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

市州频道: 成都 绵阳 眉山 泸州 南充 广元 雅安 达州 广安 宜宾 遂宁 乐山 内江 自贡 巴中 资阳 德阳 攀枝花 甘孜 阿坝 凉山
  (记者 王泽农)2020年7月28日,国家马铃薯良种科研联合攻关新品种展示和示范现场观摩会在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察右前旗举行,共展示和示范了24家联合体单位的新品种89个,其中展示新品种59个,示范新品种30个,总面积36亩,展现了马铃薯良种科研联合攻关启动以来的丰硕成果。  现场展示的新品种亮点纷呈:中晚熟鲜食品种中薯9号,生长势强,商品性好;中晚熟全粉加工品种中薯27号,外观品质优异,还
| 分享: 2020-07-31
  (记者 孙眉)7月23日,农业农村部在安徽省太和县举办重大引领性农业技术“集装箱+生态池塘”尾水处理技术现场观摩交流活动,同时正式公布了2020年十大引领性技术。从2018年开始,农业农村部组织开展引领性技术集成示范活动,围绕引领性技术在产业中的实际应用,着力提升技术的集成性、适用性、经济性,组建高水平指导团队,打造高标准示范样板,构建“专家—农技人员—示范基地—新型经营主体(小农户)”链式技
| 分享: 2020-07-31
(黄刚 记者 袁洋)“我们席草村的脆红李成熟了,欢迎大家来品尝!”7月29日,在雅安雨城区碧峰峡镇席草村,村民徐建萍一边麻利地采摘脆红李,一边招呼记者品尝新鲜的脆红李。“准备打包发给电话预定的客户。”据徐建萍介绍,2016年,随着席草村产业结构调整,徐建萍和家人腾出2亩地,栽种了五月脆、脆红李等李子树。经过3年多精心管理,脆红李终于试果上市。徐建萍采摘脆红李“全村已种植脆红李1100多亩了!”雅安
| 分享: 2020-07-31
(潘波 王雨)潘波,四川省叙永县民政局党建股股长,派驻四川省叙永县后山镇后山村第一书记。作为一名民政干部、一名帮扶责任人、一名第一书记,致力于脱贫攻坚献份力、为贫困户排忧解难、为后山村建起“致富经”。听说有“消费扶贫”活动,立即组织民政局干部为贫困户销售农产品;听到农户家庭困难,马上帮助申请低保救助;看到其他村集体经济产业做的好,立马组织村社干部去学习“取经”……怀揣民政初心 为脱贫攻坚献力为群众
| 分享: 2020-07-31
(郭先静 钟小红 记者 钟正有)为抓好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规范化建设,助推产业脱贫攻坚,促进农村经济发展,7月28日,什邡市供销社在蓥峰宾馆组织召开2020上半年农民专业合作社培训会。全市农民合作社理事长、各镇(街道)相关分管领导、什邡市建设银行领导、市供销社班子成员等130余人参会,市供销社监事会主任古成儒主持会议,市供销社理事会主任李鉴到会指导并发言。培训会现场会上,重点就市级示范社申报、“四川扶
| 分享: 2020-07-31
(何永美 记者 庄媛)7月29日,在壤塘县蒲西乡尤日村的蔬菜地里,村民们正三五成群在田里收割长势喜人的莴笋。大家忙着打捆、装车,新鲜莴笋将日夜兼程发往成都。村民采收莴笋“以前都是种青稞,今年搞试种,种上了莴笋,没想到收成还这么好,这些对我们来说,都是比较新的东西,又出租土地,又赚钱。村民都支持租地,像我这样一年出租土地一亩200块钱,我们还在自己的土地里面打工,每天100元,平时可以去做其他副业。
| 分享: 2020-07-31
(记者 毛春燕 李弘)近日,内江市人民政府与正邦集团有限公司举行了全面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签约仪式据悉,正邦集团有限公司将在内江市投资50亿元人民币,打造现代生猪全产业链发展项目,布局种猪10万头,年出栏肥猪200万头,主要实施公司+农户+贫困户、自繁自养、代养的产业发展模式。同日,正邦集团在隆昌市石燕桥镇的1.5万头种猪扩繁场也正式开工,该项目投资4个亿,计划2020年12月建成。
| 分享: 2020-07-31
(苏文保 记者 常坚 刘枢洵)盛夏时节,万物繁茂。眉山市青神县青竹街道兰沟村90余亩茉莉花正进入花期。茉莉每年平均两个多月的花期,对于正在茉莉花田采花的贫困户文美奎来说,6000多元的劳务费,将是他全家今年一笔不菲的收入。90多亩的茉莉种植面积,与眉山市256万亩的耕地相比,犹如沧海一粟。但这些大小不一、错落有致的“致富田”,却构成了眉山市7140平方公里土地上,一幅澎湃的“奔康图”。近日,数十家
| 分享: 2020-07-31
   ●“控”不等于不发展,而是要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一座城市最普惠的公共产品,是现代城市最显著的文明标识  ●“西控”项目带动性强、分享度高,能够使区域内农民参与其中、共享红利,达到“人城产”均衡发展  (记者 张红霞)“成都,许你一个看得见雪山的阳台”,7月以来,成都人的朋友圈就经常被“成都蓝”“夕阳红”“雪山白”刷屏。  这些现象可以用2019年的两个指征性数
| 分享: 2020-07-31
    四川农村日报讯 特约通讯员 宋恩 文/图  “喂,竹荪采装好了的,就先运上来得了!”盛夏7月,甘洛县阿尔乡地坝村竹荪种植基地进入了采摘季,村民们虽然十分忙碌,但眼瞅着腰包一天天鼓起来,大家心里很快乐。  地坝村地处号称“甘洛粮仓”的普昌万亩梯田的核心地带,全村共有484户2369人,其中建档立卡户158户826人,于2018年实现整村脱贫。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2019年
| 分享: 2020-07-31
    四川农村日报讯 特约通讯员 曾佐然    摘梨、称重、装箱、封口……7月29日一大早,泸县海潮镇尖山村驻村工作队和村干部一起来到7组建档立卡贫困户詹加林的藤梨园,帮助采摘藤梨。  “要不是村里干部帮助,我的藤梨就会烂在地里,我今年的收入就会大大减少。”詹加林充满感激地说。詹加林一家4口,除了年老多病的母亲和妻子外,还有一个正在读大学的女儿。分检包装藤
| 分享: 2020-07-31
    四川农村日报讯 邓建刚 特约通讯员 周超文 文/图  身着警服,配备单警装备,白天在田间地头劳作,夜晚巡逻在乡村小路,既是村官,也是“警察”的他们日夜守护着全村百姓的安危,让村民甜甜进入梦乡。这是去年5月以来,泸州市纳溪区打古镇农村出现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去年5月,打古镇在创新社会治理工作中,针对农村基层派出所警力有限的实际,镇党委、政府在经过认真调研后决定,在17个
| 分享: 2020-07-31
    四川农村日报讯 记者 周颖昳    又到了藤椒收获的时节。7月29日,在遂宁市安居区西眉镇双山村的藤椒产业园核心示范基地里,该村返乡创业者王小平正带领两百余名工人一起采摘藤椒。“每天能收4000多公斤藤椒,采摘后立马拿到工厂鲜果鲜榨,生产成藤椒油。”王小平一边挑选着剪下来的新鲜藤椒,一边介绍说。安居区西眉镇藤椒示范园采摘现场。  “西眉镇地处丘陵地带
| 分享: 2020-07-31
    四川农村日报讯 记者 周颖昳    7月30日,记者从遂宁市安居区农业农村局获悉,去年以来,该区根据2019年产油大县奖励资金项目油菜高产高效示范的要求,按照“统一规划布局、统一物资供应、统一技术培训、统一技术规格”的原则,推广无公害油菜配套高产裁培种植技术。资料图片  截至目前,安居区已在10个镇建集中连片的油菜高产高效创建示范片面积10万亩,辐射
| 分享: 2020-07-31
    “十三五”以来 省农科院实施脱贫攻坚项目1752个    四川农村日报讯 记者 阚莹莹 闻亚    “40亩的蓝莓基地内,今年3月刚种植的蓝莓已经结果;蔬菜大棚里,20种优质蔬菜新品种对比试验正在进行……”7月30日,在凉山州昭觉县解放乡火普村,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主办的“农业科技支撑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现场推进会”现场,该村
| 分享: 2020-07-31
    四川农村日报讯 记者 刘佳    全省累计出栏生猪2228.7万头,粮食生产稳中有增。7月30日,记者从省农业农村厅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今年上半年,我省农业农村经济经受住了疫情冲击,总体保持稳定,全省第一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增速高于全国0.4个百分点。  种植业方面,粮食生产稳中有增。其中,小春粮油增产增收,预计小春粮食总产量426.3万
| 分享: 2020-07-31
    新华社7月28日电(记者 董道勇)据财政部消息,近日财政部下达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2020年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奖励资金预算350亿元,河南、广东、四川、江苏四省各获得20亿元以上。资料图片  财政部要求,省级财政部门要根据本地区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特点、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规模以及农业转移人口享有基本公共服务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加大资金集中统筹使用力度,重点
| 分享: 2020-07-31
    四川农村日报讯 陈扬 特约通讯员周超文 摄   泸州市纳溪区上马镇通过实施“稻田绿色防控”“良种良法入户到田工程”等方式,动员群众早播、早育,早栽、早管大春作物,大力推广水稻旱育秧、地膜覆盖栽培等科技抗旱技术措施,水稻规范化栽培面积达到2万亩,预计全镇水稻总产量能达8000吨。图为7月28日,上马镇桐梓村农民开镰收割水稻。
| 分享: 2020-07-31
四川三农新闻网乐山讯(通讯员 曾建威)07月27日,乐山市佛手淫羊藿产业发展推进会在沙湾召开。会议分现场参观和召开产业发展推进会两个部分。市政府副市长陈长明、11个市级相关部门分管负责人、各县(市、区)有关分管负责人、农业农村局主要和分管负责人以及规划发展佛手淫羊藿12个重点乡镇负责人参加了会议。参会人员先后实地参观了沙湾太平镇佛手规范化初加工场、佛手标准化种植基地、淫羊藿标准化种植基地,考察了解
| 分享: 2020-07-30
四川三农新闻网乐山讯(通讯员 邓昌琴)“靠人吃饭空米缸,下田流汗谷满仓”。7月27日,骄阳似火,笔者来到沐川县沐溪镇茨湾村3组的邓建香家里,其堂屋门封上方用毛笔略带笔锋写的这副条幅十分显眼。“这就是他对生活的真实写照。”帮扶干部龙敏向笔者介绍。“好日子是干出来的,不是等来的。”邓建香,今年60岁,身材矮小但很精神。穿着一件迷彩服,由于长时间受阳光照射,布满皱纹的脸庞显得黝黑,曾是一名建档立卡贫困户
| 分享: 2020-07-30
X
您确定要退出登录?

独家运营:四川成农网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号:蜀ICP备18034246号-1

copyright 2017,sc3n.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