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农村日报讯 记者 杨勇 实习记者 杜铠兵
11月26日,由省草原科学研究院主办的草-羊产业发展技术培训会在成都举行,来自中国农业科学院、四川省畜牧总站、四川省草原科学研究院、四川农业大学等科研院所的专家齐聚一堂,共同探索川羊产业发展路径。
培训会现场
记者从会上了解到,我省羊品种资源丰富,为全国最多。“四川有山羊品种15种、绵羊品种2种共17个品种,其中成都麻羊、建昌黑山羊、板角山羊等地方品种资源十分丰富。”四川农业大学教授张红平表示,“畜禽品种是畜牧业的‘芯片’,而良种正是畜牧业发展的基础和关键。”
然而,我省羊产业发展仍面临生物、土地、草料、市场、技术五个方面的局限。据省畜牧总站推广研究员李强介绍,我省的肉羊、山羊生产效率低,此外,四川多山多丘的地形限制,羊肉消费季节性波动大,技术人才缺乏等因素,也制约了川羊产业的发展。
对此,专家和企业代表围绕羊肉品质与加工、肉羊高效繁育与标准化养殖、优质青贮饲料调制技术及应用、湖羊入川标准化养殖和模式、川西生态示范区草地畜牧业发展思路、绵羊杂交改良与肥羔生产等话题,开展了交流与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