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

市州频道: 成都 绵阳 眉山 泸州 南充 广元 雅安 达州 广安 宜宾 遂宁 乐山 内江 自贡 巴中 资阳 德阳 攀枝花 甘孜 阿坝 凉山
四川农村日报讯 王思龙新一轮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工作启动以来,宜宾市翠屏区作为试点地区之一,始终坚持以维护群众利益为根本出发点,积极探索农村宅基地审批便民、服务高效的典型做法,率先在三个试点镇,通过“强机构、强机制、优流程、优服务”,着力破解宅基地审批周期长、群众多头跑路等难题,提升了群众获得感。资料图片  强机构。及时出台《宜宾市翠屏区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机构职能调整试点方案》,整合试
| 分享: 2021-05-26
四川农村日报讯 特约通讯员 贾明高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眼下正是小麦成熟季节,在射洪市生态酒粮现代农业园区,3万亩酿酒专用小麦迎来丰收。当地农机协会抢抓晴好天气,组织收割机忙抢收,力保小麦颗粒归仓。  一大早,数台收割机就开进瞿河镇牛心村,开始小麦收割作业。“收割之后为确保大春水稻和高粱的种植,接下来农机协会将组织100余台套的旋耕机、整田机、插秧机下田,预计在一个星期之内将把水稻栽插和高粱
| 分享: 2021-05-26
旷继勋蓬溪起义遗址热度攀升红色名片旷继勋蓬溪起义牛角沟遗址是“中国工农红军四川第一路”的诞生地。蓬溪县大石镇牛角沟村由原广安村和界牌村合并组建,幅员面积5.98平方公里,因山沟形状像牛角而得名。  1929年6月29日,中共秘密党员、川军旅长旷继勋受省委之命,率领4000余官兵举行武装起义,竖起四川第一面中国工农红军旗帜,开启了历时40余天蓬溪起义的序幕。四川农村日报讯记者 周颖昳 文/图  5月
| 分享: 2021-05-26
四川三农新闻网乐山讯(通讯员 陈晓英)近年来,市中区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理念,盘活乡村人才存量,着力构建一支素质高、技能强、留得住、用得上的农村实用人才队伍,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广纳乡贤,让人才聚起来。摸清乡贤底数。以镇为单位收集在外乡贤从事行业、发展现状、回乡创业意愿等信息,印制“嘉乡贤”通讯录,落实专人负责动态更新。目前,已有800余名知名乡贤入库。系牢乡情纽带。建立
| 分享: 2021-05-25
四川三农新闻网乐山讯(通讯员 杨宝 邓昌琴 辜旭伟 王荣钢)三月桃花,漫山芬芳。五月初夏,桃香四溢。当前正是水蜜桃成熟的季节,在沐川县沐溪镇三溪村的水蜜桃果园里,一个个殷红娇羞的水蜜桃缀满枝头,吸引不少市民前往果园体验采摘乐趣,品尝初夏鲜果的美味,果园内呈现出一派丰收的景象。水蜜桃成熟走进位于三溪村1组的水蜜桃果园,阵阵桃香扑鼻而来,随处可见又大又红的桃子挂满枝头,一个个色泽鲜艳、饱满红润,令人垂
| 分享: 2021-05-25
(王菲菲 记者李全民) “秸秆粉碎还田不仅能增加土壤有机质,改良土壤结构,使土壤疏松,还能促进微生物活力和作物根系的发育……”近日,在广元市昭化区清水镇举行的秸秆粉碎还田技术推广现场会上,农技员介绍了秸秆粉碎还田的技术知识,以及机器的工作原理、操作注意事项和技术要领等,并现场进行了示范操作,该镇各村(社区)支部书记、粮食种植大户代表等40余人现场进行了观摩学习。据了解,秸秆粉碎还田技术是当今社会普
| 分享: 2021-05-25
(蒋福林 李杰 记者 程海英)近日,泸县海潮镇全体领导班子深入田间地头,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助力春耕生产”实践活动,将党史学习教育与乡村振兴有机结合,用实际行动表达对农村工作的热爱。插秧现场一大早,“插秧小分队”就赶往海潮镇红合村制种基地,大家干劲十足、组织有序,拔秧苗、分装、转运、插秧,一个个环节有条不紊。大家动作娴熟,有模有样,田间地头一抹抹辛勤劳作的身影成了最美的风景。经过一上午的劳作,一
| 分享: 2021-05-25
(余静 记者 李田)5月的洪雅,田间地头一片繁忙,而乡村小道干净整洁,鲜花绿植竞相争艳,一眼望去风景如画。近年来,眉山市洪雅县以生态美、业态美、治理美“三美”为抓手,呵护绿水青山、做大金山银山,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构建“生态美” 推进全域整治生态宜居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洪雅县作为全省现代农业示范县、全省畜牧业重点县,要实现生态建设的目标,重中之重就是解决农业面源污染问题。为此,自201
| 分享: 2021-05-25
(张天文 记者 余萍)近年来,邻水县以“内畅外联、互联互通”为统揽,围绕“四好”要求,落实“四高”标准,补短板、打硬仗、求跃升,修建“四好农村路”,打好“建管养运”组合拳,实现“两通”率100%,乡镇与县城互畅、县城与周边市州互通、县域横跨纵达均不超过1个小时,为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了有效支撑。据悉,邻水县2018年、2019年获评全省和全国“四好农村路”示范县,2020年高水平承办以农村公路管理养护
| 分享: 2021-05-25
(记者  张宇)“7家龙头企业+1个科研团队,在区域内规划了我国体量最大的种公猪站1座,致力于打造成为全国生猪联合育种创新中心。”近日,记者走进三台现代农业(生猪种业)产业园,园区内基础设施完善,生猪种业形成较大规模。乡村要振兴,产业是关键。明兴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借助科技的力量,推动养猪产业发展,成为产业园区的一大亮点。据介绍,该公司去年启动了40万头生猪一体化高效集约经营项目,并配套
| 分享: 2021-05-25
(张茂翔 杨黎明 记者 侯东)近日,昭化特产蜀道葭萌直营店在栖凤侠景区开业。“目前,直营店产品涵盖了中药材、农林特产等,希望通过农旅融合带动昭化特产名气,将昭化特产推广出去,逐步提高影响力和知名度。”蜀道葭萌直营店店长徐仕黎如是说。开业现场目前,昭化区已在区电商园区、广元泰丰园和广元万缘开设了三家农特产品直供店。随着昭化特产蜀道葭萌直营店开业,标志着该区“旅游+线下体验+农特产品直营销售”的全区农
| 分享: 2021-05-25
(记者 李娟 文/图)近日,四川农业大学在大邑县安仁镇举行了“小麦新品种蜀麦830规模化生产示范现场验收会”,通过现场测产表明,新品种蜀麦830丰产性突出,平均亩产521公斤,是四川重湿害麦区产量的一次重大突破。记者了解到,蜀麦830是由川农大副校长、著名小麦育种专家刘登才团队近年来选育成功的小麦新品种。四川农业大学共拥有3万多份麦类作物种质资源,是全国除中国种质资源库之外拥有麦类物种资源最多的地
| 分享: 2021-05-25
(记者 唐子晴)5月16日,攀枝花市仁和区太平乡花山村采空区移民安置房旁的空地上,两块彩钢瓦搭出的一块公共空间吸引了不少村民。这里便是村里即将投入使用的“议事厅”。  除了开展议事协商,村上还将在这里集聚民智,解决群众最关心的现实问题,实现社会治理与经济发展、民生改善的良性互动。  在花山村,村民议事由来已久。“眼看今年芒果就要上市,桥修好了,心里一块石头也终于落地了。”太平乡花山村党支部书记张华
| 分享: 2021-05-25
(彭莉 记者 唐子晴)“快点,水送来了!”5月13日下午,攀枝花市仁和区大龙潭乡坝塘组村民胡泽兴一声吆喝,拎起水桶就往家门外跑。雨季未至,攀枝花水情吃紧。当天,抗旱应急送水车,沿着乡间公路送来了1.3万余升饮用水。  截至目前,攀枝花市已有11条河流断流,35座水库干枯,42.5万亩在田作物受旱,其中,重旱6.9万亩。在大龙潭乡大龙潭村,库容近43万立方米的中路水库杂草丛生,干涸已有半年多,库底的
| 分享: 2021-05-25
(记者 唐子晴)5月9日,攀枝花市与京东集团举行“攀果”品牌打造工作座谈会。双方明确将通过培育壮大品牌效应,助力攀枝花水果冲出市域“内圈”和区域“中圈”、搏击国内国际“外圈”市场,实现“好果卖好价”,带动农民群众增收致富,“以果为媒”提升城市知名度和美誉度,为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注入更强动力。  打造区域现代农业“一品牌两中心”,培育壮大品牌效应,带动区域农产品资源价值提升。
| 分享: 2021-05-25
(记者 张彧希)记者5月24日从省经济和信息化厅获悉,为充分发挥我省工业和信息化助推乡村振兴作用,该厅近日出台《工业和信息化助推乡村振兴工作方案(2021-2025年)》。资料图片  《方案》明确,到2025年,全省培育50个乡村振兴特色产业加工园区,50家省级以上农机装备“专精特新”企业,100家乡村振兴带动标杆企业,推动2000家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实现上云。努力实现农产品加工营业收入突破1.8
| 分享: 2021-05-25
(记者 李淼 王成栋)5月24日,省政府与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在成都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推进粮食和物资储备事业高质量发展。省委副书记、省长黄强,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局长张务锋见证签约。战略合作协议签署仪式现场  根据协议,双方将建立会商合作机制,围绕全面提升粮食安全保障能力、完善粮食和重要应急物资储备体系、加快推动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等6个方面,不断提高合作水平和实效。国家粮食和
| 分享: 2021-05-25
四川农村日报讯 廖小兵 房斌 毛小华 秦璇 文/图  农业园区多点开花,“2+6”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初成规模;临港省级经开区建设全面提速,“3+1”工业快速发展;现代服务业方兴未艾,人气商气持续聚集——5月13日,走进广安市广安区,处处感受到高质量跨越发展的足音,一幅新时代新气象的画卷正徐徐展开。  广安区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全国综合治理优秀城
| 分享: 2021-05-25
四川农村日报讯 周超华 特约通讯员 周超文  “龙眼、荔枝花期已经结束,由于去冬的雨雪低温天气,导致花芽被冻死造成今年挂果量少于上年,但对果树的综合管理我们却不能放松,以确保来年多挂果促增收。”5月22日,在泸州市纳溪区永宁街道安富村的龙眼荔枝果园里,高级农艺师、安富街道农技站站长龚德成一边查看龙眼、荔枝的挂果情况,一边给果农们详细讲解当前幼果期管理关键技术。资料图片  龚德成介绍,龙眼
四川三农新闻网 | 分享: 2021-05-25
四川农村日报讯 记者 阚莹莹 实习生 郑宇佳 文/图  5月18日,风和日丽,在成都市龙泉驿区柏合镇长松村的水蜜桃省级农业科技园区——桃新品种新技术核心示范园,省农科院园艺所副所长陈栋研究员,在果园里上了一堂技术课,推出了颇有科技含量的桃系列“土”技术。  借助协同推广项目,我省桃产业正悄然发生变化,升级转型正在进行中。 跟随专家的脚步,记者带大家看看蕴藏在“土”技术里的新科技。陈栋讲解种桃新技术
| 分享: 2021-05-25
X
您确定要退出登录?

独家运营:四川成农网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号:蜀ICP备18034246号-1

copyright 2017,sc3n.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