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

市州频道: 成都 绵阳 眉山 泸州 南充 广元 雅安 达州 广安 宜宾 遂宁 乐山 内江 自贡 巴中 资阳 德阳 攀枝花 甘孜 阿坝 凉山
    四川三农新闻网乐山讯(通讯员 潘虹宇)7月3日,骄阳似火,正是藤椒采摘时节。乐山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熊毅率市经作站、茶产业中心一行来到沙湾区轸溪镇双山村藤椒基地。艳阳高照,微风拂过,椒香扑鼻,村民正在采摘藤椒、修剪装筐,呈现出火热的丰收景象。据沙湾区农业农村局罗启中介绍,该基地由业主投资,始建于2017年,今年正式投产。基地面积260亩,投产面积200亩,预计产藤椒10万
| 分享: 2020-07-07
    四川农村日报讯 特约通讯员 潘建勇 摄    7月5日,在眉山天府新区视高街道的四川莱福德科技有限公司LED电源成品生产线,工人们正在岗位上忙碌。  今年以来,视高街道通过技能培训、上门送岗、开发岗位等举措,帮助3200名因疫情滞留在家的返乡农民工实现在家门口就业和稳步增收。
| 分享: 2020-07-07
四川三农新闻网乐山讯(通讯员 崔前东 费定才)充盈着紫色情调的精品“紫嫣”茶显露着冷静与梦幻,红润透亮的汤色散发着诱人清香……这个季节,沐川紫嫣茶以“美丽”的姿态登上央视,茶叶界的“紫霞仙子”声名远扬。据研究,“紫嫣”是目前四川发现的花青素含量最高的茶树品种,因其嫩梢和茶汤均为紫色,且有颜值而得名。2017年9月,“紫嫣”茶获当时的农业部新品种授权;2018年5月,“紫嫣”茶再获农业农村部新品种登
| 分享: 2020-07-06
四川三农新闻网南充讯(通讯员 莫子君 张家鹏)近几个月来,四川省阆中市文成镇井溪河社区上千年来的寂静之地---赵家山上忽然变得热闹起来,由帮扶单位中国电子引进的产业帮扶项目火龙果生产基地建设如火如荼。7月3日上午,阆中市扶开局对井溪河井溪河火龙果种植基地进行建设验收。在现场,笔者看到项目合作方阆中市优果鲜农业产业发展有限公司的技术人员正在酷暑下汗流浃背地指挥工人对刚运来的火龙果苗进行剪枝和示范扦插
| 分享: 2020-07-06
四川三农新闻网南充讯(通讯员 莫子君 文/图)7月2日一大早,四川省阆中市妙高镇灵壁垭村脱贫户王玉伟、罗朝勇、村民代表王培坤、蒲正超来到镇党委、政府,代表全村村民把一面“坚强领导,勤政为民”的锦旗送到镇党委书记王毅、镇长王均的手中,把一面“殚尽竭力抓发展,人民公仆为人民”的锦旗送到镇财政所所长、灵壁垭村党支部书记何朝光的手中,感谢镇党委、政府领导为灵壁垭派来一位好书记,使该村在两年多时间里改变了贫
| 分享: 2020-07-06
    (记者 王壹)记者日前从农业农村部了解到,为贯彻落实2020年中央一号文件和《国务院关于促进乡村产业振兴的指导意见》,深入发掘乡村生态涵养、休闲观光、文化体验等多种功能,让城乡居民享受更多好山好水好风光,带动乡村生产生活生态价值提升,促进乡村产业振兴,农业农村部今年将继续开展中国美丽休闲乡村推介活动。资料图片  今年中国美丽休闲乡村推介条件要求特色优势明显、服务设施完善
| 分享: 2020-07-06
(记者 庄祥贵 文/图)近日,新希望集团投资建设的年出栏150万头生猪产业项目,在雅安市天全县正式开工建设。该项目总投资约43亿元,将带动约2000户发展生猪养殖产业,提供约800个饲料、肉品加工岗位。参加开工仪式的领导和嘉宾为项目动工培土奠基据悉,该项目将分三阶段进行。一阶段投资约30亿元,建设3-4个规模化养猪聚落,实现年出栏生猪150万头;二阶段投资约5亿元,建设年产50万吨生猪饲料加工厂1
| 分享: 2020-07-06
(陈泽睿 记者 程强)7月2日上午,第九届四川国际茶博会在成都世纪城国际会展中心开幕。当天,雨城区作为“川茶产业基地县”、茶叶优势县、中国名茶之乡,再次以雅安藏茶区域特色品牌亮相茶博会,并荣获“四川茶业十强县”称号,雨城区委副书记、区长陈建伟代表雨城区上台接受奖牌。雅安藏茶参加茶博会展览本次茶博会上,雨城区的“雅安藏茶”主题馆位于3号馆T304,展出面积达504平方米。雨城区在展示公用品牌的基础上
| 分享: 2020-07-06
(张平 记者 王晓英)“哇塞!好甜好脆的阳家贡李!”“我买五斤!”“我买10斤!”……面对慕名而来的游客,宣汉县塔河镇大店村果农们忙着招呼着……满心欢喜的果农(王利 向海涛 摄)流火七月,来到塔河镇大店村,只见成片成片的李子,像一个个泛着红晕的小姑娘,羞涩地露出她的笑容,透过林间空隙,向游客荡着秋波。走进硕果累累的李树林,摘上几颗翠绿的李子,往嘴里一塞,清甜的果汁在唇齿间散开,醇香萦绕,回味悠长。
| 分享: 2020-07-06
    (记者 何良 摄影 李冬)过去,“温郫崇新灌”被称作成都的上五县,其中的“崇”是指崇宁县,县城位于现在郫都区唐昌镇。如今,崇宁县已撤销,战旗村成了唐昌镇的新地标,而唐昌布鞋也成了网红布鞋。在今年市公安局省级“枫桥式公安派出所”评选中,作为一所农村派出所,唐昌派出所取得优异成绩。地处农村,面对旧习俗和新潮流的交织和碰撞,派出所是如何守护平安,如何护航乡村振兴的呢?日前,记
| 分享: 2020-07-06
  (梁卫东 记者 文铭权 樊邦平)“大学生搞农业就是不一样,自创果园简易滴灌系统,让每亩成本减少500—800元,告别‘看天吃饭’。”6月28日下午,烈日当头,眉山市彭山区谢家街道柑橘种植大户刘建,来到当地有名的家庭农场——谢家街道李山村沈厅家庭农场取经,围着农场转了一圈后,这个种地的“老把式”赞不绝口。  沈厅家庭农场的创办者叫刘沈厅,今年32岁,是眉山市第一个具有“985”高校硕士学位的新型
| 分享: 2020-07-06
  (张国防 记者 何海洋 摄影报道)7月3日清晨,渠县望江乡武坪村,山梁上金灿灿的黄花菜地里一根根挺拔的黄花菜迎风摇曳。68岁的邱坤华在田间来回穿梭,忙着采摘这些还带着露珠的娇气宝贝。2年前,他通过种植黄花菜实现了脱贫。“这就是我们的致富花,村里的贫困户都靠种这个脱了贫。”说到这,老人脸上露出了满足的笑容。黄花菜采收季,每天都在村口上演着过秤、装车、数钞票的场景,这让大伙有了脱贫致富奔小康的信心
| 分享: 2020-07-06
  (记者 寇敏芳)小康靠什么?6月上旬,记者随“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大型主题采访报道活动四川行记者团来到省内各地。每到一处,记者都会向当地老百姓抛出这个问题,得到的回答五花八门:安岳县文化镇隆恩村老支书刘国彬说靠柠檬;广安区龙安乡群策村龙安柚合作社负责人唐华的答案是靠柚子;而德阳高槐村的返乡创业青年关勇则认为靠咖啡……  虽然答案不一,但都反映出同样的观点:产业找对头,小康有奔头。产业兴旺是乡村
| 分享: 2020-07-06
  (视觉四川 寇元林 摄)7月3日,甘洛县阿尔乡眉山村参加彝绣培训班的学员正在听老师讲课。日前,2020年“树新风助脱贫”巾帼行动彝绣培训班在眉山村开班,60多名学员进入培训班学习彝绣技术,希望通过彝绣技能走上增收之路。7月3日,甘洛县海棠镇已脱贫妇女参加彝绣培训班学习。 
| 分享: 2020-07-06
    (记者 王代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收官之战,既要战,也要督。  今年2月以来,我省对凉山州7个未摘帽贫困县和未退出贫困村实施挂牌督战。聚焦脱贫攻坚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12个省级部门分别组建工作专班,分行业开展蹲点督战作战。  如何督?怎么战?近日,记者跟随易地扶贫搬迁、安全饮水、就业扶贫、农业产业扶贫等工作专班,观察他们在一线督战中如何找准自身角色定位、采取了什么作
| 分享: 2020-07-06
    四川农村日报讯 陶文斯 特约通讯员 周超文 文/图  如何让有限的土地产生出更高的效益,这是种植户们经常会思考的问题。火龙果与西瓜,无论是从生长方式还是种植销售成本,似乎是“八竿子打不着”,但是在泸州市纳溪区安富街道三江村,有一位火龙果种植户创新思维,在火龙果大棚里套种西瓜,使闲置的土地产出了更高的效益。王小兰在大棚查看火龙果长势。  6月21日,笔者来到位于安富街道三
| 分享: 2020-07-06
    四川农村日报讯 特约通讯员 张文良 文/图  今年4月,广元市利州区启动了撂荒土地复耕行动,通过“四个一批”,即“农户自我复耕一批”“新型经营主体复耕一批”“集体收回分类处置一批”和“采取代耕代种复耕一批”,进一步分类落实责任主体,着力解决了“谁来种、怎么种”的问题,实现了1.6万亩撂荒地复耕,其中1.1万亩种上了粮食作物。已经复耕的土地再现生机。  &nbs
| 分享: 2020-07-06
    四川农村日报讯 付俊雪 记者 吴平    记者近日从省林草局获悉,达州市开展松材线虫病媒介昆虫综合防治工作,防治面积达到29万亩次。松墨天牛是松材线虫病的传播媒介,为有效降低松墨天牛虫口密度,减少传播途径,此次综合防治采用药物防治和诱捕相结合。资料图片:松墨天牛  药物防治,重点在疫点及周边松林区,结合松毛虫防治通过直升机和人工地面喷洒绿色威雷、噻虫
| 分享: 2020-07-06
  新华社北京7月3日电(记者 陈聪 张泉)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疾控局一级巡视员贺青华3日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说,应从农贸市场的环境、物品、人员三方面来重点防范这一场所发生新冠肺炎疫情。资料图片  贺青华说,在农贸市场环境方面,要加强日常管理,农贸市场要做好工作人员健康监测,农贸市场物品要分类进行管理。要完善农贸市场环境卫生设施,加强室内空气流通,合理使用空调,规范使用厕所、垃圾收集、洗
| 分享: 2020-07-06
    四川农村日报讯 记者 左杉  6月21日,在宜宾临港经开区双城街道崇德社区村里,首届葡萄采摘节正式启动。正值周末,采摘园内,一串串诱人葡萄似珍珠,吸引不少游客前往采摘、拍照,享受田园乐趣。  随着盛夏来临,全省各地葡萄相继成熟。哪里的葡萄最先成熟?哪个品种是你的最爱?如何挑选放心的葡萄?6月23日,记者就一系列消费者关心的问题,咨询了省农科院园艺所葡萄专家刘晓研究员。资
| 分享: 2020-07-06
X
您确定要退出登录?

独家运营:四川成农网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号:蜀ICP备18034246号-1

copyright 2017,sc3n.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