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农村日报讯 苏斌 胡可华 胡川东 田艾琳 唐刚 唐彩霞 曹力
2020年是脱贫攻坚决胜之年,广安财政坚持善始善终,善作善成,深入推进涉农资金统筹整合,“多措并举”落实财政扶贫工作,坚定如期完成脱贫目标任务不动摇,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步伐。按照“整合项目、聚集资金、集中投放、精准扶持”总体思路,不断优化财政涉农供给机制、加强涉农资金使用监管,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提供强有力的财政保障。2020年全市纳入涉农资金整合规模12.98亿元,实际整合资金10.83亿元,已完成支出7.5亿元,整体带动贫困人口脱贫致富,增产增收。
龙安柚母本园。廖小兵 摄
广安区
整合涉农资金做优做强龙安柚产业
黄灿灿胖嘟嘟的大柚子、酸甜可口的龙安柚果汁汽水、清新怡人的柚花茶、软糯香甜的柚子麻饼、香辣开胃的柚皮辣酱……11月8日上午,由广安区委、区政府主办,广安区委宣传部、区文广旅局、区融媒体中心承办,以“广安龙安柚——健康的滋味”为主题的第七届广安龙安柚旅游文化节在广安区龙安乡群策村柚文化广场开幕,吸引了上万游客参加。
龙安柚成为脱贫攻坚致富增收产业,产业链条得到延伸成为香饽饽,与广安区涉农资金整合密切相关。2018年以来,广安区试点整合涉农资金1.9亿元,大力发展龙安柚特色产业,目前完成柚子精油、柚子削皮、柚皮烘干、柚子原浆及商品化处理7条生产线建设,建成龙安柚加工厂和4个250吨加工成品冷冻库,以及依托龙安柚特色产业,建成大云山龙安柚主题公园、龙安柚农耕文化体验区、龙安柚观景长廊、10公里龙安柚主题旅游环线、45个鲜果采摘体验园和9个农家乐,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逐步实现“产区变景区、田园变公园、产品变商品”。今年,广安区龙安柚产业更是被省委、省政府评为四川省五星级现代农业园区,并获得2000万元奖励。
截至目前,全区共统筹整合涉农项目98个,资金总量累计12.06亿元。广安区财政局局长刘刚表示,下一步广安区将按照“多个渠道引水、一个龙头放水”的原则,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农投入供给,加强财政支农顶层设计,积极推进涉农资金整合试点工作,助力特色产业发展,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和乡村振兴。
前锋区
涉农资金整合助推乡村振兴
2020年前锋区共整合各类涉农资金8933.9万元用于全区脱贫攻坚,其中用于产业发展5750.955万元。
该区以创建省级现代农业园区为契机,加大对农产品仓储、保险、冷链、物流等设施建设投入力度,进一步扩大完善现代农业园区的配套设施;以集体经济为突破,以园区为抓手,多种产业扶贫模式竞相发力,使产业扶贫资源从更集聚向强溢出转变;做长农业产业链条,增强农业抗风险能力,帮助农民增收,建成了以青花椒展示馆、花椒品比园、花椒文化馆三产融合发展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创新“公司+专合社+农户”联农带农机制,按照“农民入股+保底收益+二次分红”“订单收购+分红”“土地流转+优先雇用+社会保障”等模式,直接惠及农民。
目前,涉农资金整合已发挥出巨大效益。前锋区已种植花椒5万亩,各个花椒种植专业合作社社员从成立之初的370户,增长到现在的4000余户,预计年带动户均增收0.5万元,全力助推产业振兴和农民增收。
华蓥市
强力“聚焦”发挥整合资金效益
今年以来,华蓥市坚持“多个龙头进、一个龙头出”的脱贫攻坚资金投入新格局,坚持“对标补短、缺啥补啥”原则,精确瞄准贫困村、贫困户需求,全力提升财政涉农资金使用绩效。
聚焦脱贫目标,广聚财源丰“水池子”。重点围绕14608名贫困人口、25个贫困村脱贫成效全面巩固提升目标,以扶贫规划为引领,以扶贫项目为平台,按照应整尽整的原则,整合农业、林业、水务等涉农资金3475.8万元,充分发挥财政涉农资金集聚效应。
聚焦项目落地,精准滴灌富“钱袋子”。注重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与脱贫成效的紧密联系,精确瞄准建档立卡贫困村和贫困户,实施基础设施建设类项目6个,产业发展类项目8个,危房改造、扶贫小额信贷贴息等项目4个,全面提高资金使用精准度和效益,进一步增强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改善贫困人口生产生活条件,提升贫困村可持续发展水平。
岳池县
“源头活水”巧滴灌助力脱贫攻坚
岳池县突出政策整合、项目整合、资金整合,集中“蓄水”。根据“用途不变、渠道不乱、捆绑使用,各记其功”原则整合资金,制定符合县域财力实际的财政涉农资金统筹整合使用方案。
围绕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领域、民生改善领域三大领域,整合涉农资金51496.2 万元用于道路交通、水利建设和入户便民路等方面,从根本上解决了农户出行、吃水问题;坚持以发展特色产业为依托,加速推进贫困村产业发展,整合涉农资金11025.76万元用于产业扶持基金、现代林业项目、资产收益试点等方面,形成了农工商相结合、种养加一体化、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良好势头;以安全住房、新村建设、人居环境、医疗卫生、文化活动改善、通信网络为重点,整合涉农资金24698.59万元用于农村公厕、污水处理及管网设施建设和危房改造等方面,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明显改善。
武胜县
加大涉农整合力度巩固脱贫成效
今年,武胜县进一步加大财政涉农资金整合力度,多渠道整合财政涉农资金13168.03万元,用于交通、水利、农业产业发展、“两不愁三保障”补短、危房改造等项目,将纳入统筹范围的省、市、县财政涉农资金捆绑起来统筹使用,达到应整尽整,真正实现“多个渠道进水,一个池子蓄水,一个龙头放水”,形成1+1>2的合力,使资金效益得到充分发挥。
结合武胜实际,围绕全县脱贫任务,完善扶贫规划,制定涉农整合方案,着力解决贫困人口受疫情影响面临的生产、生活、就业等困难和问题。同时,积极推广以工代赈方式,引导当地贫困群众积极参与项目实施,通过发放劳务报酬的方式,促进贫困群众就地就业增收,全力巩固133个已退 出 贫 困 村 和 23043 户59817名已退出贫困人口的脱贫成效。
邻水县
涉农资金整合挂钩脱贫攻坚实效
邻水县财政局创新财政扶贫机制,将财政涉农资金统筹整合使用与脱贫成效紧密挂钩。2020年,全县应纳入财政涉农资金统筹整合规模21822.2万元,实际整合涉农资金19942.175万元,整合率达91%。
全县通过创业致富带头人的示范带头作用,引导贫困户1235人通过发展产业增收脱贫。通过“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等模式,贫困户通过土地入股分红,有劳动力的可以进行就地就近务工取得劳动收益。通过促进扶贫产业链条延长,2014年以来,累计建成扶贫产业基地12 万亩,实施到村特色种养项目655个、到户产业项目4.36万个,带动全县17993名贫困人口依靠农业产业脱贫。
截至目前,全县152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共发展优质粮油43418亩、柑橘14051亩、桃子3710亩、李子14244亩、梨子3170亩、药3587亩、花椒5225亩、核桃5371亩 、蔬 菜12724 亩,其他经济作物7009亩,猪牛羊27983头,其他小家禽50.79万只,大力助推了全县脱贫攻坚工作。全县新型经营主体共509个,其中涉及贫困村新型主体152个,建制调整后有20户以上的贫困户的非贫困村新型主体29个,培育省级扶贫龙头企业2家,贫困村培育致富带头人456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