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

市州频道: 成都 绵阳 眉山 泸州 南充 广元 雅安 达州 广安 宜宾 遂宁 乐山 内江 自贡 巴中 资阳 德阳 攀枝花 甘孜 阿坝 凉山
眉山市彭山区:硕士跨界返乡务农“门外汉”变成“领头羊”
来源:四川三农新闻网 时间:2020-07-06

  (梁卫东 记者 文铭权 樊邦平)“大学生搞农业就是不一样,自创果园简易滴灌系统,让每亩成本减少500—800元,告别‘看天吃饭’。”6月28日下午,烈日当头,眉山市彭山区谢家街道柑橘种植大户刘建,来到当地有名的家庭农场——谢家街道李山村沈厅家庭农场取经,围着农场转了一圈后,这个种地的“老把式”赞不绝口。
  沈厅家庭农场的创办者叫刘沈厅,今年32岁,是眉山市第一个具有“985”高校硕士学位的新型职业农民。

image.png

刘沈厅(资料图片)

    全方位“补课”硕士变柑橘专家
  刘沈厅是地道的彭山人,2015年完成硕士学业,荣获电子科技大学“十大杰出学生”荣誉。2016年底,刘沈厅回乡在李山村流转土地130亩,走上返乡务农之路。
  2017年7月,刘沈厅种植了80亩晚熟柑橘,开始专研柑橘种植技术,他积极参加彭山区组织的新型职业农民技术培训学习,拜省农科院柑橘专家为师,最终获评了“中级农技师”。
  在全方位“补课”的同时,刘沈厅还搞起了“发明”。
  刘沈厅指导研发的“冬季晚熟农产品双层绝热防霜冻袋”,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授权,该袋能让柑橘在恒温零下5摄氏度的情况下,坚持5个小时不被冻坏,极大提升了柑橘的抗寒能力。
  2019年,刘沈厅的农场售果15万多公斤,实现营收150多万元。
  在耕好自家地的同时,刘沈厅还积极带动周边农户致富。他的农场每年要提供约40个就业岗位,帮助周边农户人均年增收2万元。
    搭建数字平台 打通果品产销链
  2019年10月,刘沈厅被推选为彭山区果业商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经过多年经营,彭山果业发展规模达20万亩,覆盖葡萄、柑橘、猕猴桃、柚子等数十个品类。但该区农业仍面临着技术参差不齐、劳动力短缺、农资行情混乱和行业自律滞后等问题。
  刘沈厅带领彭山区果业商会会员探索打通了从种苗管理,到农资采购,再到产品销售的全产业链条,提高了行业联盟的市场竞争力。
  此后,刘沈厅主导开发了“彭山数字农业服务平台”,先后实施了3次农资团购活动,购买物资60余万元,既为参与者节省成本10余万元,又引导行业朝着绿色生态的方向发展。

展开评论(0) 分享链接:
推荐资讯
X
您确定要退出登录?

独家运营:四川成农网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号:蜀ICP备18034246号-1

copyright 2017,sc3n.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