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农村日报讯 特约通讯员 曾佐然
摘梨、称重、装箱、封口……7月29日一大早,泸县海潮镇尖山村驻村工作队和村干部一起来到7组建档立卡贫困户詹加林的藤梨园,帮助采摘藤梨。
“要不是村里干部帮助,我的藤梨就会烂在地里,我今年的收入就会大大减少。”詹加林充满感激地说。詹加林一家4口,除了年老多病的母亲和妻子外,还有一个正在读大学的女儿。
分检包装藤梨。曾佐然 摄
“藤梨可是一家人的主要生活来源。”詹加林说。今年藤梨丰收,但光靠每天的零售不是办法,而且果子逐渐熟透开始烂落在地里。詹加林是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关键时刻,村干部来帮忙了。“今天卖出513斤,4元一斤,收入2000多元。”詹加林高兴地说,村干部帮他解决了大问题。
“贫困户农产品滞销,我们帮助购买,也算是一种帮扶模式。”泸县检察院干部、驻村第一书记罗军介绍,他将村民的困难及时给县级帮扶单位泸县检察院领导汇报后,单位立即拿出了帮扶办法。
“群众的事是等不起的事,也是脱贫攻坚的大事。”检察院负责人表示,以购代扶的帮扶模式,丰富了党员干部帮扶的内容,增进了干部与贫困户的感情。
“我们尖山藤梨远近闻名。”该村党支部书记罗永智介绍,尖山村是省级贫困村,土地多为山地、黄沙地,土质薄,经济作物以花生、龙眼、藤梨为主。泸县检察院和泸县农商银行作为县级帮扶单位结对帮扶尖山村,几年来,出资打造尖山电商平台,建立扶贫产业园,改建村级公路,安装路灯,进行危房改造等,让尖山村顺利脱贫摘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