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农村日报讯 记者 刘佳 特约通讯员 许鹏
老百姓最关心的是啥?衣食住行。如今,最让富顺县狮市镇马安村村民乐呵的是啥?路通了,新房建起了,家门口挣钱更是门路多多……
日前,记者来到马安村,见证了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给当地群众带来的幸福新生活。
贡醋厂
家门口的“新活计”
7月15日清晨6点,天还蒙蒙亮,付加余已经起床出门了。目的地离他家仅200多米远,那是一间贡醋厂。自2017年9月以来,他已经在这个厂工作了近3年。
52岁的付加余,为了照顾年迈的母亲,常年待在村里,是村里的贫困户。曾经,他们一家老小仅靠几亩薄地营生,每天起早贪黑;如今,成为了产业工人的他,一年能挣到3万多元的工资。
付加余所供职的贡醋厂是马安村引进的重点产业之一,为当地农民解决了70个就业岗位。除此而外,村里还发展有柑橘和生猪产业。
而今漫步马安村,山峦叠翠间是一株株长势正旺的柑橘树。“全村共种了3000多亩,其中海升集团标准化基地1000余亩,辐射带动全村种植2100余亩。”马安村党总支副书记罗德学说,引进龙头企业建基地不仅提供了大量就业岗位,还让村民们享受了土地流转收益。而且,海升集团采用订单收购,为村民种植柑橘解决了销售难题,可谓一举多赢。
除了柑橘,村里还建有4个标准化生猪养殖单元,可年出栏优质生猪4000余头。“我们是与德康集团合作,他们提供猪种、饲料和技术,我们村集体进行代养,从而解决了30多人的就业。”罗德学说,今年2月仔猪已经入场,预计今年养猪可为马安村村集体带来80余万元的收入。下一步,马安村还计划发展智慧水产养殖,预计还可带动20余人就业。
新村里的新变化
马安村地处浅丘区,山多田少,水源紧缺,过去80%村民外出务工,是远近闻名的“光棍村”;如今,这里产业发展欣欣向荣,斩获了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称号。
追根溯源,其变化离不开 一条路。这条路毗邻高速 ,宽 6.5米,长8.8公里。7月15日,马安村十三组村民罗德洪从村委会的公交站上车,沿着这条路往富顺县城走,到达县城客运中心,总共只用了30多分钟,这要放在过去至少得一个半小时。
对于当地村民来讲,出行难问题的解决,还只是全村众多变化中的一个。
从村公交站下车,步行5分钟,便可来到马安村的新村聚居点。2017年,作为贫困户的罗德洪一家搬进了这里一套125平方米的新房。7月15日,记者来到罗德洪家,只见白墙贴砖、青瓦屋檐,新房有一楼一底,四个卧室,屋内电视、冰箱、空调一应俱全。
在乔迁新居前,近30年时间里罗德洪一家5口都蜗居在不足百平米的破败土坯房里,那个时候最让他们难忘的是时常断电。
“经常收了谷子,想打米却没得电,哪像现在,天气热了几个空调一起开,都完全没得问题。”罗德洪说,除了供电不断,新村聚居点还通了自来水,接入了有线电视网,能够收看 60 多套电视节目。从聚居点走两分多钟便来到村委会,在这里,村卫生室、文化室、电商服务站一应俱全。目前,罗德洪和妻子通过在村里的公益性岗位务工,以及在附近的农场打零工,月收入近3000元。
“我们是易地搬迁户,搬新家几乎没花什么钱,还享受了4万元补贴。”当天,罗德洪还带着记者来到其过去居住的地方。在那里,他家的老房早被推倒,如今耕整一新,据说来年就有新的柑橘树栽种下来。看着脚下新翻的泥土,罗德洪眉眼中带着喜气,“前不久,村里来找我了,说是村集体把聚居点几处农房进行改造,要做民宿,问我有没有兴趣在那里也打点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