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唐子晴)“我打了近30年的鱼,以前二滩库区一网下去能收100公斤的鱼,现在只能网到5公斤多的鱼了。”回忆起变化,米易县渔民李芝林多有感慨。而作为金沙江的最大支流,雅砻江的藏语名字叫“尼雅曲”,意为多鱼之水。
近日,在二滩库区红果码头,一艘艘铁制渔船被吊车陆续从江中吊装上岸。与此同时,渔民们主动将渔船及附属设施、渔业船舶证书和渔业船员证书上交执法人员,米易县57艘捕捞渔船和109名渔民正式退出雅砻江。
这是继米易县在雅砻江上为改善库区水质全面拆除库区1.9721万口网箱后,落实的又一重大保护生态举措。
吊车正在将渔船吊装上岸
自退捕工作开展以来,米易认真核实渔船渔民基本信息,通过现场座谈、印发宣传资料、召开县、乡(镇)、村会议和渔船户培训会等方式,广泛宣传禁捕对保护水生生物资源、促进长江流域生态修复的目的和意义,为渔民提供转产就业知识培训。
为督促于长江流域“十年禁捕”和渔船退捕政策落实,米易县纪委监委派驻县农业农村局纪检监察组组长谢清丽到现场,向渔民了解情况。
通过查阅资料、实地察访等形式,米易县纪委监委开展了禁捕和退捕专项监督工作,重点监督落实禁捕政策中的不担当不作为问题和相关公职人员在退捕工作中政策落实、资金使用等方面的违规违纪行为。以渔业资源保护和渔民的安置为重点,督促职能部门加快禁捕和退捕工作推进,确保按时完成工作任务。
为有力打击违法捕捞行为,米易县农业农村局、县公安局、县市场监管局、辖区乡镇政府等多个部门,针对群众反映的重点区域,采取巡逻与蹲点、白天与夜间、陆上与水上相结合的方式,狠抓实打、加大处罚力度,严厉打击渔业违法行为。
据米易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为顺利推进长江流域“十年禁捕”工作,今年增殖放流了60.6万尾鱼苗,进一步增加鱼类种群数量,保持生物多样性,以修复水域生态系统。渔船拆除吨位最大的渔民赵基玉说:“我也要上岸开始新生活了,盼望禁捕10年之后鱼儿满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