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

市州频道: 成都 绵阳 眉山 泸州 南充 广元 雅安 达州 广安 宜宾 遂宁 乐山 内江 自贡 巴中 资阳 德阳 攀枝花 甘孜 阿坝 凉山
昭觉:“彝路相伴”三年行动计划开启移民新生活
来源:四川三农新闻网 时间:2020-12-16

让更多服务下沉到社区“最后一米”

记者 李丹)“楼房好,不过没地方养牛养猪,生活压力大。”“报销医保、开证明,每次要回原来村上盖章,来回几十公里很不方便。”……对凉山州35万余名易地扶贫搬迁群众而言,乔迁新居之余,一系列生产生活难题也不期而遇。如何让搬迁群众融入搬入地生活,让更多服务下沉到社区“最后一米”?
  12月15日,在凉山州昭觉县正式启动的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新型社区治理“彝路相伴”三年行动计划,有望解决上述问题。未来3年,行动计划将在凉山州布拖、金阳、越西、美姑、昭觉、喜德等6县6个大型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新型社区,推动创建“党建引领+综合服务+综治保障”的城乡社区治理新模式,促进社区公共服务保障日臻完备,居民社区融入度、生活幸福指数不断提升,实现“搬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的目标。


image.png

启动仪式

“三社联动”促居民自治
  据统计,凉山州共有易地扶贫搬迁7.44万户35.32万人,其中布拖县依撒社区、金阳县东山社区、越西县感恩社区、美姑县北辰社区、昭觉县沐恩邸社区、喜德县彝欣社区等6个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新型社区,共安置1万余户4.96万人。
  “近5万名群众从‘山上’互不相识、散居状态,一下子进入‘山下’面对面的社区集体生活,变化很大,挑战也很大。”省民政厅相关负责人表示,民政部门通过实地考察调研和工作对接发现,上述6个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新型社区中,低保和老幼孤残等民政保障对象占比近30%,加上不同地域、不同家庭因素,搬迁群众存在生活方式改变难、生产方式改变难、心理需求适应难、重构社会秩序难等治理“四难”。
  “要解决这些问题,单靠传统的、简单的、强制的手段既行不通,更不可持续。”该负责人表示,这都要求通过党建引领、专业手法,促进社区、社会组织、社会工作“三社联动”,由社区“两委”几个人管理向社区全体居民一起自治转变,让社区居民在自我社会行为平稳重塑过程中完成生活质变,使凉山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新型社区成为搬迁群众幸福生活的共同体。

实施“五大重点任务”
  从今年12月起,“彝路相伴”三年行动计划由省民政厅联合四川大学、西南财经大学、西南民族大学、西南石油大学、成都信息工程大学、西华大学等6所在川社工专业知名高校,组织9家专业社会工作机构,与凉山州委、州政府合作联动实施。
  未来将推动实施“五大重点任务”,即构建“1+3+N”社区治理体制机制,打造“五星团队”,探索建立新型社区治理体制机制;建设全领域社区服务体系,打造“五星服务”;实施社区总体营造计划,打造“五星家园”;培育发展社区服务经济,打造“五星生活”;助推平安社区建设,打造“五星秩序”。
  “省民政厅将整合投入3000万元以上,实施儿童服务、‘四点半课堂’童伴计划、‘夕阳红’老年服务、‘三社联动’试点、慈善超市和殡葬殡仪建设服务等40余个项目。”该负责人表示,通过创新建立厅州校合作、厅强支持、州抓统筹、县为主体、社区作为、校强指导、社工参与的推进模式,让更多服务能够真正下沉到社区“最后一米”,引领社会组织、社工队伍下沉社区,入门入户为群众提供面对面专业服务,有效探索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新型社区治理新模式。

展开评论(0) 分享链接:
推荐资讯
X
您确定要退出登录?

独家运营:四川成农网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号:蜀ICP备18034246号-1

copyright 2017,sc3n.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