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农村日报全媒体记者 罗敏)近日,一列搭载20吨四川凉山州葡萄的中老班列从昆明市中欧(亚)班列集结中心启程,经磨憨铁路口岸通关后运往泰国。这标志着凉山葡萄首次通过中老班列成功出口泰国,不仅为攀西地区的水果开辟了一条通往东南亚国家的新出口通道,还让中老铁路这条“黄金通道”的功能延伸到了大凉山深处。
攀西地区,作为我国重要的战略资源富集区,正致力于打造“天府粮仓”凉山示范片。这里是我国内陆地区纬度最北、海拔最高的南亚热带作物适宜区,盛产的葡萄、石榴、芒果、枇杷等多种水果,深受泰国、菲律宾、越南、印度尼西亚等国家消费者喜爱。
攀枝花海关监管一科科长徐洁介绍:“鲜果出口对时效性有着极高的要求。过去,攀西地区的水果出口主要依赖公路运输,受到运距、运力和成本等多重因素的制约。”
为确保这批葡萄能够顺利出口,针对其保鲜时间短、品质控制难度大等特点,成都海关所属的攀枝花海关与昆明海关所属的勐腊海关携手建立了“攀—勐联动(属地+口岸)”模式。这一模式实现了监管信息的互通共享,优化了检验检疫证书的签证流程,从而推动了鲜活农产品的快速验放出口,大幅提升了出口通关的效率。“这次通过中老班列将葡萄运往泰国,相比之前的公路运输,流程更加便捷,时间也缩短了 2~3天,而且我们的运输成本也降低了 30%~40%。”凉山州鑫亿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陈俊红对此深有感触地说。
今年以来,攀枝花海关积极致力于保障攀西特色水果出口的通畅无阻。通过关长送政策上门、召开关企座谈会等多种形式,深入宣讲海关促进外贸稳增长的政策举措,助力辖区内的水果出口企业解决在报检、报关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同时,该海关还积极与口岸海关建立联动机制,实现了从产地到口岸的全程护航。此外,攀枝花海关还与西昌市农业农村局等地方政府部门加强了协调配合,支持地方高标准建设农产品出口备案基地,并做好企业对外注册的推荐工作,全力确保出口水果的新鲜度和质量。
据统计,今年1月—10月,攀枝花海关成功培育了攀西地区新增的出境水果果园 64 家,新增出境水果包装厂 15 家,新增果园和包装厂的数量之和同比增长了 295%。在此期间,该海关监管的新鲜水果出口量达到了2.2万吨,同比增长了276.5%;其中,凉山葡萄的出口量更是达到了1.7万吨,同比增长了74倍,创下了历史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