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

市州频道: 成都 绵阳 眉山 泸州 南充 广元 雅安 达州 广安 宜宾 遂宁 乐山 内江 自贡 巴中 资阳 德阳 攀枝花 甘孜 阿坝 凉山
蒲泸全域结对帮扶深入推进—— 乡镇结对全覆盖 携手共进促脱贫
来源:四川三农新闻网 时间:2020-07-02

  (蒲援藏 文)成都市蒲江县对口帮扶甘孜州泸定县以来,持续整合有效资源、汇聚各方力量,积极发动全县各部门、乡镇、村(社区)、行业单位开展“一对一”“一对多”结对帮扶,形成全域结对帮扶工作局面。
  目前,蒲江县8个乡镇(街道)分别与泸定县9个乡镇缔结友好乡镇,实现乡镇结对全覆盖。推进帮扶工作进一步下沉,蒲江县15个特色村与泸定县15个贫困村结对帮扶。
  这些“结对”乡镇结出哪些脱贫硕果?我们深入大塘镇、甘溪镇一探究竟。

image.png

资料图片

    大塘镇:探索建立“共建共享共赢”对口帮扶新机制
    点位:大塘镇 经验:优势互补携手共赢
  近日,蒲江县大塘镇一行人来到泸定县磨西镇开展对口帮扶工作,并开展“网店的建设与运营”主题电子商务专题培训,现场反响良好。会后,双方就电商扶贫等工作进行交流。大塘镇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继续支持推进磨西镇农特产品线上线下融合,以电子商务撬动对口帮扶。”
  从2017年大塘镇八角井村和泸定县得妥镇湾东村结对、2019年大塘镇和磨西镇结对以来,双方充分挖掘自身优势,探索建立“共建共享共赢”机制,着力全面完成对口帮扶工作任务。
  多元化帮扶举措相继展开——党建引领,激活脱贫致富红色引擎。大塘镇先后邀请磨西镇、村干部共10余人到大塘产业优势区、党建示范点和幺妹灯公园等参观座谈;利用相关主题教育活动等,组织镇领导干部赴泸开展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基层党建等工作经验交流。
  智力援建,注入脱贫致富新活力。选派优秀业务骨干谭开恩到帮扶村驻点挂职,壮大人才力量;组织农业技术、电商培训、农商文旅体发展等专题培训和现场指导10余次,直接受众500余人;开展就业服务活动,为磨西镇提供岗位招募信息100余人次。
  提质增效,夯实脱贫致富产业本底。援赠资金促进提升基础设施,选派经验丰富的技术骨干等现场指导,同时对口援赠生产资料20余万元;指导帮扶村100亩猕猴桃基地建园工作,规模种植花椒575亩、佛手柑400亩、红心果100亩;引导成都花样年房地产公司参与“千企帮千村”项目,帮扶贫困村发展壮大佛手柑、魔芋、重楼等产业;招引成都客商租用帮扶何家山村集体山竹林1000亩,壮大集体经济。
  平台共建,促进资源共享利益共赢。大塘镇依托蒲江县镇级电子商务园产品推介展示等共享资源,展示推出“蒲泸”骑行路线,带动旅游经济发展;开展“蒲泸一家亲”电商推介、产品展示等活动,助推泸定特色产品走向全国。
    甘溪镇:发挥“网红村”优势为对口帮扶工作添劲赋能
    点位:甘溪镇明月村 经验:把准先天优势 促进农商文旅深度融合
  甘溪镇明月村是蒲江远近闻名的“网红村”,明月新村、林盘院落、休闲绿道……从2015年开放至今,共引进文创项目46个,吸引100余名艺术家、文化创客、设计师等成为“新村民”,引导村民发展乡村文旅业态30余个。
  如何用活用好明月村的品牌效益和先发优势,为对口援藏工作“添劲赋能”?
  2019年3月,在泸定县泸桥镇党委政府和蒲江县甘溪镇党委政府的见证下,泸桥镇海子环环村和甘溪镇明月村结为“姊妹村”,双方围绕文化振兴、人才振兴、产业振兴、经济振兴开展交流活动。
  开展文化“走亲”活动。甘溪镇相关负责人带队到海子环环村实地考察,为当地的文旅产业发展指明三条路径:一是抓住当地错季节种植蔬菜的特点,结合红色文化,积极发展农耕体验活动;二是加大对本地自然资源宣传力度,吸引外地游客到村体验观光;三是把握对口帮扶契机,加强人才交流,共促乡村振兴大计。此外,双方还达成约定,每年联合开展不少于两次文学、音乐、舞蹈、书画、工艺美术、文化论坛等活动;还将组织两地文艺人才进行互动交流。
  实施人才共育战略。人才是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甘溪镇积极组织明月村“新村民”、业务骨干、致富带头人和产业发展专家等15人深入海子环环村开展产业发展技术、陶艺、蓝染、农商文旅融合发展等各类培训14场次,受益干部群众共200余人。
  推进全域合作深度融合。两地具有农商文旅体融合发展的产业基础,双方充分利用自然、人文、人才、项目资源,在一二三产业开展全域合作。2019年12月,明月村近百件文创产品“走”进泸定展示,带来文创新思路,助力泸定打造文化新品牌;2020年3月,甘溪镇党委政府聘请成都吾乡乡村创业孵化器有限责任公司为海子环环村量身筹划社区营造活动两次,充分挖掘当地资源特色、历史文化传承,孵化培育内生力量,带动农商文旅体融合发展;2020年4月,甘溪镇召开 2020年对口帮扶工作专题党委会,研究制定帮扶计划和措施,确保“对口援藏工作”落地见实效,延续和传递结对帮扶“姊妹情”,助力帮扶地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展开评论(0) 分享链接:
推荐资讯
X
您确定要退出登录?

独家运营:四川成农网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号:蜀ICP备18034246号-1

copyright 2017,sc3n.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