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逸铃 四川农村日报全媒体记者 袁宇君)2月14日,宜宾市江安县阳春镇中坝村,植保无人机在田间地头起飞、前行、悬停、降落,顺利完成整片油菜花地的病虫害药剂喷洒任务。 同一天,在雅安市雨城区云台山国家农业公园里,一台红蓝相间的热气球缓缓升至半空。 而在南充市顺庆区油院路,一台任务载荷为10公斤的鱼鹰水质自动采样无人机迅速升空。 低飞植保、低空观光、低空防灾……自2023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打造低空经济等若干战略新兴产业以来,低空经济产业在政策和资金的双重驱动下迅速崛起,形成了一个万亿规模的超级风口。作为西南地区农业大省和全国首批低空空域协同管理改革试点省份之一,四川正积极推动低空经济在“三农”领域的广泛应用与落地。无人机手操纵植保用机。兴文县融媒体中心供图快递到家、村货上行 低飞打通“最后一公里” “我都没坐过飞机,包裹还坐上无人机找我了。”成都市新都区清流镇水梨村村民王大哥觉得很新奇。当天,他的包裹搭乘灵动鹰-20E多旋翼无人机从新都区一快递分拣中心起飞,飞越17公里的农田山林后,被送至村物流综合服务站。 针对农村物流末端配送难题,新都区中通快递联合中科灵动航空科技成都有限公司,探索“低空物流+”寄递物流配送体系。通过无人系统调度中心、无人系统运维团队、城市航线规划地图和多个寄递网点的协同,构建以无人机起降点为圆心的寄递物流生活服务圈,有效解决乡村群众寄递物流服务“最后一公里”。 邛崃市邮政分公司副总经理董亮告诉记者,该公司也在探索“低空+快递”应用场景。 2024年9月19日,在邛崃市南宝山镇木梯村,一架无人机载着新鲜的山笋腾空而起。 “以前我们寄个快递都要跑到镇上去,现在好了,无人机直接飞到村里来,还能帮我们把农产品带下山。”该村党支部书记杨志明对无人机低空配送赞不绝口。 无人机“低空+农产品+快递”服务的推出,为当地快递进村、农产品出山开辟了一条“低空走廊”。 这条低空运邮航线选址于邛崃西部山区的南宝山镇,从桃花社区出发,沿途经过3座羌族村寨,单程飞行距离达11.8公里,打破了山区配送的空间和地域限制,成为低空经济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一次积极探索与实践。云台山国家农业公园里彩色的热气球。受访者供图蓝天以下、地面之上 乡村诞生复合新业态 抬头望着热气球逐渐攀升,雅安市雨城区草坝镇合江村村民杨先贤,总会想起2023年末云台山国家农业公园热气球营地正式开业迎客时,热气球首次升空的热闹场景。在加入营地担任地勤之前,他从未想象过能在家门口找到一份收入不菲的工作。围绕乡村低空观光旅游,杨先贤每天配合热气球飞行员起球收球,维护乘客上下球安全。 该营地负责人张俊春透露,目前营地内已有近十位村民就近就业,担任安全员、导游、票务人员及营地维护人员等职务。除了这些长期岗位,旅游旺季时还会增设临时岗位。热气球营地带来的游客餐饮、住宿消费也为农户们带来了额外的增收机会。 记者从雅安市雨城区委宣传部了解到,当地通过发展热气球、滑翔伞等低空观光旅游项目,结合云台山国家农业公园、海子山国家森林康养基地等资源,形成了“低空+农业+文旅”的复合业态,不仅满足了远近游客对于低空游览项目的体验需求,还为城乡居民就业增收提供了更多选择,直接或间接带动周边农户参与低空经济产业链分工。无人机手调试植保用机。兴文县融媒体中心供图政策加码、资金加注 “三农”低空未来可期细看“三农”领域的具体场景,农业植保、应急救援、物流配送、旅游观光等板块中,低空经济产业已展现出很多实际应用。 “农村资源管理与环境保护亟需低空技术的加入。”四川省农业农村厅相关科室负责人提到,低飞设备与低空遥感技术能够有效助力土地与水资源监测,通过监测耕地撂荒、水土流失、非法占用等问题,辅助土地规划,并监控黑土地保护情况。 延伸思考,低空技术所采集的数据同样能够应用于农业保险与金融服务中。锦泰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四川分公司宣传部负责人表示,无人机采集的农田数据可为保险定损提供依据(如灾后定损),降低骗保风险,同时能帮助银行评估抵押物价值,有利于促进农村经济多元化发展。 而放眼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政策的推动力度尤为显著。 四川提出,到2027年,在通航装备制造、低空飞行运营等领域各培育形成3—5家行业领军企业,建成20个通用机场和100个以上垂直起降点,实现支线机场通航全覆盖;重庆则明确,到2027年,以北斗应用为支撑的城市空中交通空机一体化管理系统基本建成,新建通航起降点1500个以上,实现低空飞行“乡乡通”。 在政策的有力支持下,低空经济在“三农”领域蓄势待发。那么,未来还将有哪些大胆尝试? 四川农业大学乡村振兴学院院长周伦理展望,随着5G、AI与无人机技术的深度融合,农村低空经济产业向全自动化、网络化发展将成为必然趋势。例如,低空飞行器在完成自动巡田后,可直接生成田间管理方案,或与无人农机配套协同作业,形成“空天地一体化”的智慧农业体系,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