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

市州频道: 成都 绵阳 眉山 泸州 南充 广元 雅安 达州 广安 宜宾 遂宁 乐山 内江 自贡 巴中 资阳 德阳 攀枝花 甘孜 阿坝 凉山
四川三农新闻网巴中讯(通讯员 何向东)驻村工作是有效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压舱石”,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驻村干部是加速推进产业振兴的排头兵和生力军,是有序推进基层治理、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回望驻村生活的每一帧节、每一镜头,逐渐意识到、感知到、深悟到要让“轻舟”过“万重山”,就要扎根基层一线,从点滴小事做起,以集腋成裘、聚沙成塔、日拱一卒的韧劲、创劲、拼劲,实现自己由“门外汉”变为“百事通”,由“外乡人”变为“家乡人”,由“外来人”变成“村里人”。“锄头”与“铁锹”解锁驻村“切入口”密码。“锄头”与“铁锹”是农村必不可少的生产工具,是获得重要物质资源、物质资料的农具。初到磨垭村仅仅觉得路途很远、道路很盘,除此之外,对于这里一无所知,仿佛一叶飘荡在大海的扁舟,没有方向、没有绳索、没有船锚。第二天,我打开房门,迎来的便是狂风扑面,忽然发现昨晚的“山风”吹走了一只我放在门外的拖鞋,我翻遍了整个院子都没找到那只被风“吹散”了的拖鞋,随后倾盆大雨齐刷刷的下下来。我才恍然悟到“山雨欲来风满楼”“狂风卷积着乌云”的真正来历与写照。下午村支书过来对我说:“何书记,有村民打电话来,让村上的人去帮助拖一下车”。当时我惊呆了,拖车!我不会啊!仿佛支部书记看出了我的犹豫,于是安慰我说到:“这正常的,这种事多着呢”。于是我穿上村支书借来的雨鞋赶到现场,到了现场才知道是由于下雨导致路边的黄泥被冲到路面,导致车有打滑的可能性。我与村“两委”用锄头与铁锹清除了烂泥之后,车顺利通行,最后司机下车给我们握了手表示感谢。这时候,村支书对司机说:“这是我们村刚来的第一书记,何书记”。司机又再次紧紧握着我的手,说:“谢谢何书记,要不是有你们,我还真不知道怎么办呢”。这时我才意识到我用“锄头”与“铁锹”清除的不仅是路面的“烂泥”,更重要的是清除了我驻村路上的“绊脚泥”,才意识到只有让村民“心暖”才会获得村民的“手暖”。“泥鞋”与“脚步”解锁驻村“全丈量”密码。脚下有泥则心中有谱。记得第一次入户了解村民的“急难盼愁”,我拿出文件一条一条的读、一项一项的写、一字一字的记,随后村里人一句“有什么办法解决呢”,让我不知所措。这时候,村支书说:“这些问题都有国家政策扶持,解决起来没有困难”,这才让我明白,原来我只是注重了问题,而忽略了措施,对于政策学习还不够系统,对于政策运用还不够熟练,对于政策宣传还不够深入。后来,我将“皮鞋”走成了“泥鞋”,用脚步丈量整个磨垭村,在田间地头、山涧坡林,听大家讲述他们的故事,打开大家的“话匣子”,在听故事中解锁“问题密码”。“黄羊”与“资源”解锁驻村“产业强”密码。产业的定位、规划、发展必须与资源禀赋相契合。在用脚步丈量磨垭村时,发现这里山地资源丰、生态环境好、草场资源优,如何立足资源禀赋找准产业发展对象便成为又一道“娄山关”。直到有一天我与村“两委”走访过程中了解到,该村有南江黄羊养殖场,但是数量不多、质量不优。于是,我想到现在已具备“天时地利”的条件了,就差“人和”了。随后我“上接”四川省光雾山农业发展众创空间专家、县农业农村局专家到磨垭村指导南江黄羊产业发展,针对南江黄羊养殖、管理、联农带农、销售、融资等方面进行现场指导与解惑,为实现南江黄羊倍增,为加速与巩固由“磨垭村”蝶变为“千羊村”注入“新质力”。
四川三农新闻网 | 分享: 2024-05-18
四川三农新闻网绵阳讯(通讯员 长河川淼)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增强政治定力,严明政治纪律,净化政治生态,夯实政治规矩,是党纪学习教育的应有之义。正心明纪、怀德自重,高质量发展的风气越好,人心则顺、正气则足。全党干部必须率先做良好政治生态的促进者,绿色安全高质量发展的践行者。以政治定力实现高质量发展,尤其要深刻把握反腐斗争新形势,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聚焦政治经济案件,坚决惩治政治上不忠诚、阳奉阴违两面人和保护伞。随时随地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把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忠诚捍卫“两个确立”作为最高政治原则,主动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各行业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不断严明纪律规矩、发展生态。结合政治监督巡视,要坚决防止治理“七个有之”,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和纪律作风问题。从严从实坚决遏制问题增量、削减存量。严肃查处阻碍新时代创新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贯彻不力,严重损害执政根基等问题。坚决清除不收敛不收手的腐败黑恶分子,保障重点领域整治态度决心不减、工作尺度不松。既管好自身,更管好身边人和事,持之以恒净化政治生态推动经济建设。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深入推进党纪国法学习教育,应从干部抓起。严于律己,保持敬畏之心。形成清清爽爽同志关系、规规矩矩上下关系,亲清政商关系,科学打造向上向善社会环境。随时随地以党纪国法校正思想行动,公正用权、依法用权、为民用权、廉洁用权。(通讯员:长河川淼)
四川三农新闻网 | 分享: 2024-05-17
四川三农新闻网绵阳讯(通讯员 长河川淼)宣传贯彻中共四川省委十二届五次全会,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运用合理化意见建议,持续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质量发展,让党和国家重大战略在巴山蜀水落地生根、开花结果。迎接新中国成立75周年,有效实现“十四五”规划关键目标,须坚持问题导向,破解地区间高质量发展多有不足等难题,让全省经济、产业发展持续回升向好。针对现代化四川建设的关键期,尤其要顺排工序、倒排工期,突出绿色安全新理念,增进“四化同步、城乡融合、五区共兴”,以新质生产力夯实高质量发展,着力提升发展总体质量和社会经济效益,增强坚实物质支撑。以高度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围绕中心主题认真思考。当前,须要胸怀“两个大局”、心系“国之大者”,主动在新的历史起点加强过细责任担当。科学把握发展大势、抢抓新机遇,奠定双城经圈长远发展远见共识。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须要攻坚克难抓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基础工作,坚决巩固增强经济社会回升向好新势头,确保圆满完成半年和全年目标。贯彻省委全会让经济持续回升,必须坚定不移推动绿色安全高质量发展,形成新时代新征程在巴山蜀水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有效形成推进新质生产力的美好擘画包括夯实基层治理体系能力,增强党和政府大政方针与决策部署全面精细到位的行动自觉。(通讯员:长河川淼)
四川三农新闻网 | 分享: 2024-05-17
四川三农新闻网绵阳讯(通讯员 长河川淼)持续推进党纪学习教育,这是从严治党纵深发展的重大举措。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就是要把铁的纪律规矩转化为政治思想自觉、发展行动自觉。将高标准、严要求贯穿到绿色安全高质量发展全过程各方面。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在新时代新征程里把握新机遇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思想是行动先导,纪律规矩是马列主义政党的重要属性,是维护全党上下团结统一的必然要求。只有抓好学习接受领会纪律法规本质,才能真正知行贯通,全面学纪知纪、明纪守纪。保障在大是大非面前头脑清醒、立场坚定。永远对组织忠诚,为党分忧尽责奉献。通过准确把握新的《纪律处分条例》主旨要义和实践要求,从而增强政治判断力、领悟力和执行力。“加强纪律性,革命无不胜”。严肃政治纪律是党的优良传统,谋发展、守规矩是全党干部不可推卸的责任。而纪律制度则是依法治国从严治党的根本之策。只有把政治、组织、廉洁、群众、工作、生活纪律摆在更突出位置,保障纪严于法、纪在法前,夯实以案促改,从严治吏,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才能确保高素质干部队伍科学发展取得实质进展。党的干部关键在干,思路须清、律己须严。以铁纪护航强国建设复兴伟业,必须随时明白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忠诚干净、担当奉献,这既是本分,也是职责。落实党和政府部署要求,绝不能打折扣或变通走样。要保障既真抓实干又狠抓落实。(通讯员:长河川淼)
四川三农新闻网 | 分享: 2024-05-17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评论员)民以食为天。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同时也是饮食大国。早在30多年前,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期间就创造性地提出了大食物观,他指出:“现在讲的粮食即食物,大粮食观念替代了以粮为纲的旧观念。”在2017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他强调:“现在讲粮食安全,实际上是食物安全。老百姓的食物需求更加多样化了,这就要求我们转变观念,树立大农业观、大食物观,向耕地草原森林海洋、向植物动物微生物要热量、要蛋白,全方位多途径开发食物资源。”资料图片  在大食物观的科学指引下,“八山一水一分田”的福建开启了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的探索历程。30多年后的今天,耕地资源先天不足的八闽大地在食物供给上展现出“靠山面海”的丰盈富饶。萌发破土于福建的大食物观在实践中迭代、又指导着实践不断走向深入,为新时代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发展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着全新的发展范式。  理解大食物观,绕不开一个“大”字。大食物观之“大”,在于它延伸了传统的粮食边界。在大食物观的语境下,山间的果、菌、茶是粮,林间的畜、蛋、笋是粮,海里的鱼、虾、贝是粮,凡是能满足人的正常生活活动需求并有利于寿命延长的可供人类食用的物质都属于食物范畴,都要纳入到中国人的饭碗里来,我们都应抓紧抓好。大食物观之“大”,还在于它拓展着食物获取的边界。人们对食物的获取不再单纯依赖于有限的耕地和耕地上有限的产出,而是将视野投向广阔的国土空间和科技手段,向森林、向江河湖海、向设施农业、向丰富的生物资源要食物,在宜粮则粮、宜经则经、宜渔则渔、宜林则林的统筹推进中,形成着现代化的农业生产结构和区域布局。  践行大食物观,对于当下的中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它是对人民群众美好生活向往的回应。随着国人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主食吃得少了,肉蛋奶消费量上去了;有机粗粮、特产水果、山珍海味越来越成为人们餐桌上的“常客”。让人民群众吃出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就必须以大食物观的理念丰富“粮囤子”“菜篮子”“油瓶子”和“果盘子”,回应人民群众“要吃好”更要“吃得健康”的时代需求。  它是对国情农情的深刻把握。我们国家的耕地资源虽然总体上不像福建“八山一水一分田”那般紧张,但人均水、土资源只有世界人均值的四分之一,口粮供应始终面临着耕地资源、淡水资源、人力资源等各种生产要素的“天花板”,弦绷得紧之又紧。此时,挖掘食物潜力的目光就必须投向更丰富的地理空间,我们拥有1.8万多千米的海岸线,大大小小不计其数的港口,40多亿亩的林地和近40亿亩的草地资源,这些资源在曾经以耕地农业为主导的农业生产中没有得到充分的挖掘和利用,一旦实现全方位、多途径的开发,将会爆发出巨大的产能,将我国的食物生产水平提高到一个全新的高度。  归根到底,大食物观是对“谁来养活中国”“谁来更好地养活中国”的时代回答。当今世界充满了种种“不确定性”,地缘风险、自然风险、社会风险、金融风险交织缠绕、相互叠加,各种“灰犀牛”“黑天鹅”事件频发,粮食作为大国博弈的工具属性越来越强。我们要端牢中国饭碗,就必须构建多元化的食物供给体系,增强我国食物安全的韧性,也为主粮供应减轻一些压力,让“三农”压舱石的基座更大,作用发挥得更稳。  牢固树立和践行大食物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坚实底盘和必然途径。任何时候都要确保“口粮安全”,坚持党政同责,落实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战略,守牢“中国粮食、中国饭碗”的底线。任何时候都要确保食物安全和生态安全的和谐统一,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是大食物观的题中之义,大食物观绝不是一味地向大自然索取,而是在敬畏自然、有序合理的基础上,通过新质生产力挖掘食物供给的潜力。任何时候都要“以我为主”探索践行大食物观的具体路径,不同地域的自然条件、资源禀赋、环境承载力不尽相同,风俗民情、生产习惯、人口规模、产业水平也各有差别,学习福建践行大食物观的成功经验,既要把握本质,也要立足自身,方有食物供给体系的百花齐放,也才能有各色食品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多元化的食物消费需求。  悠悠万事,吃饭为大。让我们坚定地树立和践行大食物观,走好中国特色粮食安全之路。相信不久的将来,会有越来越多来自“森林粮库”“草原粮仓”“海洋牧场”“工厂良田”的食物走上14亿多中国人的餐桌,铺就我国食物供给的进阶之路,为健康中国、幸福中国、强盛中国筑牢根基。
农民日报 | 分享: 2024-05-16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评论员)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集大城市、大农村、大山区、大库区于一体的重庆考察时强调,“有序引导、依法规范城市工商资本和科技、人才下乡,助力乡村全面振兴。”总书记的这番重要论述,既让我们看到了我国城乡发展依旧不平衡不协调的现实矛盾,也为我们指出了在推进城乡要素融合、助力乡村全面振兴过程中应当遵循的方法论。  经济社会发展离不开要素的集聚与激活。近年来,国家完善强农惠农富农政策体系,就是要打破城乡壁垒,引导先进的生产要素向乡村流动,这不仅仅是助力乡村全面振兴的需要,也是促进社会经济向更高质量跃升的必然途径。在这方面,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作出重要指示,谈及科技与人才,他强调:“坚持人才下沉、科技下乡、服务‘三农’”;谈及工商资本,他叮嘱:“要把投资投到点上,南辕北辙不行,要真正做到造福农村、富裕农民。”做好城市工商资本和科技、人才这些优质生产要素下乡,需要深刻领悟“有序引导”和“依法规范”之间的平衡之道。  为何需要“有序引导”?经济学认为,要素总是流向回报率高的地区和部门。没有合理有效的引导,城市优质的资本、科技、人才等要素很难主动反哺较为“短板”的乡村,乡村振兴也就成了无源之水。如何有序引导要素下乡?很多成功的实践已经给出了答案。例如,2023年,浙江省财政厅、省农业农村厅联合下发了关于农业农村重大项目投资激励的通知,拿出真金白银,最高奖励5000万元,鼓励引导各类资本投向农业农村重点领域。在财政政策资金引领撬动下,社会资本涌入浙里乡间,既给农村带来资金、技术,也为农业发展带来新的理念。而由中国农业大学首创的“科技小院”模式,则将科学研究的阵地延伸到农村生产一线,学生得以直接研究农业农村发展中的实际问题,乡村也在专业人才的带动下享受到了科技助力。由此可见,良好的政策环境和相对稳定的回报预期是引导资本下乡的必要方式,而让农村成为更有利于创业创新之所,就会有更多的“原乡人”“返乡人”“新乡人”愿意奔赴乡村,到乡村找寻实现自我价值的天地。  为何需要“依法规范”?乡村呼唤优质的生产要素,期盼要素久矣,缺要素久矣。但当乡村成为干事创业的热土,当大量要素涌向乡村跃跃欲试,准备大展身手之时,我们却不能不加甄别、照单全收。有些生产要素例如资本天然具有逐利性,运用得当,就会是促进乡村产业发展的正面力量,不加以规范,就可能导致无序扩张,“富了老板,穷了老乡”。如何对要素下乡进行有效规范?对待工商资本,不妨多问几个“是否”,是否推进了农业的增产增效?是否推动了乡村的繁荣进步?是否与农民建立了可持续的利益联结机制?如果答案为“是”,则双手欢迎,如果答案为“否”,就要提高警惕。对待科技和人才,也是如此。前不久,一些不法商家打着“量子赋能”的旗号向农民销售种子,本质上就是一种以“科学之名”坑农害农的行为,农业农村对科技越是渴求,我们就越需要擦亮眼睛,仔细甄别,防止假技术、伪科学对农民信任的透支。归根到底,对要素的甄别和规范,要以农民群众是否满意为打分表,以农民群众的利益是否得到保障为质检仪。  资本、科技和人才下乡,催生着乡村的内部活力,加速着农业农村的价值重塑,实现着包括农民在内的多方主体的持续合作与共赢。在“引”与“规”之间,我们既要大胆尝试,又要小心实践,既要创设条件,也要“无规矩不成方圆”,期待更多的优质生产要素涌入乡村,让源头活水滋润广袤田野,激荡起乡村全面振兴的时代大潮。
农民日报 | 分享: 2024-05-15
(任梅)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树立大农业观、大食物观,多渠道拓展食物来源,探索构建大食物监测统计体系。在新时代,大食物观的内涵表现在3个方面:调整食物的生产结构,不仅向主粮要食物,更要向副食要食物;扩大食物的来源,除了从耕地,还要从森林江河湖海戈壁合理开发中获取食物;依靠科技创新,实现可持续和高质量的食物供给。落实大食物观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政府、市场、社会和个人等力量多方协同、共同发力。  政府对落实大食物观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政府是引领者,构建法规政策体系,设计实施策略,既全面系统给各职能部门画出清晰的路线图,也引导市场主体、社会组织和个人找准践行大食物观的切入点。政府还是服务者,提供有助于市场主体生产经营的公共服务。除了继续扩大水利设施、设施农业、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设施等农业基础设施投入外,还不能忽视检测监测系统和平台建设。目前,我国食物成分监测体系已成为支持大食物观的国家战略性数据的主要来源。仅2010年至2020年10年间,国家累计建成覆盖全国的33个食物成分监测点,完成了各地居民常消费的原型食物、地方特色食物、加工食品和成品菜肴等不同类型的食物成分数据监测,为调整优化食物的品种结构与布局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撑。  我国食物生产已呈现出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的趋势,资源配置不断优化。企业、集体经济组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农户等市场主体,直接支配着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数据等生产要素资源。只有实现这些生产要素的高效汇聚,方可实现差异化农业经营主体各展所长和多方共赢。当前,各地都在加快培育发展农业全产业链,围绕区域农业主导产业,促使研发、生产、加工、储运、销售、品牌、体验、消费、服务等各个环节、各个主体有效衔接、协同发展。数据显示,截至2023 年底,全国已累计形成180个优势特色乡村产业集群,全产业链产值超过 4.6 万亿元,辐射带动1000多万户农民。  广泛的社会参与是大食物观理念深入人心的题中应有之义。落实大食物观,除了要在生产环节下功夫,还要在消费环节堵漏洞,普及居民营养健康知识,纠正不良食物消费习惯。中国农科院发布的《2023 年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报告》显示,包括粮食、蔬菜、水果、肉蛋禽类等在内的食物,2022 年损耗浪费总量达4.6亿吨,造成的经济损失 1.88 万亿元,相当于农业总产值的22.3%。数据表明,降低食物损耗浪费刻不容缓,需要使大食物观理念在全社会范围深入人心。当前,颁布反食品浪费法,开展学生营养日、全民营养周、“光盘行动”等品牌活动,都是借助法律手段和宣传教育手段,引导全民树立健康食物消费观念的积极行动。此外,很多专业学术团体、行业协会、公益机构等社会组织,也已悄然成为推广大食物观的重要力量。  无论是提升传统食物供给能力,还是布局农业未来产业,都离不开科技支撑。我国通过科技创新,在提高现有耕地农地产量的同时,帮助农业生产摆脱自然资源束缚,向设施农业要食物、向森林江河湖海戈壁要食物,向植物、动物、微生物要热量、要蛋白。无论是集生物技术、工程技术与系统管理于一体的植物工厂,还是6亿多亩规模的林下经济经营和利用林地面积;无论是以甘肃近36万亩戈壁节水生态农业为代表的戈壁农业,还是以山东“耕海 1 号”和湛江“海水养殖种子工程南方基地”为示范的海洋牧场……众多案例中,科技创新的力量都演绎着从耕地到国土空间拓展的食物生产宏大场景。  我国以占世界9%的耕地、6%的淡水资源,养育了世界近 20%的人口,意味着国内自然资源压力将长期存在。在当前国际地缘政治博弈和全球气候变化影响加剧的背景下,大食物观所具有的时代价值和战略意义进一步得到印证。我们有条件、有能力、有信心汇聚多方合力,筑牢国家粮食安全防线,构建一个更加安全、丰富、可持续的食物体系,端牢“中国饭碗”。
光明日报 | 分享: 2024-05-15
四川农村日报全媒体记者 袁宇君 何璇 张雪  这两天,“双孢菇不是口蘑”“伪口蘑何时休”等话题词条,冲上小红书等社交媒体的热搜榜。原来,在不少商超、餐饮店,双孢菇都被冠以口蘑的名称对外售卖,此举引来了菌类科研专家的科普,不少网友纷纷表示“长知识了,原来这么多年来竟然没吃上过真正的口蘑”。不过,在部分网友呼吁为被叫错名字的食物“正名”的同时,也有不少网友提出不同看法:“大家都这么叫,已经形成共识了。何不少数服从多数呢?”  不同的蘑菇为什么会被“认错”?它们的营养价值怎么样?如何正确看待食物的名称?围绕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四川省食用菌研究所栽培与生理研究中心主任李小林。口蘑特点 大小不一、颜色奶黄,野生,常见于北方为什么会认错?一起正确认识两种菇  双孢菇,学名为双孢蘑菇,也叫做洋菇、白蘑菇,在欧美国家也被称为纽扣蘑菇,是世界上栽培最广、产量最多、消费最普遍的一种食用菌,在全球食用菌产业中占有重要地位,有“世界菇”之称。  在扶贫题材电视剧《山海情》中,涌泉村村民在对口帮扶政策下,靠种植蘑菇走上了致富道路,他们种植的蘑菇正是双孢菇。  口蘑的全名叫蒙古口蘑,俗称白蘑,属于伞菌目白蘑科,是我国北方草原出产的野生食用菌,主要分布在内蒙古、河北、东北三省西部地区等,被称为“草八珍”之首。蒙古口蘑肉厚质嫩、味浓鲜香、口感极佳,富含多种营养物质,且具有一定的医疗保健作用。蒙古口蘑还作为名菜“烩南北”的重要原料,出现在央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里。  目前,双孢蘑菇的人工种植技术已经较为普及,相对而言蒙古口蘑在这一方面还不算成熟。物以稀为贵,蒙古口蘑市场价格更高,在四川等非原产地也更难买到。  李小林认为,两者之所以被认错,一方面是因为这两种蘑菇在未成熟开伞前,颜色十分相近,外形也非常相似,容易让人“傻傻分不清”;另一方面,确实存在部分商家,利用消费者难以分辨两种菌类的实际情况,故意引导、以讹传讹。双孢菇特点 大小均匀、颜色更白,人工栽培。资料图片尊重农产品的正确叫法有什么意义?  在这次的讨论中,有部分网友觉得,“只是认错个菜名,不是什么大事”。对此,中国农业科学院食用菌专家胡清秀表示,“应该把农作物、农产品的名称叫对。”  叫对学名,看似只是一个简单的行为,却可以帮助更多人正确认识农产品,增加不法商贩“以次充好”的难度,从而更好地维护大家作为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严谨称呼,这也是尊重农业、尊重科学、尊重自然的做法。”李小林说。  自然界中,确实存在许多相似的植物品种。分不清双孢菇和口蘑,一般情况下不会造成严重后果,但是在现实生活中,个别人误将有毒的曼陀罗当作秋葵、把有毒的观赏植物滴水观音错认成芋头、分不清人参和商陆这两味中药材、把水仙当成蒜苗炒了……因“认错”农产品而食物中毒进医院的新闻,也屡见不鲜。  在专家们看来,一个人如果尊重农产品的正确叫法,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其在日常生活中,能够主动学习了解农产品的相关知识,这也是为自己和亲朋好友的生命健康安全“增添了保障”。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4-05-14
●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有助于推动城乡产业协同发展,推动城乡价值需求互补,引导生产要素向西部农村地区流动,进而形成多方利益协调机制,为共同的目标分工协同,不断提高西部农村地区的富裕程度  (贾晋 高远卓)让人民生活幸福是“国之大者”,是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最终目的。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四川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努力解决就业、养老、教育、医疗等重大民生问题,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重大成就。但与此同时,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发展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推动西部大开发座谈会上指出,“要坚持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有机结合,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这为四川做好新时代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资料图片有机结合有助于实现共同富裕  推进新型城镇化,有助于兜牢城乡民生公平底线。2023年,我国城镇化率达到66.16%,城镇常住人口已有93267万人,有力地推动了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发展。但从区域分布来看,西部地区城镇化水平相对滞后,城市发育能级不足,缩小西部地区与东部沿海之间的发展差距仍然任重道远。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扎实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是提升西部群众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的重要平台。新型城镇化通过优化资源配置,使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资源合理分配,确保包括农村转移人口在内的每个市民都享有平等机会。通过倡导绿色发展,强化生态文明建设,让每一个居民都能享受到健康的生活品质。通过强化社会治理水平,确保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推进新型城镇化,能够为民生公平打下坚实的基础。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助于确保城乡公平发展机会。我国西部地区占地面积约为全国的72%,人口占全国的27%,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主战场。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推进西部地区乡村振兴,可以巩固拓展西部地区乡村脱贫攻坚成果,为实现共同富裕创造基础条件。可以促进西部地区乡村生产力水平发展,推动农业向现代化转变。可以提升扭转西部地区一些乡村存在的脏乱差局面,实现村庄环境干净整洁有序,乡村居民生活质量普遍提高。可以推动西部地区乡村基础设施得到完善和升级,使乡村的可达性显著增强,进而有效促进城乡之间的交流与融合。因此,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对于缩小城乡民生差距、促进社会公平具有重要意义。  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有机结合,有助于实现城乡共同富裕。新时代,深入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都是长期的历史性任务,需要把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有机结合起来,加快形成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有助于推动城乡产业协同发展,以农业产业链的横向拓展和纵向延伸提升农民收入水平;推动城乡价值需求互补,通过生态价值转换提升乡村的多元价值,实现城乡价值链的深层次融合和价值追求的大幅提升;引导生产要素向西部农村地区流动,进而形成多方利益协调机制,为共同的目标分工协同,不断提高西部农村地区的富裕程度。因此,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将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有机结合,有助于实现全国城乡共同富裕的最终目标。在推进过程中增进民生福祉  四川当前保障和改善民生面临以下主要问题:城乡绝对收入差距持续扩大,2023年,四川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倍差为2.26,比上年缩小了0.05。但从城乡居民人均绝对收入差距来看,过去五年,城乡居民绝对收入差距从21484元增加到25249元,亟须通过提升就业技能、扩大工资性收入和实现就地城镇化解决矛盾。县城综合承载能力仍然偏弱。四川省有116个区县城镇化率没有超过50%,且多数县域产业体系发展质量和效益不高,吸纳就业的空间和能力不足,进而导致部分地区县城综合承载能力有限。乡村建设提质扩面尤为迫切。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四川农村基础设施条件明显改善。但在生态环境方面,农村人居环境总体质量水平不高,与农业农村现代化要求和农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还有差距。城乡基层治理水平有待提升,主要表现为重政府行为、轻多方参与,缺乏引导多元主体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能力。  因此,在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以建立常态化帮扶机制保民生。加大对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支持力度,建立低收入人口和欠发达地区常态化帮扶机制,进一步增强低收入人口抗风险能力。产业保障方面,紧扣脱贫人口就业需求,开发相关培训项目,优化技能培训方式,强化对口就业帮扶政策,持续促进脱贫人口就业增收。医疗保障方面,保留“十免四补助”等政策的基础上,继续完善基本医保和大病保险制度,逐年加大医疗救助投入,建立医疗救助基金。社会保障方面,不断完善对相对贫困人口的认定及乡村振兴新要求下扶持标准的制定,推进低保线和扶贫标准的统筹衔接,提高低保对象中的重度残疾人生活补贴发放水平。养老保障方面,继续对低保对象和特困人员执行养老保险代缴政策,探索建立健全重点帮扶县农民养老制度,引进社会养老服务机构进入农村,让农民老有所养、老有所依。  以发展特色化县域经济强民生。加强县城产业支撑能力。分类引导县城特色化、差异化发展,强化县城承接中心城市产业转移能力,促进县城产业向开发区和平台集聚,围绕县城主导产业,推进产业配套设施提档升级,完善县乡村三级商贸流通服务网络。完善县城公共配套设施建设。统筹推进县城老旧小区改造,推进老旧住宅加装电梯、老旧电网、燃气、水管更新改造和停车场、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加建等工作。优化县域公共服务提档升级。建立与常住人口变化相协调的城乡教育服务供给机制,持续推进教师“县管校聘”管理改革,按照实际服务人口规模配置教育资源。完善城乡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和养老服务体系,着重提升乡村医疗卫生机构的单体规模和服务辐射能力。优化城乡公共文化服务设施配置方式和对象,加大对各类公共文化资源数字化开发建设的力度,实现优质文化资源数据在城乡之间的共建共享。  以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促民生。强化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大实施土地综合整治和高标准农田建设力度,推进物联网、大数据、云平台等信息技术在高标准农田建设中的实际应用,完善耕地流转“非农化”“非粮化”和撂荒风险预警与分类整治机制。推动村容村貌整体提升。改善村庄公共环境,加强农村“三线”维护梳理工作,健全村庄应急管理体系;推进乡村绿化美化,因地制宜开展荒山荒地荒滩绿化,加强对农田防护林的建设和修复力度,引导鼓励村民开展村庄小微公园和公共绿地建设,优化村庄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建立生态资源价值转化机制。以典型区域生态资源价值转化为抓手,形成统一规范的核算办法、核算规范,推进GEP核算“进规划、进项目、进决策、进考核”,充分发挥政府引导作用,加强绿色金融产品、金融制度创新与政策支持力度,健全生态信用评价制度体系。  以健全城乡基层治理体系稳民生。落实权责清单制度提升基层治理效能。增强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力,调整和完善乡镇(街道)的权责清单,厘清各级部门行政部门的职责权限边界。优化基层治理服务体系推动精细化管理。加强微网格队伍建设,优化志愿服务,全面提档升级乡镇网格化服务、党群服务中心(站)等基层服务阵地,加强城乡社工站、社区志愿服务站、社区慈善服务站、未成年人保护服务站、老年人保健站等载体建设。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社会治理制度。探索“党建+社工”“党建+网格员”等工作模式,采取“群众点单、社会组织接单、政府买单、第三方验单”的公共服务模式,促进基层治理提质增效。推动基层治理与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深度融合,实现基层的系统化治理、精细化治理、高效化治理和主动性治理。(作者单位:西南财经大学中国西部经济研究院)
四川日报 | 分享: 2024-05-13
  (崔丽 陈彦宇)提升乡村产业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水平,是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重点任务,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对提升“三个水平”进行了系统部署。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组织的第49期农经观察会上,与会专家和基层代表以“学习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如何加快提升三个水平”为主题展开交流研讨。  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要理顺导向、树立宏观视角、发挥市场作用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农业科学院原党组书记张合成认为,乡村产业兴旺首先要理顺发展导向,及时破解价值取向的偏移,纠正一些地方乡村产业脱村向城、贪大求洋、割裂对立、简单退出的导向偏差。  关注乡村产业发展应树立宏观视角。原农业农村部副部长、农经观察学术指导专家尹成杰提出,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要着眼于把农业建设成现代化大产业,在提高质量上下功夫,加快培育农业新质生产力。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研究室主任韩杨也认为,要从大农业观出发,统筹提高一二三产业中的农业农村要素配置效率,推动农产品产业链升级和价值链增值,发展现代化产业体系。  当前乡村产业步入发展快车道,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产业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姜长云认为,乡村产业发展要走高质量发展的路径,但当前还面临诸多问题,如排斥农业及其关联产业,片面追求规模扩张,营商环境、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亟待改善,政策支持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仍需加强等。企业家是推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中坚力量,要重视企业家队伍、不断优化营商环境,用营商环境的稳定性持续性,对冲发展环境的不确定性,增强发展的韧劲和抗风险能力。  提升乡村建设水平:要系统规划、“软”“硬”兼施、村为主体  农业农村部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中心研究员张永江用“一个转变、六个差异”概括当前乡村建设的现状。“一个转变”是指乡村建设取得了历史性突破,各个领域基本完成了“从无到有”的转变,正在向“从有到优”的方向迈进。但乡村建设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仍然存在,在区域、城乡、领域、标准、环节、主体六个方面还存在差异。张永江建议,要加强乡村建设的系统谋划与规划设计,同时从最急需、最紧迫的领域入手,有效甄别短板弱项,集中力量突破提升。  尹成杰指出,乡村建设要以“千万工程”经验为引领,采取有针对性的有效举措,以乡村为基本单元进一步明确和细化乡村建设规划,出台补短板的政策措施,改善乡村生态环境和基础设施条件。  张合成强调,乡村建设关键是以农民需求为本,优先抓好农民急需、普惠性高、兜底性强、带动面大的关键性任务,如公交进村、污水治理、就近入学、看病便利等。  乡村建设既要重“硬件”也要重“软件”。韩杨说:“针对近些年来一些地区乡村人口减少、流动性增强、老龄化加剧趋势明显,需适应乡村人口变化趋势,优化村庄布局、产业结构及教育、医疗和养老等公共服务配置,集约利用资源,避免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扎实有序推进乡村建设。”  提升乡村治理水平:要“三强四化”、“三治”融合、共商共治  乡村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研究员赵一夫从治理体系和治理效能两个维度,构建起乡村治理评价框架并指出当前乡村治理面临的六大突出问题,即基层党组织活力不足,农民主体性发挥不强,乡村法治权威不足,乡村德治教化薄弱,基层负担较重以及人才、技术和资金的有效支撑不足。  针对这些问题,赵一夫提出了“三强四化”的乡村治理提升路径。首先,强基础,筑牢坚实的乡村治理组织基础;其次,强队伍,培育专业化的乡村治理人才;再次,强保障,确保乡村治理的资金和资源。同时,推动乡村治理的人本化,树立以农民需求为导向的治理理念;实现民主化,激发农民参与乡村治理的热情;促进数字化,提升乡村治理的智能化水平;注重精细化,实现乡村治理的精准服务。  尹成杰认为,乡村治理要充分调动和发挥基层党组织和村委会的作用。完善顶层制度设计,并制定共建共治共享的制度实施细则,落实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的基层治理体系。  张合成认为,乡村治理要突出乡风文明的紧迫性,突出传统文化在塑造乡风建设中的基础作用,加强传统道德的行为约束力。  农业农村部管理干部学院乡村振兴研究中心主任彭超建议,改进创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可以充分发挥乡村熟人社会的作用,形成面子效应的软制度和乡规民约的硬制度,在公开奖惩中树立规矩、在化解矛盾冲突中实现移风易俗。  农村基层党组织的作用能否充分发挥,对乡村治理十分关键。彭超表示,既要在狠抓基层党建中发挥党员的表率作用,更要打造多元主体参与的协商体系。  张照新也认为,基层治理要重视共商共治机制建设,让群众成为乡村治理的主体,才能更好增强乡村治理的内生动力。(作者单位:农民日报社)
农民日报 | 分享: 2024-05-11
  (周向阳)近年来,我国乡村治理体系不断完善,乡村治理难点堵点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但农村实践与提升乡村治理水平的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亟需继续巩固政策成果并寻求新手段新路径加以推进。当前,提升乡村治理水平仍然面临一些突出的制约因素,主要体现为如下三个方面。  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规模不够。村集体经济主要依靠土地、厂房、商铺等村级资产获得租金收入,受土地闲置、厂房空置、租赁价格下跌等影响较大。有的村依然缺乏“造血”功能,对上级政策补助的依赖性也较大,存在收入结构单一、渠道狭窄、抵御市场风险能力不强等突出问题。还有一些村的集体经济收入不够稳固,持续增收缺乏后劲。村集体经济收入少、不稳定,影响村级基本公共服务支出,不利于调动村民积极性,弱化乡村治理的物质基础。  农村基层人才依然短缺。近年来,乡村基层承载的公共管理事务和公共服务事项不断增加,责任不断强化,乡村治理工作任务较为紧迫。农村基层普遍反映,村干部、公益服务人员数量不够。乡村治理涉及党务工作者、社会工作人才以及公共管理人才,但人才存量不足以承接各类事务。一些村培育了新产业新业态,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前景,但优秀人才在农村留下来的比例较低,人才因素仍制约乡村治理效能的持续提升。  数字化等新手段新方式运用还不够充分。一些村庄引入数字化治理平台,辅助开展乡村治理工作,提升了治理效能。但还有很多村没有开通数字化治理平台,普及率有待提高。一些数字化治理平台是城市版的简单场景切换,在功能设计上针对乡村的特色化服务上还有待进一步细化和改进。一些平台仅可在村委会登录使用,应用范围相对较小,使用频率比较低。同时,农村留守老年人多,对数字化治理平台比较陌生,学习成本相对较高,也影响了数字化治理技术的运用。  加快提升乡村治理水平,既需要在体制机制上不断创新,又需要在制约因素上精准发力,寻求破除路径。  持续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增强村集体凝聚力和向心力。村级支出用于村庄公共设施的维护、公共服务和公共福利的改善,村集体经济收入高,用于增加公共服务和公共福利的规模也就越大。例如,有的村拿出一部分集体经济收入用于高龄农民的节日福利慰问、村民健身器材建设、农村道路和水利修复等,增强了农民群众对乡村发展和乡村振兴带来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当前村干部要结合扶持政策,打破思想束缚,增强干事创业的信心,加大闲置资源资产盘活力度,积极拓宽新的增收渠道,创新经营方式,推进集体经济发展壮大。  加强优秀人才引进培育,营造人尽其才的用人环境。通过向村“两委”输送大学毕业生、退伍军人等优秀人才,优化村“两委”班子成员结构,提升村级办事效率和为农民群众服务的水平。一方面,完善优秀大学毕业生、退伍军人向农村派驻的专项计划,创造工作岗位,为青年人才下乡提供支持,建强后备人才队伍。另一方面,应结合村庄实际,围绕基层行政、公共服务、社会工作等短板领域,对既有人才开展针对性专业培训,给予更多工作锻炼机会,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和工作技能,以适应乡村治理新的要求。  强化数字技术应用,丰富治理手段和方式。数字技术为解决乡村治理难点问题提供了更加丰富的工具,具有跨空间性、精准性、即时性、低成本等优点。数字化治理平台不仅打破了群众参与乡村治理的空间约束,还为群众提供了线上的“精神家园”。下一步,应结合农民群众的新需求,积极完善村级数字化治理平台的功能,提高普及率和应用频率。例如,提供老年版、大字版客户端,及时结合村庄实际情况,增加宣传村庄精神文明建设成果、日常公共事务办事、村庄环境卫生整治、小微权力监督、平安村庄建设等方面的功能。  (作者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
农民日报 | 分享: 2024-05-11
  (贺吉刚 杜建国)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推进农业现代化,不仅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的迫切需要,更是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农业现代化涵盖了农业生产方式、经营体系、科技创新、基础设施建设等多个层面,其深远意义不仅体现在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上,更在于促进农村经济社会进步,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然而,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道路仍面临着诸多挑战,如传统农业基础设施落后、科技创新能力不足、农业经营体系不健全等。因此,探索农业现代化的实现路径,对于推动我国农业转型升级、实现农业强国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农业现代化在农业强国建设中居于核心地位  农业现代化是农业强国建设的基石。农业生产方式、技术和管理手段的现代化,能够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优化农业资源配置,推动农业产业结构升级。同时,农业现代化还能促进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升,通过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农业休闲旅游等多元化产业,增加农民收入来源,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此外,农业现代化还能够推动农村社会文明进步,提升农民的文化素质和科学素养,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农业现代化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农业现代化通过科技创新、装备升级、品种改良等举措,显著提升了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通过引进先进适用的农业技术和管理经验,开展农业科技创新,能够不断提高农业生产的技术水平和生产效率。装备升级则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重要手段,农业生产过程机械化、自动化和智能化,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和土地产出率。品种改良则是提高农产品产量和质量的关键,通过引进优良品种、开展育种创新等措施,能够培育出适应市场需求、产量高、品质优的农产品。  农业现代化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传统农业生产方式易导致土地退化、水资源短缺等问题日益严重,而农业现代化则强调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通过推广生态农业、有机农业等绿色生产方式,减少化肥、农药等农业投入品的使用量,降低农业面源污染风险。同时,农业现代化还注重资源循环利用和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推动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环境污染,促进农业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  当前农业现代化所面临的现实挑战  生产基础设施更新滞后。在部分较偏远地区农业生产基础设施相对薄弱,由于历史原因和投入不足,部分地区的农田水利设施存在老化、破损等问题,难以满足现代农业生产的需要。同时,也有部分地区农田道路建设滞后,影响农产品的运输效率,制约农业机械的普及和应用。  农业科技创新有待进一步提升。一方面,农业科技创新投入不足。尽管我国近年来在农业科技创新方面的投入有所增加,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存在较大差距。这导致我国农业科技创新的资源和能力有限,许多农业科技创新项目难以得到充分研发和推广,影响了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和效益。另一方面,农业科技创新人才短缺。许多农业科技创新项目缺乏专业的人才支持,导致研发进展较慢、创新成果不足。由于农业科技创新的待遇和发展空间有限,许多优秀人才纷纷流向其他行业,进一步加剧了农业科技创新人才的短缺问题。  农业经营体系不完善。农业经营体系的建设不完善影响了农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和市场竞争力,也制约了农业现代化进程。一方面,小农户经营分散问题突出。小农户经营的土地面积小、生产规模小,难以形成规模效应。同时,由于小农户经营分散,难以形成统一的市场主体,导致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不足。另一方面,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当前部分地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仍不健全,服务内容较单一,导致农业生产效益较低。  农业现代化助力农业强国目标的实现路径  强化政策引导,完善农业支持保护体系。首先,政策制定应体现农业发展的长远规划与战略布局,确保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通过政策引导,鼓励农民积极参与农业现代化进程,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和农民收入水平。其次,完善农业支持保护体系是强化政策引导的关键。这包括优化财政补贴结构、提高补贴效率,确保补贴资金真正用于农业生产和技术创新;通过税收优惠政策,减轻农民负担,激发农业生产活力。此外,还应建立健全农业保险制度,为农民提供风险保障,降低农业生产风险,保障农民的基本利益。在强化政策引导和完善农业支持保护体系的过程中,应注重政策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不同地区、不同农作物具有不同的生产特点和市场需求,因此政策制定应充分考虑地域差异和作物特性,确保政策能够真正落地生根。同时,应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确保政策资金的使用透明、公正,防止政策被滥用或挪用。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一方面,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核心在于调整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提升农产品的质量和经济效益。在确保粮食生产稳定的前提下,着力发展具有地域特色和竞争优势的产业,推动农业朝着绿色、优质、高效率的方向发展。此外,还需要加强农业品牌的打造,提升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实现农业的质量和效益双提升。另一方面,提升农业产业链需要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步伐,促进农业产业链向更高附加值的领域延伸。通过发展农产品深加工产业、农业休闲旅游业等新兴产业,为农民开辟更多增收途径,增强农业自身的发展活力;加强农业信息化建设,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提高农业生产管理效率和农产品流通效率,以此推动农业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持续提高。  推进农业绿色发展,构建生态优先发展新格局。通过推广绿色农业技术,发展循环农业、生态农业等新型农业模式,降低农业生产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构建生态优先的农业发展新格局,需要在农业发展中注重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推广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绿色防控等环保技术,减少农业污染物的排放;加强农业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提高农业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服务功能。同时,在推进农业绿色发展,构建生态优先的农业发展新格局过程中,要注重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通过加强农民培训和教育,引导农民积极参与农业绿色发展实践,建立健全农业绿色发展激励机制。  农业现代化是我国实现农业强国目标的关键所在,也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必然选择。通过强化政策引导,完善农业支持保护体系,能够为农业现代化提供有力保障;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农业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将推动农业向更高质量、更高效率、更可持续的方向发展;推进农业绿色发展,构建生态优先的农业发展新格局,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面对未来,应以更加坚定的信心和务实的行动,积极探索农业现代化的新路径,努力开创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新局面。(作者单位:中南民族大学经济学院)
农民日报 | 分享: 2024-05-11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评论员)在2022年底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畅通工农城乡循环,是畅通国内经济大循环、增强我国经济韧性和战略纵深的重要方面。”总书记的重要论述,阐明了新发展格局下畅通工农城乡循环的重要战略意义,为我们加快城乡融合发展、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指明了方向。资料图片  城与乡,人类生产生活的两大空间,也是工农产品流通、消费的重要场域。工农城乡循环是否顺畅,影响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作出重要指示:“城乡经济循环是国内大循环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确保国内国际双循环比例关系健康的关键因素”“只有实现了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国内大循环的空间才能更广阔、成色才能更足”。立足新发展阶段,以畅通城乡经济循环畅通国内经济大循环,应深刻领悟好“更足的成色”“更广阔的空间”背后的战略考量。  城乡循环直接关系内循环的质量成色。近年来,随着我国新型城镇化深入推进,城乡联系显著加强,发展差距不断缩小。但受制于长期以来的城乡二元结构,在整个国内大循环中,城市和农村的循环仍然是一块突出的短板。比如,城乡要素流动还有障碍,城乡供需对接尚不顺畅,城乡收入差距、消费差距明显,城乡商品流通体系不够完善等,这些不足已经成为制约国内大循环的堵点、卡点。如果农村要素长期单向流出的局面得不到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从“有”到“优”的需求得不到满足、农民收入不能稳定增长,那就难以称得上是高质量的发展,内循环的成色也要大打折扣。  反过来看,差距也意味着潜力。通过补齐农业农村发展短板,优化工农资源配置,畅通城乡经济循环,将为内循环拓展广阔的市场空间。有专家测算,随着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农村消费加快升级,预计每年可新增2万亿元左右的消费需求,而现代设施农业、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等项目实施,将有力带动建材、机械等基础产业发展。从城市看,我国城镇化率已达66.16%,但与发达国家80%以上相比,还有很大提升空间。据初步估算,城镇化率每提高1个百分点,可拉动约万亿元规模的新增投资需求以及2000多亿元的消费需求。可见,城乡融合蕴藏着巨大的消费和投资需求潜力,是形成国内大循环的重要基础,也将为经济持续增长注入强劲动力。  城乡循环不只拓展了内循环的市场空间,还为我国经济提供了宝贵的回旋空间。毕竟,大国经济既追求量的增长,还要统筹好效率与安全,而城乡循环覆盖领域广、纵深空间大,有助于应对化解各类风险挑战。这也是有先例可循的: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冲击下,我国加大对中西部和农村的基础建设投资,多举措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扩大内需,保持了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日前,在重庆召开的新时代推动西部大开发座谈会,在区域发展上再一次落子西部,将使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具备更大的韧性。在世界经济面临的不确定因素日益增加的当下,我国城乡协同联动可利用的政策工具多,腾挪的空间大,“稳定器”作用愈发凸显。  正因为畅通城乡循环如此重要,统筹好新型城镇化与乡村全面振兴尤显迫切。为此,要抓好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推进以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为牵引的乡村全面振兴,促进城乡要素双向流动、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加快形成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如此,国内大循环才能“血脉”畅通,带动经济运行“气血充盈”,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坚实支撑。
农民日报 | 分享: 2024-05-11
四川三农新闻网绵阳讯(通讯员 长河川淼)将马列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始终保持红色基因蓬勃生机与旺盛活力。在党的正确领导下,勇于自我革命,发展民生经济,增强政治纪律定力,实现适合中华民族特点的现代化,从胜利走向新胜利,科学锻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复兴之路。文化是国家民族的灵魂,优秀传统文化则有持久生命力,这是中国具体实际最为重要的部分。道路、文化、制度、理论自信,也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地方,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优秀传统文化历经大浪淘沙,跨越若干岁月,已成为文化基因和精神标识。马列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就是在高质量发展中得出的科学结论,也是中华文明走向伟大复兴的客观现实需要。在经济社会走向双循环的当代,优秀传统文化已成就最为深层的实际。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则是彼此契合、相互成就。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开辟了马列主义新境界,焕发了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强大动力,深刻改变着当今中国和世界。我们既不是抛弃历史、重起炉灶、照搬外国,也不要沉迷旧梦、食古不化、孤芳自赏,只有吸收所有先进文明文化成果,才能创造出源远不息的新思想。天下为公、厚德载物,天人合一、和合共生。赓续文脉、破茧成蝶。中国式现代化与优秀传统文化文明其实不可分割。也为人类文明在继承和创新中树起了榜样,让世界文明百花园中姹紫嫣红彰显更璀璨繁荣的光明前景。传承红色基因弘扬优良传统文化。“两个结合”就是中国共产党人高度的政治理论和文化行动自觉。
四川三农新闻网 | 分享: 2024-05-09
四川三农新闻网绵阳讯(通讯员 长河川淼)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清正廉洁干部必定道德高尚,抓好党纪学习教育,增强政治纪律定力、道德抵腐定力,就必须在日常生产工作生活中始终做到忠诚干净担当。以党规党纪校正思想行动,相互提醒启发,有效抵制腐朽错误思想侵蚀。从多年反腐典型案例来看,在多重权钱色诱惑面前,一些干部若在道德上出现滑坡问题,当然会纲纪松弛、法令不行,最终导致违法犯罪。其实“四大考验、四种危险”长期存在,这也现实考验着每一名党员干部约束定力。这就要不放纵、不越轨、不逾矩,于私下细微处慎独慎微、心存敬畏,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坚守道德法治底线。高度重视自我修炼、约束、改造。尤其要崇尚对组织忠诚老实的大德,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站稳人民立场,与基层群众风雨同舟、生死与共,勇于担当、主动作为,把造福百姓作为根本职责;严于律己,及时发现苗头问题。慎微慎独,清白干净,始终做一个高尚的人、纯粹的人、有道德的人、脱离了低级趣味有益于人民的人。学党纪从严治党跟进以德治党,必须把道德法治内化为行为准则;着力避免知行脱节、言行不一,于实处用力,真正提高道德实践能力。真正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付诸实践、上升为内在约束。同时,秉持对党纪国法的敬畏之心,慎独慎初慎微慎友,夯实规矩与道德定力。
四川三农新闻网 | 分享: 2024-05-09
(半月谈记者 姜磊)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大种业振兴、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力度,实施农机装备补短板行动。农业虽是传统产业,但不是落后产业,农业可以也必须发展新质生产力。  相比其他产业,农业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特点是什么?重点难点何在?记者采访了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多位专家。资料图片  记者:农业是传统产业,乍一看与新质生产力完全不沾边。  毛世平(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研究员):传统产业不是落后产业,农业可以而且必须发展新质生产力。我国粮食产量连续9年稳定在 1.3 万亿斤以上,但人多地少、粮食供求紧平衡的格局没有发生根本性改变,粮食安全基础还不够稳固。与非农产业相比,农业生产效率相对较低,农业比较效益低下,农产品国际竞争力不足。同时我国农业原始创新能力不足,农业科技一些重要领域还存在不少“卡脖子”问题,农业发展新质生产力尤为迫切。  记者:农业领域新质生产力“新”在何处?“质”又体现在哪些方面?  林青宁(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副研究员):农业领域新质生产力的“新”主要体现在新的科学发现、新的技术蓝图、新的生产要素、新的装备产品4个方面。  将基因编辑、生物育种、人工智能设计等前沿育种技术融合发展,催生具有颠覆性的分子设计育种技术,实现性状的精准定向改良发展,这就是新的科学发现。新的技术蓝图是一种在原理、实现路径等方面与当前技术蓝图有着本质区别的创新方式。以生物制造技术为例,这一新兴的技术正逐步推动未来食品产业的快速发展,开发出更加健康、营养、可持续的食品产品。新的生产要素尤其需要重视数据的应用。以数字技术为基础,农业生产全过程的数字化变革,将催生新质生产力。高端智能农机装备、农用北斗终端等农业机器则属于新的装备产品。  王晓君(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副研究员):农业领域新质生产力的“质”体现在农业生产方式大变革。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引入,助力农业生产实现智能化、精准化和高效化;借助传感器、遥感技术和无人机等工具,可以实现对土壤、气候、作物生长等关键信息的实时监测和分析,革新了传统农业生产方式。  农业领域新质生产力的“质”还体现为强大的战略引领力和显著的竞争优势。这样的农业能引导一个国家或地区农业产业发展方向,形成头雁效应并辐射相关产业,决定着一个国家或地区农业的竞争优势。  记者:我国农业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基础如何?  周慧(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副研究员):我国农业发展新质生产力具备良好基础。以星火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为代表的国家科技战略的实施,以国家现代农业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国家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区为代表的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的建设,使我国农业科技创新体系较为完备,也有一批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农业新产品和新技术。  记者:相较于其他产业发展新质生产力,发展农业领域新质生产力有何独特路径?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毛世平:与其他产业相比,农业科技具有典型的公共性、基础性与社会性特点,以及长周期、自然属性和生命属性等特点。因此,发展农业领域新质生产力与其他领域不同,必须以国家战略需求导向为核心,建立农业科技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强化科技对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引领支撑作用。同时,重点推动产学研融合发展。要以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提高为主线,以利益联结为纽带,打造协同创新载体,推动农业科技与产业有效衔接。  周慧:发展农业领域新质生产力要处理好三对关系:一是处理好全面发展与国情农情的关系,牢牢把握好我国小农生产的国情、人口规模巨大的现实以及粮食安全的底线。二是处理好新旧动能转换的关系。旧动能不等于无用的动能,不能一味地去旧扬新,要充分考虑地域差异和农业特点,逐步推动旧动能的转型升级、促进新旧动能的有机衔接。三是把握好农业新质生产力与新型生产关系相适应之间的关系。要深化农村改革,打破制约农业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促进农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  记者: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的重点何在?  林青宁:其一是进一步完善梯次分明、分工协作、适度竞争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培育发展农业领域新质生产力的创新主体。首先要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使命导向,加强农业高等学校在基础研究方面的主力军地位,发挥高水平农业科研机构的骨干引领作用,为农业科技创新提供坚强支撑。其次要支持中小微涉农企业创新发展,着重扶持一批科技型骨干涉农企业,使其成为农业创新的重要策源地,并培育一批大型涉农企业,使其成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三要构建内外贯通的开放创新体系,支持国有涉农企业、民营科技型骨干涉农企业牵头组建体系化、任务型创新联合体。  其二是超前布局农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要超前部署规划一批未来农业原创性、颠覆性科技,争取在合成生物学、生物信息学、生物制造、数字农业、绿色低碳农业和细胞农业等前沿领域取得一批具有自主原创价值高、重大突破明显、产业引领性强的世界级成果,抢占世界未来农业高科技阵地与产业高地。
新华社 | 分享: 2024-05-08
四川三农新闻网巴中讯(通讯员 何向东)产业兴则乡村兴,产业强则百姓富。产业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压舱石”,是盘活乡村经济发展的“新路子”,是激活乡村振兴的“一池春水”。身为南江县农业农村局派驻磨垭村驻村干部,秉持专业优势,为产业发展加一些“金属离子”,以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助推南江黄羊产业成为乡村振兴的“出圈IP”。添一些“锌离子”,用“心”理念建产业。初始为民,开弓定弦。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外乡人”变为“村里人”。还记得刚来磨垭村的时候,看到村上有两栋办公楼耸立在不见尽头的公路两旁,仿佛看到我这“望不尽天涯路”的驻村路,至于发展什么类型的产业也是“云深不知处”。第二天,我随村“两委”入户了解村情,像我这样的“三门”干部开始学习如何用心与村民交谈、学习如何用心翻译政策,逐渐开始让自己明白“用‘心’工作”“初‘心’为民”的真正内涵。调查研究当“突破口”。通过走访调研,我逐渐清楚磨垭村的草地资源禀赋,同时大家也有养殖南江黄羊的传统习惯,具有一定的养殖经验。带着“放大镜”做产业。既然有这一优势,我为何不立足这一“点”再用“放大镜”做大做强产业呢。于是我“上接”县农业农村局惠农政策,为进一步产业的扩面、提质、增效注入动力。加一些“镁离子”,用“美”理念展产业。科技美带动产业美,产业美带动全域美。变“驻”村为“助”村。磨垭村本身有标准化、现代化的南江黄羊养殖场,我想在这驻村期间如何实现南江黄羊数量倍增、质量提升是壮大产业的一个重要 “切入点”。于是我直接入驻在养殖场,将养殖场当成“实验室”,再结合书本知识建立一套成品中药保健程序,即在不同的月份并结合本村气候特点,饲喂不同的成品中药配方。经过长期试验,发现该配方技术提升了南江黄羊本身抵抗力,减少了疾病的发生,提升了南江黄羊抵御风险的能力,真正意义上达到了“打铁还需自身硬”的效果,打造科技赋能产业“美景图”。补一些“钾离子”,用“甲”理念创机制。“甲”意味着“第一”“最好”。机制好则产业优,产业强则经济强。以壮大村集体为“风向标”,发挥磨垭村“借羊还羊”机制。对有养殖能力的养殖户可自愿申请所有权属于村集体的羊,村集体收到申请后将采用“评分制”对养殖户进行综合评估,合格后将羊只无偿“借”出给村里养殖户饲养,所获养殖经济收益归个人所有,养殖数量达到一定规模后,只将原本所“借”出的南江黄羊“还”给村集体,该方法既壮大集体“家底子”,又鼓起村民“钱袋子”,从而实现“双赢”模式。引入专业人才对羊产业动态赋能。为了全方位壮大本村南江黄羊产业发展,我积极引入光雾山众创空间对所在村的养殖企业在融资、管理、养殖、销售等方面给予支持,常态化的对养殖场进行科技赋能与现场指导,让人才成为磨垭村蝶变为“千羊村”的“大后方”。轻舟已过万重山,然而,一山接着一山高。回望自己的驻村之路,让磨垭村从“因产业而生”到“因产业而美”再到“全域联农强”而深感欣慰,但也更知产业发展、产业振兴还未完待续……
四川三农新闻网 | 分享: 2024-05-07
四川三农新闻网巴中讯(通讯员 何向东)民之所望,施政所向。驻村干部是连接落实党的重大惠民方针与人民得实惠的“桥和船”,是赋能乡村增活力、领航乡村新征程的生力军和排头兵,是撬动乡村产业发展、经济发展的重要支点。作为南江县农业农村局派驻磨垭村驻村干部,要在乡村振兴的驻村征程上加一些“金属离子”,助推乡村振兴更有“力量”、更有“新颜”、更有“活力”。添一些“钙离子”,补足精神“钙”。不闻大论,则志不宏;不听至言,则心不固。理论是行动的先导,思想是前进的旗帜。理论学习每前进一步,信仰笃定也更进一步。驻村干部要深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多学深悟,坚持多思深用,以“闻鸡起舞”“囊萤映雪”“凿壁借光”“韦编三绝”的恒心力、持续力、悟透力读原著、学原句、思原理,以补足精神之钙,防止在思想上出现“软骨病”“侏儒症”“佝偻病”,不断纠正思想航海之向,不断勇立思想海浪之潮,不断扬起思想破浪之帆,始终听党话、跟党走。要理论化为实践,在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中学方法、找思路、谋成果,做好主题教育“后半篇”工作,用好用活用精调查研究这一“传家宝”,助推主题教育成果落得实、看得见、有成效,用群众满意度作为度量工作成效的“绩效度”,用群众“口碑”换成效“奖杯”。加一些“镁离子”,迈向生活“美”。利民之事,丝发必兴;厉民之事,毫末必去。治国有常,利民为本。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向往需要全体党员干部“俯首甘为孺子牛”,面对困难不“撂挑子”、遇到矛盾不“捂盖子”、遇到难事不“松口子”。要躬身入基层,在基层一线找问题,在基层一线找答案,在基层一线找“牛鼻”,实现由“办公室拍脑袋”转变为“农田埂大家议”,实现由“办公室全问题”转变为“基层全办法”,确保基层了解问题精准、实施手段精准、跟踪问效精准。要向人民请教,遇到问题解不了、想不通、措不知,要向“鸭先知”的人民请教,与人民坐在一起、谈在一起、站在一起,切换自己的身份、转变自己的角色,群策群力共谋思路、集思广益凝聚共识,集人民智慧,虚心让人民给“解惑”,得到人民的“真传”后,方可达到心中“蓝图在”,脚下“步生风”的效果。补一些“锌离子”,赋能创力“新”。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方法创新是考验驻村干部在面对基层治理的“试金石”,是解锁乡村振兴密码的“金钥匙”。万物有所生,而独知守其根。要遵循自然规律,主动扎根基层,既当“土专家”又当“洋专家”,学习、引进、推广农业关键核心技术,以新科技为“小切口”,做大、做强、做优产业新质生产力“大文章”,实现产业“补链”“延链”“强链”“壮链”;找准、串准、并准科技关联规律,实现科技赋能与产业振兴“无缝对接”。凿井者,起于三寸之饮,以就万仞之深。百尺竿头须进步,千里足下贵持恒。要沉得下来,坚持坐“冷板凳”,在反复练习过程中找到“新巧劲”,在反复学习过程中找到“新方法”,在反复思考过程中找到“新路子”。将学悟练所获的“心得体会”应用于基层一线,坚持以钉钉子精神把每一项民生之事做实做细做精,为解决基层一线问题、有效开展基层治理注入“新质生产力”。
四川三农新闻网 | 分享: 2024-05-06
●山区耕地开发需要覆盖约 80 厘米外地运来的客土,开发成本每亩约 5 万元,最高可达10万元●耕地后备资源减少是趋势,在未利用地上开发耕地后备资源难度越来越大,可以在已开发利用土地上挖掘空间文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洪范八政,食为政首。”解决好十几亿人口的吃饭问题,耕地是根本。  我国耕地家底并不丰厚,人多地少是基本国情。耕地后备资源作为重要的“储备库”,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方面至关重要。  按照2016年全国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全国耕地后备资源总面积为 8029.15万亩,较此前一轮减少近3000万亩。2021 年全国各地启动新一轮耕地后备资源调查,整体上看,耕地后备资源呈递减趋势,石头多、土层薄、地势高低不平、“少、小、散”等特征明显。  采访中记者看到,在个别耕地后备资源地块,爱惜土地的农民在石头缝间种植了辣椒。这背后反映出我国耕地后备资源自然条件较差,开发利用难度较大。同时,农村土地权属纠纷以及后备资源开发利益冲突等情况,进一步增加了开发利用难度。  东北农业大学公共管理与法学院院长杜国明建议,各地应依据国土空间规划,充分利用调查评价成果,结合资金筹措、劳动力供应、生态环境等情况科学编制开发利用规划和实施方案,全面完善耕地后备资源相关政策。4月23日,工人操作机械在黑龙江北大荒农业股份有限公司友谊分公司采用等高环播方式耕种一处玉米地。新华社记者 王松 摄耕地后备资源“零散破碎”  在西北地区的一个县,耕地后备资源平均一个图斑的面积仅 5 亩多,相对集中连片、面积在100亩以上的图斑只有63个。在西南地区,记者现场看到,当地宜耕后备资源中七八成为三四亩的地块,面积达到10亩的,就算是条件很好的地块。  一位地方土地储备整理交易中心负责人告诉记者,集中连片是规划耕地开垦项目的重要考虑因素。在大量耕地后备资源中,群众已挑选条件相对较好的地块,自发开垦耕作了一部分,原本完整的地块被分割得细碎、零散,不具备大规模开发利用的基础,提高了补充耕地项目立项、施工难度。  由于基础条件较差,导致耕地后备资源开发成本居高不下,部分地区开发积极性较低。  记者按照图斑来到西北一处耕地后备资源地块,发现这里滩涂沟壑纵横,地形复杂。据了解,这样的耕地后备资源,仅平整土地的费用,每亩就超过1万元。  “成本太高就没有开发的积极性了。”一位地方自然资源部门负责人表示,当地耕地后备资源多分布在山区县,山区耕地开发需要覆盖约80厘米外地运来的客土,开发成本每亩约5万元,最高可达10万元。  采访中,不止一位基层干部向记者坦言,基础较好、集中连片的宜耕后备资源多已被开垦,现存耕地后备资源的开发难度越来越大、地块也比较分散,叠加材料费、人工费等,耕地后备资源开发建设亩均投资成本明显增加。  此外,耕地后备资源开发后还面临管护利用难题。记者采访发现,部分地区耕地后备资源开发后难以形成持久、稳定的粮食生产能力,撂荒和“非粮化”情况偶发。基层干部担忧,“大手笔”开发可能进一步加剧相关问题。  例如,根据相关政策,新增水田应保证连续三年每年至少种植一造水生农作物。但在西南的一个县,由于种植水稻等水生作物比较效益低,一些农民选择撂荒或种植其他旱作农作物。当地政府以每亩400元的补贴引导农民种水稻,农民种植意愿依然不强。开发利用仍面临多重难关  记者采访发现,耕地后备资源相关政策和规划仍不完善,一些地方农村土地权属矛盾多发,以及后备资源开发可能“与民争利”,进一步加剧了耕地后备资源开发利用难度。  例如,由于此前缺乏开发耕地的制约机制,一些地方的后备资源已被农户无组织、零散开发,如种植果树、挖鱼塘等,这为管理带来不便,也浪费了资源,不利于国家对耕地后备资源的整体规划调配。  有基层干部坦言,这种状况不便通过行政手段加以有效约束和管控。目前各类政策的保护对象是耕地,耕地后备资源还未开垦认定成耕地,因此在进行保护时往往缺乏明确的政策法规指导。  除此之外,耕地后备资源开发利用还可能会引起利益纠纷。一方面,少数耕地后备资源权属不明,开发利用项目推进存在堵点。  记者在南方多个村庄发现,当地农村存在土地产权历史遗留问题,一个村庄的地块里交错分布着其他村庄的土地,“插花地”界线不明、权属不清,个别村民之间偶尔发生土地权属纠纷,不愿在相关地块开展垦造项目,希望“先把纠纷解决了再谈开发的事”。  东北的一位自然资源厅负责人也表示,由于当地人少地多,部分国有土地长期无人管护,县区之间、乡镇之间、村与村之间、单位之间不时出现土地边界和权属纠纷,给耕地后备资源开发利用与管理带来一定困难。  另一方面,一些地方后备资源开发成为耕地后,可能会造成农民经济利益受损,使农村群众对耕地后备资源开发存在抵触心理。  少数群众和企业利用耕地后备资源土地种植果树、经济作物等,如果实施开垦项目将清退相关作物,短期内影响农民增收。长期看,相关地块认定为耕地后管理严格、土地用途受限,群众配合项目实施的意愿不积极。  加之此前开展的一些耕地开垦项目,农民获得了补偿款、土地流转租金等收益,依靠项目获得更高收益的期望值不断提高;还有一些中间商开展项目时,从农民手里流转土地,地价不断抬高,间接推高了项目实施成本。加强政策保障 充实耕地“储备库”  杜国明表示,耕地后备资源开发是系统性工程,需要加快制定完善政策规划、理顺开发利用机制,避免高强度开发导致生态破坏。  针对耕地后备资源保护问题,一些基层干部表示,目前对耕地后备资源缺乏相关政策,建议明确耕地后备资源的保护主体、保护责任,以及哪些情形属于破坏耕地后备资源的违法违规行为等。  针对零散耕地后备资源开发利用难的问题,受访专家认为可考虑赋予地方适度规划调整权限,推动形成大规模连片的耕地后备资源。对耕地后备资源严重匮乏地区,应加大国家、省级占补平衡跨区域统筹。  针对耕地后备资源不足的问题,应拓展耕地后备资源储备来源。有地方自然资源部门干部表示,耕地后备资源减少是未来的趋势,在未利用地上开发耕地后备资源难度越来越大,可以在已开发利用土地上挖掘空间。  具体来说,可以从空心村治理、僵尸企业治理等方面拓展补充耕地指标来源。一位接受采访的自然资源厅负责人表示,随着城镇化进程推进,当地空心村将越来越多,村屯占用的一些建设用地未来非常适合复耕。可从国家层面进行农村土地存量摸排,实施集中投资、统一标准、整村推进,复垦的耕地用于跨省占补平衡。  受访专家提醒,关注地的同时也应关注人,农民是耕地后备资源开发利用的关键主体,应充分调动农村群众的积极性,提高农民在生产方式选择、用地布局、市场开发等方面的参与程度。  贵州省遵义市自然资源局副局长陈竹建议,严格落实耕地利用优先序,因地制宜细化明确“什么可以种”“什么不能种”清单,在保护耕地的基础上最大化保障农民利益。
新华社 | 分享: 2024-04-30
  (李琰)当前,以大学生为主体的青年群体就业压力依然较大,而乡村振兴缺乏青年人才。为摆脱这一困境,云南省制定了《支持青年创业兴乡三年行动(2024-2026年)》,将有序引导30万名大学生、外出青年、本地青年等到乡村开展服务、就业创业,支持青年在乡村振兴中建功立业。  厚植情怀,组织大学生到乡村开展社会实践  云南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同学们的回信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由共青团云南省委牵头重点组织在滇高校学生,持续开展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组建大学生“青春百团助百村”服务团队和“乡村振兴促进团”,深入乡村一线围绕教育关爱、爱心医疗、科技支农、基层社会治理、生态文明建设等领域的重点项目,开展定点帮扶、实地调研等实践活动,厚植爱农情怀,练就兴农本领。县级共青团发挥生源地优势,建立常态化联系本地区户籍大学生工作制度,广泛开展“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在外学子利用寒暑假、小长假、实习期等,发挥所学所长参与家乡建设。  政策激励,吸引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  通过设置基层治理专干岗位,云南连续两年每年招考5000名高校毕业生到社区(村)担任基层治理专干,村“两委”换届时,一些工作表现良好、符合任职条件的基层治理专干,按法定程序选举进入村“两委”班子。实施公开招聘医学专业大学生计划和大学生乡村医生专项计划、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引导大学生服务农村、扎根农村。扩大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计划、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等基层服务项目招募规模,其中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规模三年翻一番。加大激励和保障力度,在县域范围内统筹一定比例事业单位招聘岗位,用于定向招聘基层项目服务期满且考核合格的高校毕业生;对吸纳符合条件高校毕业生为见习人员的乡镇(街道)、村(社区)就业见习基地单位,给予就业见习补贴;对符合条件到基层就业的高校毕业生,给予一次性基层就业奖补;对到云南省艰苦边远地区和边境县、市以下基层单位就业的高校毕业生,按照规定落实学费补偿和国家助学贷款代偿、高定工资等政策,对招聘为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可按照规定提前转正定级。  乡情为纽,招引外出青年返乡创业  从政策、服务、机制、产业等方面入手,吸引在外青年群体返乡创业、反哺家乡,云南正在开拓一条“引凤还巢”的发展路径。高校毕业生创办领办经营主体并实施联农带农富农产业项目,省级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给予扶持,对返乡创业做电商的,给予免费网络创业培训、创业担保贷款、吸纳就业补贴、创业导师帮扶、一次性创业补贴,在口岸、抵边地区从事跨境电商创业的,优先免费入驻政府主办的创业孵化园。创业担保贷款及贴息、就业创业培训、场地安排、信贷支持、税费减免等就业创业扶持政策,覆盖到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等青年创业群体,让返乡就业创业青年有更多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各地按照产业发展方向和投资政策,有针对性地设计符合青年创业特点的项目指南,引导返乡青年选择合适的创业项目;建立返乡青年创业人才库,通过主动对接、上门服务、结对帮扶等方式,为返乡青年创业提供项目策划、项目评估、市场分析、经营管理、融资贷款、政策法规等针对性服务指导;通过建设县域青创平台,构建创业信息发布、政策咨询、流程办理、孵化服务等一体化服务机制。鼓励返乡青年依托乡村特色优势资源,兴办特色鲜明、竞争力强的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企业等经营主体。  项目帮带,培育本地兴乡青年人才  依托现有项目,组织专家下乡服务,大力培育农村生产型人才、经营管理型人才、技能服务型人才、乡村治理型人才,盘活留村青年这支人才队伍。实施高素质农民培育计划、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头雁”项目、“耕耘者”振兴计划、乡村振兴青春建功行动、乡村振兴巾帼行动等,培育一批懂农业、懂技术的“土专家”“田秀才”。在脱贫村和经济薄弱村,通过小额贷款、富民贷以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项目库等政策支持,每个村每年培养3-5名理念新、懂技术、会管理的农村致富带头人。开展政校合作,培育一批懂经营、善管理的农业经理人和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运营“乡村CEO”。高校及涉农科研团队通过建设科技小院、科技服务站和选派科技特派员,到乡到村开展成果转化、技术培训等科技服务工作,推进科技赋能本土青年发展产业。实施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项目,培育以青年农技员为主体的农技推广社会服务化服务组织或个人示范主体。组织开展云南乡村振兴“电商达人”培训和“乡村英才计划”项目,培养直播电商数字青年人才。持续实施“头雁”培养和“归雁”回引“双雁工程”,每个村培养储备2-3名35岁以下优秀青年人才。  机制引导,确保青年干事创业有实效  当前,落实支持青年创业兴乡三年行动已写入云南省委、省政府贯彻中央一号文件的实施意见和2024年云南省人民政府工作报告,省委督查室、省政府督查室实行季度督查调度工作落实情况工作制度,省级层面建立省委农办牵头、部门分工负责的工作机制,并印发部门目标实施分解表。云南省委农办将支持青年创业兴乡工作纳入对州(市)党委、政府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共青团云南省委牵头组织考核工作。在开展“云南青年创业省长奖”“云南就业创业奖”等省级表彰奖励项目的评选中,设立“云南省青年创业十佳典型”“云南省大学生返乡创业十佳典型”“云南省农民工返乡创业十佳典型”等奖项,为云南广大青年积极投身创新创业、推进乡村振兴筑梦搭台,营造“敢于创新、勇于创业、勤于创造”的良好氛围。开展“最美基层高校毕业生”“乡村振兴青年先锋”等典型选树活动,总结推广青年创业兴乡典型事迹和成功案例,引导青年树立正确创业就业观,让更多青年在乡村振兴中实现梦想。(作者系云南省委农办主任,省农业农村厅党组书记、厅长)
农民日报 | 分享: 2024-04-29
X
您确定要退出登录?

独家运营:四川成农网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号:蜀ICP备18034246号-1

copyright 2017,sc3n.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