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农村日报全媒体记者 袁宇君 徐灿红 杨都 洪瑜 罗敏 采写以绿水青山为基,湖泊大川为链,沃野粮田为形,四川广大农村地区、“三农”从业者们从农业资源保护、污染治理、生态系统修复、人居环境整治、绿色产品供给等方面着手,铺就乡村振兴的底色。 “8·15”全国生态日,四川农村日报特邀乡村生态守卫者们,共话乡村生态文明建设,发表绿色宣言,并以此为标杆,带动、倡导全社会共同维护建设好美丽乡村。四川省农业科学院首席科学家 刘定辉:“突出耕地生态功能,夯实民族永续发展根基” 土壤是一个有机生命系统,是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需要一体化开展耕地质量提升与环境治理重大技术研发。”在农业农村部西南山地农业环境重点实验室主任、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研究员刘定辉看来,当前还急需开展技术攻关。 他说,需构建耕地质量提升、耕地污染及环境治理等核心技术体系,构建土壤健康维护技术体系。他建议,在独立的、有代表性的典型区域,优化土地利用空间格局,持续高效利用技术与模式,开展新型多功能肥料、土壤调理剂、生物制剂的创制、管控与应用,保护耕地永续利用。四川农业大学农学院教授 樊高琼:“绿色高质高效生产成趋势,兼顾生态与食品安全” “对绿色栽培、轻简化栽培、绿色高效生产技术、用养结合的种植制度等的关注度正越来越高。”樊高琼介绍,生产上要做到绿色高质高效,兼顾产量、质量、效益、效率,同时做到食品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 她说,从品种培育上,氮高效、磷高效、抗病虫、耐逆境的高产优质抗逆品种会越来越受到青睐;在种植制度上,合理作物和品种布局,优化茬口衔接,增加和当地资源禀赋的匹配度。同时,轮作间套等生态模式会更有利于绿色高质高效发展。在栽培技术上,实施保护性耕作、秸秆就地就近不离田的资源化利用,可保持地力常新壮,依托机械化、智能化的精确定量栽培,可实现田间的精确管理。江油市武都镇种植大户 罗勇:“把粮食种得绿色生态,是新农人对社会和自然的承诺” 江油城北,涪江东岸。200余亩位于国家4A级景区窦圌山脚下的有害生物绿色防控技术示范稻田,省植保和育种专家合作选育的高抗稻瘟病、稻曲病和纹枯病的水稻品种迎来育穗期。 今年是罗勇与植保专家合作的第9年。以多抗性品种为基础,绿色防控技术加持,让罗勇化学农药使用量逐年减少。 “水稻移栽后,只进行一次化学除草,依靠绿色防控就可以达到很好的病虫害防治效果。”罗勇告诉记者,把粮食种得绿色、生态,是新时代新农人对社会、对自然的承诺。邻水县盛世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 方智勇:“坚持绿色生产,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保护双赢” 春玉米收获季刚过,邻水县盛世种植专业合作社工作人员又投入了水稻收割的社会化服务工作中。在合作社负责的田块中,不仅正示范着多种绿色防控、统防统治、科学安全用药、带药移栽等农药减量增效技术,还实施着生物农药替代化学农药行动,大力推广“害虫性诱”“天敌控害”“生物农药”等生物防治技术。 “今年稻米的品质很值得期待。”方智勇介绍,合作社生产的大米深受顾客喜爱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坚持生态理念种植,以绿色生产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环境保护双赢。四川省有机肥料产业发展促进会会长 秦鱼生:“引导全行业提供绿色优质有机肥” “促进会在资源循环利用和土壤健康培育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或缺的行业纽带作用。”秦鱼生介绍,目前全省商品有机肥施用量每年已达200万吨左右。 有机肥行业涉及秸秆、畜禽粪污等种养有机废弃物肥料化利用、绿色低碳与种养循环等一系列现代行业技术。秦鱼生表示:“我们从持续提升行业技术创新、产品更新升级、原料质量保障等方面引导全体会员,为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和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建设提供绿色优质安全高效的有机(类)肥料产品,发挥好变废为宝、固碳减排的行业功能,为美丽乡村建设、筑牢长江黄河上游生态屏障贡献行业力量。”四川省渔业协会会长 左贤金:“开展水产绿色健康养殖,推动四川水产行业转型升级” 自 2020 年起,农业农村部启动实施“五大行动”。“‘五大行动’意在提升水产行业发展质量、推进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对推动四川水产行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左贤金介绍,当前,我省正积极组织实施生态健康养殖模式示范推广、养殖尾水治理模式推广、水产养殖用药减量、配合饲料替代幼杂鱼和水产种业质量提升等水产绿色健康养殖技术推广“五大行动”。 左贤金表示,协会有责任和义务积极宣传、贯彻好水产绿色健康养殖“五大行动”相关要求,深入实施水产养殖用药减量,推动四川渔业绿色、健康发展。台沃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农艺师 曹均成:“精准配方+精准施药,带来农业减肥降药” “发展绿色生态农业,就是要坚持绿色高效、生态环保、可持续发展的研发理念。”曹均成说,台沃总结出绿色配方、绿色原料、绿色生产、绿色施用“四个绿色”模式,来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以绿色配方为例,根据土壤肥力条件,缺什么补什么,缺多少补多少,可实现每亩减少化肥纯量使用量3至6公斤,有利于生态美村建设。 此外,“台沃还建立植保公司,通过精准测报、精准配方、精准施药等,实现高效绿色植保。”曹均成介绍,公司建立了大量监测点,定点监测病虫害发生时期,提前预防从而减少施药次数和用量。四川省卫农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艾攀:“天敌昆虫防治虫害,维护生态系统平衡和稳定” 在成都市蒲江县寿安镇马南村,有一个3500平方米的天敌工厂,每年可生产20亿头赤眼蜂、90亿头捕食螨。艾攀告诉记者,通过天敌昆虫来防治虫害,可以大幅降低农药使用量,从而减少对生态的破坏,实现绿色农业生产。 “阳光玫瑰上红蜘蛛危害严重,传统化学农药要三天打一次,还打不住,通过引入天敌昆虫进行生物防治,效果非常好。”艾攀介绍说,目前公司每年推广天敌昆虫绿色防控 150 万亩次以上,以生物防控方式制约害虫的发生成灾,维护生态系统平衡和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