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三农新闻网内江讯(通讯员 陈晓波)6月4日,为全面深入了解目前全县《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贯彻实施情况和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情况,内江市水利局副局长陈希开及市水土保持站站长苟琴等一行4人对威远县高石镇小湾子项目区2019年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进行现场督导。
陈希开(左三)一行指导威远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项目
通过实地查看、汇报交流的方式,详细了解了威远贯彻实施水土保持法的主要做法、措施、存在问题和下步工作打算,听取了县水利局关于水土保持工作的情况汇报。陈希开指出,威远县小湾子村项目涉及4个行政村,项目区面积大,威远在项目治理中坚持因地制宜、综合治理和突出重点、统筹兼顾的原则,将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与调整产业结构相结合,以新建坡改梯工程为核心,配套建设蓄水池、囤水田、沉沙凼、截排水沟、生产道路等附属工程,其工程无论是质量及形象,都属优质工程。项目的实施有效控制了项目区水土流失,提高了土地综合生产能力,实现了项目区水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维护,项目区生态环境、农民生活条件、农业生产基础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项目将梯田建设与特色产业开发有机结合,推动特色农业规模经营,走出了一条“修梯田、调结构、兴产业、促增收”的良性发展的路子,有力促进了当地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农民增收,为威远丘陵区坡耕地治理和水土流失防治提供了样板,为当地促进农村经济持续发展,提高坡耕地耕作水平、提高土地产值等方面积累了坡耕地治理的经验。
陈希开一行指导威远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项目
近年来,威远县水利部门大力实施生态水系建设重点项目,积极开展水土保持工作,多项举措助力全县水生态修复。
一、切实强化法律法规宣传教育。通过主动送法上门、集中培训、信息公开、网络答疑等方式,积极为生产建设单位提供水土保持法律和技术服务,向群众、县域内生产建设项目主要负责人宣传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意义和紧迫性。在主要交通要道设立水土保持法律法规宣传广告牌、悬挂宣传标语3条,发放《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图解宣传画1000余套、“明白纸”3000余份、读本1000余册,现场接待群众咨询400余人次。水保宣传信息被四川水土保持信息网、内江市水利局、《四川水利》杂志等媒体采用。
二、切实加大预防监督管理能力建设。组织对辖区内“未批先建”、“未验先投”的生产建设项目以及不依法履行水土流失治理义务、存在严重水土流失问题的生产建设项目,结合今年开展的遥感监测疑似违法图斑的复核工作,开展地毯式排查甄别,准确掌握违法违规线索,分类拟定执法项目清单,实行动态管理,及时进行纠正违法行为。共发放责令改正水土保持违法行为决定书15份,“未批先建”13个,“未验先投”2个。明确建设单位限期整改和整改要求;对已开展执法处理但建设单位不落实整改的,依法采取行政措施或实施行政处罚。对现场核查发现的水土保持违法违规行为,依法依规责令停止、坚决纠正、限期整改落实。对拒不落实整改或情节恶劣、后果严重的,依法采取行政措施或实施行政处罚。目前13个“未批先建”违法生产建设项目已按照水土保持要求申报水土保持报告书,依法缴纳了水土保持补偿费,完善了相关水土保持措施。2个“未验先投”项目已按要求开展自主验收,经企业门户网向社会公示后,报县级水行政部门完成了备案,依法征收水土保持补偿费160.04万元。
陈希开一行指导威远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项目
三、切实加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县委、县政府把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加强生态环境建设作为农业农村工作的重点,以小流域为单元,山、水、田、林、路统一规划,加大了项目争取和建设的力度,稳步推进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作, 在镇西镇、高石镇实施了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项目,完成坡改梯3600亩、蓄水池27口、生产便道5.34km、截排水沟渠6.82km、沉沙凼56口、山坪塘4口,取得了良好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