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农村日报讯 记者 刘佳
今年7月起,广安市前锋区持续开展“人民阅卷·广安行动”,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可通过“面对面接访”、电话等方式提出,群众的疑惑、意见、建议等诉求,也可通过各种渠道反映。“人民阅卷”行动在打通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的同时,也推进了党风廉政建设,巩固了脱贫攻坚成果,确保脱贫成效经得起检验。
桂兴镇开展“人民阅卷·广安行动”集中接访。 赵德杰 供图
面对面接访回应呼声巩固成果
12月23日,前锋区桂兴镇四方山村4组,总长约1.2公里的通组路黑化工程正在进行。“以前这条通组路是泥结石路,村民出行恼火。现在好了,路面硬化了,出行更方便。”四方山村4组村民李福春说。
工程的落实,还要从4个多月前的一场“阅卷”谈起。8月的一个赶场天,桂兴镇镇长聂含带着镇上的几名干部,像往常一样,在镇政府对面摆起了“摊”,亲自坐镇“人民阅卷·广安行动”集中接访点。当天,来自四方山村4组的一位村民向干部们反映:该村4组的村民聚居点距离其他几个村组较远,通组路是碎石路。
接访后,区脱贫办马上派人到现场去核实,经过紧急会商,下达了120万元资金,在10月份完成招标投标并开始动工。
“按照要求,各乡镇党政主要领导干部每个月安排一个逢场天,在场镇人流密集处‘面对面接访’,邀请人民‘阅卷’,查看政务公开、村务公开情况,听取民众意见和建议,干部直面群众、倾听呼声,因此得到了许多部门和乡镇的积极响应。”前锋区扶贫开发局副局长赵伟介绍说。
“此外,区、镇(街道)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区级部门领导班子成员在政府门户网站、纪委监委官方网站、官方微信公众号,以及乡镇政府门口全面公开办公电话、个人手机号码、电子邮箱,方便干部群众反映问题、日常联系。开展‘人民阅卷·广安行动’后,通过全面推行区、乡、村‘三公开’,扩大了知晓面,提升了群众认可度、满意度。”赵伟说。
“1+N”机制精准满足贫困户诉求
在推进“人民阅卷”的行动中,前锋区还建立了城乡基层“1+N”联系服务群众工作机制、重点领域“1+N”对口联系服务工作机制和联系服务群众数据库,明确1名区级领导联系N个乡镇(街道),1名乡镇(街道)领导联系N个村(社区),1名镇(街道)、部门、村(社区)党员干部联系N户群众;包联党员干部与包联群众互留手机号码、微信、QQ、电子邮箱等有效联系方式,以区(园区)为单位,建立联系服务群众数据库。
干部们的无缝对接服务,让贫困户的各类诉求得到了精准解决。
桂兴镇天星村7组贫困户邓杰的医疗救助需求,就是桂兴镇副镇长程国琴在联系对接时了解到的。“今年7月,邓杰在广州一家企业见习时,被检查出良性淋巴瘤,需要回前锋手术。他在桂兴镇便民服务中心咨询医疗救助政策时,我们主动了解了他的情况,将他纳入了医疗救助。”程国琴说。
今年以来,该区建立“区级部门联系贫困村,镇(街道)联系非贫困村”机制,共有2680名党员干部联系76963户群众;建立教育、卫健、民营经济等重点领域“1+N”对口联系服务工作机制,共有281名干部联系2370户个体工商户(企业、医生、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