的攻关方向与路径。竹产业产值逆势增长,预计2020年全省将实现竹产业产值720亿元,较上一年增加110余亿元。

  记者:从现阶段来看,竹产业发展还面临哪些困难?

  陈红权:总体来看,我省竹产业“大资源、小产业、低效益”的格局尚未得到根本改变。主要表现在:一是竹林经营管理不到位,全省尚有低产低效竹林近400万亩、约占全省竹林总面积的22%。二是竹区道路密度低,全省竹区平均路网密度14米/公顷,较发达地区仍有一定差距。三是竹产品加工不足,竹材就地加工转化率有待进一步提升。目前加工产值占竹产业总产值46%,较发达省份偏低。四是新产能形成周期延长,竹产业产值增速放缓,按期实现“千亿产值”目标的压力进一步加大。五是受新冠肺炎疫情和造林空间收窄影响,竹产业发展面临一定挑战。

  记者:为推进竹产业高质量发展,下一步有何举措?

  陈红权:首先,对接《川竹(花卉)产业高质量发展推进工作方案》和各地实际,制定工作要点,印发重点任务清单,做好谋篇布局。其次是出台工作举措,研究印发《深化竹林风景线建设高质量发展竹产业的十条措施》,推动建设建成一批重点项目。再是要强化监管,开展第二批省级竹产业高质量发展县、现代竹产业园区、现代竹产业基地、翠竹长廊(竹林大道)、竹林小镇、竹林康养基地、竹林人家的认定,强化运行监管,确保持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此外,以宜宾林竹产业研究院、四川省林科院为基础,整合国内外竹产业产、学、研领先力量,加快设立四川省竹产业创新中心,推动四川由全国竹资源富集地提升成为全国竹产业科技示范区、人才和产业集聚地。

展开评论(0) 分享链接:
推荐资讯
X
您确定要退出登录?

独家运营:四川成农网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号:蜀ICP备18034246号-1

copyright 2017,sc3n.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