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三农新闻网甘孜康定讯(通讯员 王菀 刘燕) 投之以桃,报之以李。精准扶贫的开展,不仅让青年贫困学生广为受益,更激发了青年学生回馈社会,参与扶贫攻坚战的动力。近年来,贫困家庭学生上学问题被高度重视,中央有关部门密集出台相关资助政策,保障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精准扶贫”进入校园,让越来越多贫困家庭学生受到资助的同时,也带动着越来越多的青年投身“扶贫攻坚战”,为新时代扶贫开出“新药方”。
今年七月,电子科技大学学生朱恒恒和他的支教队小伙伴又一次来到四川康定甲根坝乡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去年七月,包括他在内的14名同学,围绕着“关爱留守儿童,推进乡村教育;助力经济,推动当地旅游发展”两个主题进行了为期10天的精准扶贫社会实践服务。
再一次踏上甲根坝乡的土地,朱恒恒和他的支教队队员们大胆创新,一边通过深入每个家庭调查当地的情况,探究思考其落后原因;一边开展教学实践活动,给予当地学生教育启迪,并为当地民众基本素质提升提供途径。
“在调研过程中,我发觉传统的简单支教工作并没有太大的意义,支教队应该转型,在自己的专业知识的支持下,为精准扶贫做一些我们力所能及的事。”朱恒恒说,他认为支教课堂内容应该从单一的文化教育转到生活、精神上,改善当地百姓的整体面貌。
精准扶贫进校园,一方面为让更多的贫困青年感受到高校的温暖,国家的温暖,让贫困地区的青年也能够更好地接受教育。另一方面,精准扶贫的思想影响着越来越多的青年群体,他们将专业知识运用在精准扶贫的实践当中,为脱贫攻坚开出新“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