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大邑县新场镇,很多人首先会想到肥肠血旺、麻油鸭等川西美食,而今,这座古朴美丽的乡镇,正被赋予更多内涵与活力。
今年以来,围绕助力建设“雪山下的公园城市·大邑”目标,新场镇坚持“特色镇+绿道+林盘”的乡村振兴发展路径,立足“水乡古镇”的资源禀赋,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快推动生态价值创造性转化,实现“山水林田湖”全新生态场景初见成效,乡村文旅主题消费场景加速呈现,充分诠释公园城市的乡村表达。
产业振兴为抓手
特色镇影响力竞争力显著提升
实现乡村振兴,产业振兴是关键。作为“文旅大邑”建设的重要点位,近年来,新场镇吸引了悦活天地田园综合体、西岭读山等重大项目落地。
“依托古镇品牌优势,重大项目的落地将形成持续带动作用。”据新场镇相关负责人介绍,悦活天地旅游度假区项目,今年已完成投资额3.2亿元的一、二期建设,目前,投资方已追加投资启动三期高端休闲旅游度假区项目。今年新引入的西岭读山项目,选址川王社区,总投资3000万元,将着力构建“研学+文创”长链条产业,融入打造川西农耕文化、微生境营造、绿色生活为一体的西岭读山研学文创基地。
重大项目引领带动下,特色镇影响力竞争力显著提升。在今年公布的成都市影视服务中心拍摄基地名单中,新场古镇赫然在榜。全镇一系列配套项目也进行全面提档升级:西水遇等4家特色民宿升级改造;利用新场肥肠血旺品牌效应引进“邑兴旺”公司,创新血旺食用和销售模式,申报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以美食为突破口打造古镇新经济产业链;成立新场镇奇石协会,会员超过50人,助力产业抱团发展……
“一盘棋”思维
新产业新消费场景逐步呈现
行走在周末的新场镇,既可在当地网红小餐馆里看到慕名前来大快朵颐的“好吃嘴”,也不难遇到正在构思创作的摄影师、画家、美术生们;而在林盘绿道中的特色小铺里,品一杯咖啡、选购一个文创美物已成为不少游客的新选择。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新场镇展示出了更多“内秀”气质,全新消费场景逐渐呈现。
据了解,新场镇全盘梳理57个特色林盘,引进了文创、文博、文旅以及相关领域高端知名人士落户,全域统筹推进新业态打造。桐林林盘作为新场镇聚力打造的精品特色林盘中的一个代表,高起点规划、高水平整治的大美田园景观初步呈现,被评为市级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先进示范单位。
据介绍,作为首个示范点位,桐林林盘聚力林盘文态、形态、业态提升,已建成桐林31号别院、壹和书院等艺术工作室,将引入社会资金招引书法家、摄影家、陶艺家、画家、乡村设计师入驻,目前已引进了书法家、摄影家等6名艺术家入驻。
林盘中,利用拆旧建筑的老旧砖、瓦、木、石等布局景观小品11处,布局游客中心、最佳拍照点、星级旅游公厕等旅游公共设施7处,建成绿道10公里串联古镇和林盘文旅产业。同时,建成了荷塘田园火锅,打造心慧小院项目,营造田园风光、木屋民宿等时尚消费场景。
“一面旗”引领
社区治理建设再上新台阶
作为促进乡村振兴的重要环节,社区治理成效关乎着群众的生活品质、幸福感与获得感。在社区治理上,基层党建工作起着“一面旗”作用。
近年来,文昌社区坚持党建引领,抓住群众最关心的问题,破解社区治理难题,有效提升社区服务水平,切实增强群众游客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今年3月底,新场镇文昌社区被评为“成都市百佳示范社区”,为全镇文旅产业发展和重大项目落地奠定坚实基础,吸引了央视、人民网等主流媒体跟踪报道。
在完善管理体制方面,镇党委牵头,建立社区党组织与域内的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和公益组织共同参与的区域化联席议事机制,定期探讨解决区域内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和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充分发挥古镇商圈党支部,餐饮、住宿等行业管理协会作用,以“党建示范街、党员示范户”带动模式,营造了良好的商业氛围。机制建设上,创新“廊桥议事”民意收集机制,住户商家定期在古镇廊桥集中议事,充分参与问题的协商处理,先后讨论社区公共议题200余个,共同营造了共享治理的良好氛围。
作为社区治理的另一大亮点工作,围绕垃圾分类常态化推进工作,新场镇提前谋划实施,积极探索“生态农业+垃圾分类”的循环经济模式,人居环境提升初见成效。据悉,该模式已在飞凤村试点,通过在自然村落和林盘建立垃圾分类发酵沤肥设施,实现垃圾减量、农业提质增效。经过近半年运行,每月农村垃圾清运量减少比例约40%,发酵后重复利用节约肥料约50吨。预计全面推广后,将在更大范围“变废为宝”,并促进农民增产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