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

市州频道: 成都 绵阳 眉山 泸州 南充 广元 雅安 达州 广安 宜宾 遂宁 乐山 内江 自贡 巴中 资阳 德阳 攀枝花 甘孜 阿坝 凉山
四川农村日报全媒体记者 周颖昳 袁洁  夏收时节,5月13日,在大英县卓筒井镇槐花村,金黄的麦穗铺满了麦田,收割机轰隆作响,饱满的麦粒倾泻入仓,种粮大户黎丕明的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趁着好天气,都在‘抢收’。”正在麦田里忙着测产的大英县农业农村局农技站站长刘文志说,“近两年来,在当地党委政府的推动下,卓筒井镇耕地‘非粮化’趋势得到有效遏制,小麦播种面积逐年增加,今年小麦种植面积增加至5700多亩。”机械化操作现场。  “由于地势较低,往年这一大片都种植莲藕,我们从去年5月开始着力推进改造提升工作,并第一时间对耕地实施整理,统筹开展水系、路网等基础农用设施建设,确保耕地用于粮食生产。”站在麦田边,卓筒井镇党委副书记倪甘露回想起了一年前的场景,“业主很配合,1000多亩的土地当年就开始改种水稻,今年小春第一年开始种植小麦。”  “藕田回归粮地”是大英县严格落实永久基本农田特殊保护制度和遏制“非粮化”的成功案例。在大英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漆建军看来,粮食扩面提质、稳产丰收,同样离不开良种和农业机械化强力支撑。  “我们合作社选取了适宜在四川丘陵地区推广种植的‘绵麦902’新品种,它具有高产、多抗性好、抗倒性强、软质率高等优势,适合做酿酒原料。前期考察看别人种得好,所以我也选择了这个品种。”黎丕明介绍,“当前,一台收割机每天能收40亩小麦,再过一两天,所有小麦就能完成收获,预计每亩利润在200元左右。紧接着我们就要‘抢种’水稻了。”  当天,大英县农业农村局组织农技人员,通过机械实收、现场测量面积、测定水分、过磅称重、折算产量等程序后,测得“绵麦902”的亩产为372.5公斤。“小麦的品质和亩产量都达到了预期水平。”刘文志表示,大英县以产业振兴为目标,持续与科研单位、加工企业深入开展合作,从扩面积、提单产、增效益等多方发力,全力保障粮食安全。  “近年来,全县小麦生产已完全可以实现耕、种、管、收全程机械化,可为周边地区农户提供农机租赁、工厂化育苗、全程机械化耕种防收、烘干及农产品初加工、仓储、包装销售等一体化农事服务。”漆建军表示,大英县将以农机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为依托,高标准打造1个县级服务中心、3个片区服务分中心,带动N个小型服务点,到2025年,构建起装备齐全、服务周全、设施完整、便捷高效、管理规范的1+3+N“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体系,农业社会化服务覆盖率达到80%以上,主要农作物机械化水平达到70%以上。  数据显示,今年大英县小春粮油等粮食作物种植面积约11.66万亩,其中小麦种植面积约8.98万亩,其中扩种面积约4000亩,产量达2.66万吨以上。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4-05-20
四川农村日报全媒体记者 冯晓刚 彭永生  去年9月,四川启动39个欠发达县域托底性帮扶工作,9个月过去了,川东北大巴山区的南江县,随着一股股帮扶力量的汇聚,一笔笔帮扶资金源源输入,一个个招引和帮扶项目频频落地,为南江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活力。  如今,南江已锚定2027年出列欠发达县域的目标,一座城、一条心,铆足干劲奋力拼……南江县金银花种植基地。资料图片凝集合力下好托底帮扶一盘棋  “聚焦南江特色优势产业,我们工作队开展精准招商,目前已累计对接洽谈企业47家,签约项目1个……”去年,全省托底帮扶工作启动伊始,作为结对帮扶南江的宜宾市,率先派出工作队快速进驻南江,组建6个课题调研小组启动调研工作。  此后的一段日子,围绕补足工业短板、助力乡村振兴、推进资源互补等方面,宜宾工作队的足迹遍布南江的山山水水,获取第一手资料后制定并完善《宜宾市结对帮扶南江县工作规划》,并先期谋划9个重点帮扶项目,同时立足南江县特色优势资源和产业细分赛道,明确酒产业、大叶茶为重点帮扶产业。  如今,在宜宾市工作队的帮助下,宜南酒茶产业园项目有序推进,拟建年产清酒1000吨生产线1条、南江大叶茶饮料及年产300吨茶产品生产线1条,将进一步激活南江县粮茶种植、工业加工、文旅融合等产业,形成一二三产多元联动效应。  同样迅速抵达南江的还有中国建材集团旗下的西南水泥有限公司。西南水泥将充分挖掘自身优势,用好主营业务、业务合作伙伴、上下产业链企业等资源,每年向南江县投入或引进资金不少于1000万元,支持南江县集中发展南江矿产工业项目1至2个。同时,开展南江县煤炭、矿石废料和水泥混合材的消纳工作,全年购买煤炭3万吨,辅材和矿石废料5000吨,实现产值4000万元……  9个月过去,一股股帮扶力量汇聚南江,一个个项目如“雨后春笋”般生长,南江的“帮帮团”规模持续壮大。  “过去的几个月,宜宾市已到位帮扶资金1000万元;东阳市已到位东西部协作资金3900万元,落实项目14个;浙川健康食品产业园目前累计完成投资15.76亿元,已入园劲水水业、劲潮医药、劲味食品、德健黄羊、德健农牧、袁方食品6家企业;总投资3.2亿元的宜宾—南江酒茶产业园,计划6月底开工……”南江县托底帮扶办工作人员邓科介绍,省经信厅已支持南江新建5G基站112个,四川富润集团与南江县农旅集团共同组建总规模2亿元的产业发展基金;年产40万吨霞石精深加工及尾矿利用项目已与蜀道集团签订协议,年产50万吨超细粉体项目预计年底投产……  各方力量齐聚南江,如何确保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切实将托底性帮扶这盘大棋作为南江扎实推进城乡融合发展、促进共同富裕的着力点?  南江的态度是:充分发挥主体作用,积极落实好帮扶政策和具体项目,持续推进一流营商环境建设,搭建好政企对接平台,为帮扶企业和项目提供全生命周期的“保姆式”服务,借助“外源输血”契机激活“自主造血”功能,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同时,第一时间成立工作专班,建立县委、县政府主要负责人任“召集人”的县级协调机制,成立了5个专项工作组负责托底性帮扶工作统筹联络、帮扶对接、政策项目资金争取、企业结对、服务保障。县级协调机制每半月召开一次调度会,重点解决专班运行、项目推进、政策争取过程中遇到的具体问题,实行“清单制+责任制+销号制”管理,定责定人、限时销号,县级专班“管道”作用明显,运行顺畅、推进有力。生根造血赋能特色产业新赛道  “下周我们村就要开始采春花了,现在全村2600多亩金银花,总产值估计要超过5000万元……”5月15日,南江县高桥镇桅杆村副主任苟碧松说,在业主和大户的带动下,全村70多户农户都种植金银花,村民通过种植金银花、流转土地、务工等,收入逐年增加,村集体一年也有50多万元收入。  “这几年最 开心的事情是看到家乡人有了自己的产业,有了相对稳定的收入,日子越过越红火……”同样作为返乡创业进而带动全村共同致富的金银花种植大户,苟碧松笑着说,以前在外面打工是帮别人干,现在是回乡致力家乡发展,也是给自己干事业,干劲更足。下一步,他要做的事情是带领村民们一起,将金银花从农业产品变成中高端商品,进一步完善生产、加工和仓储链条,通过对茶用和药用金银花的细分和精细化加工,发展中高端的茶用金银花,拓宽市场。  不等不靠,自我加压,自我出击,这是南江及南江人骨子里的一种基因传承。苟碧松只是带动家乡发展的千千万万南江人的一个缩影。  南江自然资源丰富,南江黄羊、南江金银花、南江核桃、南江大叶茶,大米、中药材等农特产品久负盛名。如今,南江黄羊和南江金银花组合而成的“黄金产业”,已是南江当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优势产业。本轮托底性帮扶,也让南江特色产业再次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你看这22栋黄羊繁育房,每年这里将繁育6000多只南江黄羊……”南江县元潭镇元泉村新建成不久的南江黄羊笔架山一级扩繁场,一排排位于山坳中的羊舍有序排列,远观犹如一栋栋别墅。元潭镇党委书记马雄介绍,在东阳南江东西部协作中,开展了南江黄羊集约化养殖模式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等4个试验科研课题,形成一系列科研成果,可以有效缩短养殖周期、增大肉羊体型、有效防控疾病,关键技术在南江县部分乡镇进行示范推广,助推南江黄羊增加4.5万头。  变“输血”到持续激发内生动力自我“造血”。南江县在本轮托底性帮扶工作中,围绕政策清单、帮扶清单、项目清单、产业清单、平台清单和防返贫监测清单“六张清单”中涉及南江的102项事项,一项一项抓落地。同时,以此为契机,积极发展特色产业,抢占新赛道,跑出“加速度”。  “2027年摆脱欠发达县域地位,GDP总量突破200亿,人均GDP达到49150元,居民可支配收入33529元,常住人口城镇化率40.85%……”以托底为引擎,以帮扶为契机,南江已给自己锚定目标。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4-05-20
四川三农新闻网绵阳讯(通讯员 龚志鹏)为开展好2024年国家安全保密教育月活动,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保密工作,切实增强基层机关、单位工作人员的保密意识、保密技能,做好新时代保密工作,筑牢保密安全防线。5月16日,江油市人社局青年学习小组(人社young课堂)第二期课堂正式开讲,特邀江油市保密机要局总工程师谢守琥前来开展保密教育培训,学习小组成员、局属各单位综合股股长、办公室工作人员共计30余人参加培训。谢守琥总工程师深入剖析保密管理工作中面临的严峻形势、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对保密、涉密、内部风险防护等内容进行了重点讲解,组织观看了《镜鉴:基层机关、单位典型窃密泄密案件警示录》。通过讲述鲜活真实的泄密案例,引导人社青年干部职工深刻认识保密工作的严峻性与复杂性,提醒广大干部职工要保持高度警惕,养成良好工作习惯,提升保密工作水平。此次培训,进一步增强了人社青年干部职工对保密工作重要性和必要性的深刻认识,提升了保密知识水平和保密意识,强化了保密工作的责任感、紧迫感,大家纷纷表示在以后的工作中将时刻绷紧“保密”弦,不断加强保密法律法规学习,提升保密素质,严格遵守各项保密制度,积极落实自身保密责任,切实做好保密工作,时时自我警醒,事事慎之又慎,筑牢信息化时代反窃密、防窃密的思想防线。撰稿:龚志鹏审核:王志刚来源:江油市人社局
四川三农新闻网 | 分享: 2024-05-17
(刘煜 陈国江 记者 刘佳慧 文/图)驶出城市喧嚣、走进乡间小道,一座座风格独特的民宿坐落于江油山水之间,闻名而来的游客们卸下包袱,在夏日中感受潺潺流水、韵味老房和原生态自然风光,尽享清凉宁静。近年来,江油通过整合“镇村社企户”五方力量,探索出返乡村民自主盘活、空间规划腾挪盘活、引入企业资本盘活等方式,盘活“沉睡”的闲置宅基地,打造特色民宿,助力乡村振兴与旅游发展。山屿落特色民宿依山傍水让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乡村旅游的魅力在于浓郁的乡土气息和乡村风情。田园观光、自然生态和民俗文化等是吸引游客的必备条件。枫顺乡位于江油市最北端,沟谷纵横,峰峦叠翠,森林覆盖率高达90%,常年空气质量优良,夏季平均气温23℃,造就春天山花烂漫、夏天静谧清幽、秋天层林尽染、冬天雪景至美,每年吸引游客无数。临溪而建、全木制房屋……这家以亲近自然、原生态环境为特色,位于枫顺乡枫橡村五组打造的清花溪云宿在夏日来临之际,客源不断。“这里的自然环境好得出乎意料,”游客张清分享道,“溪水清澈见底,树木也茂密青葱,早晨伴着鸟鸣起床,浑身神清气爽。”谁曾想到,清花溪云宿在过去只是一处闲置房屋。2022年,枫顺乡结合闲置资产盘活利用试点改革工作,盘活原清花村村委会闲置资产,共投资208万元建设清花溪云宿,再由村集体出租给第三方公司运营,每年收取租金保障村集体经济收入。“民宿集住宿、餐饮、研学、体验、娱乐等功能于一体,占地面积约180平方米,经改造后共有16间房,能同时接纳40人。”民宿负责人胡江介绍道,“预计年收入可达10万元。”看到清花溪云宿带来的收益和人流量,枫顺乡决定将民宿业“走到底”,目前,小坝野趣营地、小院民宿均步入建设尾声。小坝村露营基地选址小坝村,由第三方租赁小坝村旅游集散中心和乡闲置资产改造为露营基地和接待中心,项目计划打造步游道,结合老鹰茶制作技艺,拟开展集采摘、制作、观光于一体的研学活动;小院民宿位于古枫橡林景区中心地区,由小院村集体经济合作社牵头建设,投资约350万元,建筑面积约1100平方米,现阶段正在公开招标,招引合作伙伴。枫顺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谷中华说:“枫顺乡民宿的经营管理模式,不仅能解决村集体经营管理民宿方面经验不足的问题,还能降低投资风险,将提高周边群众自发改造房屋发展民宿积极性和农特产品销售,增加群众旅游收入,为全乡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除枫顺乡外,永胜镇海棠铺村利用本村景观资源优势,于2022年,改造原村委会闲置办公楼,投资103万元打造了1000平米左右的时光海棠乡村民宿;大康镇依托当地海棠花、油菜花、樱花、辛夷花等景观资源鼓励引导返乡人员创办慢居、山屿落、田园风情等特色民宿……各色民宿不断兴起。小坝村野趣营地依托地理优势游客体验升级村民增收致富近年来,人们旅游住宿的选择逐渐从酒店转成具有特色的民宿,其提供的个性化体验、安静环境,让游客可在景点游玩之余,留出时间与当地文化深入“联系”。夏尔别院紧邻绵阳方特东方神画、青莲诗歌小镇、太白碑林等旅游景点,青莲镇紧抓旅游住宿消费这一转变,依托地理优势,大力发展当地民宿业。走进青莲镇双石村翠微田园,色彩艳丽的墙绘、品种丰富的绿植映入眼帘,让人心旷神怡,不少游客在休闲区欣赏乡村美景,饮茶吃饭。“昨天我们就已经打卡完所有的旅游景点了,”来自成都的游客李丽正在民宿四周拍照留念,“听说民宿周边可以钓鱼、摘果子,今天打算去体验一下。”游客在休闲区喝茶聊天留住游客,让“过境游”转变为“过夜游”,双石村整合了鱼塘和果园资源,带动周边20户农户开发垂钓、采摘等多种休闲项目,在留住顾客的同时,带动当地村民增收。“村里民宿发展起来了,我们水果销量也跟着变好了,收入也增高了。”双石村薛家白果园园主薛德国分享道,他拥有20多亩水果园,在民宿业带动下,年均增收5万元左右。据了解,翠微田园是由双石村盘活2处闲置农房,创新“村集体+村组干部+农户+社会资本”方式建成,双石村集体经济组织通过入股“新鲜空气”“优美环境”享受项目收益5%分红,每户房主通过出租闲置农房获得2000元/年的租金。翠微田园只是青莲镇民宿业的一个缩影,截至今年5月,青莲镇内共有静夜思、静夜别院、但梵间等12家特色民宿,2023年营业收入达660余万元。据悉,截至今年1月,江油现存符合旅游民宿标准的有59家,年接待游客量十万余人次。从旅游民宿分布区域来看,北部片区16家,南部片区18家,中部片区12家,城区范围13家。吴家后山、养马峡、枫顺乡等北部山区本地旅游民宿较为集中。接下来,江油将积极引导旅游民宿业主精准定位,实行差异化经营,融入本地文化,打造特色亮点,发展精品旅游民宿,并通过新媒体讲述旅游民宿故事、展示入住体验、客群营销等方式,扩大社会影响力。
四川新闻网 | 分享: 2024-05-17
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近期,在位于金沙江畔的宜宾市屏山县新安镇又迎来了高山竹笋的收获期,近年来,该镇依托高山林竹资源,打造高山生态竹笋产业,开辟助农增收新道路。细化竹笋品种 培育竹笋新优势在原有的高山林区边缘,自然散布着天然竹林,竹笋产量低,品质差,采摘期短,难以适应市场化需求。新安镇因势利导,及时腾退优化,通过前期摸排、现场评定、筛选分级腾退的方式,将原有分散的1376亩低产竹林相对集中连片,再通过部分竹林改扩,形成现有三月竹、石笋、水竹笋等5000余亩种植规模。实行冬笋、春笋、雷竹笋、苦笋、石笋等9个品种的梯次搭配,极大地弥补了市场的空白。相对集中的种植,有利于更科学管理,统一种植、统一施肥、统一防治,竹笋长势、产量、品质都得到了进一步保障。将原有的自然竹林,升级为高产经济竹林,规范化集约化的种植模式,进一步提升新安高山竹笋的产品竞争力。           兜底收购有保障 广泛参与信心强原有的种植户自产自销模式,种植户受制于人,销售信息闭塞,销售价格相对较低,收入不够乐观,极大地制约了种植户的生产热情。为此新安镇因地制宜创新“党员分包+村公司兜底+种植户分红”模式,以党员干部,驻村干部牵头的分包责任制,建立起一支18人的干部帮扶队伍,发挥岗位优势,将竹笋主产区划分为5个责任板块,带动群众种植竹笋,累计发动群众1200余人次(其中脱贫户38户,92人)。其次以村公司为支撑,市场价格低迷时,集中保底收购,年底村公司分红,截至目前,自愿参加村级公司销售体系种植户已达600余人,年末分红人均1万余元,相较于原有自产自销的模式,人均增收0.5万余元。在市场价格稳定向好的时候,种植户也可以选择让村公司集中统一代销,按一定比例收取费用,2024年一季度村公司单项创收就达5万余元。通过这样的模式,确保生产,保障销售,稳定增收,激发了种植户的生产热情,提振了销售信心。延长加工链条 促进产业升级有了好的竹笋产品,还需要有进一步的产业带动,才能使得产品进一步扩大市场。结合新安镇实际,与当地竹笋加工企业建立深度合作,将本地产的新鲜竹笋加工为烟笋、笋干、清水笋、笋罐头等10余种特色农产品,保证竹笋鲜翠品质的同时,使得竹笋有更长的保质期,进一步提高了竹笋的经济效益。竹笋产品链的延伸,也进一步覆盖了更多的受众,使得竹笋产业向更深更广的方向拓展,促进了竹笋产业的进一步发展。目前新安镇年产各类竹笋近2000吨,年销售额近3200余万元,带动相关群众就业780余人,初步形成生产、加工、销售闭环产业链条。下一步新安镇将在竹笋精深加工、竹笋品牌、竹笋生态农旅方面深挖细掘,不断巩固乡村振兴成果,谱写产业兴旺新篇章。(供稿:屏山县新安镇)
四川新闻网 | 分享: 2024-05-16
(记者 刘宏顺 任紫鑫 绵阳观察 郭超英)从传统丘区农业大县到绵阳高质量发展产业支撑,盐亭县走出一条特色转型之路。过去一年,盐亭县坚持产业当先、实体为重,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30.15亿元,增长8.1%,其中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居全市第一位。  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盐亭县如何用好资源优势,把握机遇拓展“新赛道”?记者就此对话盐亭县委副书记、县长卢昊。资料图片:盐亭嫘祖粮油现代农业产业园项目引领爆发式增长  记者:去年,盐亭在工业方面增长强劲,一季度经济运行也实现“开门红”,这样的成绩是如何取得的?  卢昊:去年,盐亭经济总量实现8.1%的增长,总量在全省进位8个位次。今年一季度,盐亭经济增速达8.5%,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继续保持全市县域第一。  能取得这样的成绩,一方面,客观来讲,与盐亭工业经济起步较晚、基础薄弱、体量不大有关。另一方面,我们找准了招商引资、资源转化、产业集群打造等关键突破口,有力积蓄了增长动能。去年全县出台系列政策,县本级拿出8000万元支持产业发展、主体成长,新增规上工业企业16户,招商协议引资接近300亿元,是前年的2.6倍。尤其是依托中石油对外合作区块引进角70井增压脱烃项目,当年签约、建设、投产、升规,去年实现产值接近6000万元。正是这样一批项目,促成盐亭县工业爆发式增长。资源运用高端化精细化  记者:以天然气为重要切入点发展县域经济是盐亭的重要发展方向,盐亭是如何利用好这个资源优势的?  卢昊:盐亭是全省天然气增储上产主阵地之一,我们抢抓资源优势,着重从三个方面推动天然气产业高端化、精细化发展。  一是积极服务国家战略。主动服务找矿、打井、输出全过程,创新打造党建联盟,与川中油气矿成立联合党委,打通联动共建渠道。去年,盐亭的天然气产量达15.2亿立方米,仅资源税就实现了翻番。二是务实推进资源转化。我们加快申建化工园区,打造百亿级能源化工产业集群,力争2030年能源化工产业产值突破200亿元,全面建成成渝地区绿色化工示范基地。三是扎实开展“双招双引”。我们正加快招引落地一批优质能源化工项目,已经储备10余个总投资超400亿元的项目等待入园。镇域谋求差异化特色化  记者:推动镇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能够夯实县域经济的底部支撑。目前,盐亭镇域经济发展情况如何?  卢昊:近年来,盐亭在抓好市级试点的基础上,遴选3个乡镇开展县级试点,有力激发乡镇发展活力。去年仅乡镇片区就新增“四上”企业93户。  推动镇域经济发展,我们着重从三个方面发力。一是突出设施保障作用。近年来,盐亭累计投入资金30余亿元实施一大批基础设施项目,既有力推动了和美乡村建设,也为乡镇发展经济厚植保障。二是突出产业核心作用。充分依托乡镇区位特点、资源禀赋和产业现状,引导走差异化、特色化发展道路。三是突出政策激励作用。县本级出台了系列激励政策,从资金、要素、人才等方面提供保障。
四川日报 | 分享: 2024-05-15
(洛绒其珍 记者 杨琦)5月10日,甘孜州“亚克青创”牦牛产业科技人才创新团队在康定成立。“亚克青创”创新团队成立后,将开展一系列科技创新活动,着力解决牦牛产业全局性和区域性发展的重大关键性技术问题,提升产业市场竞争力,推进全州牦牛全产业链建设。“亚克青创”甘孜牦牛产业科技人才创新团队成立(周燕 摄)记者了解到,“亚克青创”甘孜牦牛产业科技人才创新团队由甘孜州畜科所与州农科所牵头成立,主要围绕牦牛养殖、疫病防控、饲草饲料研发等技术需求开展深入研究和技术攻关,推动成果展示和示范带动,同时对产业发展规划、生产技术进行指导,强化对牦牛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科技服务,以更高水平的科技创新赋能高原畜牧业新质生产力发展,为甘孜州国家级牦牛产业集群建设贡献青年科创力量。“亚克青创”甘孜牦牛产业科技人才创新团队首批成员共有10人,其中9人拥有硕士学历,2人在读博士研究生,平均年龄37岁,拥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团队成员曾荣获“全国农业农村系统先进个人”“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入选“百千万贡嘎英才工程”高端和优秀中端人才。甘孜牦牛(资料图)“‘亚克青创’甘孜牦牛产业科技人才创新团队的组建,将强化科技创新驱动,充分调动和发挥青年科技人才支撑作用,助推全州牦牛产业全链条发展。” 甘孜州畜牧业科学研究所所长刘骏介绍道。据了解,牦牛是青藏高原发展肉牛产业的重要基础。甘孜是牦牛资源大州,有着包括九龙牦牛、昌台牦牛在内的诸多珍稀优良牦牛品种,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牦牛作为重大的民生产业,是甘孜州农牧民增收,农牧业增效,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
四川经济网 | 分享: 2024-05-13
(张娟 尹翔 文/图)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生活品质的不断追求,观赏鱼逐渐“游”进了千家万户。瞄准观赏鱼养殖的巨大发展潜力,绵竹市依托部分镇域内的淡水资源优势,通过政策扶持、技术支持等措施,大力发展特色观赏鱼养殖业,以金鱼和锦鲤为主要品种的观赏鱼养殖成为不少农民增收致富的新渠道。5月9日,在富新镇清狮村13组养殖户罗小蛟的渔场,方形鱼池排布有序,一张张尼龙网布满鱼池上空,种类繁多的金鱼和锦鲤在池中摇头摆尾,悠然自得。在鱼池一旁,罗小蛟的妻子聂茫茫正架着手机,通过抖音直播卖鱼。“家人们,渔场直销,包邮包活,每盆28.8元,看上哪盆直接对应编号拍下哦。”直播中,她热情地介绍各个品种的特点和大小,并不时与粉丝互动,耐心解答各种问题,吸引不少网友抢着下单。“我从2013年开始养殖观赏鱼,发展到现在已有40余亩的养殖规模,观赏鱼品种达到20余种。”罗小蛟表示,2023年10月,为拓宽客源和销售渠道,他们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在线下传统销售的基础上,利用抖音直播带货的方式发展互联网线上销售观赏鱼,已拥有粉丝五、六千人。如今,罗小蛟的渔场一年能产出各种观赏鱼三万到四万斤,产值达到100万元左右,让一家人看到了观赏鱼养殖的广阔前景。观赏鱼的特点是养殖周期短、见效快、利润也比较可观。在新市镇金兰桥渔场,随着一勺勺饵料撒下,池塘里的鱼儿争相觅食,水花四溅。渔场场主李昌满一边喂食一边观察鱼的生长状况。“这是红鲫、这是锦鲤、这是金鱼……”看着一池池观赏鱼,李昌满如数家珍,“这些鱼的品相、大小各不相同,售价也不同,价格从几十元到几百元不等。我们主要以批发为主,销往省内各地。”“每袋鱼里面的氧气都要充足,确保每个客户收到的鱼都是活蹦乱跳的。”在打包现场,几名工人正分工合作,从鱼池中打捞鱼儿、装袋、加水、充氧、封口,一袋袋观赏鱼被整齐摆放上车,准备发往成都观赏鱼批发市场。“我们现在一年的产量大概有几万斤鱼,产值大约在三、四百万元。”李昌满说,依托观赏鱼养殖,不仅拓宽了他的增收致富路,也让附近的村民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小小观赏鱼,带动特色产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近年来,绵竹市深入推进渔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点带面,推动观赏鱼产业扩大规模,提档升级,全市共有规模观赏鱼养殖面积800余亩,涵盖金鱼、彩鲫、锦鲤等20多个品种,并拥有在全国历届锦鲤大赛中屡获殊荣的西部地区规模化专业锦鲤养殖场。下一步,还将强化品牌打造,大力发展生态水产养殖,做大做强特色水产品产业链,为乡村振兴添砖加瓦。
四川经济网 | 分享: 2024-05-13
(胡明贵 何莉)连片打造小龙虾养殖基地,推广稻虾综合种养模式,探索早虾和冬虾养殖,建设小龙虾集散中心,举办小龙虾美食活动……近年来,资阳市雁江区将稻虾作为农业领域重点发展的产业,努力做好“虾文章”,大力发展“虾经济”,推动小龙虾产业加快发展、融合发展。雁江小龙虾的名片日益响亮,小龙虾产业已成为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助力乡村全面振兴的大引擎。雁江小龙虾美食周活动现场。 吴江昊 摄产供销一体 雁江小龙虾端上全国餐桌  5月正是雁江小龙虾上市的旺季,走进雁江区粮油现代农业园区稻虾综合种养基地,在连片的小龙虾田里,工人们熟练地将固定在木桩上的笼结取下,一节一节收起地笼。塑料筐里,一只只个头硕大、体形饱满的小龙虾挥舞着大钳子。  “目前每天可捕虾500公斤左右。我们的虾品质好,许多外地收购商抢着要。”四川良田万亩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经理杨高升介绍,这片虾田可捕捞到5月底,目前批发价 34—64 元/公斤。“小龙虾捕捞完毕,正好赶上插秧。后续还将在稻田里放养虾苗,实现稻虾轮作、综合种养、一地多收。”  “虾能消灭田间二化螟等害虫的幼虫,还可为稻除草、增肥,减少了农药、化肥的用量;稻可为虾供饵、避害。”谈及稻虾综合种养模式,杨高升算了一笔账,每亩稻田可产小龙虾200斤左右,在稳粮的同时促进增收。  小龙虾打捞上岸后,第一时间被送到几公里外的川渝龙虾集散中心,这是川渝两地最大的小龙虾集散平台。在这里,小龙虾按大中小规格被分拣后发往全国各地。  川渝龙虾集散中心总经理邹富文介绍,集散中心于今年3月30日正式落成开业,配备了先进的自动化设备,可精准识别小龙虾的等级规格并进行分拣,满载运荷每天可分拣小龙虾40吨,主要发往北京、上海、广州、江苏等地。“集散中心不仅解决了小龙虾养殖户卖虾的问题,而且价格更稳定,能保证收益,可提高大家养殖的积极性。”  雁江区气候适宜,水质好,养殖的小龙虾肉质紧实鲜嫩,体表红润有光泽底板洁净卖相好,颇受市场和消费者青睐。此外,与湖北、安徽等小龙虾主产区相比,雁江区冬季的平均气温高4℃—5℃,适合小龙虾生长。近年来,雁江不断探索创新养殖方式,大力发展早虾和冬虾,走差异化发展竞争路子。  杨高升介绍,冬虾一般次年2月份上市,每斤价格可达80元,最高可超过100元,可大幅提高养殖收益。下一步,他们将扩大种养面积,走集约化生产路子,实现稻虾综合种养3万亩。  “近年来,雁江小龙虾产业发展迅速,目前全区养殖面积 2.8 万亩,年产量 2500 余吨。”雁江区农业农村局水产中心负责人、高级工程师龙跃进介绍,根据雁江区委关于小龙虾产业的发展规划,到2027年,全区稻虾产业将扩面发展到8.5万亩,产值12亿元,力争小龙虾产量排进全省前三,为全国消费者提供更多雁江小龙虾。雁江区粮油现代农业园区稻虾综合种养基地。李雅 摄农文旅融合 虾产业激活发展新动能  5月5日晚,“品味龙虾嗨玩雁城”雪花啤酒·2024年雁江小龙虾美食周落下帷幕。在为期8天的活动期间,雁江区蜀人原乡广场人气火爆,众多本地市民和不少外地游客纷纷前来打卡。  菜品丰富、肉质紧实、口感好是消费者品尝雁江小龙虾后的共同感受。“雁江小龙虾,马西达(好吃)。”4月28日小龙虾美食周开幕当天,现场品尝小龙虾后,来自韩国的游客朴先生竖起了大拇指。美食周期间,到资阳出差的安徽合肥人李先生,在品尝了蒜蓉和麻辣两个口味的小龙虾后点赞道:“味道很好,比我们那边的要好。”  据了解,雁江小龙虾美食菜单中,有香辣、蒜蓉、泡椒、鱼香、卤味、红糖、番茄、糖醋、陈皮等十余种口味,可让美食爱好者们实现小龙虾“口味自由”。  美食周期间,雁江还举办了乡村文化振兴魅力竞演、川渝小龙虾厨艺技能邀请赛、雁江特色民俗表演、长寿文化文艺展演、青少年艺术大赛、全民歌手大赛、“摇滚之夜”专场演出等18场活动,让市民和游客在享受小龙虾“食”尚盛宴的同时,也享受了一道道文化大餐。  小龙虾聚人气增活力,促进了消费。据统计,本次小龙虾美食周吸引游客总量超50万人次,拉动直接消费近1000万元。  据了解,早在上世纪,小龙虾就被端上雁江人的餐桌。烹饪技法几经传承和创新,小龙虾成为当地一道特色美食。无论是城市街头的餐馆,还是乡镇老街的小店,抑或烧烤夜宵摊点,都可看到小龙虾的身影。2017年起,雁江区开始成届制举办小龙虾美食活动,不断擦亮小龙虾这张美食名片。2023年,四川资阳心缘小龙虾传统烹饪技艺入选雁江区第七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在促进餐饮消费的同时,小龙虾也带动了乡村游等产业发展。美食周期间,与蜀人原乡广场相距约20公里的保和镇洞子湾村小龙虾垂钓基地,迎来了不少钓虾爱好者。  “我们基地4月16日正式对外开放,提供钓竿、网兜、饵料和桶等,大人每人9.9元,1.2米以下的小朋友免费。”该基地负责人王家豪介绍,“五一”期间,每天进入基地的客人有四五十人,既增加了收入,又增加了虾的销量。  雁江区文旅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持续办好小龙虾美食周,打造雁江文旅品牌,促进农文旅融合发展,带火整个小龙虾产业,激发经济发展活力,赋能乡村全面振兴。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4-05-13
(记者 李婷 雅安观察 黄刚 廖诗雪)5月,石棉县5.1万亩枇杷迎来销售旺季。在当地的水果市场、路边摊位,到处都能看到黄澄澄的枇杷。“估计今年枇杷产量约3万吨,同比增长10%,产值约8.35亿元,优果比例增加12%左右,销售期要持续到7月中旬。”石棉县第六批科技特派员、枇杷组组长徐元军介绍,除气候等有利因素外,今年石棉县枇杷实现“增量”,得益于技术等方面的新突破。比普通枇杷颜色稍浅的枇杷杂交新品种“白雪公主”(黄刚 摄)品种升级 筛选步伐不停  在石棉县丰乐乡,有一个被当地人称为“枇杷大观园”的枇杷科技创新示范基地,这里是枇杷新品种的试验地。  此前经过20多年培育,石棉县筛选出了最适宜当地种植的优良单株“大五星”枇杷,这是目前国内最优质晚熟鲜食枇杷品种之一,但新品种的筛选培育仍未停止。  “经过去年的试验,今年我们的春花枇杷开始大量出果,即将流入市场。”枇杷种植户官银军指着不远处挂满未成熟枇杷的果树说。虽然经过疏果,每个枝头上仍有15个到20个枇杷果。  石棉枇杷多生长在海拔1200米至1600米区域,冬季是枇杷的开花季,冻害造成的枇杷成果损耗率在10%至80%之间。近年来,基地与四川农业大学技术团队合作,将石棉本土枇杷与位于热带的南亚枇杷杂交,将枇杷花期延迟到春季,降低了冻害带来的成果损耗率,保证产量,果实也比传统枇杷晚熟45天左右,实现错峰上市。  “基地会把试验好的优良新品种免费推广给农户。”徐元军说,目前基地内有120多种枇杷,备案的本土枇杷种类有7种,包括目前石棉县大量种植的果真好1号、果真好2号等。当前石棉还在研究春花枇杷二代和三代,力求口感更好、甜味和果味更浓郁。  此外,石棉还引进福建等沿海地区的枇杷与四川枇杷杂交,杂交出的枇杷果比四川枇杷果卖相更好,呈现出像凤梨一样的黄白色,被研究者称为“白雪公主”和“白马王子”,未来有望走入市场。石棉县50万头生猪养殖基地今年有望投用,实现“生猪+果蔬”等绿色循环(黄刚 摄)模式升级 种养循环探路  除了探索品种迭代,提升枇杷成果率和优果率,石棉还积极拓宽销售渠道、优化种植模式,助力枇杷增收。  随着新一季枇杷的开秤上市,石棉县146家枇杷电商也忙了起来。目前,全县7个乡镇低山河谷区科技示范片的枇杷已陆续售出优质枇杷550吨。其中,“互联网+”电商销售4.5吨,实现销售收入1050万元。“一批果子下树,往往是我在朋友圈里一发消息,就被抢购一空。”石棉枇杷种植户欧志敏说。  今年9月,占地约281亩的石棉县50万头生猪养殖基地有望投用,实现“生猪+果蔬”等绿色循环,粪污零排放。养殖基地项目相关负责人柳壹镪介绍,基地将把生猪的粪便通过固液分离、菌床微生物发酵处理、加入秸秆等农作物残余等近10道工序,实现年生产5万吨有机肥,用于蔬果种植领域的土壤改良和种苗培育,为枇杷等蔬果增产提供帮助。
四川日报 | 分享: 2024-05-11
(张立祥 邱吉)“掌心向下,拇指和食指夹住鱼叶以上的嫩茎,向上轻提,保持芽叶完整、匀净。”近日,在巴中市平昌县邱家镇嘶峰村,来自自贡市的帮扶队员李峨向茶农讲解茶叶采摘的注意事项和技术要领。随后,茶农们指尖翻转舞动,将采摘下的嫩芽放入茶篓。  以托底性帮扶为契机,自贡帮扶工作队在茶叶精深加工、培育市场品牌、引进机采茶技术等方面重点发力,通过签订两地茶叶产业协会战略合作协议,助力平昌县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当前,托底性帮扶工作在平昌县扎实开展,如何让帮扶工作“入乡随俗”开花结果,各方积极探索实践。谁来帮?形成“5+N”支帮扶力量5月初,在平昌县10万平方米标准化厂房建设项目现场,塔吊林立,机械轰鸣。“项目预计今年12月底完工。”项目现场负责人赵彬彬说,建成后可入驻企业25家,提供就业岗位2300个,实现年利税1亿元。  据了解,该项目将根据签约企业的生产要求,量身定制厂房装修细节,实现“拎包入住”,帮助企业尽快投产。  “除了自身发力,结对帮扶的自贡市、浙江省永康市也将围绕平昌优势产业,帮助我们招引签约企业入驻。”平昌县发展和改革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自托底性帮扶工作开展以来,平昌已形成“5+N”支帮扶力量,分别来自浙江省永康市、四川省自贡市、四川省地方金融管理局、中国电子科技网络信息安全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网安公司”)以及四川大西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大西洋集团”),N则来自民营企业、商会、协会等社会帮扶力量。  “目前,自贡市共派出30名帮扶干部来到平昌工作。”自贡市结对帮扶平昌县工作队领队蔡小波表示,其中有18名专技人员,分别派往医院、学校等单位进行专业技术指导。在医疗方面,帮扶医疗队通过创新完善医院管理制度、开展技术引领强学科,使平昌县人民医院的医疗服务能力得到有效提升,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  在各方力量帮扶下,平昌正聚焦2024年度“产业、项目、平台、任务”4张清单明确的52项支持事项,逐条逐项抓落实,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怎么帮?助力特色产业发展4月22日一早,在平昌县得胜镇马灵社区优质肉牛(海福特)繁育基地,四川畜旺牧业投资有限公司负责人池得平忙个不停,他一边给肉牛添加草料,一边等待自贡市帮扶工作队队员陈岗的到来。  上午9时,陈岗如约而至,他来到牛棚,耐心细致地讲解母牛产后饲养管理、圈舍消毒、动物疫病监测防治等工作。  “帮扶队员经常来基地,指导我们科学养牛。”池得平说,目前基地养殖“海福特”能繁母牛100头、犊牛90多头,提高了经济效益。据了解,在养牛的重要节点,帮扶干部会前往各乡镇现场指导,还通过举办技术培训班、培养养殖技术骨干,解决养殖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帮扶工作不止于此。据统计,浙江省永康市近三年累计落实东西部协作财政帮扶资金1.5亿元,实施帮扶项目25个。而结对帮扶平昌的中国网安公司和大西洋集团工会在2024年春节采购县域农特产品2000多份,总价值约51万元。  “下一步,我们计划依托中国网安公司和大西洋集团在商贸服务、大宗商品采购、电子商务等领域的平台优势,加快县域商贸物流网络建设,培育壮大茶叶、青花椒、江口青鳙、肉牛等特色产业,合力打造‘平昌—网安’‘平昌—大西洋’托底性帮扶品牌,做大贸易公司,力争实现年销售额1000万元以上。”平昌县国资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如何落实?严格执行推进机制  近日,在平昌县南天门旅游景区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南天门管委会”)红山村的高标准农田现场,旋耕机、微耕机来回穿梭,田间地头一派繁忙景象。  “过去,这片土地是撂荒地。”南天门管委会副主任兰晓钟说,在帮扶工作的推进下,不仅建设了高标准农田,还引进了一批先进农机设备,“目前,南天门管委会共建设高标准农田6000亩,实现油菜、水稻轮流种植”。  帮扶工作如何推进和落实,平昌县有思考,也有打算。  在重点项目上,实行“1+3+N”项目工作机制,即以重点项目为牵引,力争每季度至少开工1个10亿元级以上重大项目,招引3个以上工业项目落地园区,实施面上N个重点项目。  在重点工作上,实行“清单制+责任制+销号制”,在“两大特色产业”培育、“五个重点指导支持项目”“一个平台建设”“五方帮扶力量”等方面持续发力,逐一研究落实、对账销号。  在督导考核上,实行“周调度、月通报、季考评”机制,定期调度推进情况、解决具体问题,确保工作走深走实。  在帮扶力量上,实行帮扶干部人才定期联系机制,常态化跟踪服务保障,促使帮扶干部人才安心生活、舒心工作。  “下一步,要坚持把产业振兴作为后发赶超的关键之举,通过培育大产业大企业,助推县域经济发展,同时扎实推进托底性帮扶的各项工作落地落细,以实实在在的发展成效回报各界关怀。”平昌县委主要负责人表示。
四川日报 | 分享: 2024-05-10
(记者 董世梅 罗向明 兰楠)在G5京昆高速米易县城的出入口,矗立着一座外形酷似汉字“易”的城市雕塑。一条弯曲的红色曲线,上半截围绕着金色的太阳,下半截则好像红色绸带飘散开来,象征着奔腾流淌的米易人的母亲河——安宁河。当地人告诉记者,这是米易的城市形象标识,名为:米易之“易”。  米易之“易”是什么?行走在横断山脉南端、拥有南亚热带干热河谷立体气候的米易,四川日报全媒体调研组感受到安宁河带来的润泽、阳光带来的活力,感受到“天府第二粮仓”的富足,也理解了“插根筷子都能活”的生机。  当下,米易之“易”又有新的注解。作为攀枝花共同富裕试验区建设的一部分,米易县将城乡融合发展作为缩小城乡发展差距、促进城乡共同繁荣、实现共同富裕的关键抓手。调研组要追问的,是“易”字背后的路径。从某种意义上说,米易之“易”就是当下正着力推进的城乡发展之变。  米易做到了吗?数据显示,当地农民收入增速连续11年超过城镇居民,2023年全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高于城镇居民2.3个百分点。曾六次获得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县称号的米易,正进行一场将城与乡之间的“不等式”变“等式”的探索。安宁股份20万吨电池级磷酸铁及磷酸铁锂生产项目进行生产前的最后调试。 湛璐霜 摄路径1将资源优势发挥到极致  ●每亩耕地产出“两千斤稻谷+两万斤蔬菜”,土地值钱了,农民种地积极性也调动起来了  年均气温20摄氏度、日照2500小时,米易是天然的“大地温室”和全国少有的热作区。米易县相关负责人介绍:“在建设共同富裕试验区过程中,米易结合实际,立足资源禀赋优势,做大做强特色产业。”  如何将资源优势发挥到极致?米易因势而为,做好阳光与地形两篇文章。  阳光,是米易最普通也最珍贵的资源。米易在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康养产业的基础上,还着力发展光伏产业。  “一片果园一座房,一院光伏晒太阳。”跟随这样一句顺口溜,调研组来到米易县草场镇龙华村。龙华村是攀枝花市首批和美村庄样板村之一,也是四川率先探路“零碳村”建设的试点之一。  “一片果园”指的是龙华村的枇杷产业,全村有82%的农户种植枇杷,总面积达7000余亩。“一院光伏”则是指“零碳村”建设中引进的光伏产业。漫步龙华村,一排排银灰色的太阳能光伏发电板在农房上闪闪发光。“光伏发电除了保障我们家日常用电外,用不完的电还可以卖钱。”村民黄承银家中安装了60平方米光伏发电板,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他家光伏发电板一年可发电2.15万度,余电上网,年收益可超8000元。  “全村光伏设施每年发电可达300万度。”龙华村党总支书记杨利贵向记者展示着工作台账。目前,米易具备分布式光伏发电能力2.15万千瓦,年发电量1659万度,正在推进装机规模为10万千瓦的集中式光伏项目。  阳光,还带来优质的旅游资源。“当你一踏进米易,就到了省级康养旅游度假区。”这是米易人常跟外地旅客提及的一句说笑。这里拥有米易阳光城康养旅游度假区、米易白马阳光康养度假区2个省级旅游度假区和6个国家A级旅游景区,并正在争创国家级旅游度假区。  安宁河穿米易县城而过,两岸居住着全县85%的人口,全县90%的GDP产生于安宁河流域。安宁河带来的河谷地形就是发展特色产业的重要基础。早在上世纪80年代,米易县就被列为四川省立体农业试点县,经过近40年的发展,已形成了产区明显、层状分布的“三带”布局产业结构,即河谷区10万亩粮经复合、中山区30万亩特色水果、高山区20万亩优质林果烤烟和畜牧养殖“三大特色产业带”。  值得一提的是,在安宁河谷粮经复合产业带,当地充分利用河谷地区光热、水源等优势,每年4月至9月种植优质水稻,9月至次年4月种植早春喜温蔬菜,每亩耕地可产出“两千斤稻谷+两万斤蔬菜”,亩均产值达3万元。土地值钱了,农民种地的积极性也调动起来了。  如今,米易围绕助力打造“天府第二粮仓”,不断夯实农业基础地位,已被纳入“十四五”全国首批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创建名单,入选第三批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龙华村是攀枝花市首批和美村庄样板村。湛璐霜 摄路径2建立共富试点  ●成立股份公司整合全县73个行政村资源,70%的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突破10万元  推进城乡融合发展,重点在县域、难点在乡村。米易的乡村,规模化种植已经走在前列,如何更进一步?壮大村集体经济,成为米易攻克难点、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手段。  为了破解乡村产业发展中的人手紧张、管理薄弱、资产零散等共性问题,该县成立了米易县乡村建设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公司由全县73个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共同持股97.3%,米易城乡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持股2.7%。  “工程建设、租赁服务、资源经营……公司把产业链延伸环节更多留在乡村,把产业发展的增值收益更多留给农民,引导城市资金、技术等先进生产要素进入三农领域。”该公司副总经理麦俊介绍,自2022年成立以来,公司统筹整合各村资源,承接村庄建设项目65个,已实现合同总金额超1亿元。  在米易乡村,“共富”是墙上的高频词汇。攀枝花被赋予为全省探路共同富裕的重任,米易则聚力在增加群众收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上先行先试。  “打鱼喽!”清晨,伴着和煦的阳光,米易县湾丘彝族乡热水村拿虎湾共富渔村,村民齐心协力,抛网、收网、挑选、装筐、称重、运输,呈现出一片热闹的打鱼场景。  在共同富裕试验区建设中,热水村探索建立“党支部+专合社+公司+农户”的渔业养殖共富机制,带动130余户村民建成攀西地区最大的淡水渔业养殖场。“目前,发展淡水鱼养殖520余亩,年产值3380余万元,专合社养殖户人均渔业纯收入接近4万元。”热水村党总支书记杨家贵介绍。  近年来,米易探索建立了撒莲镇“粮仓+”等22个首批共富试点,构建了西部绿色生态共富片区等3个共富示范片区,探索形成了“共富农场”“共富渔场”“共富工坊”等22条实践做法,在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上进一步发力。  去年,米易全县73个行政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均突破6万元,其中10万元以上的村达70%;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倍差从2022年的1.98缩小至1.93;中等收入群体占比达48.67%,较2022年末提高2.95个百分点。  “很多人都以为米易是农业县,但工业对米易财政的贡献达到了80%以上。”米易县相关负责人介绍,突出新型工业化引领作用,米易加快构建以工业为主导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在推动产业升级中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筑牢城乡融合发展基础。  加快做大做强县域经济,米易明确要积极拓展工业经济增量,全力推进安宁股份20万吨电池级磷酸铁及磷酸铁锂生产项目等加快见效。走进四川米易白马工业园区,安宁股份项目一期已经进入生产前的最后调试环节。按照设计,安宁股份项目全部建成投产后,将让米易正式驶入锂电池等新能源产业赛道。米易县城。米易县委宣传部供图路径3畅通城乡融合“微循环”  ●紧盯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通盘考虑城乡发展规划  今年“五一”假期,昆明市民汪韩旭带着家人到新山傈僳族乡游玩。“交通便捷、民宿精致,这里真的值得二刷。”沉浸在傈僳梯田的美丽风光中,汪韩旭不停点赞。  曾经被视为痛点的乡村交通正在逐步改善。新山傈僳族乡是米易唯一的傈僳族聚居地,近年来,乡上部分公路路面出现裂缝、破损,制约了当地的农文旅融合发展。2022年,S465米易县攀莲镇青皮村至新山傈僳族乡坪山村段改建工程开工建设,道路全长6.7公里。新山傈僳族乡副乡长吴双宇告诉记者:“该路段将沿线的农业园区、自然生态、旅游产业串起来,形成紧密的城乡‘微循环’。”  在交通规划中,米易提出通盘考虑城乡发展规划编制,一体设计,推进城乡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共建共享。近年来,米易被评为全省“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四川乡村运输金通工程样板县。米易县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当地还将继续加大投入,推进农村公路与沿线配套设施、产业园区、旅游景区一体化建设,实现修好一条公路、串联一路风景、带动一片产业、造福一方百姓。  改善城乡发展面貌,米易重点紧盯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两大差距。全县通村公路硬化率、通客车率均达100%,全力推进前进渠中型灌区等项目建设,43个中心村5G网信号全覆盖,推动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创建全国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  加速资源在城乡之间的流动,既需要持续推进乡村道路提档升级,打通区域协同“大动脉”;也需要搭建平台,畅通城乡融合“微循环”。  “足不出户,真的很方便。”米易县白马镇棕树湾彝族村村民刘静掏出手机,在易加智慧农资服务平台下单购买了一袋肥料。米易县农资4S店体验中心的工作人员收到实时下单信息后,迅速将订单转给邻近站点服务人员。半小时后,刘静就从配送员手中拿到了购买的肥料。  2022年底,米易采取“县属国有企业+农资供应链公司+金融机构”合作模式,搭建起农资供应链、金融服务链、利益链接链“三链融合”的易加智慧农资服务平台,推进农资销售采购由传统的线下流通方式,向线上数字化服务转型,降低农资采购成本。  探索没有止步。下一步,米易将重点聚焦破除阻碍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的壁垒,强化均衡配置,深化县域内城乡融合发展综合改革,促进城乡要素双向高效流动,加快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  左手繁华都市,右手和美乡村,米易之“易”是现在进行时,更是将来时。切片乡土变热土 返乡“新农人”多起来  (记者 兰楠)近日,米易县普威镇独树村白家庄家庭农场内,负责人白世成忙着通过电商平台销售水果。他告诉记者:“今年樱桃平均每天卖出3500件左右。”29岁的白世成,大学毕业后在外地工作,2016年返乡创业。  同样选择返乡创业的还有米易县草场镇克朗村的李明燕,她是国家二级建造师,与丈夫一起在北京从事室内设计10余年。2013年,夫妻二人选择回到草场镇,成立了比米家庭农场。  “新农人”多起来,与安宁河谷的肥沃土壤有关,更与米易县打造的政策“沃土”密切相关。  “90后”冷兴瑶是米易县绿怡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的总经理。2016年,她放弃城里工作回到米易县丙谷镇雷窝村。“我大学学的是旅游管理,对种地一窍不通。”在县里的支持帮助下,她多次赴成都、重庆、长沙等地学习。“培训后我将重点放在优质种苗选育和栽培上,打造共富农场,但种苗选育技术门槛高,为此,县里又帮我牵线搭桥联系上农科院的专家。”冷兴瑶逐渐从“门外汉”变为“土专家”。  近年来,米易深入实施乡村人才振兴五年行动,鼓励优秀人才返乡创业,先后回引优秀农民工、大学毕业生等返乡人才2000余人。同时,持续深化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带头人职业化试点,重点培育了1125个种植养殖大户、生产技术能手。  这些“新农人”带来农业“新玩法”。李学武是农学专业博士、攀枝花学院康养学院学科负责人,去年7月,被选派到米易县草场镇碗厂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他拿出搞学术研究的劲头,帮村里总结和规划了“1+ 4+1”产业发展模式,即1个文化产业、4个农业产业、1个旅游产业。  在枇杷销售旺季,草场镇龙华村的欧勇从早到晚“泡”在龙华村电商发货中心。1993年出生的欧勇,在成都学习电子商务与应用后返乡注册了龙华村第一家网店,2023年销售额达到2600万元。欧勇还发起成立了米易县特色农产品电子商务协会,把创业经验分享给返乡青年。如今,龙华村980户家庭中,电商多达257家。  “我们想把城市的发展理念带到乡村,坚持农业生产标准化,农产品可溯源。”李明燕介绍,他们为每个农产品附上专属“身份证”,消费者“扫一扫”便能对每个产品追根溯源。在其农场带动下,周边农户标准化生产意识显著提升。
四川日报 | 分享: 2024-05-10
四川三农新闻网绵阳讯(通讯员 长河川淼)将马列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始终保持红色基因蓬勃生机与旺盛活力。在党的正确领导下,勇于自我革命,发展民生经济,增强政治纪律定力,实现适合中华民族特点的现代化,从胜利走向新胜利,科学锻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复兴之路。文化是国家民族的灵魂,优秀传统文化则有持久生命力,这是中国具体实际最为重要的部分。道路、文化、制度、理论自信,也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地方,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优秀传统文化历经大浪淘沙,跨越若干岁月,已成为文化基因和精神标识。马列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就是在高质量发展中得出的科学结论,也是中华文明走向伟大复兴的客观现实需要。在经济社会走向双循环的当代,优秀传统文化已成就最为深层的实际。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则是彼此契合、相互成就。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开辟了马列主义新境界,焕发了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强大动力,深刻改变着当今中国和世界。我们既不是抛弃历史、重起炉灶、照搬外国,也不要沉迷旧梦、食古不化、孤芳自赏,只有吸收所有先进文明文化成果,才能创造出源远不息的新思想。天下为公、厚德载物,天人合一、和合共生。赓续文脉、破茧成蝶。中国式现代化与优秀传统文化文明其实不可分割。也为人类文明在继承和创新中树起了榜样,让世界文明百花园中姹紫嫣红彰显更璀璨繁荣的光明前景。传承红色基因弘扬优良传统文化。“两个结合”就是中国共产党人高度的政治理论和文化行动自觉。
四川三农新闻网 | 分享: 2024-05-09
“我从小在牛王庙村长大,第一次看到土地有这样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前的旱地现在变成了水田,荒地变成了耕地,今年我家又可以多种些水稻了。”5月7日,自贡荣县高山镇牛王庙村村民夏孟生站在田埂边充满期待地说。近年来,高山镇依托“党员带头、群众参与”总体发展思路,聚力推动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项目区总面积70.01平方公里,总投资7.27亿元,建设工期从2022年至2025年,为期三年,建设内容包括农用地整理、建设用地整理、基础设施建设、乡村生态保护修复、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等。“推动村集体经济良好发展,积极盘活村里的撂荒地、闲置地,破解土地难题,归根到底还是要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镇党委将继续把乡村振兴战略目标一项项落实落好,带动百姓致富。”高山镇负责人说。为确保高山镇土地流转、施工组复耕推进等问题快速有效解决,该镇充分发挥领导干部“头雁”作用,划分11个工作组专项负责,同时积极发动培训农民党员担任“政策传声筒”,带头表率,带头宣传政策。在镇党委快速推进和农民党员上门入户宣传的双重措施下,土地整治工作有序平稳推进,并以此为契机,探索发展特色产业,积极导入“文旅+”“农业+”项目,大力发展农文旅、农商旅、农体旅产业,全力打造“穹窿驿站”正安新村农旅融合主题小镇,持续扶持壮大牛王庙村红薯粉条、清水寺村手工大头菜、马塘村优质大棚蔬菜种植等集体经济产业,示范带动全镇产业发展。据了解,下一步,高山镇将持续扎实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各项任务,积极创新项目实施模式,着力探索农业农村改革发展新路径。(供稿:荣县县委宣传部)
四川新闻网 | 分享: 2024-05-09
莹莹 (图片由四川省川茶品牌促进会提供)  初夏时节,四川近600万亩茶园冒出新一茬嫩芽,产值占据全省茶叶年产值40%的夏秋茶蓄势待发。根据产量和市场走向预判,今年川茶综合产值将再次迈过千亿元大关。回首2018年,锚定做大擦亮农业大省金字招牌和围绕冲刺千亿产值目标,四川启动精制川茶产业建设行动。一系列动作不断。2021年8月,全省精制川茶产业培育现场推进会议召开,总结精制川茶产业发展情况,加快川茶振兴步伐。2022年底,省政府办公厅发布《关于推动精制川茶产业高质量发展促进富民增收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全面推动精制川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一项项成绩喜人。2021年全省川茶综合产值首次突破1000亿元,销售额位居全国第三,提前一年达成产业发展目标。2023年,引领宜宾早茶、蒙顶山茶、峨眉山茶、米仓山茶“三山一早”公共品牌的省级区域公用品牌——“天府龙芽”品牌价值增长到43.21亿元,品牌打造工作取得重大突破。  精制川茶,如何“泡出”千亿产业版图?俯瞰泸州市纳溪区梅岭村万亩茶园。谋篇布局 打造精制川茶加工区,创建现代农业产业园区  南至泸州、宜宾,北到广元、达州,数千年来,根植于蜀乡大地的茶园飘来阵阵茶香,向世人展示四川茶叶优势产区的底蕴。  四川是种茶、饮茶发源地之一,是茶树原产地、产业加工起源地、全国名优绿茶产区。2014年前后,四川产茶县(市、区)就达120多个,茶园面积和毛茶产量均位居全国前列。  得益于特殊的气候条件,川南等地的绿茶2月前后即可采摘,比其他产区提前15天至20天,“看着春晚品春茶”,全国同纬度最早、错峰上市的独特优势愈加凸显。  得益于先天优势,四川一度“千家万户种茶、千企万厂制茶”。2018年,全省175户规模以上茶加工企业完成产量11.1万吨,精制茶加工产业已有一定基础。  与此同时,一个难题长期困扰着川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四川产茶县多达120余个,茶叶商标超万件,但70%以上茶叶以原料、初加工形态外销,4000多家茶企中规模以上企业仅占4%。  企业“小、散、弱”,品牌缺失,川茶亟需打破发展障碍。2018年,锚定做大擦亮农业大省金字招牌和围绕冲刺千亿产值目标,四川启动精制川茶产业建设行动。  在此背景下,如何谋篇布局?  四川锚定全链条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聚焦种植、加工、经营主体培育等多个环节与关键领域协同发力,打响精制川茶的“发令枪”。  种植方面,借鉴成熟经验,锁定助力农业农村现代化这个目标,四川提出以农业产业园区这个农业现代化的载体和平台建设为抓手,在重点茶区分级分批创建、扶持现代农业产业园。提升全省茶叶生产基地规模、产量,重点提高机采面积,培育茶产业重点县。  加工领域,立足资源禀赋,四川提出重点发展以名优绿茶为主,工夫红茶、茉莉花茶和藏茶为辅的“一主三辅”优势产业及产品,布局和打造川西名优绿茶、川南名优早茶、川东北富硒茶、川中茉莉花茶、工夫红茶和藏茶的6个精制川茶加工区,认定300家“精制川茶清洁化加工示范企业”,提升川茶整体加工水平。  培育经营主体,围绕形成以销售收入10亿元—50亿元的大企业大集团为引领和销售收入1亿元以上的“小巨人”、成长型中小企业为支撑的产业发展格局,四川全力打造引领川茶高质量发展和产业崛起的“领头羊”。  有目标也有路径,作为茶产业大省,四川坚定迈出精制川茶发展的新步伐。重点突破 围绕生产、加工着力点,加快川茶振兴步伐  3月,漫山茶树在薄雾包裹中抽出嫩绿的新芽,作为茶马古道途经地的攀枝花市盐边县国胜乡又热闹起来。  国胜茶叶现代农业园区是攀枝花市四星级现代农业园区,国胜乡共种植茶叶万余亩,年总产值达1亿元,主要品种有福鼎大白茶、名山213、名山131和云南大叶种,高品质的原生态高山有机绿茶广受茶叶爱好者和茶商关注,是当地群众致富增收的“金叶子”。  提升茶叶种植加工水平、培育经营主体、建设现代农业园区,在四川布局发展精制川茶产业后,当年川茶就收获惊喜。  2019年,川茶产业呈现出“基地规模逐步扩大、毛茶产量稳中有升、综合效益大幅提高”的良好发展态势,四川茶园面积达到575万亩、产量31.3万吨、毛茶产值27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4%、6.3%和18.7%,综合实力跃居全国第2位。  如何持续提升川茶综合产值?答案是——找准突破口与着力点,加快川茶振兴步伐。  2021年,四川提出实施精制川茶产业培育“六大行动”,以茶园提升、茶企培育、单品突破、品牌打造、科技兴茶、川茶出川为抓手,改造低产低效茶园,提高茶叶加工自动化、清洁化水平,培育在全国叫得响的明星单品,加大川茶科研攻关力度,助推高端茶走出去。  2021年,全省川茶综合产值首次突破1000亿元,销售额位居全国第三,不仅提前一年达成产业发展目标,也让川茶成为继川猪、川粮油、川菜、川果、川牛羊之后,又一产值突破千亿元大关的“川字号”优势特色农业产业。  2022年底,《意见》对精制川茶产业提出更高要求,围绕绿色基地建设、清洁化加工、科技服务等方面,四川重点在生产、加工等方面逐个突破。  建设绿色生产基地。充分发挥“两带两区”比较优势,以国家(省级)茶产业集群、产业强镇、现代农业园区等项目为抓手,推广种植特色优的新茶树种,应用“两个替代”绿色生产等先进实用技术,在适宜区推行水肥一体化设施、数字茶园等建设,推进产业基地向规模化、标准化、绿色化、良种化、数字化方向发展。  提升精制茶加工水平。支持龙头企业依托原料基地建设初加工厂,规范加工厂房建设,改造升级初加工设施设备,建设标准化“第一车间”。推广应用连续化、自动化、专业化加工设备,规范工艺流程,加强设备更新,完善仓储、保鲜等设施,提高分等分级、产品包装等能力。持续支持茶企、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入驻国家和四川省农产品质量追溯平台,保障茶产品质量安全。兴产富民 让更多农民共享产业发展成果  4月初,巴中市巴州区天马山镇茶叶种植基地内,几百名采茶工人身挎茶篓,手指翻飞,熟练地从茶树上摘下“一芽一叶”。  “今年春茶产量预计将达到6吨,茶厂生产效益将达到600万元,比去年增加效益50%,今年底村集体将张榜分红!”天马山镇狮子寨村党支部书记余安波介绍。  四川70%以上的茶园分布在盆周山区,茶产业是当地的主导产业,是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  如何让更多农民共享川茶产业发展成果?回答好这个问题,才能真正实现川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意见》提出目标,到2025年,全省茶叶种植面积保持基本稳定,亩产值持续增加,毛茶产值达到400亿元,综合产值超过1300亿元,带动全省500万茶农增收、300万从业人员就业。  种茶农民要提升收入水平。全面开展茶区农民技术培训,培养一批种茶技术能手、职业农民。鼓励企业采用“订单农业”“公司+基地+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户”等模式,建立保护价托底收购、以质定价分级收购等密切企业与农户利益联结的收购方式。  在泸州市纳溪区,当地的茶叶专业合作社带领茶农了解茶叶市场信息、考察茶叶品种、学习茶叶管理技术、引进先进采茶设备,助力茶农增收致富。  “为保证茶叶质量,专业合作社举办茶叶种植、加工等专业培训,召集当地茶农参加,学习新技术、新知识。合作社还会提供加工服务或销售机会,以促进茶叶销售。”当地茶叶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周世庆说。  拓展产业功能助农增收。鼓励企业围绕加工、精选、包装等生产环节,与农户建立稳定的合作机制。支持发展生产型社会化服务组织,培养一批种子种苗、统防统治、机采机收、市场营销等专业化、社会化、职业化新型农民。推进茶旅康养一体化发展,鼓励茶区农民开办“茶家乐”、特色民宿,提供茶事体验等服务,鼓励农民开展电商直销,拓宽增收渠道。  壮大集体经济带动农民增收。支持村集体以土地资源、闲置资产、生产发展资金等为股本与茶企开展股份合作,推进农村集体资产增值增效,通过股权量化促进农民增收。鼓励集体经济组织与农户建立“流转有租金、务工挣薪金、经营赚现金、按股金分红”的茶产业发展利益联结机制,增加农民收入。  新目标、新作为。放眼未来,精制川茶将“泡出泡出”更广阔的产业版图!
四川日报 | 分享: 2024-05-09
(记者 张敏)5月5日,记者从广元市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获悉,这个“五一”假期,古蜀道游持续火爆。在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广元市古蜀道沿线45家A级旅游景区共接待游客151.89万人次,实现门票收入1769.92万元。在不久前举行的2024年“古蜀道徒步游”活动上,来广元“邂逅”古驿、古树、古桥的游客超过万人,较去年同期增长超50%。  两组数据折射的是古蜀道游的“火热”程度。在2024年“古蜀道徒步游”新闻发布会上,广元市副市长刘素英介绍,蜀道徒步游、绿色生态游成为广元旅游新热点,自去年9月推出“古蜀道徒步游”活动以来,已吸引超20万人次参与。  古蜀道游火了,广元如何抢占文旅发展新风口?2024年“古蜀道徒步游”活动上,来广元“邂逅”古驿、古树、古桥的游客超过万人,同比增长超50%。 广元观察 高志农 摄以活动“代言” 古蜀道游再添一把火4月23日,2024年“古蜀道徒步游”活动在广元市昭化区昭化镇高庙铺和剑阁县普安镇拦马墙两地同时进行,超万名徒步游爱好者和本地干部群众参加。  这是广元第二次举办“徒步古蜀道,对话翠云廊”活动。自去年9月中旬解锁“徒步游”新玩法以来,广元在古蜀道游玩方式上持续创新。  从人员构成上看,本次活动吸引了更多文艺界、体育界人士,文化旅游、生态康养、户外运动等行业协会代表,以及网络短视频、旅游、徒步博主,还有海外游客也加入“讲古蜀道故事”的行列。  在演绎内容上,除了延续“张飞植柏”“点树交印”等沉浸式表演和“通关文牒”打卡等内容,今年新增了司马错入蜀、张飞战马超等蜀道历史故事,以及蜀道赋诗、三国群英cosplay等传统和流行相结合的内容。  以活动为古蜀道游“代言”,带动效果明显。据统计,古蜀道高庙铺至松宁桥段有2.2公里,近期每天有2000多人次来此游览。  广元市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局长罗全生认为,古蜀道游的“火”,来自三个方面,“一是资源的稀缺性,二是在保护前提下的活化利用,三是大力的宣传推介和配套服务。”  古蜀道在广元境内绵延近300公里,共有文化遗产点130余处,沿路古道、古关、古城等文化遗产保存完好,尤其是与古道相伴而生的古柏,仅剑阁县境内就有7778株。近年来广元落实“一树一策”“一树一码”等措施,并整修古蜀道个别地段,增加了指示牌、旅游厕所等配套设施,为徒步游客提供更完善的配套服务。同时,当地还推出3条精品徒步旅游路线,并走进重庆、西安等地推介,不到一年时间,就吸引超20万人次走进古蜀道。流量变“留量”还需培养更多“忠粉”先后四次徒步古蜀道的旅行家吴涛对徒步人数的变化感受直观。长期研究旅游,他对这一变化有着冷静的思考:要考虑如何把古蜀道当前的流量变成“留量”。  参与两次“古蜀道徒步游”活动前期准备工作,广元市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规划指导与资源开发科负责人任玲认为,目前广元的“古蜀道徒步游”处于起步阶段,要吸引并留住更多游客,还得从完善配套设施设备做起。  任玲以公共交通配套为例作了解释:“徒步是单方向的,哪怕是自驾来的游客,徒步结束后也需要折返回停车场。”目前,广元开通了部分路段公交车等,但仍无法完全满足游客需要,要提升精准化服务水平,如定制出行服务等。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中心主任孙华认为,徒步游客是在蜀道上走着看,就必须解决“动观”和“静观”、走着看和站着看的矛盾,可以根据不同人群的兴趣爱好、体力情况、时间情况合理安排,设定不同的路线、路段和行走方式,同时做好道路畅通、导游等方面的服务。  采访中,不管是本地文旅工作者还是行业专家学者,都提到了让古蜀道游长火的举措:在加大古道、古树、古关、古桥等保护力度的同时,经常性举办蜀道文化旅游活动,让更多人关心蜀道、参观蜀道,直至培养出一批古蜀道游的“忠粉”。古道焕“新生”政策引导促破圈更新“让人走起来,古蜀道才能‘活起来’。”罗全生表示,在推动古蜀道游中,政府应该回到引导位置,积极做好蜀道的保护和合理开发,常态化运营等职责则应该交还市场。  具体而言,广元市一方面将积极配合国家、省级文物部门做好“蜀道金牛—蜀道(梓剑昭段)文物主题游径”规划建设;另一方面计划将古蜀道游与当前人们喜爱、热爱的活动结合起来,开展“古蜀道徒步游”常态化赛事等,持续不断吸引游客打卡,让古蜀道更有现代感,助力蜀道文化焕发新生机,规划打造世界级步游道。  近期,《广元市推动民宿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十条措施(试行)》出台,明确给予旅游民宿项目最高不超过100万元的补助,新修订公布的《广元市旅游营销奖励政策》也增加了研学旅行等奖励类型。日前,广元还邀请到全国34个省份的120余家旅行社走蜀道,借助旅行社的力量在全国范围内广泛推介古蜀道游。  古蜀道游的内容还在不断更新。目前,剑阁县即将完成古蜀道龙源段和白龙段两条精品线路共11公里的整修工作,计划于今年下半年适时对外发布开放,届时广元的“古蜀道徒步游”精品线路将从3条增加至5条。  下一步,广元还将陆续推出古蜀道利阆道、米仓道、阴平道等徒步游线路,进一步延伸古蜀道的游览长度,挖掘古蜀道的文化深度。
四川日报 | 分享: 2024-05-09
四川农村日报讯 官国平 张辉 文/图  当前正是油菜籽、胡豆等农作物丰收的季节,各类秸秆堆放在田间地头、道路两旁,不仅影响村庄环境卫生,也存在极大的火灾隐患。近日,乐山峨眉山市胜利街道接到辖区内居民耿学光反映:“为保护环境,这秸秆不能烧!但又没地方扔,应该怎么办呢?总不能就堆在田里和路边吧!”清运秸秆  胜利街道接到百姓的问题反映后,立即通过“田间议事”的方式,与老百姓进行了深入沟通。经过商议后,决定由胜利街道东胜社区牵头对接环保部门,利用物料垃圾粉碎车将田间秸秆先粉碎,再进行无公害无污染化处理。这样就解决了秸秆既不能焚烧,又没地方丢的问题。  同时,为能够快速高效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胜利街道还组织50余名工作人员与志愿者,加入到秸秆清运队伍当中。经过两天的“上门回收”,集中收集了10余吨秸秆和废旧垃圾,从根源上解决了秸秆焚烧的问题。  胜利街道主要负责人表示,秸秆禁烧是大事,它不仅有助于减轻大气污染,保护农村生态环境,更有利于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街道将持续打好秸秆清理和人居环境整治“组合拳”,切实将环境整治提升工作走深做实,创建美好宜居乡村,提升村民生活品质,促进乡村文明和谐。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4-05-09
四川农村日报全媒体记者 周金泉  今年春季,叙永县乌蒙山食品有限公司的1000余亩辣椒基地,首次从高山区向低海拔的丘陵地区扩张、建立了200亩高标准示范基地,所采用品种全是清一色的“印度特辣”朝天椒。而此前曾种植过的工业辣椒(本报在3月13日二版刊登过关于工业辣椒的相关报道)继续被公司抛到了九霄云外。  原来,因种植工业辣椒而尝过苦果的这家公司,历经反思,重新找到了一条从高山到丘陵、发展立体特色辣椒产业的新路子。在叙永县龙凤镇头塘社区业主新建的辣椒示范基地,农户正在为辣椒除草。“尝鲜”工业辣椒业主惨遭失败  近日,在叙永县摩尼、观兴、合乐等海拔较高乡镇,乌蒙山食品有限公司种下了“印度特辣”朝天椒。这是公司连续多年种植的品种。  “其实,在前年,我们还种过工业辣椒。当时,我们也不是很了解这个品种,只是因为辣椒地已经整好了,而自己育的苗子又出现了缺口,地总不能空着吧,我们就打急抓,从遵义买回了一批工业辣椒苗子。”该公司负责人穆宣志说,“这个工业辣椒又叫‘魔鬼辣’,辣得很厉害,只掐了一点来尝,人就遭不住。我们在海拔1100多米的合乐苗族乡种植了30多亩。可是一季下来,它的表现太差了!”  据穆宣志介绍,该公司1000余亩辣椒基地,偏偏是种植工业辣椒的30多亩出现了问题。到了开花时节,他们发现工业辣椒一是抗性很差,叶子出现皱叶现象,叶子皱巴巴的,30多亩全部感病;二是产量很低,大部分植株只结10个左右果,30多亩只收了两三千斤鲜椒,烘干以后直到现在都还摆在仓库里,因为量太少了,不好找买主。  穆宣志说:“工业辣椒虽然个头看起大,但皮子很薄,单个很轻,烘干后轻得就像‘纸飞飞’,不压秤。1个工业辣椒体积相当于5个朝天椒体积,重量却只有单个朝天椒的1/2。虽然,工业辣椒烘干可卖50—60元/斤,但亩产仅100斤左右的鲜椒烘干后只有10斤,就算能卖500多元,基本上只够买秧苗的成本。我们30多亩就亏了10多万元。”  “叶子皱巴巴的,这是典型的病毒病。得了这种病,降低了光合作用,养分积累不足,导致坐果性下降,直接影响产量。”长期为该公司提供技术指导的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园艺所研究员宋占锋指出,“工业辣椒是近年国内外提出的一个新概念,目前尚无标准的定义。但一般是指辣椒素、辣椒红素等含量明显高于普通辣椒,并可工业提取这些成分用于食品、化妆品、医疗等行业的特殊辣椒。工业辣椒因对积温、光照、海拔等都有较高的要求,目前它在四川的适应性还需进一步验证。个别试种的业主,大多都种植失败了。”业主在叙永县摩尼镇的基地,即将移栽辣椒。锁定优势品种立体种植效果好  有了种植工业辣椒刻骨铭心的失败经历,从去年开始,穆宣志继续种植其熟悉的“印度特辣”朝天椒。  在今年春季,穆宣志有了创新之举。他不满足于在叙永县的高山地区发展,而在叙永县海拔340米左右的龙凤镇头塘社区流转了200亩土地,打造叙永县早辣椒种植示范基地。  连续七八年,宋占锋一直指导该公司从小面积试验、示范“印度特辣”朝天椒到上千亩的推广。宋占锋介绍,“印度特辣”朝天椒熟性晚,采收期长,硬度较高,耐贮运,适合鲜食、泡制等。而且,“印度特辣”朝天椒在低海拔地区种植,可在六七月上市,从而避开八九月份的高温高湿天气,能保持较好的商品性。  “‘印度特辣’朝天椒,亩产量有3000斤。按现在行情,亩产值可达八九千元,每亩成本投入在3500元以内,效益还是不错。”穆宣志说,“但是,我们过去是种在叙永的高山区,8月份以后才大量上市。同时,我们以前也是依托农户零星种植的,过于分散,不便于回收,难以满足市场需求。从今年开始,我们调整思路,由公司流转土地实行高标准农田改造,实现适度规模化、标准化种植,既便于统一管理和采收,又具有很好的示范效果,从而带动周边的大户、合作社等扩大种植规模。”  当天,记者在头塘社区穆宣志的200亩高标准示范基地看到,3月初移栽的“印度特辣”朝天椒苗子已是一派郁郁葱葱,长势喜人,为丰产丰收打下了坚实基础。  据了解,穆宣志还有一个泡菜加工厂。每年种植出的“印度特辣”朝天椒实现了“两条腿”走路——既可让鲜椒销往泸州、重庆、成都市场,又可进行泡椒加工,为后续大规模种植提供保障。  “目前公司在品种搭配上,还需要进行优化。”宋占锋向穆宣志提出建议,“首先,低海拔地区种植熟性更早的二荆条或朝天椒品种,主要是抢早;其次,高海拔地区应以发展青红两用类型的朝天椒或二荆条辣椒品种为主,主要解决10月份以后的青椒销售问题。”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4-05-08
四川农村日报全媒体记者 裴玉松  撒种、浇水、出盘……机械手臂抓起育秧盘整齐摆放在一旁,整个流程用时约20秒。这是近日记者在盐亭县黄甸镇宝安村的集中育秧工厂看到的场景。同样,当天上午,当地种粮大户黄云全来到小麦地里,察看长势、喷洒药剂。  盐亭县是川中丘陵地区典型县、传统农业大县和农产品主产区县。2024年,全县计划大春粮油作物播种面积66.11万亩,实现总产26.083万吨。“今年的粮食单产目标是每亩提高8.5公斤!”盐亭县农业农村局局长刘仕通说。盐亭如何确保粮食生产高产高效?近日,记者走进育秧厂、小麦田寻找答案。村民们将秧盘放至一条自动化传送带上传送,减轻劳动强度。集中育秧省时省力省心  人工育秧上盘80亩,4天时间,每天要30人。同样的数量,机器育秧上盘用时不到1小时。这组对比,让盐亭县农业农村局农技推广中心主任衡刚强对这套新设备非常满意。“秧好一半禾,苗壮一半产!”衡刚强告诉记者,盐亭今年首次运用智能育秧技术,助力提升粮食单产。依托智能化育秧工厂,传统的水田育秧变成了厂里育秧,高科技走进一线助力农业生产。育秧基地负责人何启辉介绍,育秧机1小时可制作1400个秧盘,满足700亩水田的栽种需求,既省时又省心。一摞摞秧盘被运送至屋后,等待一粒粒种子生根、发芽。  育秧工厂房里,秧盘整齐摆放,一张巨大的黑色保温膜覆盖在上方。秧盘进入这里后,农技人员指导基地运用密室叠盘快速催芽技术缩短育苗时间。打开秧盘,种子已露头发芽。“秧苗三叶一心就可移栽了!”盐亭县农业农村局高级农艺师任正芹正给基地工作人员讲解技术要领。任正芹介绍,暗化育秧技术可以保障秧苗密度均匀、保证育秧质量。“今年我们计划服务 2000多亩,预计本周内我们将完成集中育秧的下种!”何启辉补充说,每亩可节省成本60多块钱。  基地 500 米外的秧田内,早两天“落户”的秧苗已长出了青绿色。村民们将秧盘放至一条自动化传送带上传送,而传送带末端的村民将秧盘小心接过,轻轻放在田里。预计半个月后,育秧完成后,插秧机将秧苗种进田里。“你看,我们没有覆膜保温,又节省一笔开支。”衡刚强指着水田内的秧苗说。看到首次智能化育秧的利好,何启辉计划明年继续扩大规模,将服务面积扩大至1.5万亩左右。接下来,盐亭还将组织农技专家走到田间地头提供技术指导,助力水稻种植跑出“加速度”,为水稻单产提供支撑。种粮大户黄云全的小麦基地长势良好。培育大户增产增效增收  从宝安村来到金孔镇五云村,盐亭单产提升的另一个秘诀清晰起来:招引种粮大户、国企种粮。来到黄云全的种粮基地,山底、山腰,目之所及都是抽穗的小麦。去年,金孔镇招引了黄云全流转1100多亩土地种粮。在金孔镇农业服务中心主任申丕欧看来,外来种粮大户带来的最大改变是耕种理念的改变。“如何施肥、种子播撒密度好大、如何开展防治等都有不小改变。”申丕欧说。  申丕欧给记者举了种玉米的例子。播种期,黄云全按照每亩30斤种子的标准下种,播期每推迟一天,每亩地就多下1斤的种子。当地村民笑话他收不了本。播种后,黄云全又做好施肥、无人机防服等田间管理。当年,玉米亩产比周边农户高200多斤!自此后,村民们都自发前来请教。据申丕欧统计,得益于全镇招引的5个外地种粮大户,全镇粮食产量和效益都得到一定提高。  县级国有企业盐亭县蜀粮农业有限公司,也是特殊的种粮大户。“别看现在平展,以前都是巴掌大的小田!”在黄甸镇三元社区的一处麦田边,盐亭蜀粮农业经理杨祝雕说。如何让无人耕种、种粮大户不愿流转的“瘦田”,实现满种满收?“我们以整村的推进方式流转耕地,一起拿村里好地、坏地!”杨祝雕介绍。流转土地后,企业对土地进行“小改大”“坡改缓”等宜机化改造,并配套修建耕作道、下田坡道,安装灌溉水渠等。同时,企业还进行有机培肥、提升土壤肥力,为提高粮食产量打下基础。粮食生产过程中,盐亭蜀粮农业还全程开展现代化农事服务,用高效的田间管理助力粮食生产。  对今年的粮食单产提升,杨祝雕信心十足。“一株小麦有15个小穗,比去年多了3个小穗。”他说,公司今年选育了高产优新品种,农技人员也尽心指导,相信可以实现丰产高产!刘仕通告诉记者,在充分调动小农户种地积极性的基础上,盐亭县十分注重通过政策引、技术扶、村镇帮的形式培育种粮大户,努力实现粮食单产提升、产量持续稳定增长。  目前,盐亭培育的外来、本地的种粮大户总数已超过了1100户。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4-05-06
 (记者 刘杰)“嬢嬢,你们家还有103分,可以兑换洗洁精或者抽纸。”近日,在四川省内江市资中县陈家镇陈家场社区的“积分超市”里,社区居委会副主任兰晓娟向前来咨询的村民陈冬明耐心地说明积分情况。陈冬明今年78岁,是一名退休教师,向来热心公益事业。自从实施乡风文明积分制以来,她们一家的积分经常在社区名列前茅。  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的“灵魂”。近年来,资中县坚持将乡风文明建设作为创建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的重要支撑和基础,在全县创新实施乡风文明积分制管理抓乡促村联户工作体系,配套推行“红黑榜”机制,为先进者鼓劲,让后进者出汗,形成先进带后进、聚力促提升的良好氛围,有效激发广大党员干部群众践行乡风文明的内生动力,引领推动基层自治、德治、法治“三治”融合,擦亮了和美乡村画卷的靓丽底色。在资中县银山镇六角嘴村的院坝会上,镇村干部向乡风文明积分排名靠前的群众发放奖品。  构建镇、村、户三级积分体系——“软要求”变“硬杠杠”  “某村发生一起茶馆内聚众赌博案件,扣2分;某村发现秸秆露天焚烧点1处,扣1分;某村有农户大操大办喜事,扣2分……”4月初,资中县向全县22个乡镇公布了“乡风文明建设3月考评表”,表内详细记录了各乡镇在3月份乡风文明建设工作中的表现,并按照积分的形式进行了汇总排序。  与“乡风文明建设3月考评表”一同发布的还有“乡风文明建设4月任务清单”,其中不乏“群众对红白事操办标准知晓率达90%”“每支志愿服务队开展活动不少于1次”“倡导孝老爱亲,辖区内不出现因不赡养老人、家暴亲人的投诉和举报”“引导农户摆顺家具、码顺农具、堆顺柴草、归顺畜禽、停顺车辆、挂顺标牌”等一些具体要求。  在基层,一些镇村干部容易陷入一种误区,即认为乡村治理是虚无缥缈没有实际抓手的工作,不如乡村产业、乡村建设来得直观实在。因此,在相关工作难以推进下去的时候,往往出现“听之任之”的情况。  针对以上问题,2022年以来,资中县聚焦乡村治理重点难点,围绕“强化党建引领、修订完善村规民约、推进移风易俗、加大环境整治、推进农业生产、丰富文化供给、加强平安建设、落实积分管理”8个重点方面,建立乡风文明三级积分体系,有效推动乡风文明建设从务虚向务实转变。  在“联考抓乡”方面,由县委基层治理办牵头,会同民政、农业农村等12个行业主管部门,结合8类基础性工作,在每月初根据工作重心制发任务清单,在月底采取“四不两直”方式对各镇实地联合考评。对考评上“红榜”的予以奖励;对考评上“黑榜”的,综合运用约谈检讨、挂牌整治、调整岗位等方式督促整改落实,树立“优者上、庸者下、劣者汰”的导向。  在“严考促村”方面,建立镇领导联片包村、镇干部联村包组的乡风文明督促指导机制,推动所辖村全覆盖抓实积分制工作。规定连续3次进入“红榜”的村提高村干部评先评优比例,年度累计5次进入“红榜”的村增加工作经费,综合运用提醒、约谈、大会检讨等方式督促进入“黑榜”的村整改,推动各村党组织和村干部当好乡风文明建设的参与者、示范者。  在“实考联户”方面,将村规民约细化为积分标准,由各村成立积分管理委员会,根据每户的表现评定积分,实现“月统计、季兑换、年总结”,配合“积分超市”“红黑榜”等措施,激发农民群众的内生动力。  “月度任务清单、积分排名、‘红黑榜’奖惩,让我们更加明确每月的重点任务,有利于及时发现和整改问题,也为各乡镇之间提供了一个比学赶超的平台。”归德镇党委副书记朱远家表示,自从乡风文明积分制实施以来,明显感觉到镇村干部和农民群众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各项工作推动起来更顺畅了。  因村制宜设置积分规则——让农民群众“唱主角”  在银山镇六角嘴村,硬化后的水泥路直通村民家门口,干净整洁的院坝、形式规整的鸡鸭棚舍、生机勃勃的“微菜园”让人心情舒畅。在不少村民房屋的外墙上,还悬挂着包含家风家训、乡风文明评比表等内容的牌匾。  村民廖定和告诉记者:“现在村里建设得越来越美了。以前我们这个院落外面是竹林,吹风的时候院坝里面都是竹叶和畜禽粪便,看着很不美观,出行时鞋子都踩着泥巴。”  六角嘴村的变化,得益于乡风文明积分制的实施。近两年,内江市组织实施农村面貌改善行动,改造整治地面、边沟、禽舍及菜园等基础设施薄弱环节。如果在行动中仅靠村干部的力量,显然不现实。那么如何突出群众的主体作用,确保所有工程、工作群众都能全程参与,既提意见又干活,既搞建设又管维护?  为此,六角嘴村“两委”先后多次组织召开院坝会,广泛听取群众建议,并将“主动拆除本户危旧破烂空心房及庭院杂乱围挡,每户一次性加20分”“积极为村上工作提出有建设性作用的建议,并被采纳实行的,每户每次加10分”等细则纳入积分制管理中。  村民廖志彬从事环保行业20多年,受全民参与氛围的影响,他自驾返乡担任六角嘴村的“改善顾问”,提出公共区域改造建议10余条。  无独有偶。在银山镇碾子湾村,71岁的钟银芳早年外出务工多年,近年来返回家乡。在积分制的带动下,他主动组织村民到先进村庄参观,并从自家着手实施改造,监管施工质量,起到了示范带头作用。  近年来,资中县共组织召开“新风院坝会”“围园共商会”1400余场,充分征求群众意见建议,针对实际工作中与村民自主性关系较大的事项,围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撂荒地整治、移风易俗等重点工作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并将村规民约细化为具体的积分标准,实行正负双向积分,让农民群众在乡村治理中“唱主角”。  同时,资中县在线上推出“乡村振兴积分平台”微信小程序,让积分管理更便捷,在线下定制“积分存折”“文明储蓄卡”等,用于记录每户的积分情况。  多措并举强化积分运用——营造“有德者有得”氛围  “根据大家讨论的结果,我宣布一季度乡风文明示范户是叶昌贵、王锡明、叶运财、叶昌君、马燕5个家庭,大家要向他们学习!”4月初,在球溪镇球溪河社区“文明积分共享会”上,社区党委书记吴彬向到场的40多名群众代表公布了积分评比结果。  5名示范户代表接过荣誉红旗和20分的乡风文明“爱心积分卡”后喜笑颜开。示范户代表马燕告诉记者:“得到这些奖励我感觉很自豪,社区实行积分管理后,大家都主动打扫干净房前屋后,还积极参与志愿服务、文娱活动,感觉群众积极性更高,凝聚力更强了。”  球溪河社区是球溪镇中心场镇所在地,由多个社区、村子合并而成,面积7.71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8998人,下辖29个组。其中,城镇19个组、农村10个组。  由于辖区面积大,既有城镇又有农村,再加上流动人口多、农村青壮年少,当地的基层治理一直面临不小的挑战。自资中县倡导推行乡风文明积分制以来,球溪河社区党委采取“商家联盟、积分共建,群众共治、积分共享”的模式,推出了由党员干部、社区居民、爱心商家共同组建的“文明积分共享会”,会员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分享创业经验、帮助邻里等行为均可积分,凭借收获的“爱心积分卡”可到“爱心超市”兑换物品,也可用于换取家庭水电维修等服务。  在中心场镇的一家“爱心超市”里,店长向记者展示了几沓厚厚的“爱心积分卡”,里面有1、2、5、10、20五种分值。店长称,这都是“文明积分共享会”会员用来兑换商品的,大家都很积极。  47岁的林清贵在球溪河社区经营一家店铺,主营业务包括配钥匙、刻章等。去年,林清贵在社区干部上门宣传时,知晓了“文明积分共享会”,于是报名成为会员。“我为大家提供修锁、配钥匙等服务都能赚取积分卡,凭借积分卡可以在超市里兑换商品,或者请‘文明积分共享会’成员帮忙接送孩子。”林清贵称。  “通过积分卡在群众间的流通,我们实现了文明共享。”吴彬表示,下一步球溪河社区将继续推动兑换物品多样化、兑换服务专业化、先进评比常态化、张榜公布制度化。  资中县依托党群服务中心打造“积分超市”,或与现有超市、小卖部等合作共建“爱心超市”,村民可凭积分到指定地点兑换所需的生产生活用品、学习用品等,同时还可用于换取家电维修、管道疏通、接送小孩等服务。为加大激励力度,对积分最高的家庭颁发流动红旗,组织开展“榜样面对面”宣讲会、事迹展播等宣传推广活动,营造“有德者有得”的良好氛围。
农民日报 | 分享: 2024-04-30
X
您确定要退出登录?

独家运营:四川成农网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号:蜀ICP备18034246号-1

copyright 2017,sc3n.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