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农村日报讯 龙婧 金其云 新年初始,笔者走进泸州市纳溪区田野乡村和农业产业园区,用笔尖和镜头见证了无数奋斗者的火热故事。直播促销路产业高质高效 深冬季节,走进泸州市纳溪区大渡口镇凤凰湖村,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片翠绿的茶山和一个个忙碌的身影,茶农们正抢抓晴好天气管护茶树、修剪茶枝,为来年新茶丰产增收打下基础。 为拓宽销路,2022年大渡口镇邀请当地网红“川香秋月”到茶山直播带货,当天销售额高达200万元左右,直播期间1万余人参与互动。泸州市纳溪区田野乡村(金其云 摄) 近年来,纳溪区依托国家数字乡村示范区建设,探索数字经济和农业产业深度融合,拓宽村民增收致富路。大渡口镇凤凰湖村依托“互联网+”推广“数字凤凰湖”平台建设,把茶叶栽培管理技术、茶园肥水管理和网上营销等信息及时送到广大茶农手中。 同时,纳溪区积极培养和引进了一批掌握短视频制作和网络直播技能的“新农人”,广大茶叶企业和种茶大户都通过电商平台和当地网络达人推介、销售茶叶。 “这是老乡们自家的手工苕粉,真正的童年味道……”纳溪区上马镇云台寺村有一名网上带货的小伙叫明洪强。他是2019年村里第一批返乡创业的“90后”,经过几年的努力通过直播带货,让周边村民的土特产走出大山,走进了大都市。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目前,纳溪区像明洪强一样的年轻“新农人”有30多名,他们为家乡振兴带来新观念、新技术,为纳溪乡村振兴注入了新活力,村民的增收致富路子越来越宽。农房变民宿乡村宜居宜业 1月8日,冬日暖阳下的纳溪区天仙镇双新村更显惬意。 “你看我们这个村子,不比城里差吧?”走在村里宽阔平坦的石板路上,村民王强一边走一边介绍。道路两侧,民居“小洋房”整齐划一,健身器材、幼儿园、卫生院等样样齐全。 “现在的政策越来越好了,在家门口就可以享受定期体检、送医上门……日子越过越有盼头。”谈起新年的期盼,王强满脸幸福。 在纳溪区上马镇黄桷坝村,蜿蜒平坦的水泥公路,整洁舒适的居住环境,风貌统一的农房,四季飘香的院落,窗明几净的房屋让人耳目一新。 上马镇围绕“乡村振兴产业先行”目标,依托资源禀赋大力发展农旅产业,把人居环境治理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在黄桷坝村试点推进“垃圾革命”“厕所革命”“污水革命”和“飘香小院”建设,不仅做靓“面子”,还做实“里子”。 “没想到我准备拆除的破旧房屋,却是企业老板眼里的‘香馍馍’,不仅保留老家的产业,每年还能收入6000元租金。”黄桷坝村 16 组村民胡勇、胡树华兄弟在外打工,返乡在城里买了商品房,家中400多平方米土坯房因年久失修成为危房,正准备排危推倒,没想到龙湖水香农旅文化产业园老板看上他的房屋,租用房屋十年使用权,把破旧民房加固装修,打造成花园式民宿和农家乐。 “农房变客房、农民变业主,不大拆大建,只搞基础建设和美化绿化,让黄桷坝村真正成为‘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乡村。”上马镇党委副书记、镇长甘志强说,该镇利用企业资金、资源和先进理念,为乡村振兴谋篇布局,挖掘农旅资源,推动基础设施建设,激发乡村活力。 近年来,纳溪区瞄准“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目标,提高乡村基础设施完备度、公共服务便利度、人居环境舒适度,让农民就地过上现代文明生活。通过实施乡村建设行动,纳溪区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87%,基本实现村村通电、通硬化路、通客车、通光纤和 4G 网络……乡村绿水青山底色不断“擦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