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农村日报讯 杨正宇 李琴
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发展机遇,加快都市农业发展。
雄州简阳,又一次吹响了冲锋号:乡村振兴连片发展示范区建立多元投入机制,平泉“一亩田”欧标农场和共享农田景观、东溪3500亩新植红梨、一批乡村酒店和民宿等明星项目陆续建成使用。
围绕优质粮油、水果、蔬菜等六大产业,依托重点项目、农业园区等建设,各镇(街道)跨区域组团发展,打造“天府百果园”、田园综合体等,加快推进农商文旅融合发展。
在农业提质增效的征途中,简阳扎实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切实解决了没有作业道路和灌排渠道、土地不平整等制约发展的难题,为引进业主、加快新技术的推广提供了有利条件,简阳也由此跨入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
高标准农田建设后稻田平整方正。
青龙镇高效农业产业园
种稻能赚钱 施肥不见人
烟雨迷蒙,秋意正浓。11月9日,在青龙镇的小丘之间,只见方方正正的稻田整齐排列,一直延伸到山坳深处。稻田两边,是顺势而建的沟渠。稻田里机器正在开沟起垄,为小春播种作准备。
成都一口吖吖农业有限公司在青龙镇以水井村为中心流转土地6000多亩,其中 1000 多亩种植优质稻。在这里进行的高标准农田建设,给了该公司总经理李建波一个小小的惊喜:“改建前,我们只能用传统方法种植水稻,成本很高,要靠种稻补贴才能基本抹平,压力大哟!改建后,田块又大又平,我们通过推广无人机播种、打药、机收等新技术,每亩降低成本200多元,今年稻谷市场价又涨了10%,效益还不错。”
以6000亩优质粮油为基础,青龙镇高效农业产业园通过配套高标准节水灌溉系统,还发展了3000 多亩优质桃、1000多亩蔬菜,另外发展稻虾养殖1000多亩。
“我们园区主要是引进业主进行发展,九个业主就完成了整个园区的运作。通过配套水肥一体化滴灌设施,桃树、蔬菜施肥都看不到人。规模化生产的蔬菜直供成都超市。”园区的发展让青龙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副主任钟洪俊甚感自豪。
基础设施的改善为现代农业技术的推广提供了条件,也提高了效率、降低了成本。园区发展也锁定了更高的目标,“我们发展了13个桃的优良品种,全是省农科院提供的。除了春来赏花,还可以体验采摘,通过早中晚熟配套,采摘期从4月底一直延伸到8月底。这里从3月到11月,还可以钓虾品虾。我们的乡村旅游模式已经开启。”钟洪俊介绍。
园区里联合村通过集体资产保底分红的模式与业主合作,建起了第一个观光休闲农庄——稻花香里,生意兴隆。游客在农庄不仅可以欣赏白鹭翩翩、品茗休闲,还可品尝美味的鱼虾大餐和本地新鲜蔬菜,鱼塘边还可以垂钓。农庄打造的一个网红打卡点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拍照。
青龙镇稻虾养殖基地。
平武镇尤安村经济联合社
村民变股民 发展生态游
“你看,这是我们村建筑公司2007年承包修建的一条路,多少重车压过,现在都还好得很。当时既保证了道路质量,还为村集体赚了50多万元。”走在平武镇尤安村的村道上,该村支书段作其介绍。
段作其坦言,过去村里太穷了,就想各种办法为村集体挣钱。现在村集体固定资产8800 多万元,账上也有现金2000多万元,每年为全体村民购买意外保险、医疗保险和惠蓉保,村干部却依然保持勤俭的作风,“从来不搞聚餐招待。”
尤安村通过实施集体经济“四合一”改革,成立的简阳市尤安村股份经济联合社,由全体村民入股,里面包括村上成立的建筑公司、土地合作社、种植专业合作社、机耕合作社、物业管理公司等,负责该村的农业生产和经营业务,村民作为股东可以分红,还有土地租金收入和务工收入。
在这里进行的高标准农田建设,把集中居住区后面的山林和田地通过水泥路全部连通,建的提灌站和山上配套的几个大型蓄水池彻底解决了水源问题,新建的沟渠正排出地里的积水,地里合作社统一种植的黄豆正等待收割,中间套种的胡豆苗已经从土里探出了头。
该村九组的段太清正同大家一起在合作社安排下栽桃树苗,说起这个月的务工收入,他一下乐了,“这个月又是栽树,又是种胡豆,还要收大豆,要挣两千元哟。”
在尤安村集中居住区,一栋栋房屋排列有序,背后是连绵的青山绿树,前面是一大片荷塘,周边地里还有5000多亩桃树和1000多亩柑橘,生态环境优越。
“过去路不通,农产品都拉不出来,没有蓄水池和沟渠,既不能灌也不能排,不利于发展经济作物。现在路通了,我们准备发展生态旅游,打造一个山体公园,只需要做些绿化和配套,就可以把气氛营造起来。”在段作其看来,基础设施的改善,帮助尤安村突破了发展的瓶颈。
赏桃花、赏荷花、体验采摘桃子柑橘等,游客们喜欢的元素,这里聚集了很多。为了做好农旅融合发展,留得住客人,尤安村计划在山林和果树间修建观光小火车、主题田园、玻璃滑道、泡泡酒店、森林剧场、采摘体验区、欢乐牧场、乡村酒店等,下一步目标是创建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
简阳市农业农村局
支持产业发展 助力农业观光
盘点“十二五”以来的简阳高标准农田建设,结果让人满意:建成高标准农田约56.6万亩。通过生物护埂、节水灌溉、果肥套养、土壤配肥等,完成绿色示范区2万亩,项目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效益得到显著提升,为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调整农业经济结构奠定了坚实基础。
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实施田、渠、路等综合治理,简阳明显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条件,增强了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土地规模流转约60.1%,提高了农业产业化、规模化程度,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不断壮大,加快了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步伐。
“高标准农田建设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惠民工程。我们遵循绿色生态理念,注重统筹谋划,严格项目管理,目前工作推进有力有序。”简阳市农业农村局党委书记吴良先说,简阳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高度,切实扛起建设好、利用好、管护好高标准农田的责任担当,依托粮油、粮经产业建设与园区建设、山水田林路综合整治、特色小镇和川西林盘保护修复相结合,加快构建适应简阳自然生态条件的大地景观和大田景观。在全面落实“米袋子”“菜篮子”稳产保供的同时,营造“山水相融、田林交错、城园一体”的生态格局,巩固粮食主产区地位,打造简阳乡村旅游的靓丽新名片。(图片由受访单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