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雁文 杜文仁 记者 李全民)乡村振兴既是培养干部的“练兵场”,更是干事创业的“大舞台”。今年以来,朝天区大力推进“充电提能”“头雁领航”“监管问效”三大行动,让全体驻村干部练就“过硬本领”、担起“振兴重任”,为乡村振兴“育”出好人才、“练”出排头兵。培训现场“充电提能” 打好“人才振兴”基础“打好‘乡村振兴’基础,精准选人是前提,培训提能是保障,未来更重要的是如何持续提高驻村干部综合素质和履职能力……”今年7月,朝天区56个脱贫村、乡村振兴重点村新一轮驻村干部集中调整轮换全面完成后,驻村干部的培训提能随之提上重要日程。坚持以“人员全面覆盖、需求充分考虑、时长充分保障”为原则,朝天区整合利用各类教学资源和师资力量,广泛开展“课堂+实训”“线上+线下”“请进来+走出去”等一系列教育培训活动。“区上不仅邀请各行各业专家名师授课,同时还组织我们到成都等地实地考察产业发展、基层治理、便民服务等工作,我们抓乡村振兴的眼界开阔了,思路也更清晰了。”朝天区乡村振兴示范培训班的首批学员李元禄对未来抓乡村振兴满怀信心。“通过‘充电提能’,驻村干部‘脑里有路、心里有法、肚里有水’,让‘农业’基础更加坚实。”据介绍,今年以来,朝天区组织名师讲堂、外出培训、网络培训、实地观摩、跟班学习等系列活动,提能培训820余人次,全方位提高了驻村干部教育培训质量。“头雁领航” 晒出“产业振兴”成绩“乡村振兴,关键是产业振兴,关键是能带领群众致富……”朝天区将产业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头等大事,大力实施驻村干部“头雁领航”行动,每季度开展乡村产业发展“大比武”活动,相互交流经验,营造比学赶超浓厚氛围,带动每位驻村干部争当产业发展“带头人”、乡村振兴“领头雁”。在曾家镇白鹰村,依托“曾家山”4A级旅游景区资源,驻村第一书记樊权广带领工作队员挨家挨户搞宣传、作动员,为群众传授“产业经”“致富经”。“我们依托旅游景区,着力打造旅游、休闲、观光、康养为一体的乡村特色产业,带领群众增收致富。”樊权广说。“外出务工辛苦不说,老人和小孩都不能照顾,今年我们在家开起了农家乐,旺季几个月收入就有几万块……”在驻村工作队的带领下,李家镇民主村开办40余家农家乐、民宿、山珍产品店,许多长期在外务工的群众都返乡创业,实现在“家门口”上岗就业,新生活“奔头”十足。李家镇民主村只是一个缩影,在今年二季度“大比武”活动上,水磨沟镇枫香滩村的藤椒产业园欣欣向荣,临溪乡淖池村新建蔬菜冷库600m3,羊木镇兰坝村的食用菌产业不断壮大……这些成绩的背后,“头雁领航”行动功不可没。“监管问效” 亮出“组织振兴”底色为了解决驻村干部“驻不下、驻不实、作用发挥不好”问题,充分运用“考核指挥棒”“政绩评价表”“实干风向标”三大手段,推动监督管理下沉。“年初制定驻村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目标任务清单,细化各项工作指标,常态化开展督查检查,年终进行述职测评。”据介绍,通过严格考核,驻村干部抓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断提高。“几个村合并后村的面积变大了,便民代办点距离我们村相对有些远,家里面的老人要去办事情多少有不方便,这一点我觉得还要改进。”6月21日,“百姓问廉”活动在沙河镇白虎村火热进行。聚焦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公共服务等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朝天区以村为单位开展“朝天问政”“百姓问廉”等活动10余场次,让群众当“评卷人”,打出驻村干部“政绩分”。“监督管理下沉的目的,就是为了树立实干导向。”朝天区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无论是考核还是打分,都与驻村干部评先树优、推荐提拔相关,“实干导向”成为了“风向标”,乡村振兴“排头兵”力量才更为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