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

市州频道: 成都 绵阳 眉山 泸州 南充 广元 雅安 达州 广安 宜宾 遂宁 乐山 内江 自贡 巴中 资阳 德阳 攀枝花 甘孜 阿坝 凉山
    四川农村日报讯 马济 李文艺 特约通讯员 张平  为进一步根治行业积弊,转变政风行风,自今年5月以来,宣汉县发改局、医保局、住建局等九个重点行业领域主管部门着眼于建筑企业资质审批暗箱操作、群众看病贵、校园周边摊贩销售过期零食等一系列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问题,坚持综合施策、系统治理,以严实作风推进治理工作取得显著成效。资料图片    “三查”深挖潜在风险
| 分享: 2020-07-23
    四川农村日报讯 记者 罗敏 文/图  7月中旬,正值水稻扬花关键期。盐亭县黄甸镇金马村120亩水稻田里,党支部书记范维煜带领党员干部,在田间为水稻除草施肥,绿油油的稻田把村庄映衬得生机勃勃。黄甸镇撂荒地复垦应种尽种。    开展攻坚行动确保应耕尽耕  此前,金马村是远近闻名无产业、村集体无收入的“空壳村”,大量土地被闲置、撂荒。今年2月以来,黄甸镇在
| 分享: 2020-07-23
    四川农村日报讯 记者 刘佳    记者近日从省农业农村厅获悉,上半年,全省161个有扶贫任务的县特色产业发展水平不断提升,已建成高标准农田190万亩,新建或改造提灌站497座,新增农机动力25万千瓦,建成民族地区农村户用沼气609口,沼气工程种养循环利用项目13处目前正在建设中。新建或改造粮油基地100万亩、现代经作产业基地20万亩,改扩建或新建以生
| 分享: 2020-07-23
    四川农村日报讯 记者 刘佳 特约通讯员 许鹏  老百姓最关心的是啥?衣食住行。如今,最让富顺县狮市镇马安村村民乐呵的是啥?路通了,新房建起了,家门口挣钱更是门路多多……  日前,记者来到马安村,见证了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给当地群众带来的幸福新生活。贡醋厂    家门口的“新活计”  7月15日清晨6点,天还蒙蒙亮,付加余已经起床出门了。目的地离他家仅2
| 分享: 2020-07-23
    四川农村日报讯 记者 刘佳    记者7月22日从成都市农业农村局获悉,农业农村部、卫生健康委、生态环境部等三部委办公厅联合印发《农村厕所粪污无害化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指南》《农村厕所粪污处理及资源化利用典型模式》,在全国遴选了9种农村厕所粪污处理及资源化利用典型模式11个案例,“蒲江模式”是我省唯一入选模式。资料图片  据悉,自2018年以来,蒲江县建
| 分享: 2020-07-23
    四川农村日报讯 廖胜春 摄    泸州市纳溪区探索“景区+农业+体验”的乡村旅游发展道路,以12个A级景区为龙头,辐射带动周边村镇打造集观光、采摘、体验等为一体的“全域旅游”发展,巧打“花果经济”牌。图为7月21日,在纳溪区国家4A级景区天仙硐后山,游客在种植基地采摘黄金梨。 
| 分享: 2020-07-23
四川三农新闻网绵阳讯(通讯员 蓝现成)根据县人居办统一安排,景福镇持续开展“千村整治万家评比”活动,要求各村(社区)每月8日、18日、28日集中开展乡村环境综合整治。按照“扫干净、摆整齐”基本要求,高规格、高标准、高要求做好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一是国省干线、县乡村道路路面干净整洁,两边路肩、沟渠无杂草。二是辖区内做好住户柴草物品摆放规范整齐,牲畜圈养和庭院日常的环境治理和保洁。三是做好垃圾池维修,垃
| 分享: 2020-07-22
四川三农新闻网宜宾讯(通讯员 袁泽平 余波)7月21日,为了确保退捕渔民就业有出路、生活有保障,孝儿镇组织召开退捕渔民就业创业政策宣传会, 县就业创业促进中心、县农民工服务中心、孝儿镇农民工服务中心、孝儿镇农业服务中心、退捕渔民共计30余人参加了此次会议。会议现场会上,县农民工服务中心向退捕渔民宣传了宜宾市促进农民就业创业八条政策措施;县就业创业促进中心了解退捕渔民的参保情况、就业情况、创业意愿和
| 分享: 2020-07-22
    (记者 李丽颖)近日,科技部、农业农村部、教育部、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联合印发《关于加强农业科技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指出,以增加农业科技服务有效供给、加强供需对接为着力点,以提高农业科技服务效能为目标,加快构建农技推广机构、高校和科研院所、企业等市场化社会化科技服务力量为依
| 分享: 2020-07-22
    (龙新)入汛以来,我国南方地区出现多次强降雨天气过程,给农业生产带来不利影响。7月21日,农业农村部下发通知,要求各级农业农村部门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和重要讲话精神上来,把防汛抗灾救灾减灾作为当前农业生产的首要任务,在各级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主动担当作为,强化措施落实,毫不松懈地抓好农业防汛抗洪和灾后生产恢复,切实减轻灾害损失,全力夺取小康
| 分享: 2020-07-22
(记者 李锐)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显示,上半年,在一系列稳就业保民生促消费的政策措施作用下,全国居民收入增速保持回升,居民消费水平逐渐恢复,特别是居民基本生活支出保持了稳定增长。城乡居民收入比由上年同期的2.74下降至2.68,城乡居民收入相对差距继续缩小。资料图片  上半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666元,比上年同期名义增长2.4%。分城乡看,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655元,同比增长1.5
| 分享: 2020-07-22
(记者 何菊 侯东)7月20日,记者从巴中市通江县召开的“通江银耳”产业发展暨商标专用权保护新闻发布上获悉,“通江银耳”品牌卓越,已成为通江的烫金名片,未来,通江将着力破瓶颈,全力推动通江银耳产业做大做强。发布会上,通江县政协党组副书记、通江银耳(食用菌)产业推进组副组长魏福德表示,推动通江银耳产业做大做强,通江将从四个方面持续发力。一是在擦亮通江银耳金字招牌上持续用力。二是在科技攻关方面持续用力
| 分享: 2020-07-22
(钟林秀  记者  庄媛  文/图)阿坝州松潘县近年依靠推广基层农业技术,带动村民们增收致富、脱贫奔康。松潘县岷江乡北定关村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羌活种植示范生产基地就是松潘县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建设项目,该项目已实现了助力当地群众增收。村民为羌活除草7月19日,记者来到该种植合作社羌活种植基地时,社员及部分村民正在给羌活除草,地里的羌活长势喜人。合作社社员梁孝花告诉记者,
| 分享: 2020-07-22
(林立  记者  苟邦平)近日,浙江省金华市金东区和乐山市金口河区在乐山召开了“金(东区)金(口河)”高层联席会议,共商进一步深化东西部扶贫协作工作,合力打赢脱贫攻坚战,共同打造东西对口合作新样板之大计。会上,双方共同签订了东西部扶贫协作框架协议,金东区向金口河区捐赠了180万元帮扶资金。会议现场金东区代表团一行深入到了金口河区部分项目一线,实地考察了东西部协作重点项目金口河区
| 分享: 2020-07-22
    (兰自涛  摄影报道)近年来,作为全国优质蚕茧基地县的四川省内江市东兴区积极推广多批次养蚕新技术,通过建设标准化小蚕共育室、推广省力蔟具、组建病虫统防统消专业队伍等多种手段,进一步缩短养殖周期、提高单产及蚕茧品质,蚕农普遍由一年饲养四季蚕变为一年饲养七季蚕,有力促进了蚕农增收致富。目前,东兴区已发展桑园4.2万余亩,年产茧量达到200万公斤,年产值8000余万
| 分享: 2020-07-22
 (记者 潘国义) “我们自己制作的豆瓣酱,要使用的食材和调料除了豆瓣、大料、食用油、盐等,最重要的还是本地的二荆条辣椒。”昨日,双流区黄水镇花龙村以“品味·传统花龙 盛夏火辣二荆条”为主题的农产品文化节拉开帷幕。在制作体验区,经过专人的调配制作,颜色鲜亮、风味十足的豆瓣酱逐渐成形,引来众多游客、居民上前围观,不少人现场下单,表示要把美味带回家。资料图片“近年来,花龙村以党建为引领,积极
| 分享: 2020-07-22
    不二 (图片由峨眉山市援彝工作队提供)  小暑已过,小凉山腹地的乐山马边彝族自治县三河口镇星星村依旧凉爽。7月20日,村民罗针尔起了个早,开始在自家院子里洒扫,然后出发去乡上的工厂上班。  “住新房,树新风,孩子受教育,大人去打工,罗针尔一家的生活越来越舒心,这在如今的马边比比皆是。”说起罗针尔一家,峨眉山市城市建设投资有限公司派驻星星村第一书记朱荣华满脸喜悦
| 分享: 2020-07-22
    (记者 袁城霖)7月21日,国家麻类产业技术体系推进大竹“一县一业”工作启动会召开,来自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和17个省(市、区)高校、农科院、地方农科所的科学家、农业科技工作者,以及企业代表百余人参加。会上,国家麻类产业技术体系在地方成立首个苎麻产业工作站。苎麻  国家麻类产业技术体系是农业农村部、财政部联合启动的50个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之一,其职责是为我国麻类
| 分享: 2020-07-22
    四川农村日报讯 杨光富 苏兴珂  “冯红,去把三楼客人房间整理一下,把床垫翻一面,软的那面朝上。”接到农家乐老板的工作安排,冯红放下手中事情,麻利地向楼上走去。7月9日,家住汶川县漩口镇安子坪村的冯红从七一映秀中学打工回家后,开始在村里映山南苑农家乐当临时工。  冯红今年35岁,中等身材,清秀的面容,腼腆的笑容,文静而乐观,让人怎么都难将她与历经十多年苦难的人联系在一起
| 分享: 2020-07-22
    四川农村日报讯 记者 周颖昳 文/图  7月13日,记者沿着板永路进入资阳市雁江区丹山镇地界后,穿过山林,登上帽合山顶,朝远方眺望,星落棋布的村居矗立在朦胧的烟雾中,村民正在田间劳作,处处散发着迷人的田园风情。  雁江区人民法院法警大队副大队长唐亮感慨地说:“驻村快5年了,与村民从陌生到熟悉的过程记录着我的经历,乡村的变化也见证了我的成长。”唐亮(右)与村民一同采摘花椒
| 分享: 2020-07-22
X
您确定要退出登录?

独家运营:四川成农网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号:蜀ICP备18034246号-1

copyright 2017,sc3n.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