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农村日报讯 特约通讯员 唐兆权 文/图 现在是内江市威远县葱种上市的时节,但是今年的葱种销售情况有些不如人意。到4月29日,全县约1.6万亩葱种除个别少量销售,其余躺在地里无人问津。待售的葱种。现状买家变少,价格被腰斩 葱种,是威远的主要农产品之一,往年四五月,到处都能看到一辆辆大货车拉着葱种运往云南、广西、重庆等地,十分热闹。去年在地里挖起来就卖,每斤从3元卖到了后来的4元,全县1.3万多亩所产的5000多万斤葱种,10多天就卖完了。买家卖家都说威远的葱种不仅“冲”得高还“冲”得快。 今年,威远县葱种面积比去年增加了3000多亩,不仅没有成列车队,就是有个别买主光顾,每斤销价也仅为1.5元,不及去年一半。农户无不对这种葱种“冲”不动所带来的压力担忧。在威远县镇西镇庆安村,全村600多亩葱种,大部分农户都种了1至10亩,村民黄重高所种的4亩葱种,按去年的价格,能收入6万元,今年迟迟无人来收购,他望着地里的葱种叹息道:“唉,如果卖不出去,葱种就会发芽、空头或烂掉,一季辛苦就白费了,咋办哦?”探因葱农行为,伤了客商心 如此状况,原因何在?镇西镇黄石村威远县黄红头笔杆香葱农民种植专业合作社的李华真到云南、重庆、贵州等市场和客商中进行了调查了解,客商陶永建对他说:“不是我们不来收购,是你们那里的葱农让我们不敢来收购。” 原来,去年有些农户看到葱种销售快,销价高,动了挣便宜钱的心思,从地里挖起来,泥沙不去干净;葱秆不剪到位,故意留长增加重量;有的把病葱种也混装在好葱种里面。有的本地购销商,还从外地购买1元到2元一斤的葱种混充威远葱种销售,毁了自身信誉,伤了客户利益。所以,今年他们不愿意再来收购。 现在开卖的严陵镇龙泉等少数村,是因为往年一直都很保证质量,信守了诺言。 香葱种植合作社的理事长李洪还分析出了另外两个原因:一是威远的冻库少,必须现鲜销,葱农缺乏回旋余地;二是威远没有香葱加工厂,本地不能消化,全部希望客商收购,葱农没有主动权。措施多跑市场、改良品种 葱种滞销的情况引起了威远县委、县政府重视,当地正准备派人到云南等外省考察,并打算加大投入增建冻库,兴办加工厂,解除葱农的后顾之忧。 威远黄红头香葱农民种植专业合作社,一直都有理事在全力跑市场,联系客商,尽量把葱种卖出去。同时也在品种改良上继续努力,现在已经选育出了适宜生产葱苗、适合葱头加工的两个优良品种,正在选育受大众欢迎的浓香型葱种。香葱种植合作社理事长李洪特别提示农户,切记改变“萝卜快了不洗泥”的自欺欺人观念;本地购销大户绝不能以次充好,自断销路。 葱农们也表示,请老板们放心来威远收购葱种,我们一定相互监督,严格把控质量,决不允许再出现“自已整自己”的现象。小贴士 香葱分葱苗和葱头,葱苗是做佐料、拌菜食用的,葱头是做种用的,将葱头栽插在地里长出的苗就是食用的香葱。威远种的葱种是将葱头栽插在地里,不要葱苗部分,等到葱头成熟后,每个坑窝就会收获多个葱头,一般栽种100斤,可收获三四千斤,这些葱头可以挖起来做葱种,销售给种葱苗的农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