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农村日报讯 向春梅 特约通讯员 熊梦玲 文/图
眼下正是柑橘成熟上市的时节,近两年大火的耙耙柑(又名“春见”)也迎来了生长的重要阶段——套袋。日前,笔者在宜宾市叙州区少峨山东颜柑橘基地看到,果农们正忙着给基地内的耙耙柑锄草、套袋,地里一派繁忙景象。
“由于前段时间阴雨天气较多,今年的套袋管护比往年要迟些,趁着前两天天气晴好,我们赶紧把袋子给它套上。”果农王玉琴介绍,套袋是为了帮助果实防寒抗冻、防病防虫,起到增色保鲜的作用。一会儿工夫,只见地里一个个黄澄澄的耙耙柑就被套上白色的纸袋,仿佛穿上了洁白的外衣,准备着酝酿那最后一丝甜蜜。
叙州区少峨山东颜柑橘基地共种植耙耙柑245亩。2016年,基地负责人通过流转周边土地,带领村民种植耙耙柑,三年多时间里带动周边30余户农户增收,帮助3户贫困户脱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