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三农新闻网南充讯(通讯员 莫子君 张晓东)寒随严冬去,春上柳梢来,人间最美四月天,在四川省阆中市文成镇柏垭子村和与之相连的五马镇油柿垭村中药材种植基地里,专合社的社员们忙碌在广袤的田野里,一边采挖着川明参,一边有说有笑,到处呈现出一派繁忙欢乐的景象。
疫情渐渐退去,中药材种植基地附近村的年轻人陆续外出务工,留守在家的大爷大妈们在陪护好孩子的同时,利用空闲时间,三五成群,结伴到来村专合社打散工,这已成为每年的惯例,这样既能挣些钱,还锻炼了身体,又照顾了家庭。
药农采挖川明参
疫情渐渐散去,在春种结束后,村里的年轻人都陆续返岗外出务工,剩下的老人们在陪护好孩子上网课的同时,利用空闲时间,三五成群结伴到来村里的专合社里打工,这已成文成——五马中药材种植基地附近几个村留守在家的大爷大妈们工作的常态,这样既能挣些钱,锻炼了身体,还照顾了家庭。
据了解,川明参采挖时间可持续半个多月,每年进入四月天的清明前后,在阆中市文成——五马3000亩的中药材核心示范基地里随处可见采挖川明参的中老年人。他们组成互助组,互相协调采挖时间和人工分配,解决了村里玉皇观、昌陵、鸿兴和道地等几个中药材专合社缺劳力的愁心事。
据在场的道地中药材专合社技术人员陈现根介绍,“今年专合社的所种的川明参亩产在1000公斤以上,恰逢今年价格比往年都好,刚采挖洗净的川明参单价都在9-10元,预计今年的产值将比去年翻番。”
药农采挖川明参并装筐外销
文成镇柏垭子村和连片的五马镇油柿垭村以种植中药材闻名,近年来,两镇党委、政府按照“规范、立体化、可持续发展”等要求对中药材进行管理,同时引进多家龙头企业,建立起“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运作模式,确保中药材有人收、有销路,切实促进专合社社员增收、药企增效,助力文成镇、五马镇精准脱贫和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