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

市州频道: 成都 绵阳 眉山 泸州 南充 广元 雅安 达州 广安 宜宾 遂宁 乐山 内江 自贡 巴中 资阳 德阳 攀枝花 甘孜 阿坝 凉山
  (何努 记者 姜明 樊邦平 吴晓铃 袁敏 袁城霖)此地茂竹清幽,稻花尽作心花。8月5日10点,骄阳似火,开江县任市镇竹溪村李家大院外的竹林坝里却一片清凉。附近几个村的村民与县上、镇上的领导坐着小板凳围在一起,稻花香里说丰年,脱了贫来话发展。  竹溪村地处开江县“稻田+”现代农业园区。季夏时节,素有川东小平原之称的开江县正是农田管护的忙碌时节,田里的稻谷即将成熟,一年一度的农民丰收节也即将来临。
| 分享: 2020-08-24
    四川农村日报讯 特约通讯员张平 文/图    “宣汉县对高粱筛选工作认真负责,基地建设规范,今年有1个续试品种田间表现较好,待田间测产和品质测定后,有望向省农业农村厅推荐品种认定!”近日,省农科院副研究员、国家高粱岗位专家倪先林等专家,冒着酷暑来到宣汉县樊哙镇高台村,实地查看了县农科所在该村进行的高粱筛选、魔芋引种试验现场。  高粱是酿酒的优质原材料
| 分享: 2020-08-24
    四川农村日报讯 韩静  “园区今年开始初投产,预计产量六七十吨。”8月20日,在苍溪县亭子镇长江村现代农业园区猕猴桃种植基地,管理人员赵素秀正跟农技员介绍初投产猕猴桃树的情况。  苍溪县立足农业资源禀赋,坚持红心猕猴桃全产业链开发,建成“生产+加工+科技+营销+旅游”模式的万亩现代农业产业园19个,正在创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为推动县域特色产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并促进农
| 分享: 2020-08-24
    四川农村日报讯 记者 刘佳    近年来,长宁县坚持把产业发展作为脱贫攻坚的根本之策,借势借力全域旅游、现代竹产业等县域特色优势产业,大力支持特色种养、乡村旅游等助农增收项目发展。  聚焦“短线”保脱贫,引导群众发展竹林丰产培育、竹扇等竹工艺品加工和“林下散养土鸡”“稻田放养土鸭”“球盖食用菌”、甘蔗、草莓等,带动群众短时间内增加收入。发展养殖业  
| 分享: 2020-08-24
    四川农村日报讯 文宏君 韩书银 记者 刘佳  莽山缠玉带,库区织锦秀。在溪洛渡库区雷波县大坪子乡连绵群山间,流淌不息的金沙江水和大坪子乡公路如舞动的飘带,装点着这片美丽的土地,更诉说着一段段精彩的扶贫故事……  脱贫攻坚启动以来,雷波县大坪子乡以公路建设为突破口,不比困难比办法,不比条件比干劲,发扬“四苦”精神,尽锐出战,全力推进精准扶贫各项工作,打赢了脱贫攻坚这场硬仗
| 分享: 2020-08-24
    四川农村日报讯 记者 刘佳 文/图  夏去秋来,正是采桑养蚕好时节。8月18日一大早,仪陇县土门镇石牌坊村二社蚕农郑德兰就到桑园里采摘桑叶。一旁的新时代养蚕大棚里,她喂养的27张大蚕进入给桑的关键期,由于一个人忙不过来,郑德兰还请了20余名村民当“帮手”。  目前仪陇县优质桑园达10万亩,年可生产优质蚕茧14000吨。栽桑养蚕,也有力助推了脱贫攻坚。在仪陇县日兴镇九龙山
| 分享: 2020-08-24
    四川农村日报讯 温选鹏 宋小英  眼下正值葡萄丰收的季节,走进眉山市彭山区岷江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的万亩特色葡萄基地,随处可见葡萄架上挂满圆润透亮的葡萄串,空气中弥漫着诱人的果味清香。  眉山市彭山区岷江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成立以来,瞄准打造国内领先的都市近郊现代农业目标,从无到有,奏响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强音,农业产业大发展、农村面貌大改善、农民生活品质大提升,对全区农业发
| 分享: 2020-08-24
四川三农新闻网达州讯(刘剑平 符代君 刘伟)金秋时节,正是山区水稻逐渐成熟收获的季节。8月21日笔者随达州市广播电视台记者,在四川腾华鑫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波的引领下,一行8人从主城区驱车前往最高海拔880米、平均海拔720米的达川区米城乡 。10:39分到达该公司位于吴家营的有机水稻基地,走进起浮不定、坡度陡缓交织呈阶梯性田野,空旷错落有致的近300亩有机水稻一望无际,漫步航拍,沉甸甸的稻穗
| 分享: 2020-08-24
    四川农村日报讯 高原 文/图    近年来,崇州市加快推进实施乡村产业振兴,主动融入全省“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发展战略,围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要求,按照“一个产业功能区、一个主导产业、一个百亿级项目”发展理念和全省建设现代农业“10+3”产业体系部署,紧扣成都市“西控”转型发展决策部署,抓住统筹布局建设66个产业功能区发展契机,“优规划、强功
| 分享: 2020-08-24
    四川农村日报讯 记者 朱梦蝶    为加强退耕还林工程监督管理、确保工程建设质量,根据《退耕还林条例》《新一轮退耕地还林检查验收办法》规定和国家林草局要求,省林草局近日印发通知,对2020年度退耕还林省级验收工作作出安排部署。资料图片  此次验收范围包括国家和我省下达的2018年新一轮退耕还林任务完成情况和近两年验收不合格面积整改情况等,涉及15个市
| 分享: 2020-08-24
    全国共确认集体成员6亿多人  新华社太原8月21日电(记者 于文静)近年来,我国先后组织开展了五批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共有28个省份、89个地市、442个县整建制开展试点。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取得阶段性重要成效,为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重要制度支撑。这是记者从农业农村部21日在山西省太原市召开的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会议了解到的
| 分享: 2020-08-24
四川三农新闻网绵阳讯(通讯员 魏康)“平常时刻看得出,关键时刻站得出,危急时刻豁得出”,这是桃花村干部赖素蓉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和村干部的基本要求和深刻写照。8月10日以来,三台县经历了三次强降雨,桃花村受暴雨影响严重,为防范可能出现的自然灾害,桃花村干部赖素蓉坚守岗位,主动带队入户排查汛情,以实际行动应对各项灾情。赖素蓉和左村书记一行组织处理鱼塘险情奔赴产业一线挽救集体经济。“赖主任,雨太大了,村上
| 分享: 2020-08-21
四川三农新闻网广安讯(通讯员 邱海鹰 摄)目前正值秋收时节,在四川省广安市华蓥山区的田野,除收割机在田间不停地忙碌外,还能见到捡拾收割机收割不到和散落在地上的稻穗的老人和小孩。他们将辛勤耕耘获得的稻谷颗粒归仓, 体现了农民勤劳节俭、爱惜粮食的传统美德。8月20日,华蓥市华龙办事处东方村一片收割后的稻田里,村民正在捡拾收割机散落在稻草中的稻穗。8月20日,在华蓥市华龙办事处东方村一片收割后的稻田里,
| 分享: 2020-08-21
  (嘉轩 文/图)四川省南充市嘉陵区以江为名,辖1280平方公里土地,70万嘉陵人在此繁衍生息,曾经的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现已是著名的世界长寿之乡、中国桑茶之乡、中国蚕丝被之乡。  嘉陵区积极对接省委、省政府“10+3”产业体系部署,大抓项目,大抓产业,农业农村经济跑出加速度。  着眼于建设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嘉陵区着力构建“42211”产业体系,即:稳定40万亩优质粮油基地,新增出栏优质肉猪
| 分享: 2020-08-21
    (记者 高林雪)8月20日,农业农村部在京举办2020年全国农民手机应用技能培训周启动活动。作为今年中国农民丰收节重点活动之一,农民手机应用技能培训周将以“手机助力农产品出村进城”为主题,大力推进手机应用与农业生产经营、农村生活的深度融合。培训周将围绕使用手机开展农业生产、产品购销、公益服务等内容进行专题培训,旨在让广大农民用好手机这个“新农具”。启动仪式  启动活动上
| 分享: 2020-08-21
    主场活动设在山西省运城市  (记者 李竟涵 杨迪)8月20日,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2020年中国农民丰收节有关情况。农业农村部副部长于康震、山西省副省长王成、农业农村部市场与信息化司司长唐珂、山西省运城市市长储祥好出席并回答记者提问,农业农村部总农艺师、新闻发言人、办公厅主任广德福主持发布会。资料图片  扎根城乡 打造中国乡村文化符号  自2018年
| 分享: 2020-08-21
    确保总体危害损失控制在5%以内    (记者 王田)8月19日-20日,全国秋粮作物重大病虫害防控现场会在湖南省长沙县召开,分析研判秋粮作物重大病虫害发生形势,进一步安排部署防控工作。会议强调,要充分认识做好农作物病虫害防控的极端重要性,加密加力、抓牢抓实病虫害防控工作,确保将秋粮作物重大病虫危害损失控制在5%以内,为小康之年粮食丰收赢得主
| 分享: 2020-08-21
(周世坤  记者  钟正有)近日,记者从德阳市罗江区农业农村局获悉,罗江区合理利用“荒山荒坡”、低产山地等土地资源,推动“九叶青”花椒产业发展,“罗江青花椒”已是德阳市罗江区新的特色农业名片和乡村产业兴旺又一发展极。科学发展开启“荒山经济”。推动乡村振兴产业规划落地实施,构建青花椒产业“一基地两片区”发展格局,坚持集中连片、控量提质,杜绝随意无序发展,实现产业可持续发展,现种植
| 分享: 2020-08-21
(俞晓峰  记者  钟正有)自6月开展人大代表“双走访”(走访企业和群众)专项工作以来,什邡市禾丰镇人大努力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聚焦群众身边亟待解决的具体问题,把督促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作为“双走访”工作的发力点,切实为群众解难题、办实事。什邡市禾丰镇镇江村组织人员疏掏三组堵塞沟渠据悉,7月,禾丰镇人大代表在走访镇江村群众时,村民反映老堰沟镇江村16组段垮塌了20余米,希
| 分享: 2020-08-21
(张舰木  王菲菲  记者  侯东)8月以来,广元市昭化区遭受强降雨袭击,农业受灾情况严重,该区农作物经济损失达6000万元,其中粮油作物受损金额达1000万元,经济作物达5000万元,目前该区正全面抓好农作物的生产与自救。500余亩玉米地被洪水淹没,当地干部群众将洪水压倒的玉米进行抢收。“目前,昭化镇石盘村受灾的玉米面积是500多亩,大概损失有五六十万。”昭化镇石盘
| 分享: 2020-08-21
X
您确定要退出登录?

独家运营:四川成农网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号:蜀ICP备18034246号-1

copyright 2017,sc3n.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