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

市州频道: 成都 绵阳 眉山 泸州 南充 广元 雅安 达州 广安 宜宾 遂宁 乐山 内江 自贡 巴中 资阳 德阳 攀枝花 甘孜 阿坝 凉山
青川:渔寨村的致富带头人
来源:四川三农新闻网 时间:2020-12-31

特约通讯员 刘保刚
  “我们生活得很幸福,要感谢国家的好政策,感谢黄书记这位带领我们勤劳致富的引路人”。近日,广元市青川县三锅镇渔寨村80多岁的回族老人马仲泽告诉笔者。
  青川县三锅镇渔寨村共有1517人,其中易地扶贫搬迁群众就有426人,是川北地区最大的易地搬迁安置点。近年来,村党支部书记黄启龙和村里的党员干部一起,带领全村群众战贫困、谋发展、抓产业、促就业,于2018年底顺利实现整村脱贫。

image.png

资料图片

化解矛盾 搬迁顺利进行
  2018年,组织上选派黄启龙到离家100多公里外的原桥楼乡(现并入三锅镇)渔寨村担任党支部书记。当时,该村被确为川北地区规模最大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搬迁任务重,时间紧,部分群众存在不同程度的抵触情绪,加上不同民族风俗习惯上的差异,搬迁安置工作出现一些矛盾。
  “有矛盾不可怕,但我们要找到矛盾存在的根源,思考化解矛盾的良策,争取多数群众的支持!”在村党支部会议上,黄启龙坚持认为,易地搬迁安置工作不能一 刀切,要广泛争求搬迁群众的意见和愿望,充分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真正形成民族文化认同。
  黄启龙带领村里的党员干部走访了所有符合搬迁条件的群众,认真征求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同时,宣传党和国家的相关政策,一周后,符合易地搬迁安置的132户462名群众都在同意书上按下了红手印。短短数月,一幢幢川北民居便拔地而起,群众生活越来越好,日子也越过越甜。

重修水渠 发展致富产业
  2018年“7·29”洪灾中,渔寨村群众农业生产唯一的取水源连同老堰渠均被冲垮淹没。
  为早日解决水源难题,黄启龙积极向水利、民政等多个部门申请支持,最终在县分管领导的协调下,县以工代赈办为渔寨村下达了20万元的易地搬迁安置自建项目,村民投工投劳完成。2019年2月28日,渔寨村堰渠项目建设正式开工,原计划3个月,实际只用了不到1个月,5000多米的引水渠就全面建成,总计1500多万元的易地搬迁项目全部完成。
  为真正实现让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目标,黄启龙发动和带领全村群众大力发展增收致富产业,利用当地的盆地地形,发展“龙井43”茶叶500余亩,发展山桐子栽植300亩。同时,组织村里400多个青壮年劳动力参加各种技能培训,使他们掌握了一技之长。2020年,全村务工总收入达到2720万元,人均收入达到1.63万元,人均可支配收入比2018年增加2147元,渔寨村成了远近闻名的脱贫致富村。

展开评论(0) 分享链接:
推荐资讯
X
您确定要退出登录?

独家运营:四川成农网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号:蜀ICP备18034246号-1

copyright 2017,sc3n.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