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

市州频道: 成都 绵阳 眉山 泸州 南充 广元 雅安 达州 广安 宜宾 遂宁 乐山 内江 自贡 巴中 资阳 德阳 攀枝花 甘孜 阿坝 凉山
射洪:产业+文创 穷山沟“逆袭”网红打卡地
来源:四川三农新闻网 时间:2020-12-24

四川农村日报讯 杨小宇 特约通讯员 贾明高
  12月5日,走进射洪市瞿河镇中皇村,1000亩香菊怒放田间,农户忙着采摘,游客徜徉花海。一条条整洁的水泥路连接着村庄和山间农田,村文化广场上不时传来村民和游客的欢声笑语。
  脱贫攻坚战役打响以来,中皇村坚持以产业“造血”为引领,不断优化产业布局,从大力发展传统种植养殖业,最终聚焦到如今的以“特色菊花+三线文化”为依托的文旅产业,贫困户收入持续增加,村集体经济逐年增强,让昔日的穷山沟变成了今日的“聚宝盆”。

image.png

射洪瞿河镇特色菊花

引进产业贫困村绽放“致富花”
  “通过劳动力入股,我去年转包了七八亩地,收入一万多块钱,今年可能比去年收入还要多些。”正在采摘香菊的贫困户罗敬树高兴地说。
  看到如今的中皇村,谁能想到这个村子曾是一个贫困村。上世纪90年代,三五三六厂搬迁,中皇村因为山高沟深,产业发展滞后,交通闭塞,被评定为省级贫困村。2018年,中皇村成功引进四川彩皇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发展特色菊花产业园项目,一期流转土地500余亩,栽植香菊、金丝皇菊500亩,产业链条初具雏形。通过开展“产联式”合作试点,目前香菊产业已覆盖到1000亩,带动全村75户贫困户实现增收,提供稳定就业岗位40余个,农户以土地、劳动力入股实现户均增收2000余元,最高者超过万元。村集体通过资本联投实现效益联赢,村集体经济增收4.75万元。
  产业的引入不仅为中皇村脱贫致富带来了希望,同时以花为媒,还带动了当地有规模、有效应、有人气的文化活动,大量的游客争相到此,部分村民吃上了“旅游饭”。
  去年5月,返乡在家的马建华夫妻俩在该村三五三六老厂区的中心区域租下铺子,按照原有风格开设了三五三六餐饮部,为游客提供餐饮服务。“除了每天周边的生意,周末还有各地来的散客,一天七八桌没问题。”马建华乐呵呵地说。

文创发力“复苏”废弃老厂房
  “我和一群姐妹一大早就从绵阳赶过来,30多年前,我们就在三五三六厂工作,这里有我们美好的回忆。”11月13日,在射洪2020乡村旅游惠民活动暨瞿河镇中皇彩菊文化旅游月启动仪式的当天,家住绵阳的余美玉女士一早就来到中皇村,村里的变化让她十分惊叹,她通过微信、抖音,把眼前的美景传递到自己的朋友圈。
  “废工厂作为工业遗存,记录着民族工业的艰辛创业史,是我们国家工业化进程的重要载体,更是一代人的青春和回忆。”中皇村第一书记何鹏介绍说,近年来,中皇村牢牢抓住三五三六厂这一文创资源,请来专家团队规划打造,不仅成功“复苏”了这一消失近30年的老工厂,更盘活了旅游资源,吸引来大批成都、绵阳、重庆等地的游客。
  如今的三五三六厂,子弟校、画墙、卫生院、照相馆、理发店、面包房……满眼都是那个年代的回忆;厂区门口,各色农家小吃沿路摆摊,一下车就可以闻到凉粉的油香味;香樟大道旁的特色“九大碗”坝坝宴,则为游客们奉上了凉拌菊花、菊花丸子汤、菊花烘蛋等特色菜肴。

农旅融合走出乡村振兴新路径
  在产业蓬勃发展的同时,中皇村积极探索农旅结合新路子,以菊花为媒介,用好原三五三六厂等资源,以“相聚三六厂、香菊助中皇”为主线,集中开展文旅活动。
  2019年以来,中皇村连续举办了两届瞿河镇中皇村彩菊文化旅游节,开办了三五三六厂建设老照片展暨菊文化展,举行了香樟园坝坝宴、歌舞表演、国际小姐走秀、菊谷采摘体验等文化活动,吸引了大量游客。何鹏表示,随着文旅融合发展的稳步推进,该村产业升级和乡村振兴指日可待,将走出一条“文创+新型农业+旅游”三位一体的乡村振兴路径。

展开评论(0) 分享链接:
推荐资讯
X
您确定要退出登录?

独家运营:四川成农网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号:蜀ICP备18034246号-1

copyright 2017,sc3n.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