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

市州频道: 成都 绵阳 眉山 泸州 南充 广元 雅安 达州 广安 宜宾 遂宁 乐山 内江 自贡 巴中 资阳 德阳 攀枝花 甘孜 阿坝 凉山
成都双流区对口支援队队员手机中的照片故事
来源:四川三农新闻网 时间:2020-11-10

一锅只能烧到70℃的水 一碗自带的方便面 就是援建路上的一顿工作餐

记者 陈方耀 图片由受访对象提供

讲述人:双流区对口支援队队员、挂职巴塘县委宣传部副部长黄建平

眼下,正是高原土豆的收获季。

惦记着亚日贡乡1000多亩土豆的销售情况,双流区对口援建巴塘指挥部指挥长黄冕带着队员们一大早就直奔亚日贡乡。

一路翻越4700余米的垭口,汽车在180度的回头弯反复盘旋,刚开始还有说有笑的一车人,此时都紧闭双眼,在左扑右倒的起伏中强忍高原反应引起的不适。

image.png

一堆篝火,一锅只烧到70摄氏度的水,泡碗方便面就是午餐

行经魔鬼路段,连续一个多小时的下坡使刹车发烫到有些失灵,只能紧急停靠路边,给刹车泼水降温。

对于这一切,我们早已习惯如常。因为这条路一年要跑十来回,现在还好,过几天下了雪结冰,就要从另外一条路绕行了,早上天不亮出发,天黑才能到。

经过近4个小时的盘旋,终于到达亚日贡乡,亲眼看到一筐筐的土豆被搬上卡车,黄冕这才放了心。他联络基地负责人和当地带头种植的村民们碰头开会,中午,队员们泡一碗自带的方便面,就着自带的饼子,一边吃一边商量下个季度的种植计划。

“为什么要把基地选这么远?”这个问题我们也问过,黄冕指挥长告诉我们——越是偏远的地区,往往贫困度越高,也才是最需要发展的地区。只有对口支援干部多跑路,才能把产业的触角延伸到最隐秘的深处,推动脱贫攻坚下深水。

image.png

路塌了,赶紧抢修

在所有的长途奔袭中,我对去甲英乡开展异地搬迁动员工作的那一幕场景记忆最为深刻:

甲英乡地势偏僻,距离县城120余公里,平均海拔4600米,深处大山之中的村民过着“与世隔绝”的日子。长期以来,村里的人们守着一方贫瘠的土地,生活艰难。种不出足够的粮食,更不要说蔬菜,全村人还不能实现温饱自足;土坯房夏不散热、冬不保暖,缺水,不通电。全村40余户,200余人大多没到过县城。村民需要生活用品,全靠当地的壮年小伙每三四个月徒步两三天到县城采购。

image.png

踏过嶙峋乱石,拐杖是我的支撑

2018年12月7日,黄冕率领队员们一起到甲英乡波戈西村开展异地搬迁前动员工作。队员们在该村小学食宿了3天。冰冷的村小教室里,一块牛毛毡,一个睡袋就是大家的床,到了晚上,温度低至零下5摄氏度。

令人心悸的是,到了深夜,不明来历的动物在我们住宿的教室门板上挠了一夜,

早上起来,只见门板上刻下了数十道深痕。“大型动物的痕迹,很可能是豹子。”老乡们说。

image.png

走累了,路上小憩一下

村里条件简陋,工作队只能用方便面充饥,一堆篝火,一锅只烧到70摄氏度的水,泡碗方便面就是午餐。

“你们这一批已经是条件好些的时候了,我们上次去,还没通路呢,到波戈西村,硬是骑马走路用了两天两夜。”同样是挂职在巴塘县委宣传部,我的前任、上一批对口支援队员赖琳琳、韩国梁都有这样的经历。

韩国梁介绍,上一轮对口支援队员在做老乡们的工作时,在雪地里骑马、步行,连拖带拽走了两天两夜。从刚听到鸡叫的黎明出发,一直走到满天繁星的深夜。

image.png

一步三滑,雪地上艰难跋涉

由于甲英乡条件异常坚苦,启动整村搬迁成为群众的强烈呼声。巴塘县委、县政府借助精准扶贫易地扶贫搬迁政策和双流区援建平台,克服了项目资金少、搬迁选址难、建设风险大、项目工期紧等困难,在2018年12月组织村民全面入住“桃蹊甲英”易地扶贫搬迁点。

在搬迁当天,“桃蹊甲英”易地扶贫搬迁点彩旗随风舞,弦歌悠扬唱,处处洋溢着幸福的气息,广场上孩子挥舞的彩袖映照着人们的笑脸,大家用弦子、锅庄、歌舞来表达内心的喜悦,感谢党的恩情。

展开评论(0) 分享链接:
推荐资讯
X
您确定要退出登录?

独家运营:四川成农网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号:蜀ICP备18034246号-1

copyright 2017,sc3n.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