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农村日报讯 特约通讯员 曾佐然 文/图
8月6日,甘孜州乡城县香巴拉镇沙孜村木雅通蓝莓基地,10多位村民正在采摘蓝莓,一派忙碌景象。
“100元一天,一个月有2000元左右的收入。”正在采摘蓝莓的拥色高兴地说,她在家门口就实现就业并有了稳定的收入。
村民正在采摘蓝莓。
2007年,业主陈康宁租赁沙孜村集体山地,种植松树,在松树间试种蓝莓,附近村民就在蓝莓基地务工,从事着除草、清根、施肥、防寒、采摘等工作。2008年,四川省康蓝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成立,陈康宁出任公司董事长,他想扩大规模和引进新品种,但是受到资金和技术的制约。“好在泸州援助乡城县工作队及时给予帮扶资金,让我们对基地进行土地整理、基础设施建设,帮助我们扩大了规模,同时援助乡城工作队的技术专家还提供了技术指导。”陈康宁感激地说。
“去年引种桃树,今年就挂果,你尝尝,味道好极了!”泸州援助乡城县干部陈凌说,有了泸州援建资金,该公司不仅扩大了蓝莓规模,还引种了100亩黄桃、200亩苹果、50亩李子,把荒山变成了花果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