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

市州频道: 成都 绵阳 眉山 泸州 南充 广元 雅安 达州 广安 宜宾 遂宁 乐山 内江 自贡 巴中 资阳 德阳 攀枝花 甘孜 阿坝 凉山
成都青白江:村规民约助推乡村自治
来源:四川三农新闻网 时间:2017-12-01

  “喜事新办,丧事从俭,破除陈规陋习,反对铺张浪费,反对大操大办……”走进成都市青白江区姚渡镇光明村,到处张贴着这样的村规民约。
  成都市青白江区在推进依法治区中,通过实施村规民约,反对农村宴席大办,反对铺张浪费,引导群众自治,树立文明新风,描绘出一幅文明和谐、美丽幸福的新画卷。

  □罗子欧/文 白桂斌/摄

0.jpg

航拍福洪镇幸福社区

  广泛征求村民意见 保证村规民约的合法性规范性
  村规民约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和自我监督的重要形式,是村民自治的有效载体。青白江区各村(社区)结合实际把与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纳入村规民约(居民公约),做到“易记、易懂、易行。”
  姚渡镇光明村成立了乡风文明理事会,制定了涉及社会治安、消防安全、村风民俗、邻里关系、婚姻家庭等方面的32条村规民约,积极引导群众树立文明新风,杜绝铺张浪费,破除封建迷信,摒弃婚丧陋习,营造了“移旧俗、除陋习、尚科学、倡新风”的良好社会氛围,有效改善了社会不良风气,促进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今年年初,该村被省委、省政府命名为2016年度省级“四好村”。
  和其他村(社区)一样,光明村制定村规民约时,广泛征求了村民们的意见,力求内容接地气、可接受。抓住公共环境卫生、城乡环境治理、公共安全、公共基础设施、移风易俗、勤俭节约等重要事务和热点问题,讨论村规民约初稿后,通过公示、印发、广播、短信等方式告知村民,村社干部带着初稿,通过下地头、进院坝、坐茶铺、召开会议等形式,广泛收集意见,反复修改形成村规民约草案初稿,报镇政府合法审查后形成草案,经本村三分之二以上户代表的过半数同意通过,再报镇政府备案,备案后的村规民约张榜公布,保证村规民约的合法性和规范性。
  光明村党总支书记胡显建说:“以前村规民约内容都是框框条条的,根本不具有操作性,这样制定出来的村规民约,村民不认可,村党总支引导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必须结合光明村实际,吸收村民的意见建议,使制定出来的村规民约,要有光明村特色,村规民约要易记、易懂、易行。”
  为让村规民约家喻户晓,各村(社区)通过多种形式宣传,除传统的公告栏张贴、发放宣传单和会议宣传外,姚渡镇光明村把村规民约融入党员菜园子、文明茶园和庭院绿化活动;祥福镇上元村通过社区报“一问一答”宣传村规民约,大弯街道化工路社区把居民公约融入社区文艺节目,引导居民摒弃生活陋习,弘扬社会正气。

0.jpg

青白江市民在姚渡镇光明村采摘葡萄

  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村干部带头抵制陈规陋习
  只有落实好村规民约,才能真正发挥作用。青白江区各村(社区)党组织要求全体党员干部带头遵守村规民约(居民公约)。
  过去,农村宴席喜欢大办特办、铺张浪费,这类事说大不大、说小不小,碍于情面,村民又不得不参与,长此以往,村民们负担越来越重。
  光明村在今年修订村规民约时,该村对村民办宴席标准、参加人员、“份子钱”名目、“份子钱”金额进行了规定。今年8月,光明村7组村民曾显银,计划为其70周岁的父亲庆寿,准备办20桌宴席。乡风文明理事会得知后,立即到曾显银家做工作,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讲解铺张浪费的危害,曾显银主动放弃了大办庆寿念头,仅在至亲范围内为父亲庆寿。“我母亲做80大寿,只办了3桌仅花了1000多元,大大节约了费用,母亲和我们都很高兴。”村民包勇说。

  村规民约出来后,光明村村支“两委”干部带头婉拒不必要的村民宴席,自己按规定办宴席不收“份子钱”,因此,其他干部也不好意思随意参加村民的宴席,村民也逐渐自觉遵守村规民约。今年光明村仅“份子钱”节约80万元,减轻了村民的负担。
  为增强村支部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村民的归属感,该村还设立了“光明到家——爱心驿站专项资金”,帮助困难村民渡过难关。今年6月11日,村文书袁红革突发急性胰腺炎,入院治疗要求缴纳20万元,家庭一筹莫展。村支“两委”得知情况后,号召村民积极捐善款、献爱心,仅一周内,全村各界捐善款76364元,及时解决了袁红革燃眉之急。袁红革康复后,主动将剩余37962元善款捐献给“光明到家——爱心驿站专项资金”。
  有了好的村规民约的引导,村民也积极支持村社干部各项工作,主动参与光明村建设,筹资投劳开展“户户通”道路建设、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公益事业等得以顺利实施。现在光明村办事程序规范,办事流程公开,办事所需资料“一口清”;家家户户通水泥路,结束了“晴天一把刀,雨天一包浆”;各家各户房前屋后干净整洁,俨然个个小花园;成片的葡萄茁壮成长,农村经济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
  大同镇凤祥社区90%以上的居民主动缴纳物管费用;城厢镇十八湾村村民主动参与庭院环境整治,成了远近闻名“风尚新美、环境秀美、生活富美”的美丽新村。

0.jpg

航拍龙吟长滩

  非盈利物业管理模式 实现安置小区居民自治
  结合拆迁安置小区和老旧院落实际情况,青白江区引导群众对院落居民公约进行修订完善,把小区、院落环境卫生、流动人口管理、公共设施维护、邻里关系、传统优秀民俗民风传承等内容纳入院落居民公约修订完善范围,实现小区居民自治。
  其中,在小区自治管理中,物业服务显得尤为重要。
  为让拆迁安置小区居民“安得进、住得下、能融入”,青白江区积极探索安置小区非盈利物业管理服务新模式,提升小区管理水平。
  各安置小区在村(社区)党组织的指导下,成立小区业主大会筹备组,通过宣传动员、民主选举,将遵纪守法、组织能力强、办事公道、作风正派、廉洁奉公、热爱公益事业、热心为居民服务的居民选举为业主委员会成员。各业主委员会及时参与物管服务费标准的制定、使用监督。充分反映业主诉求,维护业主共同利益,及时掌握业主真情实意,疏导和化解矛盾,创造温馨和谐小区环境。各安置小区组建了非盈利社会组织物业服务中心,在明确物业服务主体的前提下实现小区物业服务。各物业服务中心采取就地就近向社会选择符合物业管理要求的人员对小区实行专业化物业服务管理,为小区提供规范化物业服务。
  如今,走进像青江华庭B区这样的安置小区,小区路面干净整洁、树木透着青葱绿意、健身设施一应俱全……对于小区的变化,小区居民黄世春感受深刻。

展开评论(0) 分享链接:
推荐资讯
X
您确定要退出登录?

独家运营:四川成农网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号:蜀ICP备18034246号-1

copyright 2017,sc3n.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