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

市州频道: 成都 绵阳 眉山 泸州 南充 广元 雅安 达州 广安 宜宾 遂宁 乐山 内江 自贡 巴中 资阳 德阳 攀枝花 甘孜 阿坝 凉山
四川三农新闻网宜宾讯(通讯员 钟梦林)近年来,兴文县五星镇把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作为抓基层、打基础的重要抓手,作为增强基层党组织服务能力的重要举措,积极探索多元化发展模式,推动村级集体经济不断壮大。五星镇同乐万头种猪场三资增收。全面激活村级集体资金、资产、资源增收增产。9村以集体经济存款入股县益铭农业公司按比固定分红;长兴社区村将100万产业扶持资金入股长椿制衣公司,合作经营获取固定分红和利润分红。踏
| 分享: 2020-08-12
  (刘洪全 记者 李传君)走进李国芝的新居,一楼大厅挂着5张奖状,都是2016年和2017年四川省巴中市及通江县授予他有关脱贫攻坚先进的荣誉。另外还有一块牌子,是他种养基地的营业执照。  在搬进新居前,李国芝一家6口住的是一座破瓦房,2014年刚被列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后,他在自家堂屋的竹篾泥巴墙上写下——宁愿苦战,不愿苦熬!  几年来,李国芝靠他一人的劳力,种花椒、种银耳、种中药材、养羊、养鸡,即
| 分享: 2020-08-12
    (记者 张艳玲)日前,四川省农业农村厅召开上半年四川省农产品质量安全及投入品安全情况新闻通气会。记者从会上获悉,今年上半年,四川全省菜果茶、畜禽蜂和水产品等农产品例行监测总体合格率达到99.3%,为农业农村经济稳定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撑。新闻通气会现场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四川克服影响,有序推动开展了例行监测、专项监测、监督抽查、飞行检查和县域监测5项监测,全面防控农产
| 分享: 2020-08-12
(李杰 曾仲文 记者 侯云春 文/图)今年,是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收官之年。随着精准扶贫政策的落地落实,作为攀枝花市脱贫攻坚任务的“硬骨头”——凉山自发搬迁贫困人口的生活怎样?产业发展得如何?近日,记者走进米易县撒莲镇金花塘村、得石镇坊田村、麻陇彝族乡黄草坪村,切实感受凉山自发搬迁贫困人口的生活实况。黄草坪村肥坪子聚居点“户口办下来了,心里就踏实了”夏日的高山,天朗气清。米易县麻陇彝
| 分享: 2020-08-12
(王斌 记者 毛春燕 李弘 文/图)近日,在威远县新店镇十字村,村民在地里忙着采摘七星椒,一簇簇火红的七星椒挂满枝头,田间地头一派红红火火的丰收景象。“今年海椒长得好!我都摘了两大筐了。”十字村村民杨新文乐呵呵地说,杨新文将自己近3亩的土地流转给了威远县鑫地种植专业合作社,自己也应聘到合作社干活,一年下来有8000多元的收入。喜获丰收“目前,合作社共种植了40多亩七星椒,今年鲜椒产量有望突破350
| 分享: 2020-08-12
(记者 胡智 陈国盼)8月10日,凉山州会理县召开2020年会理石榴营销推介会,现场签订石榴购销协议9份,销售石榴1.81亿斤,总金额达9.05亿元。推介会现场推介会上,石榴主销区、外地果品营销商、供应链、物流企业和会理本地电商代表分别发言,表示将发挥各自优势,携手应对新形势下发展新挑战,共同努力,拓展会理石榴销售渠道,推动会理石榴走向全国、走向世界。据会理县委书记黄玉超介绍,会理独特的光热资源和
| 分享: 2020-08-12
(记者  蒋培路)盛夏8月,骄阳似火。而浙-川东西部扶贫协作乐山产业园犍为飞地园区内的建设场面,更是一片火热:挖机、铲车、吊车、运输车等机器轰鸣,浇筑、焊接、安装、埋管等岗位的工人们挥汗如雨,标准厂房、办公楼、倒班房、食堂等拔地而起。犍为飞地园区的建设,仅仅是浙-川东西部扶贫协作乐山产业园奋力推进的一个缩影。在乐山高新区高新飞地园区内,土方开挖、基坑支护、标准厂房等基础设施建设热火朝天。
| 分享: 2020-08-12
  (记者 侯冲 蒲南溪)今年33岁的赵文林,是南充市嘉陵区安平镇远近闻名的“鸭司令”。每天凌晨5点,他都要赶着5000只鸭子“东挪西移”,以便捡拾鸭蛋,那场景颇有几分调遣千军万马的架势。  只是,掰着手指头数完,赵文林这个“司令”能调遣的人,只有自己和妻子。赵文林父亲眼睛高度近视,近乎失明;母亲患精神疾病,为一级残疾。家里还有两个不到6岁的女儿。赵文林妻子接受采访  几年前,赵文林揣着打工挣的5
| 分享: 2020-08-12
  (记者 蒲南溪)“以前的房子,大雨大漏,小雨小漏,好恼火。”7月30日,南充市嘉陵区一立镇塘湾村,5组村民曾兴保和妻子黄素珍闲坐屋内,“现在好了,下雨天屋里不漏雨,出门脚底不沾泥。”  “你看,灯一拍就亮了。”说到高兴处,黄素珍站起身走到墙边现场演示。“哪像以前那种扯线灯,索索(绳子)容易断,我们老了眼神不好,接不上,又怕触电,只能干着急。”塘湾村一角  黄素珍今年71岁,曾兴保74岁。因曾兴
| 分享: 2020-08-12
  (记者 侯冲 王成栋)南充市嘉陵区世阳镇谢家庙村,活动中心展览室内,收藏了脱贫攻坚以来,村民用过的各种物件。其中,一块深灰色的瓦片引人注目。瓦片上,写有一串电话号码,号码下面是三个字——陆书记。  陆书记是工信部派驻谢家庙村任第一书记的陆瑞阳。他为什么会出现在瓦片上?村民在瓦片上记下的陆瑞阳电话。    他来了 引进业主,搞规模化种植  站在谢家庙村最高点俯瞰,东西各有一座
| 分享: 2020-08-12
  (记者 侯冲 王成栋)8月4日一早,南充市嘉陵区大观乡蒋氏祠村,贫困户贾行亮来到村里的蔬菜合作社上班。“趁凉快多做些,还有奖励。”  贾行亮说的“奖励”,是嘉陵区创新推行的“三项奖补”政策。据介绍,“三项奖补”重点奖励就业务工、发展种养业、孝老爱亲的建档立卡贫困户。目前,嘉陵区已投入7500万元,助力贫困群众从“要我脱贫”到“我要脱贫”转变。近年来,南充市嘉陵区世阳镇谢家庙村在脱贫增收的同时,
| 分享: 2020-08-12
    曾东    省委办公厅机关服务中心副主任,曾挂职屏山县锦屏镇万涡村第一书记。    2018年获全省脱贫攻坚奖。  (记者 李丹)“老陈,你家的茵红李销路如何?水塘里的鱼咋样了?”8月10日,趁着午休,曾东给屏山县锦屏镇万涡村的残疾人陈春林打去电话问候近况。陈春林是曾东曾经挂职时对口帮扶的贫困户。  “曾书记,今年村里的茵红李丰收
| 分享: 2020-08-12
  年内,确保生猪出栏6000万头是四川的“死命令”和“硬任务”。从去年底开始,四川首次把出栏任务细分到市州和县(市、区),明确党政一把手负责制。  猪粮安天下。作为全国生猪第一大省,川猪复产关乎老百姓的“菜篮子”,更关乎社会稳定大局。复产路上,川猪获得了哪些启示,又有哪些改变,还需补齐哪些短板?即日起,四川日报推出“追问6000万头——川猪复产调查”系列报道,走访养殖户、养猪企业,探访市场,为您
| 分享: 2020-08-12
    新华社成都8月9日电(记者 谢佼 胥冰洁)“修8年路会脱几层皮?”熊英洪问。  眼前一边是滔滔金沙江,一边是垂直落差近两千米的悬崖。在凉山彝族自治州雷波县大坪子乡,一条公路顽强折叠于悬崖间,从山脚通往各村民小组,108个回头急弯。  大坪子乡党委书记熊英洪记得,2011年自己来乡政府报到,没有公路,爬了5个多小时悬崖才到。  “什么是汽车?”熊英洪刚到这里时,79岁的村
| 分享: 2020-08-12
    四川农村日报讯 记者 刘佳 文/图  现年57岁的德阳市罗江区略坪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刘光华,随时身穿一件T恤衫,脚踩一双半旧的皮鞋,活脱脱一个普通农民的打扮,但一开口说话,底气足、声音洪亮,给人以深刻印象。  近日,在罗江区蔬菜种植专合社的泡菜加工车间里,货车进进出出,这里生产的一袋袋泡菜,通过精心包装后,再发往全国各地。“今天这批货主要发往浙江宁波、广东等地,都
| 分享: 2020-08-12
    四川农村日报讯 曾运吉 特约通讯员 周超文 文/图  “多亏你牵线搭桥,我们种上‘双保险’订单高粱后,每亩要实现收入1600元,比种玉米多增收700元。”8月4日,在泸州市纳溪区丰乐镇皂角村村民王跃福的院坝里,他一边翻晒刚收割回的高粱,一边对前来了解高粱收成情况的丰乐镇人大主席龙腾梅说。  皂角村是典型的丘陵传统农业村,除了种水稻,旱地就是种玉米。然而,1亩玉米的产量虽
| 分享: 2020-08-12
    四川农村日报讯 邓坦妮 特约通讯员 唐明平 文/图  “今年‘爱心圆梦大学’助学行动启动后,我们第一时间就想到了蔡菊英。”8月5日,共青团仪陇县委副书记何伟告诉笔者,曾在2015年荣获央视“孝心少年”、南充市委市政府和仪陇县委县政府第一届孝老敬老爱老“十大孝星”称号的仪陇女孩蔡菊英,今年高考取得了635分的好成绩,以此来回报帮助她的爱心人士。蔡菊英正在家里剥玉
| 分享: 2020-08-12
    四川农村日报讯 记者 阚莹莹    记者日前从省农业农村厅信息中心获悉,据我省生猪监测预警系统监测,2020年第32周,67个监测县出栏生猪价格突破今年3月初的高位,与2月初的价格齐平。该周出栏生猪均价涨0.72元/公斤、仔猪均价涨2.11元/公斤、母猪均价涨42元/头、零售猪肉均价涨1.06元/公斤。仔猪最高价达到285元/公斤,母猪最高价达到86
| 分享: 2020-08-12
    四川农村日报讯 张家鹏 特约通讯员 莫子君  春有李花洁白如雪,夏有果实挂满枝头。8月10日,笔者走进阆中市文成镇罐山村,放眼望去,这里的李子个个黄如玉,红似霞,挂满枝头,时而有人穿梭在林间,攀翠枝采鲜果……当地的果农个个喜上眉梢。  罐山村的李子好,水土好是其主要原因。罐山村属暖温带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土壤肥沃,海拔400至600米,非常适宜李子的生长。香
| 分享: 2020-08-12
    四川农村日报讯 特约通讯员 贾明高 文/图  8月10日,在射洪市东岳镇黑虎寨村媛玲青花椒种植专业合作社基地,一颗颗青幽碧绿、结实饱满、芳香浓郁的花椒热热闹闹地挤在一起。一场小雨后,这一串串的青花椒更显得颜色艳丽。放眼望去,正值采摘期的满山遍野的花椒树生机勃勃,散发着清香味。  剪枝、摘椒……早上8点多,20多名村民已经忙碌开了。花椒树下,村民们剪枝、摘椒忙得不亦乐乎。
| 分享: 2020-08-12
X
您确定要退出登录?

独家运营:四川成农网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号:蜀ICP备18034246号-1

copyright 2017,sc3n.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