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

市州频道: 成都 绵阳 眉山 泸州 南充 广元 雅安 达州 广安 宜宾 遂宁 乐山 内江 自贡 巴中 资阳 德阳 攀枝花 甘孜 阿坝 凉山
四川农村日报讯 陈静 徐燕平 文/图  “今天我卖了一万多斤爱媛,卖了几万元。”这几天,在丹棱县齐乐镇石河村村民刘成尧家的果园里,一家人正忙着采摘新鲜成熟的爱媛橙。刘成尧一家通过对果园科学细致的管理,果子品质较好,得以卖了个好价钱。  作为“中国桔橙之乡”的丹棱,11月中旬,正是晚熟柑橘陆续成熟的季节。目前,该县8万亩皮薄多汁的爱媛果冻橙“橙意”上市,果农们正抓紧采摘销售,到处都是一派丰收场景,而采摘下来的新鲜爱媛橙经过挑选、分拣和包装,将发往全国各地进行销售。果农正在背运爱媛橙  来自黑龙江的采购商王磊也是看中了丹棱柑橘的好品质,每年这个季节都会固定前来收果子。“我每年都来丹棱买爱媛果冻橙,果子的品质非常好,果面光滑,口感甜,在我们哈尔滨市非常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今年预计收购150万斤。”  丹棱是眉山晚熟柑橘的主产区,爱媛橙作为当地的“明星”品种,因其汁多肉嫩、柔软无渣、入口即化,像极了果冻,又被网友们亲切地叫做“果冻橙”,备受消费者青睐。  “丹棱桔橙”的种植历史悠久,加之在技术革新和品质把控上的孜孜以求,使得“丹棱桔橙”在品种多样性和品质上超越了其他桔橙种植地,成功进入国家农业部颁发的农产品地理保护名录,荣膺“中国桔橙之乡”称号,而爱媛橙更是成为当地优质桔橙的代表,已成为产业兴农、助农增收的主导产业。  “丹棱县通过标准化种植、品牌化运营、组织化发展、产业化带动,提质增效,促进桔橙产业成为丹棱县‘城乡融合·共同富裕’的产业密码。”据丹棱县农业农村局特产股工作人员汪晴介绍,目前该县种植的爱媛橙以爱媛38号品种为主,它也是眉山晚熟柑桔的主力品种之一。为了让爱媛橙变成助农增收的“香果果”,当地持续强化产销对接,畅通销售渠道,依托农产品产地仓储物流保鲜库,发展农产品电商,提升产业产值,让农民既有好收成,又有好收入。预计今年全县爱媛总产量约15万吨,年产值有望达9亿元。  乡村要振兴,产业当先行。目前,丹棱县通过发展晚熟柑橘产业,已带动8万余名果农参与相关产业,相关柑橘类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200余家,果农70%以上的收入来自柑橘产业。“丹棱桔橙”先后荣获农业农村部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认证、全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全省首个国家级农产品地理标志示范样板,8次跻身中国区域品牌(地理标志产品)百强榜,品牌价值高达53.5亿元。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4-11-19
(四川农村日报全媒体记者 罗敏)近日,一列搭载20吨四川凉山州葡萄的中老班列从昆明市中欧(亚)班列集结中心启程,经磨憨铁路口岸通关后运往泰国。这标志着凉山葡萄首次通过中老班列成功出口泰国,不仅为攀西地区的水果开辟了一条通往东南亚国家的新出口通道,还让中老铁路这条“黄金通道”的功能延伸到了大凉山深处。  攀西地区,作为我国重要的战略资源富集区,正致力于打造“天府粮仓”凉山示范片。这里是我国内陆地区纬度最北、海拔最高的南亚热带作物适宜区,盛产的葡萄、石榴、芒果、枇杷等多种水果,深受泰国、菲律宾、越南、印度尼西亚等国家消费者喜爱。  攀枝花海关监管一科科长徐洁介绍:“鲜果出口对时效性有着极高的要求。过去,攀西地区的水果出口主要依赖公路运输,受到运距、运力和成本等多重因素的制约。”  为确保这批葡萄能够顺利出口,针对其保鲜时间短、品质控制难度大等特点,成都海关所属的攀枝花海关与昆明海关所属的勐腊海关携手建立了“攀—勐联动(属地+口岸)”模式。这一模式实现了监管信息的互通共享,优化了检验检疫证书的签证流程,从而推动了鲜活农产品的快速验放出口,大幅提升了出口通关的效率。“这次通过中老班列将葡萄运往泰国,相比之前的公路运输,流程更加便捷,时间也缩短了 2~3天,而且我们的运输成本也降低了 30%~40%。”凉山州鑫亿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陈俊红对此深有感触地说。  今年以来,攀枝花海关积极致力于保障攀西特色水果出口的通畅无阻。通过关长送政策上门、召开关企座谈会等多种形式,深入宣讲海关促进外贸稳增长的政策举措,助力辖区内的水果出口企业解决在报检、报关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同时,该海关还积极与口岸海关建立联动机制,实现了从产地到口岸的全程护航。此外,攀枝花海关还与西昌市农业农村局等地方政府部门加强了协调配合,支持地方高标准建设农产品出口备案基地,并做好企业对外注册的推荐工作,全力确保出口水果的新鲜度和质量。  据统计,今年1月—10月,攀枝花海关成功培育了攀西地区新增的出境水果果园 64 家,新增出境水果包装厂 15 家,新增果园和包装厂的数量之和同比增长了 295%。在此期间,该海关监管的新鲜水果出口量达到了2.2万吨,同比增长了276.5%;其中,凉山葡萄的出口量更是达到了1.7万吨,同比增长了74倍,创下了历史新高。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4-11-19
(丁俊皓 陈扬 记者 张燕冰)初冬时节,大自然的调色盘将一抹艳丽的色彩赋予了红豆。11月14日,泸州市纳溪区上马镇黄桷坝村红豆杉种植基地,万亩红豆杉果迎来采摘季。豌豆大小的红果子挂满树枝,宛如一颗颗玲珑小巧的红宝石,在微风中摇曳,吸引了许多游客前来游玩打卡,体验“醉”氧之旅、采摘乐趣。走进红豆杉林,挺拔的红豆杉树上挂满了鲜艳欲滴的红豆杉果。三三两两的游客正兴高采烈地穿行林间,有的拎着篮子,专注地采摘,有的则拿着手机定格这惬意的瞬间。“听说这里的红豆杉果红了,我特意约上好朋友来采摘!”游客王琴手中捧着新鲜的红豆杉果满脸笑意地说道。据了解,红豆杉耐阴性强,在极弱光的情况下进行光合作用,24小时释放氧气,能有效吸收二氧化硫、甲醛等有毒有害气体,能够源源不断地为空气注入清新气息。值得一提的是,红豆杉不仅在改善环境、观光旅游方面具备重要价值,还具有非常重要的医疗作用。从红豆杉中提取出来的紫杉醇是一种新型抗微管药物,在抗击癌症方面有着良好的治疗效果。近年来,泸州市纳溪区坚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走“产业景观+观光旅游、农业园区+休闲度假、乡土风情+民宿品鉴、家庭农场+农事体验、美丽乡村+健康养生”的“现代农旅融合”实践之路,打造绿色生态环境,全力提升当地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而纳溪区上马镇黄桷坝村红豆杉种植基地作为西南最大的红豆杉产业园,集产、学、研、游于一体,承载着丰富的功能与价值,是名副其实的康养园区。目前,纳溪区上马镇黄桷坝村红豆杉种植基地红豆杉果已进入丰采期,采摘期约持续两个月,除了为游客提供采摘体验外,园区还组织有工人采摘、销售。据泸州红豆杉产业发展有限公司生产主管王燕燕表示,园区内还修建有约11公里的观光步道,可供游客游览、运动、康养,在各个季节都能体验不一样的观光体验。(图片由纳溪区委宣传部提供)
四川新闻网 | 分享: 2024-11-18
(四川农村日报全媒体记者 徐灿红 杨勇)11月15日下午,第十三届中国·四川(彭州)蔬菜博览会新闻发布会在成都举行。记者从会上获悉,作为全国闻名的冬春蔬菜生产基地,成都四季以露地栽培的“大地蔬菜”为主,预计2024年全市蔬菜及食用菌播种面积稳定在260万亩以上,产量达到600万吨以上。  近年来,成都市以现代农业园区为载体,以建圈强链为路径,聚焦“稳粮保菜”城市核心功能,逐步形成集工厂化育苗、规模化种植、社会化服务、商品化处理、精细化加工和品牌化营销为一体的蔬菜全产业链发展格局。  成都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杨伟介绍,目前该市蔬菜产业基本形成了“种植模式生态、流通体系发达、产业链条完整、融合基础较好”四方面优势。  在种植模式上,创新推广有机肥替代化肥、绿色防控替代化学防治“两个替代工程”,依托都江堰精华灌区和“两山两水”城市生态骨架,形成以西北部“稻菜”“稻芎”“稻蒜”粮经轮作基地,东部丘区常年蔬菜种植基地等为代表的特色蔬菜产业基地,大大增加蔬菜种植“含绿量”。  从流通体系来看,成都拥有四川雨润国际农产品交易中心和成都白家农产品批发市场一南一北大型蔬菜批发市场,是我国“南菜北运”物流中心。同时,其他各市县均建有大小不同的各类蔬菜交易市场,嵌入式布局益民菜市、红旗连锁等社区销售网点,流通体系日趋完善,自给率稳步提升。  此外,产业链条前端聚焦育种研发和成果转化做强种业“芯片”,中端聚焦智能装备和绿色生产做精蔬菜产品,后端聚焦精深加工和贸易流通兑现商品价值,基本形成产前、产中、产后全链条式发展。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4-11-18
(四川农村日报全媒体记者文涵)11月11日,国家统计局四川调查总队发布数据,2024年10月份,四川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0.2%,涨幅比上月扩大0.10个百分点。其中,城市上涨0.1%,农村上涨0.4%;食品价格上涨3.4%,非食品价格下降0.6%;消费品价格上涨0.3%,服务价格下降0.1%。总体来看,10月四川消费市场运行平稳。同比来看,10月份,食品烟酒类价格上涨2.9%,影响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涨约0.85个百分点。食品中,鲜菜价格上涨24.4%,影响CPI上涨约0.60个百分点;畜肉类价格上涨6.2%,影响CPI上涨约0.22个百分点,其中猪肉价格上涨18.4%,影响CPI上涨约0.30个百分点;鲜果价格上涨3.4%,影响CPI上涨约0.06个百分点;水产品价格下降1.1%,影响CPI下降约0.01个百分点;蛋类价格下降3.3%,影响CPI下降约0.02个百分点。其他七大类价格同比三涨四降。其中,其他用品及服务价格上涨2.5%,教育文化娱乐价格上涨0.4%,医疗保健价格上涨0.4%;交通通信价格下降5.1%,衣着价格下降0.7%,居住价格下降0.3%,生活用品及服务价格下降0.2%。环比来看,10月份,食品烟酒类价格上涨0.3%,影响CPI上涨约0.10个百分点。食品中,鲜菜价格上涨5.3%,影响CPI上涨约0.15个百分点;鲜果价格上涨0.4%,影响CPI上涨约0.01个百分点;蛋类价格下降0.1%,四舍五入后对CPI无影响;水产品价格下降0.8%,影响CPI下降约0.01个百分点;畜肉类价格下降1.4%,影响CPI下降约0.05个百分点,其中猪肉价格下降2.5%,影响CPI下降约0.05个百分点。其他七大类价格环比四涨二降一平。其中,其他用品及服务价格上涨0.9%,教育文化娱乐价格上涨0.7%,生活用品及服务价格上涨0.2%,衣着价格上涨0.1%;交通通信价格下降0.6%,居住价格下降0.1%;医疗保健价格与上月持平。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4-11-12
  (农业农村部市场与信息化司 农业农村部信息中心)据对全国500个县集贸市场和采集点的监测,10月第5周(采集日为10月31日)鸡蛋、商品代蛋雏鸡价格环比上涨,生猪产品、鸡肉、牛肉、玉米、豆粕、育肥猪配合饲料价格环比下跌,商品代肉雏鸡、羊肉、生鲜乳、肉鸡配合饲料、蛋鸡配合饲料价格环比持平。  生猪产品价格。全国仔猪平均价格35.25元/公斤,比前一周下跌1.1%,同比上涨42.1%。重庆、上海、浙江、安徽、湖南等7个省份仔猪价格上涨,宁夏、天津、新疆、青海、河北等22个省份仔猪价格下跌。华南地区价格较高,为37.27元/公斤;西南地区价格较低,为33.20元/公斤。全国生猪平均价格17.97元/公斤,比前一周下跌1.0%,同比上涨18.8%。天津、重庆2个省份生猪价格上涨,吉林、宁夏、内蒙古、辽宁、山东等28个省份生猪价格下跌。西南地区价格较高,为18.84元/公斤;东北地区价格较低,为17.25元/公斤。全国猪肉平均价格29.40元/公斤,比前一周下跌0.8%,同比上涨16.9%。海南、天津、新疆、云南、北京等5个省份猪肉价格上涨,河北、山东、山西、宁夏、黑龙江等25个省份猪肉价格下跌。华东地区价格较高,为30.98元/公斤;东北地区价格较低,为26.86元/公斤。  家禽产品价格。全国鸡蛋平均价格11.40元/公斤,比前一周上涨0.4%,同比下跌1.2%。河北、辽宁等10个主产省份鸡蛋价格10.51元/公斤,比前一周上涨0.8%,同比上涨3.3%。全国鸡肉平均价格23.61元/公斤,比前一周下跌0.3%,同比下跌1.3%。商品代蛋雏鸡平均价格3.96元/只,比前一周上涨0.5%,同比上涨6.7%。商品代肉雏鸡平均价格3.74元/只,与前一周持平,同比上涨15.1%。  牛羊肉价格。全国牛肉平均价格67.20元/公斤,比前一周下跌0.3%,同比下跌18.3%。河北、内蒙古、吉林、黑龙江、山东和新疆等主产省份牛肉价格55.67元/公斤,比前一周下跌0.5%。全国羊肉平均价格69.91元/公斤,与前一周持平,同比下跌9.6%。河北、内蒙古、山东、河南、四川、甘肃和新疆等主产省份羊肉价格64.02元/公斤,与前一周持平。  生鲜乳价格。内蒙古、河北等10个主产省份生鲜乳平均价格3.13元/公斤,与前一周持平,同比下跌15.9%。  饲料价格。全国玉米平均价格2.38元/公斤,比前一周下跌0.4%,同比下跌18.5%。主产区东北三省玉米价格为2.20元/公斤,比前一周下跌1.4%;主销区广东省玉米价格2.54元/公斤,比前一周下跌0.4%。全国豆粕平均价格3.34元/公斤,比前一周下跌0.3%,同比下跌26.4%。育肥猪配合饲料平均价格3.40元/公斤,比前一周下跌0.3%,同比下跌11.9%。肉鸡配合饲料平均价格3.53元/公斤,与前一周持平,同比下跌11.3%。蛋鸡配合饲料平均价格3.22元/公斤,与前一周持平,同比下跌12.3%。
农民日报 | 分享: 2024-11-11
  (农业农村部市场与信息化司 农业农村部信息中心)据农业农村部监测,2024年第44周(2024年10月28日—11月3日,下同)“农产品批发价格200指数”为126.33(以2015年为100),比前一周降1.31个点,同比高10.85个点;“‘菜篮子’产品批发价格指数”为128.34(以2015年为100),比前一周降1.49个点,同比高13.53个点。  猪肉价格跌幅收窄,鸡蛋价格小幅下跌。猪肉批发市场周均价每公斤24.55元,环比跌0.3%,为连续10周下跌,累计跌幅11.2%,同比高19.1%;牛肉批发市场周均价每公斤61.03元,环比跌0.3%,同比低14.8%;羊肉周均价每公斤58.81元,环比涨0.1%,同比低6.9%;白条鸡批发市场周均价每公斤17.88元,环比涨0.3%,同比高0.4%。鸡蛋批发市场周均价每公斤10.49元,环比跌0.4%,同比高2.7%。  多种水产品价格小幅下跌。草鱼、鲫鱼、花鲢鱼、大带鱼和白鲢鱼批发市场周均价每公斤分别为16.05元、20.47元、17.36元、40.75元和9.87元,环比分别跌0.9%、0.4%、0.4%、0.3%和0.2%;大黄花鱼和鲤鱼周均价每公斤分别为42.96元和14.57元,环比分别涨1.7%和0.3%。  蔬菜均价继续回落。受季节性影响,蔬菜均价继续回落。重点监测的28种蔬菜周均价每公斤5.42元,环比跌2.2%,为连续5周下跌,累计跌幅15.2%,同比高20.2%。分品种看,22种蔬菜价格下跌,6种上涨,其中,大白菜、青椒、白萝卜、菠菜、洋白菜、芹菜和莴笋价格环比分别跌8.8%、8.6%、8.4%、7.1%、6.5%、5.8%和5.4%,其余品种价格跌幅在5%以内;黄瓜、大蒜、南瓜、土豆、豆角和葱头价格环比分别涨1.6%、1.4%、0.9%、0.9%、0.6%和0.3%。  水果均价略有下跌。重点监测的6种水果周均价每公斤7.15元,环比跌0.6%,同比高7.2%。分品种看,鸭梨、香蕉、菠萝和巨峰葡萄周均价环比分别跌3.3%、1.9%、1.1%和0.6%;西瓜和富士苹果周均价环比分别涨2.4%和1.2%。
农民日报 | 分享: 2024-11-11
 (岳金铁 范馨悦 记者 陈国盼 文/图)近日,记者走进位于凉山州德昌县的脆密金桔种植园看到,满树的金桔挂满枝头,果园中一排排果树整齐排列,成熟的金桔在阳光的照耀下格外耀眼。种植户们忙碌而有序地进行采摘前的准备工作,期待着丰收时刻的到来。脆密金桔喜获丰收“今年的金桔长得特别好,我们一家人一年的辛苦没白费。”种植户胡玲说,现在市场对脆密金桔很认可,价格也不错,她们的日子越来越有盼头了。种植园承包老板林友江笑着说:“今年金桔的品质远超预期,希望让更多的人品尝到优质的金桔。”采摘金桔接下来,德昌县将继续依托自然资源优势,深化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借助脆密金桔等特色农产品的品牌优势,开拓更为广阔的市场,为实现乡村振兴的美好蓝图添砖加瓦。
四川经济网 | 分享: 2024-11-08
(曾博涛 周贤娇 记者 王晓英 赵权军)11月4日,2024年开江大闸蟹开捕仪式举行。伴随着开捕的锣鼓声响起,捕捞正式开始,蟹农们铆足了劲奋力挥舞着手中的船桨,快速将小船划行到提前放置的地笼处,将一只只个大饱满的螃蟹捕捞上船。新鲜捕捞的大闸蟹立即被送进了分拣车间,经过称重、打包等环节,发往市场。村民捕捞大闸蟹与开捕仪式同步举行的开江大闸蟹品鉴会暨淡水珍珠饰品展示活动,也吸引了不少美食爱好者慕名而来。活动中,工作人员向大家详细介绍了开江大闸蟹的特点、养殖“诀窍”,以及挑蟹、拆蟹、品蟹的知识与技巧。随着一盘盘冒着热气的大闸蟹端上餐桌,蟹香便顿时在空气中弥漫开来。大家活学活用,品鉴开江大闸蟹。品鉴者庞芃锐告诉记者,他在全国各地吃过很多次大闸蟹,但是,在开江这一次,是他吃过最好吃的一次。同时在这次品鉴会上,他还了解到大闸蟹是如何养殖的,也看到了非常美丽精致的珍珠饰品。品鉴者余明津说:“之前一直听说开江的大闸蟹非常不错,今天有幸能来亲自品尝,确实,肉质非常的紧实、非常的清甜,蟹黄和蟹膏非常的肥美。”村民脸上露出丰收的喜悦据悉,开江地处北纬31度,气候和降雨量都适合鱼类、大闸蟹、小龙虾、青虾养殖。依托区位优势、水资源优势等,开江推行“种养结合、生态循环、有机康养、间作套养”的绿色种养模式,出台了水产特色产业发展八条补贴措施,修改原灾害保险投保费补贴额度,增加投保赔付比例,成立“开江县现代稻渔产业研究院”,为产业发展保驾护航。目前,开江县采用立体生态养殖模式发展大闸蟹养殖面积达1.7万亩,预计产量达1020吨,产值达1.22亿元。随着开江大闸蟹大量捕捞上市,2024年开江大闸蟹金秋消费季活动即将启幕,活动将由11月持续到明年1月底,届时网红打卡、主题夜市、快闪表演等丰富多彩的蟹文化盛宴将陆续呈现。(图片由开江融媒提供)
四川经济网 | 分享: 2024-11-06
(记者 尹梦奇)每斤番茄6元、每斤小白菜2元……11月2日,在菜市场逛了一圈,成都青羊区市民刘元明显感到菜价开始回落了。一个月前,番茄每斤售价6.5元、小白菜每斤4元。  菜价回落,得益于冬春蔬菜逐步上市。在接下来的今冬明春,四川蔬菜能否“产得出”?菜价走势又将如何?近日,记者进行了走访了解。10月29日,在宜宾市翠屏区思坡镇,村民将收获的蔬菜装车。 庄歌尔 摄(C视觉)供应 面积稳中有增,天气利好生长  “现在本地蔬菜占比逐步增加,而且‘戏份’会越来越重。”指着小白菜,成都双流区菜农李进介绍。除了菜农,李进的另一个身份是批发商。他说,10月中下旬开始,川内市场上云南、河南等地的茄果类蔬菜供应逐渐减少,本土蔬菜陆续上市。  目前,在成都不少商超内,“本地直采”的标签随处可见。“彭州、金堂、新都等地的菠菜、白菜已经开始采收。”成都益民生鲜菜市场经营管理连锁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近期,本土蔬菜在该公司采购中的占比已超过65%,“而且还在快速增加。”  这样的趋势能否持续?“要看在田蔬菜面积和天气走势。”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介绍,作为全国冬春蔬菜集散基地,四川的冬春蔬菜是大头——全省每年蔬菜产量5400万吨左右,其中55%是冬春蔬菜。  统计显示,目前全省蔬菜在田面积781.8万亩、同比增加1.2%,可谓稳中有增。这为四川保障冬春蔬菜供应提供了坚实基础。  再看近期天气。气象部门数据显示,10月四川平均气温16.1℃、较常年同期偏高0.5℃,平均降水量75.2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多23%。10月是冬春蔬菜生长的关键期,偏高的气温和较多的雨水,为蔬菜快速生长和产量提高打下了基础。  “对蔬菜生产来说,这样的天气比较有利。”农业农村厅园艺总站相关负责人说,从在田面积和长势来看,今冬明春四川蔬菜产量有望稳中有升。走势 上市高峰延迟,价格将进一步回落  “感觉有些蔬菜的价格降了点。”在成都交桂巷农贸市场买菜的市民宋艺林说。  与去年同期相比,目前四川大部分地区的整体菜价仍处于高位。但对比今年9月,成都等地市场上的小白菜、瓢儿白等绿叶菜的价格均已有所回落。  批发端也同样有所体现。彭州市蔬菜产销协会会长陈孝建介绍,近期本地蔬菜的批发价变化比较明显。“上个月白菜批发价两元多一斤,现在只要一元多了。”  接下来,四川的菜价走势如何?“要看四川本土蔬菜上市高峰期何时到来。”农业农村厅园艺总站相关负责人介绍,受夏末秋初持续高温影响,今年四川冬春蔬菜播栽时间普遍后延20天左右。因此,今年四川冬春蔬菜大面积上市也可能延后至12月初,较往年晚3周左右。  陈孝建认为,短期内四川的蔬菜价格仍会维持在偏高水平,到了12月,全省菜价会随着本土蔬菜大量上市而逐步回落。“各地需要做好极端天气防范和病虫害防治,特别是做好低温雨雪天气的应对准备,让在田蔬菜产得了、收得上、卖得好。”  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介绍,近期省级层面将会强化对冬春蔬菜的生产调度,包括牢固树立底线思维、做好农技服务和物资储备等,指导各地做好低温冻害及雨雪天气防范工作,确保全省今冬明春蔬菜生产和供应无虞。
四川日报 | 分享: 2024-11-06
(记者 李婷 雅安观察 黄刚)秋意渐浓,汉源苹果进入丰收季。记者在汉源苹果的代表产区——汉源县宜东镇新林村看到,海拔1600米左右的山地,林间枝头挂满苹果。  “连日放晴,早晚温差能达20℃,更有利于苹果形成糖心。”11月2日,汉源县农业农村局果树站农业技术维护研究员周琼一边观察苹果一边说。  汉源今年有超7万亩苹果陆续上市。与往年不同,这7万余亩汉源苹果中,除了传统强势品种红富士,还有锦绣红、维纳斯黄金、秦脆、瑞雪等新品种。“这些引进品种有的储藏期较长,有的口感更甜,有的抗虫性好。”周琼解释,新品种苹果开辟的新赛道,能有效缓解消费市场“内卷”,与红富士形成差异化竞争,既能让红富士保持销售热度,也延长了汉源苹果的整体销售时间,提升了汉源苹果的市场竞争力。  “今年我们不少农户的苹果还没有摘下就已经被外地老板预订,品相好的每亩销售额能达上万元。”新林村村委会副主任陈正东笑呵呵地说。
四川日报 | 分享: 2024-11-06
  (记者 刘一明)据农业农村部监测,近期生猪出栏量持续增加,猪肉消费也逐步进入旺季。目前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处于产能调控的合理区域上线,在四季度消费旺季猪肉市场供应将稳定增加,生猪养殖有望保持正常盈利水平,但需提前防范明年春节后消费淡季可能出现的猪价大幅下降。资料图片  近期猪价下降,养殖盈利仍处于较好水平。据监测,9月份全国生猪平均价格每公斤19.7元,环比下降3.2%,结束了连续5个月的上涨。这波猪价下降的原因主要是前期新增的中大猪到了出栏档口,叠加养殖场户压栏惜售情绪松动、冻肉加快出库,生猪供应明显增加。9月份生猪屠宰量较8月份增长8.1%,出栏一头生猪平均盈利549元,较去年同期增加447元。10月份以来猪价震荡企稳,10月第4周全国生猪价格每公斤18.16元,同比涨16.6%、环比降1.3%,生猪养殖头均盈利约300元。  当前生猪产能调控预警作用逐步显现,生猪价格和产能波动趋缓。今年以来,农业农村部及时修订生猪产能调控实施方案,适当下调能繁母猪正常保有量目标,向广大养殖场(户)密集发出超前、明确的产能增减“信号”。在政策和市场的共同作用下,今年生猪价格走势总体平稳,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始终处于产能调控绿色合理区域。今年3月份开始,生猪价格触底回升,8月份每公斤达到20.35元,累计涨幅36.1%,比上一次猪价上行期(2022年)涨幅收窄33.8个百分点,猪价波动趋缓。三季度末全国能繁母猪存栏4062万头,同比减少4.2%,环比增长0.6%,相当于3900万正常保有量的104.2%,处于产能调控绿色合理区域上线。  据悉,近期农业农村部多次组织养殖企业、行业协会和专家开展会商,行业内普遍认为四季度猪价大幅涨跌的可能性不大,生猪养殖头均利润有望保持在300元左右的正常水平。从新生仔猪看,3月份开始出生数量持续增加,按6个月的育肥周期计算,正好对应秋冬消费旺季,市场供需较为平衡,猪价不具备大幅上涨基础;从中大猪存栏看,9月份全国5月龄以上中大猪存栏同比下降4.6%、环比增1.5%,预示着未来2~3个月的肥猪上市量将较之前月份增多。值得高度注意的是,今年以来母猪生产效率持续提升,近几个月新生仔猪数量增长较快,10月份同比可能持平甚至增加。其中,规模猪场新生仔猪连续2个月超过4100万头,接近4200万头。这些仔猪将在明年春节后的消费淡季育肥上市,很可能拉动猪价明显下滑。各级农业农村系统已通过多种渠道发布预警,提醒广大养殖场(户)合理安排生产,不要增加母猪养殖量,建议及时淘汰弱仔猪,随时准备卖肥猪,不盲目压栏和搞二次育肥,避免猪不增肉增,使猪价下降加剧。据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将坚持“政策稳产能、市场调产量”,持续抓好稳预期、稳产能、防疫病等重点工作,切实稳定生猪生产和市场供应。一是强化监测预警引导。加密生猪生产和市场形势调度分析,及时发布权威信息,有效引导市场预期。二是落实产能调控措施。指导各地落实分级调控责任,把住能繁母猪这个“总开关”目标,促进生猪产能处于合理水平,提前部署防范和应对明年春节后可能出现的产能阶段性过剩、猪价大幅下跌的问题。三是继续抓好非洲猪瘟防控。秋冬两季猪病易发高发,指导强化生猪养殖、运输和屠宰环节清洗消毒,加强监测预警,及时发现和处置疫情风险。
农民日报 | 分享: 2024-11-04
时下,又到爱媛成熟季,在富顺县板桥镇柑竹湾村的产业园里,爱媛飘香,一派丰收景象。一个个圆润饱满的爱媛挂满枝头,柑橘的清香扑面而来,在阳光的照耀下闪耀着诱人的色泽,工人们正有条不紊地忙碌着,现场一片繁忙的丰收之景。板桥镇柑竹湾村相关负责人王申举介绍:“我们村柑橘占地4000余亩,柑橘品种主要有爱媛38、金秋沙糖桔、青见等品种,现在销售的主要是爱媛38,它外形美观,口感细嫩化渣,易于剥皮。今年,爱媛38号的产量预计是每亩4000-5000斤左右,按照现在的市场价格,产值每亩可达8000-10000元左右。”目前,产业园内柑橘的销售渠道主要是批发,每当进入采摘期,爱媛38号就会通过批发销往全国各地,自爱媛进入采摘期以来每天都要聘请50余名工人进行套袋、采摘等工作,让村民在当地就能实现就业增收。(文图:富顺县委宣传部)
四川新闻网 | 分享: 2024-11-04
(四川农村日报讯 许琼之 特约通讯员 郭桂花)10月21日,广元市荣生源食品有限公司橄榄油加工厂房内机器轰鸣,全自动生产线高速运转。清洗、压碎、碾磨、压榨、分离……颗颗饱满的橄榄果经过一系列工序变成金黄色的橄榄油缓缓流出。  从10月中旬开始,广元市利州区油橄榄精深加工企业全面开榨,通过就近收购、邻省采购等形式,预计累计加工油橄榄鲜果约1500吨,加工产值突破3200万元。  近年来,利州区以“兴林富民”为目标,依托优良生态资源,深挖丰富林地潜力,大力发展油橄榄产业,向森林要食物,加速推进生态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变,全力打造“天府森林粮库”利州样板。截至目前,该区累计建成荣山高坑油橄榄万亩园区1个,发展油橄榄3.6万亩,油橄榄鲜果年产量突破1000吨,培育紫阳农林、龙洲园、荣生源等油橄榄精深加工企业4家,建成“产、供、销”一体化精深加工生产线,紫爵大朝、荣飞、剑门等4个油橄榄品牌近50个系列产品远销省内外。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4-11-01
(曹莉雪 记者 程强 文/图)时下,正是金秋砂糖橘成熟的季节。在石棉县美罗镇狮子村的狮子包家庭农场里,一眼望去,一簇簇金灿灿的橘子挂满枝头,果园内10多名工人正加紧采摘成熟的砂糖橘,路边的种植户则忙着将摘下的果子分拣挑选后进行装箱,现场一派丰收喜悦的景象。种植户分拣金秋砂糖橘狮子包家庭农场负责人张俊超介绍,他们的砂糖橘是从广西买回果树苗后,培育而成,在口感上极大还原了广西砂糖橘的脆嫩化渣、清甜爽口,深得外地客商青睐,成熟上市后常常会远销至河北等地。“农场目前种了10亩,丰产的时候亩产可以达到2500公斤。目前收购价是8元每公斤。”张俊超说。金秋砂糖橘是由砂糖橘改良培育出的新品种,因在金秋十月成熟而得名。其富含维生素C,高糖低酸、营养价值高、果皮光滑细腻易剥离、肉质细嫩化渣,深受消费者喜爱。一般的砂糖橘都是12月才采摘上市,但金秋砂糖橘10月就成熟上市,正好赶上柑橘类市场优势品种相对较少的空档期,有效弥补了市场空缺。除了金秋砂糖橘以外,美罗镇的黄果柑、耙耙柑、果冻橙、明日见、血橙、夏橙、沃柑等也将在年底陆续迎来甜蜜丰收。
四川经济网 | 分享: 2024-10-31
(余文 陈甜 记者 常艰)秋风送爽,柑橘飘香。在这个丰收的季节,备受消费者喜爱的青神爱媛果冻橙迎来了首批次的上市。10月23日,在青神县白果乡虎渡社区的柑橘种植基地,数十亩爱媛38号迎来了首批采摘季。一颗颗圆润饱满、色泽鲜亮的爱媛果冻橙挂满枝头,20余名村民正忙着采摘、搬运、筛选、分拣、包装、装车,一派繁忙景象。采摘现场(王清 摄)“今天我第一次卖果子就卖了两万多斤。因为这几年青神柑橘的名气越来越大,果子也很好卖,所以我们的种植面积不断在扩大,积极性也越来越高。今年产量预计有10万余斤,大概收入40万元。今年靠卖水果把房子都重新翻修了一遍,大家的生活都越来越好了。”柑橘种植户兰洪兵笑着说道。据了解,青神县是眉山晚熟柑橘的重要产区,而爱媛38号作为当地的明星品种,更是以其独特的口感和优良的品质赢得了市场的广泛认可。实际上,今年的爱媛果冻橙的上市之路并非一帆风顺。由于前期遭遇了持续的高温干旱天气,给柑橘的生长带来了不小的挑战。许多果农采取了人工灌溉、喷灌等多种方式给果树降温“解渴”,但果园依然面临减产的压力。尽管如此,果农们依然没有放弃,他们通过精心管理,最终迎来了这一批次的丰收,并吸引了众多采购商前来购买。“听说青神的爱媛成熟了,我们专门过来收购,因为这里的果子味道比其他地方要好,受市场欢迎,卖得很好。我们每年都到青神买果子,会采购300万斤到500万斤,包括爱媛、耙耙柑等品种。”柑橘采购商张红彬介绍说,他们购买的首批爱媛将销往湖北武汉市场。目前,青神县晚熟柑橘产业面积约为13.2万亩。随着首批爱媛果冻橙的上市,该县的柑橘也即将迎来销售旺季。
四川经济网 | 分享: 2024-10-25
四川农村日报全媒体记者 文涵 文/图  “没降,最近菜价还是高。”10月20日,在成都安居天涯菜市场逛了一圈后,成都市民钟志勇向记者反映,近期成都菜价仍居高不下。记者随即走访了市内多家菜市场、社区生鲜超市等,菜贩、消费者普遍反映蔬菜价格一直未降。  近日国家统计局四川调查总队发布的数据显示,前三季度,在影响CPI(四川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主要商品中,鲜菜上涨1.2%,其中9月份同比上涨20.9%。  当下蔬菜价格究竟如何?何时迎来降价拐点?记者为此进行了探访。零售市场菜价连续上涨市民感受明显  10月21日,记者在成都市成华区万年场商圈的“钱大妈”生鲜超市看到,一份450克的黄瓜、莴笋售价分别为3元、8.9元。  与社区生鲜超市相比,农贸市场的蔬菜价格显得更为亲民。在成都市锦江区安居天涯菜市场,记者了解到:莴笋6元一斤、青椒7元一斤、大葱10元一斤……但蔬菜摊主们普遍反映,大多数蔬菜的价格还是呈上涨趋势。“番茄涨得凶。”安居天涯菜市场的摊主黄天告诉记者,去年这个时候,每斤番茄还只卖三四元,现在却要卖到7元。  菜价上涨,常买菜的市民感受都比较明显。市民王清立在农贸市场转了一圈,买了几样蔬菜就花了30多元钱。他感慨:“与前两个月相比,多数蔬菜价格都没降,还贵了5角至1元。”  “已经连续上涨了9周,一直没降过。”摊主杨三一边择菜,一边告诉记者,“从整体情况来看,今年的菜价比往年大约上涨了20%。”批发市场菜价上涨势头开始减缓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近期菜价上涨的势头已有减缓迹象。记者从西南最大的农产品交易中心——四川雨润国际农产品交易中心了解到,当前该市场蔬菜供应稳定,约占全成都需求量的50%~60%。“最近一段时间,菠菜、白菜等蔬菜价格开始下跌。其中,白菜批发价格从以往的约每斤1.5元跌至每斤1元。”四川雨润国际农产品交易中心总经理吴军说。  “我们的基地总面积大约1300多亩地,当中有50多亩专门用于种植油麦菜。”彭州田一美蔬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鲍开春说:“一周前,油麦菜在地里的采摘价格还为1.8元/斤,但目前已经有所下跌,降到了1.5元/斤。”  金堂县转龙镇生态蔬菜种植相关负责人也告诉记者,莲花白的地里采摘价格为 1.6元/斤,比之前降了3角钱。整体来看,处暑过后,温度逐渐降低,蔬菜的价格也有所下降。  “小白菜、西兰花、莴笋等蔬菜的整体价格降幅比较明显,比前一段时间下降了不少。”在白家市场,商户李朗贵对近期的价格下行有着直观感受。价格走势预计两个月后或有明显下降对于菜价的起伏波动,吴军并不意外。“气候是此次菜价上涨的主因。”前段时期,本地蔬菜受多雨和酷暑双重影响,导致了蔬菜存活率下降、减产,本地供应不足,且难以迅速通过外部调运补足。而外部调运蔬菜的成本更高,导致价格上涨。  同时,吴军还提到,目前省外调入的蔬菜价格也存在波动。以山东红椒为例,由于之前受气候影响几乎无收,现在才开始重新播种,因此市场上其他地区红椒供货紧缺,仅有豫南地区有货可供。这直接推高了红椒的价格,从原来的每斤2元上涨到了现在的4元。  尽管目前降雨已停,但蔬菜的生长仍需时间,市场上的蔬菜大多来自大棚,价格自然较高。成都本地的一位摊主王平也透露,受高温干旱影响,很多农田一度缺水严重,随后又遭遇大雨。现在,许多农民才刚刚开始播种,预计最快也要2个月左右才能收获。  对此,吴军认为:“目前,价格高峰期已经过去,部分蔬菜的价格开始回落。预计到12月底,大部分蔬菜的价格能够明显下降。”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4-10-25
(潘玥希 记者 毛春燕 文/图)近日,在内江市市中区乡渔水产专业合作社的养殖基地,工人们正忙着拉网捕鱼。随着网口收拢,只见渔网中的鲈鱼在水面上活蹦乱跳,翻腾着激起阵阵水花。随后,工人们动作麻利地挑鱼、称重、计数,并将一筐筐鱼送上车,准备运往市场。工作人员在拉网捕鱼该基地的鲈鱼,体型匀称、色泽光亮,一到捕捞时期,吸引不少的收购商前来。“这儿的鱼口感、肉质都非常好,我们经常第一时间就过来装去成都卖。”成都兄弟水产店老板李贵告诉记者,今天总共装了5000多斤鲈鱼,下一步将长期与该基地合作。据悉,乡渔水产专业合作社的养殖基地创建于2019年,拥有220余亩养殖池塘,主要养殖鲈鱼。基地负责人杨序伟介绍,今年基地总共投放40万尾鲈鱼苗,预计年产量约30万斤,预计在春节前“抢鲜”卖完。市中区渔业养殖基地近年来,市中区依托水资源优势,结合产业发展规划、因地制宜发展特色水产养殖,积极引导养殖户依据当地实际情况和市场需求,对水产养殖结构进行优化调整,推动特色养殖产业向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发展,做活“水文章”,助力产业振兴。
四川经济网 | 分享: 2024-10-23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陈秋吉 巴中观察 白川东)“我们这里的特产都是从1500余公里外的巴中市通江县直发过来的。”近日,在浙江省兰溪市通江馆,现场负责人诸葛惠芬介绍,段木银耳、羊肚菌、青峪猪肉等200余款通江“土特产”在当地持续走俏。  2022年,兰溪通江馆依托东西部协作设立,集中展示销售通江县名优特新农副产品,按照“产地对接+电商直播+线下体验+社会合力”运营模式,搭建更加便捷的川品进浙通道。目前,该馆已经带动消费1000余万元。  除设立兰溪通江馆,兰溪市还多线融合拓市场,在通江县搭建“创业+电商+直播+服务+农文旅融合”聚合发展平台——“壁州创谷”,引进浙江运营团队,拓展通江农特产品销售渠道。同时,深挖产业资源,加强经营主体培育,助推通江当地农副产品种植养殖向规模化发展、加工向标准化提升、流通向数字化升级。  据统计,“壁州创谷”已入驻企业72家,带动网商3000余个,今年1至6月,通江县农产品网络零售额超1.42亿元。
四川日报 | 分享: 2024-10-23
 (记者 徐浩煊)日前,来自西充县的“有机玫瑰荷叶茶”“有机玫瑰花蕾茶”等系列玫瑰花茶亮相法国“2024巴黎食品饮料博览会”。这是西充县大力发展有机玫瑰产业的成效之一。  “我们基地种植的有机玫瑰都是靠人工除草,施有机肥。”参展商、四川省盛祥玫瑰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任春林介绍,2011年,该公司通过土地流转,建起3000余亩玫瑰园,现已具备玫瑰精油、玫瑰纯露等20多种产品的生产能力,年产值达7000多万元。  为推动有机玫瑰产业快速发展,西充县支持当地企业配套建设玫瑰研究中心、玫瑰精深加工技术与产业基地、玫瑰精深加工与制造产业园,逐步完善有机玫瑰产品产业链。  据统计,截至目前全县已有玫瑰种植基地5000余亩,已建成有机玫瑰食品生产基地3500余亩,今年的总产值有望达2亿元。
四川日报 | 分享: 2024-10-23
X
您确定要退出登录?

独家运营:四川成农网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号:蜀ICP备18034246号-1

copyright 2017,sc3n.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