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培训会(成都片区)在井研县举行四川农村日报讯 记者 刘佳 盛夏将至,新一季水稻进入生长旺季,田间一派绿意葱茏。 高标准农田建设是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举措。6月22日至23日,全省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培训会(成都片区)在乐山市井研县举行。来自成都市、眉山市、乐山市和阿坝州的农业农村部门相关负责人、专家学者走田坎、办培训,就如何高质量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进行现场观摩、交流学习。“小田”变“大田”机械化生产成现实 6月22日,与会代表来到井研县千佛镇瓦子坝村。只见沃野平畴,碧绿的稻浪在风中,泛起层层涟漪。 这里位于当地瓦子坝现代农业丘区粮油科技示范基地核心区,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全面铺陈,且极具丘区特点。“和平坝相比,丘区的最大特点就是地块分散、细碎。这也是我们建设需要面对的首要问题。”井研县副县长谢建平介绍,井研虽为全国产粮大县,但受限于丘区地形,当地耕地地块平均大小不足一亩,过去很难实现集约化、规模化生产,而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的推进,“小田”变“大田”,更适宜现代农业发展。目前,井研高标准农田已有42万亩,占全县耕地面积65%,仅2021年,该县灾毁修复暨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就达到了10.7万亩。 井研县在推进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中有何“妙招”?谢建平表示,首先要强规划。“十四五”期间,井研县定下了“北柑南粮”的农业产业空间布局,在区域北部发展23万亩优质柑橘,南部发展84万亩优质粮油,并打造“百里粮油走廊”。“我们以高标准农田为基层,粮油走廊规划为核心,将片区规划、功能区定位结合起来,形成新的增长极。”谢建平表示,通过规模、连片、集中,可将所有的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全部放在“粮油走廊”上。粮经统筹轮作有效提高土地利用率 然而,精心规划,仅是井研走出的第一步。“在接下来的项目建设过程中,听取县级部门、镇政府、村‘两委’和村民代表的意见也显得十分重要。”谢建平表示,比如在与各级行政部门的沟通后,井研县将农业、水利、交通各项目资金,整合到高标准农田的建设中去“融合”考虑,更加有利于项目开展。 正是有了这种巧妙的“嫁接”,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推进让土地得以高效利用。在井研县马踏镇清和村,改造后的田块最大面积达到了80亩,可实现粮油生产的全程机械化,有效解决种植成本约 70%。与此同时,高标准农田建设为粮经统筹生产提供支撑。在井研县王村镇,高标准农田项目投用后,从去年起该镇引进业主发展粮蔬轮作。井研县研驰农民专业合作社严虎告诉记者,该合作社通过实施高粱加蔬菜产业发展模式,可实现亩均收益3500元以上。 2019年以来,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井研县引进了32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从事粮油、粮菜、稻鱼等粮经复合种植5.1万亩。促进粮食产能亩均增长15%,带动年收入超过20万元的村集体经济组织从原有的3个增加到18个,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2000元以上。学经验 强部署确保高质量完成任务 “成都、乐山、眉山、阿坝4个市州,2022年的建设任务是65.5万亩,约占今年全省任务的14.56%。我们要学习好的建设经验,并且保证下一步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的高质量完成。”省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表示,去年,四川共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492.85万亩,超额完成中央下达的任务。按计划,今年我省将新建高标准农田450万亩,高效节水灌溉40万亩。截至5月底,全省2021年立项项目结转任务新建高标准农田316.47万亩、高效节水灌溉面积38.45万亩。 会议要求,首先要加快推进2021年立项项目的扫尾工作。施工进度滞后的县,要优化施工方案,倒排建设工期,在保障工程建设安全、质量的前提下,尽快完成建设任务。已完工的县及时组织县级初验,拨付建设资金,抓紧申请竣工验收。二是加快推进2022年立项项目前期工作。各地要进一步优化审批流程,推动各项工作压茬推进、无缝衔接,力争实现“ 当年任务 、当年完成”。三是加快推进项目资金支付进度,各地要积极协调财政部门及时到位各级财政资金,并及时拨付补助资金。四是要加强规划,加快形成省、市、县三级规划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