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三农新闻网泸州讯(通讯员 刘传福 李悦)“防洪堤修好了,以后下大雨终于不再担惊受怕了。”7月28日,看着门口修好的防洪堤,一直悬在四川省泸州市叙永县向林镇敬老院院长何高琪心里的一块石头终于落地。近年来,在开展“民心守护”工程中,向林镇积极向上争取资金修建防洪堤,目前,一期工程投入使用,牢固的“安全屏障”守护着该镇130多人和50余亩稻田的安全,彻底解决了历来困扰当地群众的“揪心事”。2022年7月25日,在叙永县向林镇元龙村4社拍摄到的防洪堤。向林镇地处川南边陲,一条向林河穿镇而过,以前,河道窄、弯道多,泄洪能力差,每年汛期下大雨,临近河道边的敬老院、向林老街居民和部分农田,免不了被淹的命运。正因为如此,多家农户在建造房屋的时候,也专门将底层建成吊脚楼,敬老院的一楼也严禁住人,以防不测。“2020年,间隔一个月的时间里,敬老院就被淹过两次,每次都要提前将30名老人安全转移。”回忆起敬老院年年被淹的情景,何高琪还心有余悸,以前,只要是下大雨,敬老院必须安排专人值守,有时甚至通宵达旦。与此同时,元龙村5社村民周清驰也表示,她家有2.8亩稻田就在向林河边,一旦遭遇洪水,每年要减少三分之二以上的收成。2022年7月25日,在叙永县向林镇元龙村4社拍摄到的防洪堤。安全责任重于泰山。2020年,向林镇积极向上争取中央水利发展资金2000余万元,选定在人口相对密集、河流交汇处的向林社区与元龙村河段,率先实施防洪治理一期工程,主要解决敬老院30名老人,两岸20户100余群众以及50余亩稻田的安全问题。“一期防洪堤规划全长1.8公里,在设计上,堤底宽度约6米,堤顶约20米,高5米以上,可抵御十年一遇的洪水。”据该镇农业农村办副主任张茂林介绍,防洪治理一期工程历时仅仅6个月的工期,2021年5月便投入使用,目前运行良好。在修建过程中,为了解决泥沙淤积的软弱基础问题,施工方采用打桩、用大块石换淤泥层的方式,稳定软弱基础;同时,在河底铺设钢筋网并在里面加石头,防止河床被冲刷。“我们对项目资金、工期和质量等进行全过程监督,确保防洪堤项目工程经得起检验。”接受采访时,该镇纪委书记张从平说。2022年7月25日,在叙永县向林镇元龙村4社拍摄到的防洪堤。散步在3.5米宽的防洪抢险通道上,周清驰显得有些自豪。结合实际,该镇在不影响防洪的基础上,还在防洪抢险通道边上增设了健身器材、石凳等供群众休闲娱乐,成为该镇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目前,防洪堤二期工程的勘察设计已经完成,正在争取资金立项。”据向林镇党委书记王珂介绍,为了彻底保障沿河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该镇正在积极向上争取,准备修建防洪堤二期工程,将向上游向林社区延伸700米,向下游元龙村、龙池村延伸2500米,届时,其余50余户群众,80亩稻田将彻底远离洪水的危害。截至目前,泸州市在开展“民心守护”工程中,全市各级各部门深入基层一线走访,有效协调解决群众关切的“急难愁盼”问题1000余个,不断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