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济人、王剑冰、宗仁发等中国著名作家深入雅安见证绿色发展
(记者 刘琳 何羽佳 庄祥贵 刘慕秋/文 鲍安华/图)10月14日,由中共雅安市委宣传部、四川经济日报社主办的中国著名作家走进“天府之肺 熊猫故乡”主题文化宣传活动在雅安启动。本次活动为期三天,活动以“溯源’雅安’之名 见证绿色发展”为主题,旨在以“雅安”之名为切入点,从生态文化角度,挖掘雅安历史,审视雅安现在,探讨雅安未来。
四川省政协原主席、诗人陶武先,中国著名作家冰心之女、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吴青,四川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中华诗词学会理事、《岷峨诗稿》社社长、华夏诗词奖获得者刘道平,中国作协主席团成员、重庆市作协荣誉主席、国家一级作家黄济人,中国作家出版集团原党委副书记、《中国作家》原主编艾克拜尔·米吉提,河南省作协副主席王剑冰,中国作协全委委员、中国诗歌学会常务理事、《作家》杂志主编宗仁发,中国散文学会常务副秘书长、《中国散文报》编辑部主任张立华,四川省作协创研室主任、《四川作家报》主编马平,中国作协会员、一级作家、《天津文学》杂志主编张映勤,江苏《雨花》杂志副主编杨波(育邦),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教授、第六届鲁迅文学奖获得者周啸天,中国作协会员、中国作协散文委员会委员、四川省作协散文委员会主任、成都市作协常务副主席蒋蓝,中国作协会员、成都市作协副主席魏平(凸凹),中国作协会员、一级作家、四川省散文作家联谊会会长张人士,中国作协会员、《在场》杂志主编周闻道,《四川文学》副主编卓慧,阿坝州文联主席巴桑,四川省政协办公厅党办副主任、诗人刘辉,四川经济日报社社长、总编辑、成都作协小说专委会副主任李银昭参加了本次活动。
当天,参与活动的国内著名作家一行,前往雅安大数据产业园、牛碾坪茶旅综合体、蒙顶山茶史博物馆、蒙顶山景区、雅安茶厂和西康商业广场等地,深入了解雅安绿色产业发展情况,见证“天府之肺 熊猫故乡”的绿色发展。
作家们参观藏茶城
依托大数据产业
雅安全力打造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数字新城”
在雅安大数据产业园数据中心的大屏上,各类数据不断更新变化着,十分引人注目……10月14日,参加中国著名作家走进“天府之肺 熊猫故乡”主题文化宣传活动的文学大家们走进雅安市经开区,深入探访该市建设成渝地区大数据产业基地的相关情况。
乘坐着“雅安造”超级电容快充纯电动城市客车,作家们来到大数据产业园。在该产业园数据中心的食品安全监管大数据分析及中央指挥系统前,大家详细了解该系统运行情况后纷纷点赞,“这个大屏上有现场视频直播、实时违规抓拍和大数据分析建议,这样全面的内容为食品安全监管提供了有效解决方案。”
据了解,去年6月,雅安大数据产业园正式开园。作为四川省规模最大、标准最高的数据中心和四川省内唯一多运营商接入的数据中心,该产业园开启了雅安数字经济产业新时代。
在雅安大数据产业强劲发展势头牵引下,该大数据产业园规划面积已由最初的2.65平方公里扩展到25平方公里,功能定位也从“产业园”升级为“数字新城”。据介绍,到2025年,一个涵盖西部数港、智能制造、智慧物流和智慧大健康四大功能区的“数字新城”将逐渐成形,以数据存储、综合算力和应用、智能制造、大数据人才培训等为代表的新型产业生态也将涌现。
如今,雅安经济开发区围绕“数字新城”建设,正抓紧实施项目49个,总投资超150亿元,今年计划完成投资75亿元。其中,集高端办公、商业配套、人才公寓为一体的数博小镇创客中心正在进行基础施工,西部首个“AI+5G”应用为主题的数字公园南大门已建成投用,3.7千米滨河智慧步道开工建设,雅安大数据产业学院完成首期300亩项目选址。
作家们在雅安茶厂内交流
茶园变景区
牛碾坪打造茶旅融合发展综合体
清风雅雨间,一畦又一畦的茶园紧密相连,层层叠叠的茶树似波浪起伏,穿行其中不禁让人心旷神怡。10月14日上午,中国著名作家走进“天府之肺 熊猫故乡”主题文化宣传活动来到牛碾坪茶旅综合体,刚一下车,参与活动的作家们就被其美丽景致打动。
牛碾坪茶旅综合体位于雅安市名山区中峰乡海棠村,小地名叫牛碾坪,是“4·20”灾后产业重建项目,是攀枝花市对口援建的重点项目,也是雅安茶旅融合发展特色经济走廊上的一个重要节点。
该综合体是在原名山县茶树良种繁育场的基础上,整合茶叶良种繁育基地、科技服务中心、茶产业基地3个灾后重建总规项目,总投资5000万元,目前已全面完工。重建项目完工后,名山区又通过整合涉农项目资金,实施了整体水平的提升。同时,名山区结合当地农民创业就业实际,配套完善了兼具生态、生产、生活的公共基础设施。
依托灾后重建,该综合体形成“茶中有花、梯次开放、色彩纷呈、四季辉映”的花海茶香景观,配套建成了茶园骑游道、游步道以及儿童游乐设施,完成了观光亭廊、超市、茶楼、茶庄等配套服务设施,有效增强了旅游吸附能力,实现了“茶区变景区、茶园变公园、茶农变富农”。
“这里是雅安推动茶产业转型升级的缩影,是一个集茶科技、茶种植、茶生产、茶旅游、茶文化为一体的生态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综合体。”据介绍,近年来,名山区围绕“1+7+N”融合发展格局,大力培育全域旅游业态,以蒙顶山国家茶叶公园为载体,以百公里百万亩茶产业带建设为支点,打造科普茶乡—牛碾坪、骑游茶乡—红草坪等7个各具特色、错位发展的茶乡组团,同时在产业带上培育若干个休闲农场、茶家乐、茶庄,加快推进以“茶”为核心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
吴青、张映勤在蒙顶山景区了解茶旅融合发展
足不出馆一览茶园全景
蒙顶山茶史博物馆还原雅安茶文化
各式茶具、制茶工具、茶条、各式茶种、茶佛图……这里有关茶的一切让人目不暇接。10月14日,参加中国著名作家走进“天府之肺 熊猫故乡”主题文化宣传活动的作家一行走进位于雅安市名山区的蒙顶山茶史博物馆。
蒙顶山茶史博物馆建立于1986年8月,是四川省委、四川省人民政府命名的四川省第三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博物馆内陈列着有关蒙顶茶的文献、诗词、标本和茶具,记载蒙茶的碑碣,是历史的佐证。各类名茶、边茶的实物与历代形态各异的茶具相映生辉。“蒙顶山茶史博物馆将茶砌成茶墙作为装饰,非常有趣。”中国作家出版集团原党委副书记艾克拜尔·米吉提向记者感叹,通过参观博物馆,他对雅安茶文化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博物馆内,一块“12宫格”的实时监控大屏幕吸引了作家们的注意。蒙顶山茶史博物馆副馆长刘星介绍,这个名为名山茶产业物联信息的平台实时记录着名山区全区的茶园情况,参观人员可以足不出馆一览名山茶园全景。
蒙顶山茶史博物馆作为雅安茶文化的缩影,还原了曾经的茶马古道。中国著名作家冰心之女、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吴青说,茶叶非常重要,茶文化也是我们和外国朋友交流的重要文化。
记者了解到,蒙顶山茶史博物馆展厅面积3050平方米,是茶史类专题性博物馆展览场所,也是省内唯一一个以“茶文化”“茶历史”为主题的博物馆。馆内主要有7个展示厅,每个厅展陈内容皆不同,从各个角度全面展示了蒙顶山茶文化、茶历史。2015年4月,灾后重建的蒙顶山茶史博物馆主体工程完工,博物馆免费对公众开放。
据悉,未来,这里还将打造成为集游览、购物、观赏、品味名山特色文化为一身的旅游景点。
现场挥毫留墨宝
雅安蒙顶山景区
加强提升改造 按下茶旅融合“加速键”
“天下第一壶”穿上青花龙纹的“新装”,依青山而立;登上云上观景平台,俯视名山、雨城……10月14日下午,中国著名作家走进“天府之肺 熊猫故乡”主题文化宣传活动的文学“大咖”们来到了雅安蒙顶山景区,了解文旅、茶旅融合的成功实践。
蒙顶山景区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四川省级风景名胜区,位于雅安市名山区,与名山城区相接。刚走进蒙顶山景区,作家们就被浓郁的川西乡村景色所吸引,茂林修竹,云雾缭绕,农舍俨然。
“我这次是从南京过来,第一次来雅安,以前只是常听‘扬子江心水,蒙山顶上茶’,今天在现场切身感受了蒙顶山茶的魅力所在,蒙顶山茶是雅安所独有的,值得好好发扬。”江苏《雨花》杂志副主编杨波(育邦)如是说道。
品蒙顶山茶、观赏茶艺表演,聊雅安茶文化……现场作家们即兴挥毫,留下墨宝。
历经数千年发展、孕育、积淀,蒙顶山茶形成了独特的茶祖文化、禅茶文化、贡茶文化、茶马文化、茶技文化等“五大茶文化”。如何将茶文化和旅游结合起来?蒙顶山景区用行动给出了答案。
重塑文化价值,蒙顶山立足世界茶源品牌资源,以“中国特色、世界标准”,提升茶文化价值,用文化复兴蒙顶山。今年5月初,蒙顶山景区提升改造——茶文化主题广场建设基本完成,“五一”精彩亮相后,成为热门打卡景点。如今,蒙顶山假日度假酒店、景区观光车道和景观栈道、皇茶制作体验中心等正紧锣密鼓地施工建设。
蒙顶山景区全面提升改造后,将从业态活动策划、业态布局、夜游体验等方面来丰富景区全新业态。下一步,该景区将以开拓茶文化品牌市场为抓手,实施茶旅融合发展战略,按下雅安市文旅、茶旅融合发展的“加速键”。
雅安茶厂
浓缩四百余年制茶史 打造“藏茶世界”
堆积成山的茶叶,飘香四溢;茶砖砌成的屏风,古朴精美。10月14日下午,参加中国著名作家走进“天府之肺 熊猫故乡”主题文化宣传活动的作家一行,走进雅安茶厂。作家们徜徉在“藏茶世界”,深刻了解藏茶历史和文化。
“宁可三日无粮,不可一日无茶”是藏族同胞对藏茶的肯定。为进一步挖掘好藏茶文化、茶马古道文化,提升雅安藏茶品牌价值,推动藏茶产业健康发展,促进民族地区团结进步,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雅安市建设了以雅安茶厂“藏茶世界”为核心区的中国藏茶城。
雅安茶厂内,一条陈列长廊将藏茶文化展现得淋漓尽致。茶厂内充满浓郁的藏族风情,陈列的每一块茶都有着自己的故事。在浓浓的茶香中,作家们一边参观一边聊天,“书香”与茶香就这样融在一起。
“我们的车间除了做传统的舂包,也会做精致的适合现代的茶包。”雅安茶厂营销中心副主任袁海告诉记者,藏茶有多个系列,饮用方式也有多种,除了和牛奶搭配做成奶茶外,还可以加入鲜果香花,做成花果茶。
“香!我闻到了我每天生活里都会出现的味道。”走在雅安茶厂的制茶车间里,阿坝州文联主席巴桑说,通过听、闻、看、尝、感,加深了对藏茶的印象。
雅安茶厂股份有限公司,始于1546年,已有474年不间断制茶的历史。作为历史最悠久的藏茶生产企业,该公司投资近3000万元建成了集历史、文化、人文、体验、参观、购物等为一体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3A级工业文化旅游景区“藏茶世界”,展现藏茶历史和文化。
未来,雅安将推动产城一体、文经相融,做强雅茶产业,努力推动雅安藏茶成为中国黑茶领军品牌,全力将雅安建成中国绿色茶产业基地、中国茶叶全产业链发展高地、国际茶文化旅游圣地。2020年,“雅安藏茶”品牌价值达19.90亿元。
作家们合影
西康商业广场
打造体验式休闲娱乐主题消费中心
五光十色的霓虹灯照亮夜空,这里是传统西康商业文化与雅安现代城市经济的纽带——西康商业广场。10月14日晚,参加中国著名作家走进“天府之肺 熊猫故乡”主题文化宣传活动的作家一行来到雅安西康商业广场,赏夜景、品雅茶。
西康商业广场处于雅安市雨城区姚桥新区的核心位置——熊猫大道中段,前临青衣江,北倚金鸡山,西邻雅安行政中心和金融总部,东距雅安职业技术学院200米和上百万平方米的高端居住小区。
不同于一般的城市综合体,西康商业广场从国内外一线城市商业发展趋势出发,于雅安千年商业文明中寻求灵感,创新打造体验式休闲娱乐主题消费中心。
作为雅安唯一带有立体经济的综合体,其外观为现代风格设计,隐框玻璃幕墙加进口石材,层层退台,层次分明。全视角的灯光夜景氛围,高大上的现代视觉效果,让西康商业广场成为了“滋润”之城雅安的高端品质地标。
大型亲子儿童乐园、星级商务酒店、女性精品购物中心、滨江休闲娱乐带……用当地市民的话说,在西康商业广场,吃、住、娱乐、购物等一站即可满足你的需求,小孩可以找到自己想“耍”的,家长们也有自己的“地盘”。
同时,西康商业广场以“商业地产+教育产业”的模式,整合品牌教育资源,全程提供一站式品牌教育服务,涵盖了从幼儿启蒙英语教育,到语数等传统科目的培训。目前,雅安70%以上的教育培训机构落户于此。
据介绍,为了繁荣雅安夜经济,西康商业广场的西康巷子里于2020年国庆前夕全面营业,作为雅安新兴的美食打卡地,这里已经入驻牙尖舌怪、石棉二妈网烧等各种小吃店达15家,让游客在美丽的灯光下,享受美食,听听音乐,赏赏夜景。
蒙顶山景区——“天下第一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