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向东)明代黄凤池辑有《梅竹兰菊四谱》,由此,梅竹兰菊被称为“四君”。《集雅蔡梅竹兰菊四谱小引》记载“文房清供,独取梅、竹、兰、菊四君者无他,则以其幽芳逸致,偏能涤人之秽肠而澄莹其神骨”。从此,梅竹兰菊被称谓“四君子”首次出现在画谱中。“四下基层”是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的重要抓手,是守人民心的真实写照,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生动实践。党员干部要深学、深悟、深践“四下基层”的伟大创举,谱写“四君子”实景图。“怎得梅花扑鼻香”,以梅的“献心”,谱写“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下基层”实景图。党员干部“上接”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同时“下接”人民群众,是平衡“上接”与“下接”这一天平的“砝码”。党的政策宣传好不好、深不深、细不细、实不实是党员干部在人民心中的“晴雨表”“试金石”。作为党员干部要先当“学习者”,对于政策要归类、要吃透、要转化,发挥敢于在浩如烟海的政策中精准“捞针”精神,实现政策学习由“大海捞针”到“精准出击”的转化,实现由“有字之书”到“无字之书”的转化,做到胸有成竹、心中有数,成为熟悉政策的“百科全书”。要再当“翻译者”,政策条款多用专业术语阐述、表达,而基层宣讲是传递政策的“第一信号”,为此,党员干部要扮演“信号转换器”角色,实现政策由“书面语”“专业语”“学术语”转化为“家乡话”“土语化”“龙门化”,促使政策“飞入寻常百姓家”。“千磨万击还坚劲”,以竹的“韧心”,谱写“调查研究下基层”实景图。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传家法宝,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基本功,是部署落实党的政策、方针的“压舱石”。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没有调查就没有决策权。要创新调研方式,坚持少看“展板”多看“后院”、少听“A4纸汇报”多听“人民所诉”、少走“规划路线”多走“遗忘角落”,采取“四不两直”的调研方法,真正听到一线问题、收集一线资料、落实一线效果。要夯实“零距离”调研方法,坚持问题导向,开展“坝坝会”“院落会”“火炉会”等多元式、直接式、渐进式的亲民、爱民、敬民、为民的交流会,助推急难愁盼的问题主动“浮出水面”。要检视整改贯穿始终,面对能够即刻整改、即刻解决、即刻落实的问题,要集中优势力量,解锁解决问题的“金钥匙”,达到立竿见影、吹糠见米的效果。对于一时难以解决的问题,要分类“销号”,力行“背水一战、挂图作战、协同作战、挑灯夜战”四大战术,定期调度整改进度,让一项项、一条条、一类类的惠民政策根更深、叶更茂、花更香、果更实,让群众满意度成为衡量整改效果的“度量衡”。“不以无人而不芳”,以兰的“耐心”,谱写“信访接待下基层”实景图。信访工作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是体现党和政府为民办事的重要抓手,是直接知民情、察民意、解民忧的“最后一米”。信访接待下基层是变“被动上访”为“主动下访”的“转换器”,是变“被动服务”为“上门服务”的“服务器”,是变“被动坐诊”为“主动出诊”的“拔锚机”。要厘清“来龙”,对于信访问题要做到“事前预习”“温故而知新”,找准矛盾“易燃点”“切入点”,敢于到矛盾集中、问题突出、呼声较高的一线去,促使问题一个一个问、一个一个解。要延续“去脉”,信访的重要意义在于给信访群众开“一剂良方”,服“一粒定心丸”,坚持信访问题“回头看”“反复看”“满意看”,让信访群众由“锁眉愁”转向“开心颜”,以人民脸上的“颜”度为信访接待“上分”。“菊残犹有傲霜枝”,以菊的“决心”,谱写“现场办公下基层”实景图。现场办公下基层是直插现场、直听民意、直解问题的“一线工作法”,在一线疏“堵点”、在一线破“难点”、在一线融“冰点”,切实提高办事效率。要秉持求真务实的工作初心,列出问题诉求清单,分类集群、分类管理,立下“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决心,在基层一线用心、用情、用力推动现场办公落实见效。要树牢“一线”办公理念,坚持问题导向、结果实效,树立哪里有问题、哪里有矛盾、哪里有挑战,就将办公地点搬到哪里的“现场流动办公”机制,坚持急事急办、特事特办,找准产业发展、医疗服务、教育服务等所面临的问题、短板、不足,实现号准“病脉”在一线、找准“症结”在一线、开准“方子”在一线的“愿景图”变为“实景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