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

市州频道: 成都 绵阳 眉山 泸州 南充 广元 雅安 达州 广安 宜宾 遂宁 乐山 内江 自贡 巴中 资阳 德阳 攀枝花 甘孜 阿坝 凉山
泸州龙马潭区胡市镇:以“三治融合”绘就民族团结进步“最大同心圆”
来源:四川新闻网 时间:2025-01-09

近年来,龙马潭区胡市镇坚持党建引领,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以“三治融合”为抓手,加快推进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深入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工作提质增效。

未命名-1.jpg

党建引领增强民族团结进步“领导力”

一是强化理论武装。通过理论中心组学习、“三会一课”、专题研讨等形式,深入学习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一步深化巩固泸州市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成果的重大意义,提高党员干部的政治站位和理论素养。二是‌加强组织建设‌。完成村(社区)党组织架构优化,确保实体性基层党支部全覆盖,在大型小区增设功能性党支部4个,推动各支部间“老带新”红色传承,推进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严格落实组织生活制度,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原则性。三是‌发挥党员作用。鼓励党员在民族团结工作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通过入户走访、节日活动等形式,广泛宣传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和个人的先进事迹,推广“石榴子调解室”等典型经验做法,以“身边人、身边事”有形有感有效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进一步唱响民族团结主旋律,弘扬民族团结正能量。

自治强基提升民族团结进步“源动力”

一是修订村规民约。全面清理现行村规民约,对不合时宜的内容及时进行修改,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村规民约,积极培育邻里团结互助、维护民族团结的良好社会氛围,修订出符合村情实际的、村民自己认可的行为准则,由党员和村社干部带头大力倡导移风易俗,摒除陈规陋习,引导各族群众养成良好生活习惯。二是用好基层“两会”。充分发挥村(居)民大会、村(居)代表会议中群众自治的积极作用,广泛召集各族群众集中协商,听取各方意见建议,实现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不断提高村民参与自治积极性,持续深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引导辖区各民族群众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三是推进群众自治。通过线上线下多种渠道宣传“川善治”平台,提高村民知晓率和参与度,鼓励各族群众共同参与平台互动。同时利用平台在线公示村级事务,发起线上表决,保障村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积极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治理新格局,‌促进民族团结和谐。全年实现村务公开83次,解决群众问题20余个。

法治建设筑牢民族团结进步“保障力”

一是壮大法律人才队伍。由镇司法所牵头指导,全覆盖培养以村组干部为主的“法律明白人”队伍20人,线上培训“法律明白人”100人,建立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积极面向各族群众提供法律咨询服务,为加强依法治理民族事务提供有力保障。二是探索新时代“枫桥经验”。积极发挥“老村长调解”工作室矛盾纠纷化解经验,组织法律顾问、乡贤等参与调解,持续推广应用“枫桥经验”,全年各类矛盾纠纷调处率达99%,辖区内无重大“民转刑”案件发生。三是推进普法依法治理。坚持以“法律八进”和“八五”普法为总抓手,号召各族群众积极参与“一月一主题”活动,通过开设讲堂、发放资料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党的民族政策法律法规,引导各族群众增进“五个认同”,真正做到将法律法规带到各族群众身边。

未命名-1.jpg

德治教化增强民族团结进步“软实力”

一是突出群众志愿服务。成功打造镇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8个,组织7支志愿服务队150名各族志愿者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立足岗位作贡献”活动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带头推进“互联网+民族团结”行动、民族团结进步“七进”活动,使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不断深化。二是凝聚各方人才力量。充分发挥政协、统战等平台优势,吸引80余名本乡本土各族大学生组建“胡市镇青年大学生联盟”,汇聚来自社会各界的123名乡贤成立乡贤联谊会,通过“我为家乡献金点子”座谈会、“我看家乡发展”流动现场会等形式,共同为家乡发展出谋划策、筹资出力,顺利推动濑溪河防洪堤隐患消除、80余亩“乡贤桃林”打造等惠民实事落地,为助力乡村振兴树立良好榜样。三是丰富基层道德宣讲。着力打造“龙马谈”基层理论宣讲胡市子品牌,通过书记讲党课、道德讲堂、青年大讲堂、村(社区)主题院坝会、微信小视频等形式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进机关、企业、社区、学校等活动30余场,民族团结进步向各行业、各领域进一步延伸发展,党的新思想、新理论、新政策“飞入寻常百姓家”。(供图/供稿:龙马潭区胡市镇 陈越)

展开评论(0) 分享链接:
推荐资讯
X
您确定要退出登录?

独家运营:四川成农网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号:蜀ICP备18034246号-1

copyright 2017,sc3n.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