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

市州频道: 成都 绵阳 眉山 泸州 南充 广元 雅安 达州 广安 宜宾 遂宁 乐山 内江 自贡 巴中 资阳 德阳 攀枝花 甘孜 阿坝 凉山
走近返乡创业群体 听他们讲述自己的奋斗故事……
来源:四川三农新闻网 时间:2021-04-20

四川农村日报讯 记者 张立峰
  “返乡创业,回家发展,是在外乡友不变的初心,也是四川经济发展重要一环。”近日,省人社厅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今年省政府为了给川籍农民工及企业家返乡创业做好服务,将再次整体推出202个项目,总引资额达756.84亿元。
  近年来,各地都有农民工纷纷返乡创业。而在具体实践中他们有何感受?近日,记者采访了两位返乡创业的企业家。

image.png

范海全展示腌制的洋姜产品

返乡创业人员范海全:躬耕田间 带领乡亲们一起致富

“我是射洪县玉太乡改板沟村人,16岁到陕西打工,现在是陕西川渝华海装饰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并担任陕西川渝商会副会长。”范海全告诉记者,上个世纪80年代初,他只身外出打工,先后跑了大半个中国。他说,尽管生活艰辛,但他没有放弃对未来的憧憬。
  有了一定基础后,范海全便团结起家乡十几个年轻人以工程队的形式承接一些小工程项目。凭着四川农民工吃苦耐劳的精神和诚信做人的品行,事业逐渐有了发展,范海全在西安成立了自己的装修公司。“现在,我每年都带领300多名射洪老乡在西安做装修,最多一年带了400多名,人均年收入都上了8万元,日子也越来越有盼头。”范海全说。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在省政府驻重庆办事处的宣传中了解到四川正在号召在外农民工返乡创业,并且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措施。在仔细研究省政府出台的促进返乡下乡创业二十二条措施后,我感觉里面干货满满,充满机遇。”范海全打定主意返乡创业,在为家乡的建设出力的同时也谋求自己的发展。
  去年,范海全回到了家乡改板沟村。“家乡良好的投资环境和领导干部带领乡亲们致富的热情打动了我,我当即做出了在家乡投资创业的决定,并确定了种植菊芋(洋姜)提炼菊粉这个项目,筹集资金600万元成立玉泰种植专业合作社。合作社成立后,全村200多户村民纷纷以土地入股,流转的土地共有720亩、林地200亩。”范海全说。
  项目启动虽然很成功,但范海全还是碰了很多壁。由于对菊粉的市场行情了解不深入,导致合作社在产品销售环节没有找对适合的客户,在营销渠道上也没有完全打通。“直到今年春节后,我们才渐渐解决了这些问题。”由此范海全也意识到,投资要“多条腿”走路,而且要提高洋姜产业附加值。他在种植地里搞起了跑山鸡养殖和生态鱼养殖,还先后开发出了洋姜泡菜、配方菊粉、菊粉养生面条等产品。
  “这样一来,200多户乡亲有了增收的保障。”范海全说,目前合作社仅在改板沟村就种植洋姜800多亩,户平增收上万元,村民在合作社打工收入有100多万元。
  下一步有何打算?范海全告诉记者,今年合作社除了计划在本县沱牌镇、太乙镇、东岳镇继续扩大洋姜种植面积外,还将在巴中和重庆彭水、云阳等地建立新的洋姜种植基地,扩大生产规模,推出更多洋姜系列产品,把返乡创业路进一步拓宽,让家乡人的富裕梦梦想成真。

image.png

袁海通和自己种的荔枝合影。 受访者供图

返乡创业人员袁海通:陪伴父母 在家乡干出一番事业

泸州市合江县人袁海通原本在深圳从事证券工作,收入稳定,家庭美满。可袁海通却决定离开舒适圈,回到在妻子看来简直一片荒凉的老家农村。
  “有一个画面始终在我脑海徘徊。”袁海通说,前年7月他抽空回乡看父母,刚到村口,就一眼看到了等在路边的父母亲。“二人花白的头发、瘦弱的身体、充满期盼的眼神让我感慨万端,为等我回来,他们在村口等了四五个小时。”说话间袁海通红了眼眶。
  “俗话说:父母在,不远行。在那一刻,我才理解了这句话的真正含义。”袁海通决定回到合江。可回来以后总得干点什么,他把目光放到了家乡的荔枝上。
  “合江的荔枝品种好,这些年县政府出台了系列配套文件,不仅提高了劳动者技能,还减轻了企业负担,降低了各类成本,特别是解决了融资的问题。政府还多次安排我到华南农业大学、泸州农业科学院等院校免费学习荔枝栽培技术。”袁海通告诉记者,“有了‘娘家人’的帮助,目前专合社荔枝种植规模达到1800亩,年产荔枝236吨,年收入1500万元、利润353万元。”
  但返乡创业不能仅靠政府“输血”,这两年,袁海通还搞了一套“果树入股”的经营模式。“以树入股,入股的荔枝树由专合社统一管理、统一销售、统一分红。”袁海通告诉记者,这样除了能提高荔枝品质和售价外,果树入股还将果农们的利益拧成一条绳,便于管理。
  袁海通的“果树入股”模式成功后,当地进行了复制推广,大大提高了荔枝的产量和品质。去年起,袁海通还走出了农旅融合的新路子,打造了一个集山水观光、赏荷、荔枝采摘为一体的特色农业旅游地,村民们还挣了一笔旅游钱。
  在袁海通看来,如今家乡环境越来越好,“欢迎更多和我一样有志于投身家乡建设的人把钱和人才带回来。”袁海通说。

展开评论(0) 分享链接:
推荐资讯
X
您确定要退出登录?

独家运营:四川成农网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号:蜀ICP备18034246号-1

copyright 2017,sc3n.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