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庹炼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扈永顺)辣椒,在我国已有数百年种植历史,辣椒也是我国种植面积最大的蔬菜,年种植面积达3200万亩。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农业大学校长邹学校,被大家称为“辣椒院士”,30多年来,他带领团队培育出160多个辣椒品种,高峰时期所育品种约占同类品种面积的60%,占鲜食辣椒同类品种面积的80%以上。 “值得注意的是,在2017年之前,我国辣椒几乎没有进口,而从2018年以来,我国辣椒进口量开始大于出口量。”近日,邹学校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针对这一问题,我国辣椒产业未来还需进一步向高品质、品牌化、市场细分化、宜机化方向发展。”湖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师生在长沙县黄兴镇开展农业技术推广与科技帮扶工作(资料图)。郭慧 摄降低辣椒生产成本 记者:目前我国辣椒产业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什么? 邹学校:我国辣椒生产成本较高是一个大问题。我国鲜、干辣椒的出口量从2004年到2023年都在增加,2017年前鲜、干椒进口量很少,但从2018年开始大幅度增加,到2022年,印度和乌干达等国家的干辣椒就抢占了我国干辣椒5%的市场,说明我国辣椒生产成本在国际上并不占竞争优势。 我国选育的农作物品种大多数是精耕细作下的高产品种,采用的生产技术也消耗大量人工劳动力。现有的辣椒品种和生产技术不适合机械化生产,在辣椒价格正常或走好的年份,人工采收成本占20%~40%,在辣椒价格不好的年份,人工采收成本甚至会上升到60%以上。 记者:如何解决生产成本高的问题? 邹学校:首先,农业科研工作者要重点围绕辣椒生产劳动用工量大的特点,开展农机与农艺融合创新研究,培育推广一批宜机化品种,并实现辣椒机械化播种、工厂化育苗、机械化移栽,肥水一体化管理,病虫害防控绿色化、机械化,采收机械化、采后精选、加工等全程机械化。 再者,辣椒产业向优势产区转移,实现规模化生产,这是降低辣椒生产成本最有效的办法。我国辣椒生产曾经历过4次大的向优势产区转移的发展历程:一是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因华东、华中及西南大部分地区冬春季不能生产辣椒,就转移到能露地生产辣椒的广东、广西、海南及云南中南部等地,转移面积超过300万亩;二是20世纪90年代末,因辣椒就近生产区需求增加,且大规模连片连续种植,造成病害严重,导致产量和品质下降,辣椒种植向产量高、病害少的产区如河南、山东、河北、山西、陕西等地转移;三是将长江以南地区7~9月高温期间的辣椒生产转移到800~1200米高海拔的优势产区;四是西北高口感品质辣椒螺丝椒生产由西北地区向西北以外的保护地栽培转移。未来向哪些优势产区转移 记者:未来辣椒生产还需要向哪些优势产区转移? 邹学校:可向新疆、内蒙古、甘肃等地转移。根据统计,干辣椒的70%和鲜果加工辣椒的30%,共计约800万亩辣椒将转移到新疆、内蒙古和甘肃等地。 辣椒种植转移到优势产区,将减少输出区的土地占用量。长江以南亩产干椒200公斤以下,河南、山东、河北、山西、陕西等省亩产干椒400公斤以下,在新疆、内蒙古进行常规生产,亩产量都在1000公斤以上,高产地区亩产达1200公斤。辣椒生产向新疆、内蒙古转移200万亩,相当于在长江以南可减少1200万亩辣椒耕地、在华北地区可减少600万亩辣椒耕地占用。 干辣椒、加工辣椒向新疆、内蒙古等地转移,还有较好的技术优势。比如新疆已有的先进的番茄机械化播种、肥水一体化管理技术以及棉花机械化采收和去杂技术可供借鉴。辣椒机械化生产只要在上述基础上稍作改进,就能实现辣椒全程机械化、规模化,降低生产成本。 但是,在转移过程中应注意:一是地方政府需要根据供需变化进行调控,谨防过热;二是相关科研团队要创建大批可适宜这些区域气候特色的优异种质,丰富当地辣椒种质资源类型;三是要提高规模化辣椒种植的技术标准,解决品种多乱杂和病虫害防控等问题。向高品质、品牌化、市场细分化、宜机化方向发展 记者:我国辣椒产业未来发展趋势是怎样的? 邹学校:我国辣椒产业不仅需要在全产业链机械化水平上实现快速提升,未来还应进一步向高品质、品牌化、市场细分化、宜机化方向发展。 比如创建一批辣椒地方特色名牌产品,满足不同消费者对不同辣椒品质和不同价格的需求,达到优质高价的目的。比如湖南岳阳市湘阴县的“樟树港辣椒”品牌,已成为全国影响力较大的特色高端辣椒品牌,市场价格稳定在80元/公斤,每年新增产值40亿~50亿元。目前正在开发的优异地方特色鲜食辣椒品种还有长沙光皮椒、长沙鸡肠子椒、江西余干辣椒等,特色加工辣椒品种有丘北辣椒、云南小米辣、海南黄灯笼等。 为满足不同生态地区、不同栽培方式、不同消费习惯,国内辣椒育种团队应进一步研发不同类型品种、拉长辣椒产业链。例如培育药食同源、具有医疗保健功能的鲜食辣椒,如降糖辣椒、减肥辣椒、降脂辣椒等;加工产品除辣椒酱、剁辣椒、泡辣椒、油辣椒等传统产品外,应开发出更多的新产品,如辣味小吃等休闲食品;以辣椒为原料,应开发更多医药产品、军事产品、保健食品、化妆品、特种海船油漆、特种电缆护套等。这些多样化产品都需要专用的辣椒品种,国内辣椒育种团队应面向市场需求加快培育辣椒新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