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

市州频道: 成都 绵阳 眉山 泸州 南充 广元 雅安 达州 广安 宜宾 遂宁 乐山 内江 自贡 巴中 资阳 德阳 攀枝花 甘孜 阿坝 凉山
四川农村日报讯 特约通讯员姚永亮 摄4月20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谷雨,在眉山市东坡区太和镇永丰村,以种植水稻为主的专业合作社正抢抓时机开展水稻秧苗移栽,农田里一派忙碌景象。图为当日永丰村一合作社在组织移栽秧苗。
四川三农新闻网 | 分享: 2021-04-21
四川农村日报讯 记者 张闻亚 实习生 袁宇君  “ 三块田平均亩产684.67公斤!”在4月19日举行的四川省小麦高产示范现场观摩会上,梓潼县白雀村佳裕农场规模化种植的小麦新品种“绵麦902”理论测产验收得出以上数据。  近年来,四川小麦生产取得了怎样的成绩?“绵麦902”的推广对于四川乃至全国小麦生产有什么重要意义?今后持续发力点何在?带着问题,四川农村日报记者专访了验收组组长、中国工程院院士、
| 分享: 2021-04-21
四川三农新闻网乐山讯(通讯员 杨宝)为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连日来,沐川县舟坝镇党委结合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坚持与时俱进抓党建,在组织党员干部认真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同时,紧紧围绕广大群众所需所求所盼,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将学习成果转化为为民服务的内生动力,实现基层党建工作既有高度又有温度、既接地气又聚人气。开展村企支部党建结对共建、帮助困难群众采摘茶叶、看望慰问老党员、调解群众纠
| 分享: 2021-04-20
四川三农新闻网广安讯(通讯员 邱海鹰  张天文  摄)谷雨时节,水稻实现全程机械化、智能化种植的四川省广安市邻水县裕东糯谷种植专业合作社, 正利用插秧机、旋耕机等农机具,带领社员和当地农户奔忙田间地头,移栽“订单”销售给宜宾五粮液集团的每亩比常规种植增加300多元收入的糯谷秧苗。4月19日, 邻水县裕东糯谷种植专业合作社的农机员,正用旋耕机耕整准备栽植糯谷秧苗的农田。
| 分享: 2021-04-20
四川三农新闻网乐山讯(通讯员 崔前东 杨宝)他,8岁时因一场意外右眼失明,成年后在火锅店、中餐馆打工维持生活;她,先天聋哑,曾在家中无所事事。一个是沐川人、一个是重庆人,经人介绍相遇相识,婚后相爱相守,身残志坚,勇于创业,闯出一片属于自己的新天地,在沐川县城区开起了一家餐馆。夫妻俩比手势“交流”王建华70多平米的跷脚牛肉店位于沐源路“翰林雅苑”楼下,门店并不显眼,室内摆放着两张大圆桌和三张方桌,泛
| 分享: 2021-04-20
(记者 王澎)紫色的叶片、茎秆和沉甸甸的红穗,这是在浙江省金华市发现的“东阳红粟”;几米高的小树上,结满了个头小小的金黄色果实,这种皮薄肉厚、辣味浓的辣椒是在四川发现的“得荣树椒”;黑皮白肉、形似秤砣,单株产量超过7.5公斤、亩产高达2200公斤的“秤砣脚板薯”,是在江西井冈山发现的,这种“脚板薯”相较于其他种类,外形规则更适宜机械化大规模种植……  如今,越来越多外观奇特、口味独特、生产性能优异
| 分享: 2021-04-20
(刘维 记者 郭建坤 文/图)近年来,南充高坪区充分发挥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引导作用,持续加大补贴强度、拓宽服务领域,集中力量推动全程机械化、人工轻简化,同时以农业机械促进生产关系、经营模式的创新,让农民群众最大程度享受农机发展带来的“红利”。“十三五”期间,高坪区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由“十三五“初期的56%,提升至2020年的62%,累计兑付补贴343.06万元,补贴机具5132台套,收益
| 分享: 2021-04-20
(程聪)“就在这条红船上,代表们轻呼出了时代的最强音:中国共产党万岁!就这样,一条小船诞生了一个伟大的党......”近日,在四川巴中市通江县壁州街道润泽门小区,通江县实验小学党总支书记、校长蒲芙蓉组织学校党史学习教育宣讲小分队走进社区,为居民宣讲党的历史,带头讲起了《红船》故事。宣讲现场  通江县为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在各行业各系统组建党史学习教育宣讲小分队,开展进乡镇、进村(社区)、进学校、
| 分享: 2021-04-20
(唐釦 刘旭)眼前,正值猕猴桃花授粉时节。4月17日,记者走进朝天区云雾山镇石门村现代农业猕猴桃产业园,淡黄色的小花挂满枝头,随风摇曳,阵阵花香扑鼻而来,沁人心脾;果农们正忙着采集雄花、提取花粉,细心地为猕猴桃进行人工授粉,忙得不亦乐乎。“猕猴桃是石门村的主导产业,现发展规模近800亩,有力带动了当地群众增收致富。”云雾山镇石门村股份经济合作联合社负责人郑大海介绍,该园区采用“党支部+集体经济公司
| 分享: 2021-04-20
(杜文龙 记者 何菊 文/图)4月19日上午,通江县烟溪镇罗村茶业有限责任公司厂区内一片欢声笑语,该镇的茶农们正排队依次领取近一个月的茶叶收购款。“我今天领了15185元,和去年相比,今年的茶叶价格每斤高5元,气候好,产量也好,估计今年我家茶园里的茶叶还可以再卖5万多元!”茶叶种植大户张新国高兴地说。茶农喜领茶叶收购款张新国家里有20余亩茶园,平时都是靠自己和老伴一起来管护和采摘茶叶,忙不过来时会
| 分享: 2021-04-20
(杨小东 何光华 记者 张琳琪)近日,遂宁市人民政府与四川师范大学共建四川师范大学遂宁校区(四川乡村振兴学院)签约授牌仪式举行。双方同时签署了《遂宁市人民政府—四川师范大学合作共建四川师范大学遂宁校区协议书》。签约授牌仪式现场据了解,此次和遂宁市合作共建四川师范大学遂宁校区(四川乡村振兴学院),将推动其实体化办学,围绕乡村振兴“五大目标”,建立乡村振兴人才培养新模式,力争把遂宁校区打造成园区校园示
| 分享: 2021-04-20
(王林 记者 余萍)近日,广安市启动“千名英才千村行”暨2021年“人才五进”活动,由51名业内专家、1100余名硕士博士研究生以及各行各业专业技术人才组成的千名英才服务团队,将深入基层一线,提供人才支持、技术支撑和智力服务,为广安推进乡村振兴、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点燃强大的“人才引擎”。活动启动仪式现场为何要组建这样一支人才队伍?广安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刘襄渝介绍,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人才聚则
| 分享: 2021-04-20
(郑婷 记者 蒲南溪)“小陶,你来了哇,今天又要发什么资料?”“反电信诈骗的资料,不法分子猖狂得很,叔叔阿姨们要多小心。”4月15日9时许,在南充市高坪区小龙门社区,第一网格员陶映衡像往常一样分发传单、科普知识。  高坪区按照300-500户或1000人左右为单位,划分了110个专职网格和190个兼职网格。目前,高坪区300名网格员正围绕“平安建设”开展“防范和打击电信诈骗”宣传活动。网格员正发放
| 分享: 2021-04-20
(杨晓江 记者 蒲南溪)“一个被山林包围的房子,可品茗、可阅读、可休憩,余音绕梁的背景音乐是大自然的低吟浅唱……”这是4月10日,一位游客对西充县双龙桥村一家乡村民宿的描述。  根据去年推出的《南充市加快发展夜间经济实施方案》规划,南充将推出特色民宿旅游精品线路,丰富游客的住宿体验,增加游客在南充的逗留时间。今后,像西充县双龙桥村这样的乡村民宿在南充将会更多。乡村民宿  4月11日,记者走进顺庆区
| 分享: 2021-04-20
王之 (图片除署名外由省扶贫开发局提供)去年10月28日,在四川贫困县退出实地评估检查对接会上,面对第三方评估组,凉山州普格县委副书记王建春主动“揭短”——2020年以来,该县已将19名履职不力的帮扶干部纳入“黑名单”记实管理,对这些干部全县通报批评,并取消当年评优评先资格。  四川始终坚持问题导向,集中力量解决扶贫领域“四个意识”不强、责任落实不到位等问题;切实加强制度建设,扎紧制度笼子。近年来
| 分享: 2021-04-20
(记者 刘佳)宜宾市兴文县大坝苗族乡古佛台村,曾经的贫困户变成村里的致富带头人;巴中市南江县正直镇长滩村,彩林产业让村民日子越过越红火;甘孜州德格县,民间小作坊变成扶贫“大车间”;凉山州美姑县,一个个产业园成为贫困户的“就业工厂”……  从乌蒙山区到秦巴山区,从川西北高原地区到大小凉山彝区,近年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省委、省政府瞄准脱贫攻坚这件头等大事、第一民生工程,凝心聚力
| 分享: 2021-04-20
四川农村日报讯 特约通讯员 彭彬 田明霞4月16日,来自梓潼县相关农业科技企业的技术员、水稻专家,走进梓潼县双板镇新寨村顾军家的优质稻种地里,查看谷种发芽率,指导谷种管理、昼夜升降温等关键技术,助力优质水稻丰产丰收。资料图片据悉,今年梓潼县推广种植国标二级以上优质稻种8.5万亩,同比增加0.7万亩,其中种植“稻香杯”获奖品种6万亩,同比增加0.3万亩。  “我的简易温室里有300多斤优质谷种,培育
| 分享: 2021-04-20
四川农村日报讯 记者 张闻亚 阚莹莹 文/图  4月14日,距离第十届四川茶博会还有半个月的时间,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所功能食品研究中心主任夏陈比往常忙碌了不少。今年,他带领团队研究的“金花藏茶”将亮相茶博会,专家和企业都对参展信心十足。借助四川省科技厅重点研发项目——《茶叶精深加工及多元化产品开发技术(关键技术攻关项目)》,团队对金花黑茶的功效成分和菌群结构进行了深入解析,科学数据让黑茶功效开
| 分享: 2021-04-20
四川农村日报讯 记者 张立峰  “返乡创业,回家发展,是在外乡友不变的初心,也是四川经济发展重要一环。”近日,省人社厅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今年省政府为了给川籍农民工及企业家返乡创业做好服务,将再次整体推出202个项目,总引资额达756.84亿元。  近年来,各地都有农民工纷纷返乡创业。而在具体实践中他们有何感受?近日,记者采访了两位返乡创业的企业家。范海全展示腌制的洋姜产品返乡创业人员范海全:躬耕
| 分享: 2021-04-20
四川农村日报讯 陈扬 特约通讯员 周超文  “除去防疫和粮食等成本的支出,我散养的近9000只绿壳蛋鸡产蛋收入一个月有1.7万元,一年下来就有 20 万元。”4 月 18日,在泸州市纳溪区上马镇杉树湾禽业专合社电商中心,47 岁的胡全兴将近2000多枚绿壳蛋交售给专合社后,理事长古帮泽当即就支付给他2500余元。资料图片返乡创业养蛋鸡  胡全兴是上马镇桐梓村人,5年前,在外打工多年的他和妻子为了照
| 分享: 2021-04-20
X
您确定要退出登录?

独家运营:四川成农网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号:蜀ICP备18034246号-1

copyright 2017,sc3n.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